收藏 分享(赏)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771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解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了大量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 B 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其它微粒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 D 悬浮微粒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剧烈【考点】: 布朗运动【专题】: 布朗运动专题【分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小颗粒并不是

2、分子,小颗粒无规则运动的轨迹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轨迹【解析】: 解:A、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是由外界条件无规律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因此它说明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正确;B、布朗微粒运动是微粒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反应故B错误;C、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故C错误;D、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悬浮颗粒越小,温度越高,颗粒的受力越不均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D错误故选:A【点评】: 该题考查布朗运动,知道布朗运动既不颗粒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2(3分)

3、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 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 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考点】: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专题】: 图析法【分析】: 在Fr图象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数量级时,引力等于斥力【解析】: 解

4、:在Fr图象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所以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数量级时,引力等于斥力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要明确Fr图象的含义3(3分) 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 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 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 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考点】: * 晶体和非晶体【专题】: 内能及其变化专题【分析】: 晶体具有比较固定

5、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晶体只要吸热,熔化过程就进行,所以非晶体可以看作是过冷的液体,只有晶体才是真正的固体【解析】: 解:A、晶体具有比较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错误B、非晶体不是在固定的温度下熔化为液体,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故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非曲线N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晶体只要吸热,熔化过程就进行,所以非晶体可以看作是过冷的液体,实际上只有晶体才是真正的固体故C错误D、由选项C的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B【点评】: 掌握了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和特点就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故要加强对基础

6、知识的积累4(3分) 如图所示,用导热的固定隔板把一容器隔成容积相等的甲、乙两部分,甲、乙中分别有质量相等的氮气和氧气在达到平衡时,它们的温度必相等,若分子势能可忽略,则甲、乙中() A 气体的压强相等 B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C 气体的内能相等 D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决定气体压强的因素是:(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的动能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等,分子平均动能相等【解析】: 解:A:决定气体压强的因素

7、是:(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因为体积相同,氮气和氧气的质量不同,故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不同;又隔板导热,温度相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故压强不相等故A错误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等,分子平均动能相等故B正确C:气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因为体积相同,氮气和氧气的分子质量不同,所以氮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不同,虽然温度相等,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总动能不相等,故C错误D:隔板导热,温度相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氮气和氧气的分子质量不同,所以分子的平均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此题要求明确:(1)决定气体压强的因素;(2)气体的内能等于

8、所有分子的动能和;(3)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基础知识一定要打牢5(3分)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而引起的是() A 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 B 融化的蜡烛从燃烧的蜡烛上流下来,冷却后呈球形 C 小孩吹出肥皂泡 D 树叶能飘浮在水面上【考点】: *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分析】: 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是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存在使液体表面想被拉伸的弹簧一样,总有收缩的趋势【解析】: 解:A、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正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融化

9、的蜡烛从燃烧的蜡烛上流下来,冷却后呈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孩吹出肥皂泡为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树叶能飘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树叶受到水的浮力,与表面张力无关故D符合题意本题选择不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而引起的,故选:D【点评】: 该题考查几个常见的表面张力的现象,表面张力的成因解释,掌握了概念便可顺利解决问题6(3分) 关于热量、功和内能三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量、功和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相同,只是说法不同 B 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C 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不同 D 功由过程决定,而热量和内能由物体的状态决定【考

10、点】: 热量【专题】: 应用题【分析】: 功与热量都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它们是过程量;内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热量、功和内能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它们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解析】: 解:A、热量、功和内能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故A错误;B、功与热量都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故B正确;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故C错误;D、功和热量由过程决定,内能由物体的状态决定,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知道热量、功、内能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单位、知道哪些是过程量,哪

11、些是状态量,即可正确解题7(3分)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状态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时的大 B 状态时各个分子的动能比状态时的大 C 状态时分子的平均距离比状态时的大 D 状态时单个分子对器壁平均撞击力比状态时小【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气体的变化,则由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可得出平均动能的变化;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出体积的变化,则可判断密度的变化【解析】: 解:A、气体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体积V减小,则状态I时的密度小于状态时的密度,故A

12、错误;B、因温度降低,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故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小,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小,故B错误;C、因为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体积V减小,故分子的平均距离减小,故状态时分子的平均距离比状态时的大,故C正确;D、因为温度降低,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故分子对器壁平均撞击力减小,故状态时单个分子对器壁平均撞击力比状态时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注意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准,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高,但是单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变大8(3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t图象如图所示,在状态A变到状态B的过程中,

13、体积() A 一定不变 B 一定减小 C 一定增加 D 不能判定怎样变化【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在体积一定时,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根据图象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答题【解析】: 解:把图象反向延长,交横轴与点A,如果点A的横坐标为273,则气体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状态1到状态2气体体积不变则VA=VB;如果A的坐标不是273,因为不知道1、2两状态的压强与温度,无法判断体积的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 在等容变化中气体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与摄氏温度不成正比而是一次关系9(3分)竖直倒立的U形玻

14、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下,如图所示,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假设在管子的D处钻一小孔,则管内被封闭的气体压强p和气体体积V变化的情况为() A p,V都不变 B V减小,p增大 C V增大,p减小 D 无法确定【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根据图示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判断截去玻璃管后封闭气体压强如何变化,然后根据玻意耳定律分析答题【解析】: 解:设玻璃管两侧水银面高度差是h,大气压为P0,封闭气体压强P=P0h,在管子的D处钻一小孔,封闭气体压强P=P0变大,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变大,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封闭气体体积变

15、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 根据图示判断在管子的D处钻一小孔后封闭气体压强如何变化,熟练应用玻意耳定律即可正确解题10(3分) 一个内壁光滑,绝热的气缸固定在地面上,绝热的活塞下方封闭着空气,若突然用竖直向上的力F将活塞向上拉一些,如图所示,则缸内封闭着的气体() A 每个分子对缸壁的冲力都会减小 B 单位时间内缸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碰撞的次数减小 C 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 若活塞重力不计,拉力F对活塞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内能的改变量【考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气体压强【专题】: 热力学定理专题【分析】: 向上拉活塞,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气体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

16、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内能的变化【解析】: 解:A、向上拉活塞时,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W0,由于气缸与活塞是绝热的,在此过程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则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W+Q0,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变小,但并不是每一个分子动能都减小,每个分子对缸壁的冲力都会减小,故AC错误;B、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气体体积变大,分子数密度变小,单位时间内缸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碰撞的次数减少,故B正确;D、若活塞重力不计,则活塞质量不计,向上拉活塞时,活塞动能与重力势能均为零,拉力F与大气压力对活塞做的总功等于缸内气体的内能改变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

17、 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即可正确解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共20分)11(4分) 若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则可以计算出() A 固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B 液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C 气体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D 气体分子的质量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专题【分析】: 摩尔质量等于分子的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常数的乘积;摩尔体积等于每个分子占据的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常数的乘积【解析】: 解:A、固体分子间隙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固体物质分子的大小等于摩尔体积

18、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固体物质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故A正确;B、液体分子间隙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液体物质分子的大小等于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液体物质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故B正确;C、气体分子间隙很大,摩尔体积等于每个分子占据的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常数的乘积,故无法估算分子的体积,故C错误;D、气体物质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气体物质分子占据空间的大小等于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故可以进一步计算分子的平均间距;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 本题关键要区分固体与液体分子间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气体分

19、子分子间距很大,不能忽略不计12(4分)如图所示,在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乙片上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 A 甲片一定是晶体 B 乙片一定是非晶体 C 甲片不一定是晶体 D 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考点】: * 晶体和非晶体【分析】: 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这与水在蜡的表面呈圆形是同样的道理【解析】: 解: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这与水在蜡的表面呈圆形是同样的道理(表面张力)非晶体

20、各向同性的每个方向导热相同,所以是圆形,单晶体各向异性的在不同方向上按导热不同,但是为平滑过渡,是由于晶粒在某方向上按照一定规律排布,所以是椭圆形,这里所说的方向例如沿着晶体几何轴线,或与集合轴线成一定夹角等等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评】: 各向异性就是说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每种晶体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有些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云母、石膏晶体;有些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方铅矿;有些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立方形的铜晶体;有些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如方解石13(4分) 对一定质

21、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B 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时,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 C 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时,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 D 温度升高,压强和体积都可能不变【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只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平均动能增大,反之,平均动能减小,根据气态方程=C分析温度变化,体积和密度的变化【解析】: 解:A、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时,根据气态方程=C可知,温度升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所以A正确;B、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时,根据气态方程=C可知

22、,体积变大,所以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所以B正确;C、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时,根据气态方程=C可知,体积减小,所以气体的密度一定增大,所以C错误;D、温度升高,根据气态方程=C可知,PV的乘积变大,压强和体积不可能都不变,所以D错误故选AB【点评】: 根据不同的变化的过程,利用气态方程=C分析即可,难度不大14(4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初始状态,若要使它经历两个状态变化过程,压强仍回到初始的数值,则下列过程中可以实现的是() A 先等温膨胀,再等容降温 B 先等温压缩,再等容降温 C 先等容升温,再等温压缩 D 先等容降温,再等温压缩【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

23、程专题【分析】: 本题中气体经历两个过程,当两个过程压强变化情况相反时,压强有可能回到初始压强,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答题【解析】: 解:A、气体先等温膨胀,再等容降温,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可知,气体压强一直减小,初末状态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A错误;B、气体先等温压缩,再等容降温,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可知,气体压强先增大后减小,初末状态的压强可能相等,故B正确;C、气体先等容升温,再等温压缩,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可知,气体压强一直增大,初末状态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C错误;D、气体先等容降温,再等温压缩,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可知,气体压强先减小后增大,初末状态

24、的压强可能相等,故D正确;故选:BD【点评】: 要使气体的压强能回到原来的压强P0,必须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本题也可以根据气体实验定律判断15(4分) 如图,AB两点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两个状态,当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时() A 体积必然变大 B 有可能经过体积减小的过程 C 外界必然对气体做功 D 气体必然从外界吸热【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整理后可得P与T的关系式,判断图象斜率的意义,得到体积的变化,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做功和吸热【解析】: 解: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常数)

25、,得:p=T,可知A、B与O点的连线表示等容变化,直线AO的斜率大,大,则其体积越小所以图象中A的体积小于B的体积,所以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体积必然变大,故A正确B、由于具有气体变化的过程未知,可能经过体积减小的过程,故B正确C、D气体的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气体体积增大,所以气体对外做正功,W为负值,从图中看出气体温度升高,即U为正数,所以Q必须为正数,即气体必须从外界吸热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点评】: 解决本题要根据气态方程分析P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各物理量的变化三填空作图题(第16、17题每小题9分,第18

26、题每空2分,共23分)16(9分)(一)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时有如下步骤: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D用公式d=,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FECBAD(二

27、)本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cm,则可求得:(1)油酸薄膜的面积是1.5102cm2(2)油酸分子的直径是5.01010m(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专题】: 实验题【分析】: (1)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然后将1滴此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

28、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则用1滴此溶液的体积除以1滴此溶液的面积,恰好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2)将油分子看成球体,让油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由图示求出油膜的面积,根据题意求出油的体积,最后求出油分子的直径【解析】: 解:(一)“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配制酒精油酸溶液(教师完成,记下配制比例)测定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v=准备浅水盘形成油膜描绘油膜边缘测量油膜面积计算分子直径,故实验步骤为FECBAD(二)(1)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体,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

29、膜,这时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由图示油膜可知,油膜所占坐标纸的格数是151个(150155均正确),油膜的面积为S=1cm1cm1511.5102cm2;(2)一滴溶液中含纯油的体积V=7.5106ml=7.51012m3;油分子直径d=5.01010m故答案为:(一)FECBAD;(二)(1)1.5102;(2)5.01010【点评】: 本题考查“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V应该是纯油的体积,不是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17(6分)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段是以

30、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1)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TA=300K,则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分别是:TB=600K;TC=600K; TD=300K(2)将上述变化过程在图2VT图象中表示出来(标明A、B、C、D四点,并用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1)A到B、B到C、C到D过程分别是等压、等温和等压变化,根据吕萨克定律、玻意耳定律求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2)根据对气体状态变化的掌握,建立坐标系,作出图象【解析】: 解:pV图中直观地看出,气体在A、B、C、D各状态下压强和体积为VA=10L,pA=4atm,pB=

31、4atm,pC=2atm,pD=2atm,VC=40L,VD=20L(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为:气体在状态D的温度为:B到C等温变化,所以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为TC=TB=600KAB是等压膨胀过程,BC是等温膨胀过程,CD等压压缩过程(2)AB是等压膨胀过程,BC是等温膨胀过程,CD是等压压缩过程,采用描点法,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600,600,300;(2)VT图象如图所示【点评】: 本题用到两个气体实验定律:吕萨克定律和玻意耳定律,也可以就用理想气体状态研究18(8分)如图所示pV图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ACB过程至状态B,气体对外做

32、功280J,吸收热量410J;气体又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A,这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200J则ACB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填“增加”或“减少”),变化量是130J;BDA过程中气体放出(填“吸热”或“放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330J【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在运用U=Q+W来分析问题时,首先必须理解表达式的物理意义,掌握它的符号法则:W0,表示外界对系统做功;W0,表示系统对外界做功;Q0,表示系统吸热;Q0,表示系统放热;U0,表示系统内能增加;U0,表示内能减少气体由状态A经过 ACB过程至状态B,又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A,

33、整个过程内能变化为0【解析】: 解:ACB过程中:W1=280J,Q1=410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U=W1+Q1=130J气体内能的增加量为130J因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气体由状态A经过 ACB过程至状态B,又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内能变化为0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U=130J由题意知W2=200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2+Q2Q2=330J即放出热量330J故答案为:增加、130、放出、330【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能量守恒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必须注意在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条件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只写结果的不得分)1

34、9(12分)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温度为t0=0C,大气压强p0=1.0105Pa),一摩尔气体的体积是V0=22.4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请计算以下两小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已知水的密度=1.0103kg/m3,摩尔质量=1.8102kg一滴露水的体积大约是V=6.0105cm3,求它含有水分子的个数N(2)一个开口瓶,容积为V=2.0L,在温度为t=27,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瓶内气体的分子数N约为多少?【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专题【分析】: (1)根据摩尔质量和密度求出水的摩尔体积,根据摩

35、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求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然后求一滴露水含有水分子的个数N(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求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求出气体物质的量,然后求出气体分子数【解析】: 解:(1)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102kg水的摩尔体积为:VM=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为:一滴露水含有水分子的个数:N=2.01018个(2)由题意可知,气体的状态参量:p1=P0,V1=2.0L,T1=300K,p2=P0,V2=?,T2=273K,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查理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V2=1.82L;气体分子数:n=4.91022个;答:(1)一滴露水含有水分子的个数是2.01018个;(2)瓶内气体的分子

36、数N约为4.91022个【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质量、体积、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密度、分子质量、分子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20(2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40Kg的气缸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缸内活塞面积为S=0.02m2,活塞及其上面放置的重物总质量为m=100Kg开始时活塞到缸底的距离为h=0.2m,缸内气体温度是t0=27,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后温度缓慢地上升到t=127,系统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已知气体的内能U与温度t之间满足关系U=c(t+273)J,外界大气压为P0=1.0105Pa,g=10m/s2求:(1)缸内气

37、体的压强P;(2)活塞移动的距离x;(3)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4)缸内气体向外释放的热量Q【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 (1)缸内压强由大气压和活塞共同产生(2)气体做等压变化,则解得移动的距离(3)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W=PV(4)内能变化为U=(273+127)C(273+27)C=100C=W+Q【解析】: 解:(1)缸内压强由大气压和活塞共同产生,故P=1.5105Pa(2)气体做等压变化,则解得:=m(3)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W=PV=1.5105Pa=200J(4)内能变化为U=(273+127)C(273+27)C=100C=W+Q所以Q

38、=100C200答:(1)缸内气体的压强1.5105Pa;(2)活塞移动的距离m;(3)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200J;(4)缸内气体向外释放的热量100C200【点评】: 此类题目要选准研究对象,是对活塞受力分析还是对气体,选取合适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21(15分)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当t1=31,大气压强P0=76cmHg时,两管水银面相平,这时左管被封闭的气柱长L1=8cm,则(1)当温度t2多少时,左管气柱L2为9cm?(2)当温度达到上问中的温度t2时,为使左管气柱长L为8cm,应在右管中加入多长的水银柱?【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理想气体状

39、态方程专题【分析】: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求出被封闭的气柱长变为L2=9cm时气体的温度;根据玻意耳定律求出气柱长可变回8cm从开口端注入水银柱的高度【解析】: 解:(1)以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状态:P1=76cmHg V1=L1S=8S T1=304K末状态:P2=78cmHg V2=L2S=9S T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得:T2=351K则t2=351273=78(2)使左管气柱长L恢复为8cm的过程为等温变化,初状态:压强为78cmHg 体积为9S 末状态:压强为(78+h)chHg 体积为8S根据玻意耳定律:789S=(78+h)8S解得:h=9.75cm答:(1)当温度t278时,左管气柱L2为9cm;(2)当温度达到上问中的温度t2时,为使左管气柱长L为8cm,应在右管中加入9.75cm的水银柱【点评】: 本题考查了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玻意耳定律的运用,难度中等,关键确定好初末状态,列式求解-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