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733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 9 说“木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说“木叶”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作家作品简历:林庚,著名学者、诗人。1937年后,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代表作: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资料卡片意境的塑造意境是文学艺

2、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

3、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字词广场字音识记袅袅(nio)灼灼(zhu)寒砧(zhn)征戍(sh) 画筌(qun) 窸窣(x s)桅杆(wi) 迢远(tio)宿绿强 埋字形辨析 词义辨析喜爱钟爱酷爱:“喜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它的口语色彩浓一些;“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酷爱”,非常爱好,强调爱的程度深。例:由扬子晚报和全国

4、优秀作文选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颁奖活动1月9日在南京大学科技馆大礼堂举行。当天,记者还从活动现场了解到,就较短线游而言,虽然一些花费时间较长的省外旅游线路相对冷清,但上海世博游仍是市民钟爱的旅游线路。近日当选韩国首位女总统的朴瑾惠,非常热爱体育运动,游泳、乒乓等样样精通,可谓多才多艺,尤其酷爱网球运动。飘零漂泊:“飘零”,(花、叶等)坠落;比喻流落在外,失去依靠。“漂泊”,随波浮动或停泊;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例:那是一个隐秘,一个隐而不宣的内心渴望,它只能属于一个人的独自享受,静静地在内心深处咀嚼与回味,因为秋凉总是会伴随着一场细密的雨丝,微风轻拂,还能闻到尚未飘

5、零的秋叶发出的阵阵清香。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侵蚀腐蚀:“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暗中一点儿一点儿地侵占(财物)。“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例:海洋酸化正侵蚀生活在南极附近海域的“海蝴蝶”的壳,使它们易受疾病和捕食者伤害。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青岛栈桥”是山东青岛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景观,但这些年来,持续的海水腐蚀让青岛栈桥内部部分钢筋出现了裂痕。熟语积累小贴士“年高德劭”,常被人误用为年纪大了,但缺少道德修行,年老不尊的意思。年高德劭:年纪大

6、,品德好。前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马多夫曾是一位年高德劭的商界楷模,是全球顶级对冲基金、私人银行和超级富豪们衷心信赖的资金管理人,其马多夫投资证券公司管理的资金长年拥有两位数的回报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市侩是以营利做目的,放射线状浮选为原则,和美术上的人体习作或摄影,截然两样,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新年第一天,广州楼市冷热不均,市中心高档商品房受限购影响,销售现场门可罗雀,而选择促销的楼盘则热闹非凡。“说木叶”是个动宾关系的短语,题目就是论题。“说”是论说文体。作者以深厚的学养

7、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很好借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1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木叶”

8、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2“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

9、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3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4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

10、“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5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

11、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6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第一部分(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

12、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7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

13、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8“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

14、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9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10(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

15、“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

16、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1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12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

17、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13“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第二部分

18、(第46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作者在一系列的举例分析之后,得出了“木”字具有的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 “树”更显单纯,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是干枯的黄色,是触觉上的干燥之感,它必定是瑟瑟秋风中的产物,透过它,“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14第三部分(第7段),在艺术形象的领域,“木”与“树”相差千里。原本相差不了多少的词,在艺术领域中却有天壤之别,这一结论能给予读者的震撼可想而知。虽然文章写

19、完了,但留给读者的“余震”却不断,每一位读者都会掩卷深思:自己在今后阅读诗歌时,阅读文学作品时,该怎样字斟句酌地看待每一处细微的差别呢?这表面细小的差别之后,有着多少天壤之分,有着多少感情的波澜?能引起我们这一番思考,本文的成功之处就十分明确了。总结:文章题目为“说木叶”,说得有序,说得深透。采用首句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如第一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引用屈原九歌诗句交代“木叶”的来源。第二段“木叶是什么呢?”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的诗歌运用分析,指出“木叶”即“树叶”,这是诗人大胆的艺术创造。以下几段也是这样,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20、有条不紊。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他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袅袅:吹拂貌谢庄:南朝诗人,字希逸。陆厥:南朝诗人,字韩卿。王褒:北朝诗人,字子渊。淮南小山:汉代诗人,淮南王刘安门客。萧纲:即南朝梁简文帝,宫体诗人。柳恽:南朝诗人,字文畅。沈佺期:初唐诗人,字云卿。庾信:南北朝文学家,字子山。万应锭:万能药。锭,锭药。吴均:南朝诗人,字叔庠。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语出

21、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周邦彦:宋朝词人。字美成,晚号清真居士。司空曙:唐代诗人。1在引用屈原“洞庭波兮木叶下”诗句后举谢庄等三位诗人的诗为例,意在说明什么?意在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同时富有诗意,引发了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且紧扣标题,入题快。2把“大概”一词删去好不好?不好。删去就显得太绝对了,使用“大概”一词恰好表现了作者语言的严密性。3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作者举例说明洗练并不是“叶”字独用的理由。进一步提出疑问: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大量的是用“木叶”,为

22、什么“树叶”就无人过问呢?悬念更进一层。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起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在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也包括在分析问题时故意发问,而后引出结果的方式。4为什么说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因为只有从屈原开始,才吟唱出了具有“木叶”的鲜明形象的动人诗句,这一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诗人,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所以说,这是“以惊人的天才”。5这个问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进一步指出宁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又非偶然现象,悬念的设置使人急欲弄清原因。此处言简意丰。一

23、是指出创新的途径:“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二是指出个例中体现的普遍性;三是含蓄地告诉我们,这样细致地揣摩是欣赏诗的精妙。6这句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指出诗歌语言和一般语言的不同。诗歌的形象思维(意象)和一般的概念(指表示事物名称的一般名词)有很大差别,这是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这句话非常关键,下文的探幽发微的分析实际上以此为基础。7引用这些诗句说明什么问题?如果说前面对众多诗句的引用只是为了揭示一个现象,那么,这里引用吴均和曹植的诗,就已经是在揭示现象的基础上探究实质了:通过对比说明“木”与“树”的不同特质。8请总结一下“木”与“树”有什么区别?“木”就是“

24、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形象意义上不同,“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空阔、单纯;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9上文中的几个“它”所指是否相同?具体指什么?上文中的几个“它”所指不同,第一个“它”指“木”这个字;第二个指暗示性;后边的三个指暗示性与概念中意义的交织组合而形成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10作者举这个例子的用意是什么?目的是比较“木”与“树”的不同,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以此进一步揭示诗歌形象的暗示性特征。这样写,能更好地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举例: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

25、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我国名胜古迹十分多。诸如泰山,黄河,故宫,孔府,普陀山,明孝陵,香格里拉等。”此处后面列出不全面的举例对前面的观点进行论证即为举例论证。11通过以上这些文字,你能概括一下“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吗?这里从颜色、触觉的角度来探究“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并且指出“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使“木叶”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12应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容?引用“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秋”字。古人对面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之状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而我们读到“木叶”“落叶”之类字眼,就

26、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屈原在九歌中用“木叶”表达湘夫人的性格形象,原因在于“木叶”的秋意缠绵,与湘夫人寂寞、失落的心境正好相应。这里作者仍紧扣“暗示性”,从“木叶”颜色的暗示性角度展开另一层论述。透着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引发悲秋意味。是“木叶”颜色方面的暗示性。13作者引曹植和司空曙的诗句,其用意是什么?引用曹植、司空曙的诗句,将“木叶”分别与“落叶”“黄叶”对比,进一步突出“木叶”微黄干燥的特质。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引用: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叫作“引

27、用”。引用时要注意:(1)一定要正确理解原话的意义;(2)引用原话,不是为特定的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3)引用时要与自己的意思配合得当,避免语意含混不清;(4)引用谬误观点,必须选用对方有代表性的观点,才能反驳有力、中肯。14这是本文的结尾段,它对我们鉴赏诗歌有什么启发?结尾段对鉴赏诗歌极具启发意义:鉴赏诗歌不能仅看表面的概念,要注意品出概念后的意味。这虽是针对一个个例,但实际上却揭示了一个鉴赏诗歌的普遍途径。深层探究本文以精细的美学触觉,给我们辨析了诗歌史上诗人钟爱“木叶”的现象,旁征博引而又细致入微地追查了其形成原因,说明了与“木叶”相关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等几组文学

28、意象的区别,指出其中的关键在于“木”字具有两方面的特殊含义:暗示落叶,暗示颜色。这使得“木叶”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诗歌意象,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文学研究方法和思路。来源:学|科|网Z|X|X|K1说理深入浅出,结构层层剥笋。作者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读者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古代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作者不急于兜底,而是以探寻的目光层层分析。先排除文字洗练的因素,再由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发现含有落叶等因素,最

29、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2运用了例证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作者围绕“木叶”列出了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例子略),可以让读者从具体可感的诗句中认识到这一意象的普遍性。诗中在分析“木叶”的独特意味时,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进行分析比较。诗中讲了“木叶”与“树叶”、“树叶”与“叶”、“木叶”与“落木”、“树叶”与“落叶”等几个方面的比较,使读者对意象有了具体的感知。比如,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是碧绿柔软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

30、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窸窣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提示: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

31、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2运用诗歌的暗示性的知识,分析下面诗中“柳”这个意象的暗示性。提示:(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2)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借“柳”这一意象,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

32、人形象。(3)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4)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的情景。(5)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戴叔伦堤上柳)“柳”与“留”谐音,在此时折柳送别。这一类在古诗中经常出

33、现。(6)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唐彦谦垂柳)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他山之石青与绿 林庚“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

34、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了眼睛,这是多么富于诗意的绿色世界啊。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

35、青”不可。春天叫作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作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作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这两种性格的说明

36、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攻读点:此文对古代诗歌中出现的两种颜色进行了品评和玩味。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世界是绿色的。可为什么诗人却爱用“青青”来形容草色、柳色呢?在概念上,作者认为“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在意味上,也就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作者认为“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并由此推想开来,意识到“青山不改

37、、青春常在”实际上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来源:Zxxk.Com素材搜集1执教50余年课堂诗意汹涌上课了,林庚先生身着丝绸长衫,神采奕奕。台下学生屏息凝神,但等开讲。林先生并不匆忙,虽眼神灼灼,说起话来却慢条斯理,京腔京韵。可不要以为先生会平铺直叙,上来就是一串问题好似凭空划出一根金线,却在同学们的心里引起轩然大波,紧紧盯住台上狠狠挠了一下他们痒处的先生。先生清癯儒雅,微笑不答,静静地站在这些路标处等待同学们一一跟上。好了,同学们都聚精会神,手里的笔也整装待发。果然,先生开始旁征博引,丰富的材料,严密的论证,充盈着诗意的语言。真知灼见若珍珠抛撒,却又被问题牵引,不蔓不枝。提到前贤,语蕴敬意;谈

38、及谬论,言藏锋利。台上台下,激荡着美的灵光。似乎不是在讲课,而是在写诗,先生和同学们交换和传递的,是对文学和艺术的敏感与默契。到紧要处,先生一回身,就是一黑板一黑板漂亮的书法。而后忘情长吟诗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此时先生长衫无风自动,亦恍若仙人。接着是悠长的停顿,若回味这“悲秋”的先声,如何笼罩了汉魏数百年的诗坛,又怎样余波袅袅,在此后的诗文歌赋中丝丝绕梁转眼间,教室中木叶纷纷,落地无声,却在学生心中激起铿锵回音那是对真文学的服膺、赞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意已经汹涌了课堂。有了对教育的执着,有了对知识的渴求,有

39、了渊博的知识,才能讲出这么丰富而迷人的课,才能滋润无数学子的心田。此材料可用于“奉献”“求知”等话题作文的写作中。2前些日子,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网上的援引,大前研一如是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感谢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因为他的结论给我们狠狠敲响了警钟。的确如此,看看中国的大街小巷,书店真的是寥寥无几,就算有限的几个书店,也多是热销学习辅导资料,这不能不说是国人读书的一个悲哀,因为这种现象分

40、明告诉我们,大人是不读书的,孩子读书读的是辅导资料,如此读书,能有什么前途?说中国人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我看实在有点太瞧得起我们了,国人读书,尤其是大人读书太少了,看看我们的周围吧,喝酒的,玩麻将的,打扑克的比比皆是,至于读书的,几乎就没有,哪里还会有平均15分钟呢?或许有人说,我们在上网,我们在搞网络阅读啊,我看,这纯粹是自我麻痹,看看上网的人群,有几个读书,大多是在游戏的海洋遨游,是在聊天上下功夫啊。过去我们说,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因为不发展,就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但是,在我们发展了经济之后,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读书是硬道理,因为不读书就弱智,弱智就必然被愚弄,被淘汰,被奴役。“中国在走

41、向低智商的社会”,让我们知耻后进。本材料可用于“读书”“民族未来”“国民素质”等话题作文的写作中。319省份出台异地高考方案京沪粤门槛高北京、上海和广东经济发达、人口流入量大、教育资源丰富,异地高考政策何时破冰倍受关注。多方期待下,三省市终于在岁末先后公布了各自的异地高考政策。一道难题有媒体分析称,异地高考政策就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割,按照现行的高考制度,考生报名按户籍,录取指标按省市区划分,高考不是全国性的竞争,而是在各省市区内部竞争。由于历史原因,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被分配的录取指标多一些,高考相对其他地方来说就容易一些,这种现状显失公平。而传统“教育洼地”人口较少且录取率较高的西部省份,也

42、面临严峻的“高考移民”挑战。分析指出,在高教资源不均、户籍制度牵绊、生源利益难调的多重背景下,异地高考这项关乎数千万考生的政策,似乎注定难以一步到位。如何在限制高考移民和促进教育公平两者之间兼顾各方利益,需要政府强大的政治决心和高度的政治智慧。佳作片段追寻李白的国度 广东一考生不错,我喜欢诗歌,不管是对仗工整的律诗绝句,还是形式灵活的长篇歌赋。这不仅是爱好,更是生活;不仅是水平,更是享受。人生总是要有追求的,在当下诗人已逐渐离去的时代,我却选择了追寻李白的足迹,梦想回到盛世唐朝那诗词歌赋的世界写诗必须要有情感,或如万马奔腾,或如静静诉说。多想做李白的一名书童,伴随主人游走大江南北,饱览名川大山

43、,然后用满怀激情的兴致,脱口而出那如珠子般的妙语,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美的享受。为什么愿意追随李白梦回唐朝?豪饮之间,真性情顿时闪现。仗剑走天涯的豪迈情怀,如今哪得寻觅?只在梦中,在李白的诗篇中,聊以自慰。所以,我愿意活在唐朝,追随李白畅饮天下美酒,吟咏世间佳句。追随李白,梦回唐朝,还在于与李白的志趣相投,性格相似。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何尝不如此?李白才华横溢,但并不阿谀奉承,面对得势当权的杨国忠和弄臣高力士,他非但不惧怕,还让杨国忠给自己研墨,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靴。且不说官场潜规则,但见其不畏权势的勇气和行动,便不得不让人暗自佩服。人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有职务高下之别。不讨好、不奉承,实乃难得

44、之举。而敢于蔑视权贵,更是李白耿直个性的鲜明体现。活在唐朝,当然我也许无法做到李白的洒脱和大胆,但仍愿意追随其左右,一睹豪侠之风采,观奸佞之狼狈,岂不快哉!古往今来,多少豪侠之士留下多少豪言壮语,尽管历史的车轮滚滚远去,但那顶天立地的威武形象,屹立于天地间,留存于人们的心坎里。而李白这个文武全才,在古代文人中,当之无愧堪称诗仙;在古代武侠里,也同样有其行侠济世的英雄美名。活在李白的年代,当然同样有民间疾苦,但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个文武兼修的豪侠志士对当时的不满发出的灼灼强音,那是一种不屈的斗志,是一种对平民百姓伟大的爱。时光不能倒流,历史不会重演。对古代的追梦,只能停留在短暂的幻想里。当现实拉我

45、们回到眼前,当无法追随李白、无法生活在李白的国度的时候,我们只要用心便会发现,在什么国度,以及崇拜什么人,都不错,但都不是最重要的。活在当下,把握现实,借用古人或他人的精神,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以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许才是生命之花常开的制胜法宝。点评:语言优美,意味深长。李白的诗歌文采飞扬,作者的文章也颇具文采,主要采用了直接抒情与讴歌的方式,将李白的才华、个性展示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悦目赏心。内容丰富,有血有肉。有血有肉是优秀文章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对与李白有关的人和事的恰当描写,比如对杨国忠、高力士等人的精当描写,展示出李白的个性,塑造了一个不畏权贵、正直不阿的李白形象。文章最后,作者回到现实,更体现出内容的实在,充满现实意义,而非空中楼阁。情感真挚,气概豪迈。作者怀着对李白无比敬佩的情感,写出了自己愿意活在唐朝、追随李白的愿望,并阐明了具体原因,让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更好地融合,突出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