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十三)综合题1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处风景区以_自然景观为主,这个风景区附近的_已成为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2)处为_风景区,该景区是由_族人创造的,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人为原因有_。该风景区的景观随季节变化而变换,主要反映了_的生产过程。(3)图中A、B、C三条河流形成_景观,该景观已成为世界_遗产。其中A、B、C河流分别是_、_、_,其中_和_流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该省的地文景观以_为主,其中有著名的_。(5)该省除去图中A、B、C处形成的景观为世界遗产外,还有_景观也是世界遗产。(6)生活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A泼水节B开斋节C古尔邦节 D
2、浴佛节答案(1)热带季雨林西双版纳(2)元阳梯田哈尼山地地形,海拔高印度洋水汽带来丰沛降水人们修筑梯田,修水渠灌溉水稻(3)三江并流自然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4)喀斯特地貌路南石林(5)丽江古城(6)A解析认真读图,明确图中各点的相对位置,结合各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进行具体分析。2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A甲、乙 B乙、丁C甲、乙、丙 D乙、丙、戊(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高山湖泊 火山锥峡谷 冰川地堑
3、A BC D(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_答案(1)B(2)C(3)佛教文化。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解析我国“三江并流”景观由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组成。怒江流出国境后称作萨尔温江(图中丁河)。澜沧江流出国界后称作湄公河(图中乙河)。“三江并流”属自然景观,由地貌和水文景观构成,板块相互挤压,在这里形成了一系列南北方向的褶皱山脉,山高谷深,谷中汇水形成大河或湖泊。读景观图可知,吴哥窟建筑样式类似佛塔,属于佛教文化;整个建筑是以石材建设而成,并有石刻和浮雕。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国首都巴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穿过城市。巴黎的城市经历了先向
4、塞纳河左岸的坡地上发展,后向右岸进军的历程。塞纳河孕育了法国。(1)法国巴黎的古建筑多沿_发展。(2)该国首都的城市景观反映了_,这与亚洲国家的城市景观是否相同?_。(3)下列景观位于巴黎的是_。答案(1)塞纳河(河流)(2)城市发展历史不同。(3)解析第(1)题,法国的古建筑建筑材料主要运输方式是塞纳河河运,故多沿河流分布。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法国的古建筑经历了先向河流左岸,再向右岸进军的发展历程,城市景观反映了其发展历史。第(3)题,辨认图中景观是关键:为山东曲阜孔庙,为皖南宏村的“小桥流水人家”,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为法国艾菲尔铁塔,为法国凯旋门,为法国巴黎圣母院。4阅读材料,回答
5、问题。材料红河哈尼梯田位于哀牢山南部。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元阳梯田规模宏大,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哈尼梯田曾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欣赏哈尼梯田的最佳时期是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什么?_(2)哈尼人“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分析村寨在山腰的优点。_答案(1)11月到次年4月为冬春季,冬季梯田蓄水,如光亮镜子,春季水稻生长,宛如一块绿色地毯,观赏、拍摄效果最好。
6、(2)该地区海拔高,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或保持水土);村寨位于山腰,水充足洁净;且山腰冬暖夏凉,适宜居住;靠近梯田上方,便于管理。解析第(1)题,11月到次年4月为冬春季,冬季梯田蓄水,如光亮镜子,春季水稻生长,如绿色地毯,观赏、拍摄效果最好。第(2)题,顶部森林,海拔高,空气清新,夏季凉爽,元江和印度洋水汽丰富,降水丰富,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并且便于对梯田管理。5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它是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连接湘江与大溶江的河段,全长33.15千米,落差30.26米,坡降0.09%。灵渠代表广西
7、参加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分析灵渠南渠选址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灵渠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_答案自然条件:地处山间谷地,地势较低,且相对落差小、坡度小,水流缓慢,有利于航运;有现成河道利用,工程量小;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水量较大,渠道挖掘难度小。申报文化遗产的原因:具有独特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等价值;保存真实、完整,科考价值高;历史悠久,设计、修建科学合理,体现古代人类智慧;沟通长江、珠江水系,功能突出。解析南渠选址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工程建设难度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灵渠南渠地处山间谷地,地势较低;由“全长33.15千米,落差30.26米,坡降0.09%”可知其相对落差小、坡降小,水流缓慢,有利于航运;图中显示南渠有现成河道利用,工程量小;该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渠道挖掘难度小。注意材料中关于灵渠南渠的背景介绍;由材料可知灵渠南渠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具有独特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等价值;“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的古水利工程”,保存真实、完整,科考价值高;可见该建筑历史悠久,设计、修建科学合理,体现古代人类智慧;图中显示灵渠南渠沟通长江、珠江水系,功能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