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20西学东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国家议员和总统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据此可知魏源(A)A启迪国人开眼看世界 B要师夷长技以制夷C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D批判传统封建制度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故排除B项;材料只是描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但不能就此推断魏源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批判封建制度,故排除D项;材料中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描述有利于增长中国人的见识,启迪思
2、想,故选A。2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B)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析:海国图志出现了西方的一些政治词汇,如参议院、众议院、总统等,据此可以断定该书对西方政治制度有所涉及,B项正确,但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D项错误。3“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领戈登语)对这里“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
3、是(A)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B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解析:由“李鸿章”可得知“最进步的思想”指的是洋务运动中的“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B项是维新派的主张,C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D项是资产阶级的主张,均排除。4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A符合当时的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解析:材料强调了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中国,“中体西用”已经是所能提出来
4、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最好的宗旨,A项正确。5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C)A“师夷长技以自强”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题中张之洞主张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结合所学可知A、B、D与他的思想一致。C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符合题意。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该材料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是(B)A在政治
5、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解析:材料认为学习西方军事是治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是治本,故二者结合是最有效的办法,故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政治体制特点,故A错误;妥协政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军事工业只是材料中的部分信息,故D错误。7梁启超批评当时某个派别的主张时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一派别的主张是(D)A实行民主共和 B固守原先的封建统治C实行君民共主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由“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可知该派别只主张学
6、习西方先进科技,再结合“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可知该派别为洋务派,其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8阅读漫画,下列关于漫画中人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B)A意图采用暴力的斗争方式B其思想中有中西结合的因素C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解析:根据漫画中两个人物的装束可知,要砸烂旧制度的是传统文人;由“砸烂旧制度”可知其主张制度变革,他们应是维新派。9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说:“取六经义理制度微言大义,一一证以近事新理以发明之,然后孔子垂法万世、范围六合之真乃见。”而其老师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则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两者的共同目的是(C)A驳斥“中体西用”思想B以儒家思
7、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为维新变法创造历史依据D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解析:康有为、梁启超这样做均是为维新变法创造历史依据,意在为变法减少阻力,所以C项正确;两者的共同目的是为维新变法创造历史依据而非驳斥“中体西用”思想,A项排除;维新变法是以西方政治学说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的,B项排除;维新变法是借助圣人之名变革政治而非复兴传统文化,D项排除。10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D)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解析:本题为程度型选择题,要抓住关键词“最显著”
8、,比较后从中选出最佳答案。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借此宣传维新思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梁启超则是利用进化论宣传西方思想。11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存在人为加工改造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将原本属于生物学领域的进化论推演至社会学领域。这样做的目的是(B)A回应社会主流价值的诉求B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支持C打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D进一步发展完善达尔文的进化论解析:社会主流价值是传统儒家思想,严复把进化论推演至社会学领域不是回应传统思想,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把生物学的优胜劣汰引入人类社会,用以说明不进行变法中国将被淘汰,为维新派的制度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9、,故B项正确;打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不是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目的,C项错误;进一步发展完善达尔文的进化论不符合严复所处的时代和个人主张,D项错误。12严复在原强中说:“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其目的是(B)A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B主张仿效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C反对君主制,主张君民平等D要求清政府广开言路,招贤纳士解析:据材料“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可知保留了君主制,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B项正确。13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的主张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
10、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这反映了先进中国人(A)A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B抨击封建道德推动民主革命C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D倡导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抨击纲常礼教”“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揭示的是强调冲破传统儒家纲常伦理束缚,主张思想解放,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谭嗣同,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C项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材料没有提及,排除。14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B)A学习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解析:根
11、据材料中“1897年”可知“最近三年”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三年,这一时期维新派侧重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27分,第16题17分,共44分)15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成”“扬威”舰实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
12、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9分)(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9分)(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9分)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9分)(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13、;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9分)(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9分)解析:第(1)问,严复早期经历的大背景是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伴随着西学东渐,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严复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与洋务运动兴办新式教育有关,他在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的经历与洋务运动创建海军有关。第(2)问,严复主张“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治标”即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军事实力,“
14、治本”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治标”是他与洋务派的相同点,“治本”是他与洋务派的不同点。第(3)问,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从以下方面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清政府的腐朽和固执成为改革的阻力,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改革者实力不足。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魏源海国图志卷二材料二:“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
15、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忽于所习见,震于所罕见者,亦世之常情也。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恃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60年代中国
16、的重大变化及相关背景。(9分)(2)比较材料一、三,对中国落后的认识,如果说魏源比康有为肤浅,请说明为什么。比较材料二、三,对强国方式的主张,如果说康有为比曾国藩进步,请指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答案:(1)重大变化:洋务运动开始经济工业化、外交近代化进程(或具体到购买西方炮舰、建立军事、民用工业等洋务运动内容);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6分)相关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3分)(2)说明:魏源只认识到清朝军事上的落后,而康有为认识到政治等其他方面亦落后于西方。(4分)表现:康有为提出立宪法、开国会;行君主立宪政体。(4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并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得出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重大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说明魏源只认识到军事上的落后;从材料三中“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可以看出,康有为认识到政治等其他方面也落后于西方。从材料“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中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