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4.23MB ,
资源ID:86620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62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A. 禅让制开始出现B. 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C. 分封制开始出现D. 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此时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B正确;禅让制早已出现,而不是这时才开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分封制,排除CD项;2.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 家族和睦B. 等级

2、秩序C. 贵族世袭D. 宗法观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宗法观念。材料“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体现了血缘与等级关系,反映的是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庭管理问题,没有涉及家庭和睦问题,故排除A选项;材料强调的是“长”字,而不是等级问题,所以排除B选项;C项反映的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故排除。点睛:材料长兄为父,老嫂比母阐明了在子女中当老大的就有承担家庭的责任,就应当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帮父母拉扯这个家。“为父”隐含了当兄长的不仅要照顾弟妹,还要肩负教育、培育的责任。弟妹与老大感情上不仅是一种兄妹、姐妹亲情,还含一丝类似父母之间的那种养育之情。诸弟对长兄之尊敬仅次于父,故有长兄为

3、父之说。3.秦代以前,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都可以称“玺”。秦代时,只有皇帝的印章才可以称“玺”。这说明当时A. 诸侯权力上升B. 文字得到统一C. 疆域范围扩大D. 皇帝地位独尊【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只有皇帝的印章才可以称玺”可知,皇帝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故选D。材料并未提及诸侯状况,且A项权力上升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秦始皇在文化上的措施,仅提及了“玺”的使用状况,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秦朝的疆域状况,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秦朝创建的皇帝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只有皇帝的印章才可以称玺”。4.东晋时期

4、,整个社会形成崇尚门第的风气,以出身高门为荣,以出身低贱为耻。与这一风气形成密切相关的选官制度是A. 军功爵制度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推行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其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门第,这与材料的描述相符,故选C。A项为秦朝的选官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军功,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为汉朝的选官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品德和才能,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是在隋唐之后才形成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整个社会形成崇尚门第的风气”,对于选官制度的演变建议学生运用列表法进

5、行归纳总结。5.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 设立三省,分散相权B. 设置三司,分割相权C.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 设立内阁,强化相权【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A正确;宋朝设置三司,分割相权,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没有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D错误。6. 宋太祖在各州所设立的通判的主要职责是( )A. 征收地方赋税B. 处理地方案件C. 征发国家徭役D. 监督地方官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6、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因此选D.考点: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点评:北宋中央集权加强措施: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7.下列属于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A. 颁布“推恩令”B. 设置节度使C. 派文官担任知州D. 开创行省制【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A项错误;节度使是唐代的官职,最终导致了藩镇割据,B项错误;派文官担任知州、文武牵制是宋代做法,C

7、项错误;元代开创了省制,D项正确,所以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即可。8.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原因是“主荒臣专,威服下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 设三省,实现相权三分B. 废丞相,权归六部分掌C. 分相权,中书门下同相D. 设内阁,亲理国家大事【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废丞相,权归六部分掌,故选B。A项为隋唐时期推行的三省六部制,不是朱元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排除;C项是宋代削弱相权的措施,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为明成祖朱棣的加强皇权的措施,排除。9.清朝初期,“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

8、然军机处设立,“议政之权遂微”。“议政之权遂微”反映出A. 中央官制的完善B. 政府机构的简化C. 国家政权的更替D. 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清初“军国重务”“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设立”,“议政之权遂微”,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体现了君主专制得到强化,D项正确。清朝设立军机处,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并未体现中央官制的完善,排除A项;清朝设立军机处,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不能说明政府机构得到了“简化”,排除B项;清朝设立军机处,不是国家政权的更替,C项错误。10.新全球史写道:“罗马人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A.

9、陶片放逐法B. 十二铜表法C. 权利法案D. 民法大全【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成文法发展史起点,是其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故选B。A项为古代雅典城邦克利斯提尼改革的相关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为英国在1689年颁布的限制王权的法案,与材料不符,排除;民法大全是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公元6世纪下令编撰的一部法典,不符合材料第一部成文法的限定,排除D。11.一场“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宫廷政变以最小的牺牲完成了政权更替。这一事件指A. 英国光荣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法国大革命D. 普鲁士王朝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

10、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其丈人詹姆士二世逃亡,这场革命没有流血冲突,史称光荣革命,故选A。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普鲁士王朝战争三者均不符合材料“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宫廷政变”这一描述,排除BCD。12.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 光荣革命B. 颁布权利法案C. 形成责任制内阁D. 进行议会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从诸多方面对王权进行限制,使其逐步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被套上“紧箍咒”意即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权利法案的颁布就是起到了此作用,B正确;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并未开始限

11、制王权,A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是1721年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议会改革是对议会内部关系的调整,与限制王权无关,排除D。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 民主制B. 分权制C. 联邦制D. 权力制衡【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任何一州都不得”可知,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联邦制,各州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故选C。材料并未体现民主制的内容,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并未

12、提及中央权力的分立的相关内容,排除B;材料只能体现中央对地方的节制,并未说明地方对中央的反制,无从得出D项结论,排除。【点睛】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格外注意材料的行为主体。14.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 法国大革命的胜利B. 人权宣言的发表C.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故D项正确,故选D。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彻底结束,七月王朝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

13、纲领性文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故ABC三项排除。15.“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B. 德意志帝国C. 美利坚合众国D. 法兰西共和国【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后的德意志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这与材料的描述相符,故选B。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美国和法国,其议会均享有较大权力,不是粉饰门面的机构,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ACD。【点睛】本题考查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明确知

14、道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其政体的典型特征,关键信息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16.英法德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因国情不同产生了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但仍具有共性可循。下列属于各国民主政治共性的是议会立法 元首选举 政党政治 分权制约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综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英法美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共性是议会立法,各国实行的三权分立使各个权力之间实现分权与制衡,各国实行政党统治,故正确;英国、德国的元首是世袭的,不是三国的共性,错误。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7.“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

15、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这“可耻的交易”具体是指A. 鸦片贸易B. 掠夺原料C. 割地赔款D. 设立使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以格雷斯顿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切入,考查了鸦片战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打开中国市场),而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符合材料中“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具体指掠夺原料,故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割地赔款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错误;设立使馆与鸦片战争无关,故D错误。18.“这些草签的

16、条约规定中国对进口货物的关税应该划一、适中.这意味着不经西方商业列强许可,中国政府无权提高关税。”上述条约内容出现在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以南京条约的内容切入,考查发鸦片战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是其内容之一,符合材料“这意味着不经西方商业列强许可,中国政府无权提高关税”,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南京条约内容,而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均没有涉及协定关税的内容,排除B、C、D。19.在天京城诸匠营和百工衙曾

17、只为满足太平天国的需要而生产,产品直接分配给各单位,不经过市场进行交换,生产者除吃穿之外别无报酬。这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中的A.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B.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C. “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原则D.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京城诸匠营和百工衙”的生产、分配方式和取消市场的作法,体现了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实行的“圣库”制度,推入绝对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案,即“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是土地分配的原则,A项不符合题意;“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

18、妹”是人人平等的原则,C项不符合题意;“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反映的是理想社会的目标,D项不符合题意。20.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 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 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 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权D. 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反映列强侵华方式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说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故D项正确;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大多都有赔款,不能说明新阶段,故A项错误;B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与马关条约签订

19、无关,应排除。21.“由于帝国主义军舰在大沽口外示威,以及洋兵在天津租界登陆挑衅;六月十四日,义和团将城内教学焚毁义和团趋势进入军械所,拿取洋枪弹药。从此,天津的部分拳民,开始使用新式枪械,保卫天津。”,这一描述表现了义和团的A. 反封建意识B. 盲目排外行为C. 反帝爱国精神D. 积极参政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依据材料“洋兵在天津租界登陆挑衅”、“天津的部分拳民,开始使用新式枪械,保卫天津”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权益的反帝爱国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反封建意识;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在面临列强入侵时部分拳民使用新

20、式枪械保卫天津,并未体现出盲目排外行为;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义和团军事上的反帝爱国斗争,并未体现参政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2.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家陈天华曾说到:“这政府日益腐朽,新世纪的到来,没有给国人带来新气象,反而变成洋人的朝廷。万民应誓死反抗,推翻腐朽之万恶政府。”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与下列不平等条约有关的是A. 二十一条约B. 辛丑条约C. 巴黎和约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反而变成洋人的朝廷”可知,陈天华批判的是签订辛丑条约后的清政府,因为清政府在签订辛丑条约后沦为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B。签订二十一条约和在巴黎和会上签订条约的都

21、是北洋军政府,且由于五四运动的发生,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还拒绝了签字,故AC与材料不符,排除;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是南京国民政府,与材料不符,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考查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一定要进行反复记忆,反复体会。23.时报记载:“是故今日之列国,对于此次鄂(湖北)乱,苟能严守中立,相约不肯发难,则此次革命结果,无论两边孰胜孰败,吾国民皆知感激大义”。材料反映历史事件是A. 金田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武昌起义D. 皖浙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对于此次鄂(湖北)乱”可知,时报的这

22、条记载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党人希望列强在武昌起义中能够保持中立的矛盾心态,故选C。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省,与材料空间信息不符,排除A;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与材料空间信息不符,排除B;皖浙起义由名称可知,其发生在浙闽地区,与材料空间信息不符,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或复习的过程中须多与地图结合识记相关历史事件。24.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讲的“弱国当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钧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条约”。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A. 五卅运动爆发B. 新文化运动开始C. 五四运动爆发D.

23、 中国共产党成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你看顾维钧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条约 ”可知, 本题的事件指五四运动,故正确答案选C。 25.中共“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红船时指出,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这里的红船所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五四运动B. 中国共产党诞生C. 八七会议D. 井冈山会师【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最后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条红船上召开的,其召开标志

24、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B。ACD均与材料“红船精神”的描述无关,排除。26.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A. 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B.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C.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进入湖北,占领武汉”,结合所学,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势如破竹,1927年1月占领武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故B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1

25、928年创建工农红军,1937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7.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它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教训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必须联合民主党派 坚持武装斗争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共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错误地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放弃了组建自己的革命武装,放弃了武装斗争,故均为国民革命失败留给中共的教训,D项符合题意。必须联合民主党派是在解放战争中得出的经验,与材料时间不

26、符,而ABC均含有,故排除。28.1927年,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 武昌起义B. 南昌起义C. 广州起义D. 上海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故选B。武昌起义时,中共并未建立,何来反抗之说,排除A;广州起义是指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这已经不是第一枪,排除C;上海起义时,国共两党的合作并未正式破裂,不存在反抗第一枪的说法,排除D。29.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

27、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他创建的是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中央革命根据地C.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D. 川陕革命根据地【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转入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A。BCD均不符合材料中“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限定条件,排除。30.有学者指出,红军“在1934年撤离江西苏区则主要是由于在军事上失利的结果,并不是缺少人民群众的支持。”这里的“军事上的失利”是指A. 南昌起义后转战湘粤B. 秋收起义中进攻长沙受挫C. 第五次反围剩的失败D. 对日作战中豫湘桂大撤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在1934

28、年撤离江西苏区则主要是由于在军事上失利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国民党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红军1934年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故C选项正确;南昌起义后转战湘粤、秋收起义中进攻长沙受挫都出现在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B选项错误;对日作战中豫湘桂大撤退出现在1944年,故D选项错误。31.会议决定: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这一决定出自A. 中共一大B. 遵义会议C. 八七会议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文字“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取消三人团

29、,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可知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纠正了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这符合遵义会议的内容,故B正确;中共一大宣告中共的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A;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八七会议内容,排除C。七届二中全会主要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32.“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神兵降,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牵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A.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 红军克服重重

30、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C. 八路军挺近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腊子口”“六盘山”“陕甘军民”“征师”“吴起”等关键信息,反映了红军的长征和胜利,故B项正确;A项是国共合作,并未到达陕北,故排除;抗战时期八路军深入敌后进行武装斗争,故C项错误;D项说的是解放战争的情况,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中的“腊子口”“六盘山”“陕甘军民”“征师”“吴起”。33.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其中抗日战争期间制造的最大惨案是A. 南京大屠杀B. 旅顺大屠杀C. 潘家峪惨案D.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

31、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最大惨案是南京大屠杀,故A项正确;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发生的,故B项排除;C项是抗战时期日本制造的惨案,但不是“最大惨案”,排除;D项是抗战时期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策,排除。【点睛】“抗日战争期间制造的最大惨案”是解题的关键。34.“此战是一个主动进攻的战役,使日本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政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战是A. 太原会战B. 淞沪会战C. 百团大战D. 武汉会战【答案】C【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主动进攻”、“华北”等,我们可以得知,这场战役是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因此本题

32、选择C选项。A、B、D选项都是正面战场的战役,都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战役,故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中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主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打击日军的战役很少,取得很好效果的只有百团大战,由此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详解】35.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B.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诞生了。【答案】D【解析】【

3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均发生于1949年,而抗日战争在1945年就已经结束,故D项符合题意。AB为抗战胜利的国内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C均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36.如图是连环画将帅传奇系列中一集的封面,其中的人物是A. 朱德B. 彭德怀C. 贺龙D. 刘伯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千里跃进大别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军队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是刘伯承和邓小平,而不是朱德、彭德怀、贺龙,故排除A、B、C选项。37.1948.

34、91949.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使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歼灭的大决战有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的历史事件是三大战役的胜利,包括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故选C。渡江战役的胜利是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而非消灭其军队主力,故与材料设问无关,而ABD均含有此项内容,排除。3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五四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1

35、919年五四运动,是1935-1948年,是1927年,是1934-1936年,因此正确顺序是,所以答案选C。39.1848年2月24日,英国伦敦一家印刷厂运出一批几百本的德文小册子。这批当时很不起眼的小册子,单本只有23页,而至今却已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出版了1000次以上。它的影响力震撼了世界。该小册子是A. 共产党宣言B. 美国独立宣言C. 法国人权宣言D. 巴黎公社宣言【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1848年2月24日,英国伦敦一家印刷厂运出一批几百本的德文小册子”可知,该小册子指的是共产党宣言,其1848年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A。美国独立宣言问世于1776年,与材

36、料时间不符,排除B;法国人权宣言问世于178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巴黎公社宣言在1848年还并未问世,何来影响力之说,排除D。4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巴黎公社爆发于1871年3月18日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 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D. 其失败原因是无产阶级觉醒不够,领导集团内讧和分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爆发于1871年3月18日,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表述有误,符合题

37、意,为正确选项;选项A、B、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巴黎公社运动正值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因此革命失败具有必然性。41.有人认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其理由是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的统治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察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次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

38、概括不全,排除。42.(美)科尔顿指出,“毛泽东担心革命的纯洁性会受到损害,于是数以百万计的十多岁的学生和其他年轻人批判资产阶级道路,抨击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粗暴地折磨和凌辱党政官员以及文化和教育方面的领导人”。材料中众多学生和年轻人的活动指A.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 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D. 庆祝粉碎“四人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毛泽东为“革命的纯洁性”不被破坏,利用学生和青年人“批判资产阶级道路”的活动指的是“文化大革命”C项符合题意。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主要是团结各民主力量筹备建立新中国,A项不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为了实

39、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项错误;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是文革结束的标志,当时毛泽东已经逝世,D项错误。43.如图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的文件A. 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B. 宣布和平方式统一祖国C. 彻底打破两岸隔绝状态D. 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根据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故B正确;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并且“彻底”一词过于绝对,故C选项错

40、误;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是在1992年,故D选项错误。44.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多次举办的国际会议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亚信峰会 共建“一带一路”会议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是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目前为止,仅召开过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不属于国际会议的范畴,故不是,C项符合题意。ABD均含有,排除。45.下图反映出的欧洲局势是

41、A. 美、苏军备竞赛B. 局部“热战”不断C. 两极格局形成D. 两大阵营对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民主德国由苏联占领,而联邦德国由美国占领,说明这时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对立,故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美苏分区占领德国的问题,没有体现美苏军备竞赛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局部热战有朝鲜战争等,材料没有体现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故B选项错误;两极格局的形成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没有体现两级格局形成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46.1947年苏联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

42、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该漫画讽刺的是A. 北约组织B. 马歇尔计划C. 杜鲁门主义D. “铁幕”演说【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1947 年”“苏联报纸”“美元”等可知,图中伤者指西欧,医生指美国,这是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讥讽,故B项符合题意;北约是军事组织,故A项排除;杜鲁门主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故C项排除;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故D项排除。47.在美苏“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A. 帮助东欧解放B. 成立“华约”组织C. 成立“经互会”D. 进驻朝鲜半岛【答

43、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1947年实施了西欧经济复苏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以此来防止苏联在西欧的势力扩散,而苏联为了针锋相对,在1949年成立了“经互会”,故选C。马歇尔计划为美苏经济领域的对抗内容,A项为政治领域内容,BD为军事领域的内容,故都可排除。4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下列图片选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A. 美苏的“冷战”对峙B.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C. 欧洲局势的紧张与缓和D.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柏林墙是1961年由民主德国沿西柏林四周筑起的封锁线,阻止东西柏林之间的市民的来往,是德国

44、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产物;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美苏对峙的事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美国先后发动的军事行动,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反映了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故D项正确。A项,四幅图片不全是直接反映美苏“冷战”对峙局面,排除。B项,四幅图片均与国际格局多极化无关,排除。C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未发生于欧洲,排除。49.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向联合国提供大量资金,其承担的联合国会费曾一度位居世界第二位。此外,日本自卫队多次参加维和部队。这表明日本A. 立足维护世界和平B. 积极承担对联合国义务C.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 主动迎合世界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

45、本题主要考查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产生的政治影响来分析。根据材料“向联合国提供大量资金,其承担的联合国会费曾一度位居世界第二位。此外,日本自卫队多次参加维和部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之所以作为经济大国下承担更多的联合国义务,主要是要谋求在联合国中的影响,即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选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并成为经济大国,日本在政治上要求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是要维护世界真正的和平,而是要扩大日本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故A选项错误;积极承担对联合国的义务是材料内容,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内容,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46、材料所述日本措施的主要目的为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而不是体现主动迎合世界发展趋势,故D选项错误。50.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A. 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 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C. 社会主义阵营壮大D. 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同时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表明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两极格局瓦解是1991年苏联解体,A项错误;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材料中没有体现

47、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C错误。二、材料题5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图一),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它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它承载着中国整个近代历史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

48、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2)依据材料一中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和意义如何?(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案】(1)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在此定都,建立革命政权;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2)目:限制袁世凯权力

49、,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或“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关键: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4)意义:国内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多年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解析】【详解】(1)由材料“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可知,这里曾经

50、是天平天国运动革命政权的所在地;由材料“它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2)目的、性质和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3)由材料“走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可知,中共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关键:结合所学从国情角度入手分析,即要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4)意义:结合材料及所学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51、。国内方面,由材料“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可知,革命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多年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国外方面,可从国际格局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两方面进行分析。国际格局方面,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国际工人运动方面,这场革命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这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52.看图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给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生活带来巨

52、大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发生,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了民主法制的建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请回答:(1)材料一图一所示文件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还做出了哪些准备?(2)材料一图二是1954年我国什么会议上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请问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3)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5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扩大基层民主制度的典型做法是什么?【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扮演临时宪法或施政纲领的角色。准备:除了通过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外;还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府主席、副主席;通过了关于新中国首都、国歌、国旗、纪年的决议,内容包括:以五星红旗作为新中国的国旗;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一切准备。(2)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政治制度: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

54、域自治制度。典型做法: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扮演临时宪法的角色。准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政协会议除了通过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外,还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府主席、副主席;通过了关于新中国首都、国歌、国旗、纪年的决议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一切准备。(2)会议、原则、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为了保障人

55、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分别建立了三大政治制度,其分别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典型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了民主法制的建设”,90年代的主要做法是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特别是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做法尤为典型。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年至1999年世界各大洲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统计示意图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70年代的美国,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

56、于守势,尼克松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材料三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材料四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能够取得这样成

57、就主要得益于我当时实行的正确的外交方针,该方针及其具体政策内容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二、三、四与所学知识,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1)建国初期成就: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主要因素:从美国角度看:美国长期以来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苏争霸处

58、于守势地位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从中国的角度看: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利于改善国际地位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两国共同利益要求。理解: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解析】【详解】(1)建国初期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方针与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当时又具体表现为三大方针,分别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

59、倒。(2)主要因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美国和中国各自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美国层面,由材料“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可归纳为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由材料“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70年代的美国,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可归纳为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想要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还包括美国长期以来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及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其次,中国层面,由材料“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可知,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原因为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和改善国际地位;由材料“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可知,除此之外,改善关系还利于解决台湾问题。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决定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两国共同利益要求。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束一个时代主要指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而开始另一个时代主要指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