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阳中学2019年下学期开学考试卷(高三历史)命题:朱飞凤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选修3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史书记载:“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级,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注:六方面的职责)。”据此可知,刺史A. 管理地方事务 B. 无固定治所 C. 监察地方郡国 D. 受丞相制约2.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己经成热”。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据此可知,中共中央提出这一主张是在A. 国民革命前夕 B. 西安事变爆
2、发后 C. 抗日战争后期 D. 渡江战役打响前3.1912年,根据同盟会设计的“部长取名,次长取实”的方案,由孙中山直接任命的各部次长、局长和总统府秘书长等,除海军次长外,都是同盟会的重要骨干。各部几乎都由次长代理,当时有“次长内阁”之称。这则材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A. 各部门负责人均是同盟会成员 B. 大总统在实际工作中有名无实C. 政权的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 D. 中央权力的执行主体是革命派4.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3、。”该运动A. 达成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B. 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C. 促使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 D. 推进了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5.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这说明A.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 同美国改善关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C. 中美之间已消除矛盾 D. 宽松的国际环境助力中美关系的改善6.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创制者既有军伍大会、地区大会、平民大会及元老院等立法机构,又有裁判官等长官,还有包括被授子“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在内的诸多法学家。这表明A. 元老院具有
4、法律解释权B. 裁判官是罗马法的执行主体C. 罗马法维护了平民利益D. 罗马法创制主体的多元色彩7.有学者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下列对“普鲁士式的宪政”解读正确的是A. 德意志帝国皇帝自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 B. 宰相要对皇帝和联邦议会负责C. 由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拥有较大决策权 D. 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对人类优秀历史经验批判总结的结果,结合下图指出这些历史经验出自的国家和地区是A. B. C. D. 9.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
5、员国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A. 大洋洲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B. 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增加C. 第三世界崛起与发展杜大的历程 D. 世界格局多极化加强10.(比利时)列日(市)的纪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当年,这座城市的周边要塞阻挠德国迅速席卷比利时,致使德国迅速击溃法国的计划落空。列日要塞保卫战持续时间超过预期,为协约国集结兵力赢得宝贵时间,让德军付出高昂代价才打通进攻法国道路。该材料中“当年”是A. 1914年 B. 1915年 C. 1939年 D. 1940年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1918年
6、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象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这说明“一战”A. 推进了战后的民主化进程 B. 给欧洲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C. 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 D. 使“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12.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遭受德国两次侵略战争,于是一战结束后,在凡尔赛体系不能完全满足自身安全需要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安全保障。结合下图,下列对法国寻求安全保障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A. 控制萨尔煤矿B. 使莱茵区成为非武装区C. 收回阿尔萨斯一洛林D.修筑马奇诺防线13.下列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过程中重大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 大西洋宪章的发表美国通过
7、租借法 苏、美、英三国签订第一个莫斯科协定A. B. C. D. 14.有学者指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特征是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为目标, 和 对东亚的领土边界作出了明确界定,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果之一。材料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是大西洋宪章 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 联合国家宣言A. B. C. D. 15.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何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该演讲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 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B. 英法推行的缓靖政策达到顶峰C. 法国遭
8、受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 D. 欧洲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破产16.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17.五代会要记载长兴二年(930年)洛阳城内规划:“如是临街堪盖店处田地,每一间破明间七椽,其每间地价,亦委河南府估价准前收买。”这说明洛阳城A城市职能发生巨变 B严格执行市坊分开政策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政府不断创新税收形式18. 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
9、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20.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
10、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A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1.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22.研究表明,17世纪末到
11、18世纪中期,英国进入了一个高工资时代,如约克郡熟练工人平均日工资从1先令上升到2先令3便士;与此同时,英国主要粮食尤其是大麦、小麦的价格显著下降。这一状况A得益于工业革命发展 B降低了社会消费水平 C提升了农业生产收益 D刺激了工业技术革新23.图7是英国1600年185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兴起B技术进步引起英国经济地理的变化C英国人口优势促进其完成产业革命D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 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24.“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
12、,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A经济发展同时带来新问题B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C不利于各国经济深度合作D违背各国人民共同意愿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 20世纪中期国内外大事年表(部分)材料二 “继这些和约(1945年)之后是东西方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和。这种不和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用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崩溃后在欧洲和亚洲出现的巨大的权力真空予以解释。这些真空要求对权力美系进行某些根本性的再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
13、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带领宪法起草小组着手宪法起草工作。宪法在起草中,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宪政建设经验,确定了人民民主原则,还遵循了社会主义原则,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面貌。摘编自豆星星修宪制度硏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形势。(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5年后“东西方之间”“不和”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新中国在这种情势下采取的外交举措。(7分
14、)(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宪法所依据的“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宪政建设经验”和“新的社会形势”各指什么?指出五四宪法所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8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美国参战后,苏美英三国政府多次商讨这个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首要战略问题,它们之间意见分歧,矛盾选起。一是在苏联和英美之间,主要表現为在什么时间开辟;另一是在英美之间,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什么地点开辟,有时两者又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争论激烈,甚至因难于协调而有动摇反法西斯联盟的危险。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材料二 从日军偷珍珠港到巴陷落、
15、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底登陆相媲美。【美】萨尔纽兰德材料三 1942年10月23日,蒙哥马利向全军发布了临战的日令:“即将开始的战斗将是历史上具有決定意义的战斗之。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全世界必将瞩目于我们,渴望地注视着战局的变化发展每一位官兵,应该怀着贯彻始终的-去战斗去杀敌-最后,去获胜的決心投入战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苏联最初“要求”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美英最终同意的时间,并指出在哪次会议上达成共识。结合所学简析苏联与美英在时间上存在分歧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指出德军在诺曼底战役中失利的自身原因,并结合上述材料
16、简述该战役的历史意义。(5分)(3)材料三中,“即将开始战斗”是指二战中的哪一战役?该战役发生在图示所在-(填或或)城市,请分析造成战争胜负原因?(4分)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由于商品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及其固有规律作用的结果在不断分解自然经济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农产品由于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而更多地进入市场。唐宋以后的一些手工业区,一些交通要道,逐渐变成了市镇,或者変成了墟市和草市,一些市场不仅白天有商业活动,而且晚上也有夜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人资本得到发展,从而使农业生产越来越具有以交换价值为目的性质,促使农产品越
17、来越转化为商品,一些原为农村家庭副业的生产逐渐和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城市手工业部门。摘编自郭庠林试论中国古代的封建市场经济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打开和奠定了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辛亥革命之后制定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保护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加上工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快速发展,这些变化大大推进了近代中国国内商品和市场的发展,各种要素市场得以出现,使得近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得以发展并初步形成。摘编自朱荫贵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材料三 198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決定,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
18、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全党在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上已形成共识。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地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摘编自百度百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市场”发展的表现及对农业的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成为打开和奠定近代中国市场经济基础的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
19、特征。(4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CCDCBDDACA11121314151617181920ADCCBBCDBA21222324CDBA25.【答案】(1)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社会主义力量增强,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出现一批新兴独立国家(6分)(2)原因:原有东西方秩序的崩溃;美苏在欧亚争夺霸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3分)举措: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边倒和中苏建交(超出考纲,但也可给分);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和1955参加年万隆会议。(4分)(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20、会议的召开,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政治上是新中国建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经济是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一化三改展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答案】(1)时间1941年、1943年(2分) 德黑兰会议(1分)原因:苏联的目的是尽快减轻苏德战场上自身的压力;美英因为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无法开辟;受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影响;美英希望德苏之间互相消耗而故意拖延。(3分)(2)原因:德军对盟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没有及时投入援军。(1分)意义: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进一步巩固反法西斯联盟;大大削弱德军有生力量,从此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3)阿拉曼战役(1分) (1分) 德意由于战线过长,补给出现困难;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2分)27.【答案】(1)表现:进入市场的商品越来越多;有形的市场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市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农村家庭副业逐渐与农业分离;农村劳动力日益分离成为雇佣工人。(7分)(2)原因:经济立法体系的初步形成;各种市场要素得以出现;外来经济思想影响日盛;民国政府的重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5分)(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计划为指导;以达到全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