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584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一 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时一体味文化学业要求核心素养1.了解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2.理解文化的含义、特点。3.理解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1.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问题导学“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以立心,文以聚力,文以化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

2、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必须高度重视发挥文化的重要支撑作用。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文化?2文化的特点是什么?3文化的社会作用是什么?知识梳理1.文化现象与文化特色(1)文化现象从时间上看,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从空间上看,文化现象无处不在。(2)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2文化是什么(1)概念内涵: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外延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_。九寨沟的自然风光中央电视台

3、春节联欢晚会全球直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2020新年戏曲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提示:是文化现象;是自然现象;是政治现象;是经济现象。(2)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1)外出旅游时我们看到的自然风光是不是文化的一部分?为什么?提示:不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后

4、天自发形成的吗?提示: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1)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动态:人们进行这种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4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2)作用途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

5、转化为物质力量吗?提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2)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只要物质富足了,精神无所谓,对吗?提示:不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探究活动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一个远离家乡的人看到月亮时,更有人会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或者是“举头

6、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对于农民来说,中秋圆月代表团圆、丰收和圆满。天文学家眼中的月亮,只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已。问题探究:(1)月亮是文化吗?中秋圆月代表团圆、丰收和圆满时能称得上文化吗?思考一下二者的区别。提示: 一般说月亮不能称之为文化。中秋圆月代表团圆、丰收和圆满时能称得上文化。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自然现象,后者则是人类的精神活动。(2)古人“见月吟诗”成为时尚,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你认为人的文化素养是怎样形成的?提示: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

7、养出来的。(3)借景抒情、咏物言志,说明人的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有什么关系?提示: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1准确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形式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外延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形式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这种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图示:2各种“文化”不同的含义(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

8、的程度。(3)“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从范围上看小于广义文化而大于狭义文化。3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现象,要把握三点(1)看是否属于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2)看是不是精神活动或精神产品。(3)看是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4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阐释侧重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是非自然的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侧重于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从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看人们的精

9、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针对的是文化的存在和传播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全部的行为活动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文化素养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 B C 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2)文化素养是如何形成的?(3)精神活动和物质载体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

10、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答案C关键词法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三个“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和物质活动四个“不是而是”文化不是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而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现象的实质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不是仅指意识形态范畴,而是包括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探究活动二:文化的力量不朽功勋,镌刻国家发展史册;光辉榜样,照亮民族复兴征程。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作

11、出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授予于漪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是无上的荣光,也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功勋模范人物不仅是国家栋梁、民族先锋、社会楷模、行业翘楚,也是我们身边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典型。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扬起信念风帆、树立模范标杆,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不断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功勋模范人物的英名伟绩,是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火炬,是引领全国各族人

12、民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榜样力量。问题探究:(1)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树立模范标杆,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作用?提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树立模范标杆,可以振奋人们的精神,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模范标杆的爱国奉献精神,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吗?提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模范标杆的爱国奉献精神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要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物

13、质力量。全面理解文化的力量量的角度文化的力量有大小之分。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质的角度文化的力量有好坏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1)要明确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2)要明确文化的作用会因不同性质的文化表现为积极、消极两种,文化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3)要明确文化的作用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4)要明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的

14、物质世界,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文化的社会作用是什么?(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定对社会起促进作用吗?提示:(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不一定。文化的力量有好坏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

15、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答案B广西举行农民丰收节暨民俗文化体育活动2019年11月16日至17日,广西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凌云县第五届全国冬泳畅游泗水河“水上抢头鸭”“庆丰节”系列民俗文化体育比赛活动在凌云县城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共设立民俗文化体育比赛和水上抢鸭民俗活动比赛,其中,民俗文化体育比赛于16日在百花屯旁50亩的水稻田内举行,竞赛项目包括泥潭摸鱼、泥潭抢鸭、打啵啰等5个比赛项目,共有来自全国冬泳协会以及凌云本土共50支代表队3000余人参赛;17日上午,来自全国冬泳协会的运动健将转战泗水河参加“水上抢头鸭”比赛,届时他们将在美丽的粤江之源,泗水河畔,喜撞运,比高低,

16、竞风采,上演一场全国性民俗民间体育的视觉盛宴。凌云县“水上抢头鸭”民俗体育活动在该县已延续有近数百年历史,该项目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在每年农历秋季的丰收节里,凌云县群众还要上演一场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水上抢头鸭”庆丰收民俗活动,以此来犒劳自己,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期待来年能够风调雨顺、有更好收成。思考:请运用“体味文化”的知识说明广西举行农民丰收节暨民俗文化体育活动有何意义。答案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暨民俗文化体育活动可以引起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

17、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该活动的举行有利于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知识点一文化的内涵和形式1.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的理想信仰,这就是共产党的“初心”,中国共产党长期艰难而光荣的奋斗就是在实践这份“初心”。这份“初心”()属于人们的精神活动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源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文化A B C D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属于一种的精神活动,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正确。这份“初心”源于党的实践活动,错误。这份“初心”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错误。故本题选A。知识点二文化的

18、特点2.2019年8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陈彦的主角入选。他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自己在剧团工作了近30年,与各类“角儿”打了半辈子交道,这些深厚的生活积淀在创作长篇小说主角时一泻千里般地涌流出来。由此可见()作家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创作灵感A B C D答案C解析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错误。陈彦在剧团工作了近30年,与各类“角儿”打了半辈子交道,这为他创作长篇小说主角提供了生活给养,说明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的区域性特

19、征,不符合题意。“这些深厚的生活积淀在创作长篇小说主角时一泻千里般地涌流出来”说明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创作灵感,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吉祥物是原始社会的产物。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以生存需要为中心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趋吉避邪的本能观。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人类创造了许多用以祈求万事顺利的象征物,我们称之为吉祥物。这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A B C D答案A解析吉祥物是人类创造的、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正确。吉祥物是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产生的,体现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42019年,值此五四运动百年

20、之际,北京大学举办展览“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展示北京大学百年传统的历史生成过程。下图是展览的部分宣传海报。北大举办纪念五四专题展览表明了()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新文化思想随五四运动的深入而发展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领域发挥着思想启蒙的功能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通过展览可以透视新文化时期北大学者的精神世界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阅读五四时期作品可以认清民国文化的全貌A B C D答案C解析北大举办纪念五四专题展览表明了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新文化思想随五四运动的深入而发展。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通过展览可以透视新文化时

21、期北大学者的精神世界,符合题意。文化并不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说法错误。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阅读五四时期作品可以了解民国文化的概况,但不一定能够认清民国文化的全貌,夸大了五四时期作品的作用。故本题选C。知识点三文化的社会作用5.马克思说:“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认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角度看,这些观点说明()A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改造世界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产品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

22、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答案D解析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表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D正确;物质与精神不能实现互变,A说法错误,排除;文化作用是一种间接作用,不是直接作用,B错误,排除;文化力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C中“直接转化为物质产品”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垃圾围城”是困扰城市发展的一道难题。2019年4月16日起,西安市制定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从2019年9月1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西安市利用各种媒体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23、宣传教育,并对积极实施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给予奖励;规范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环节,不分类不收运,禁止混装混运。垃圾分类使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能资源再利用,而不浪费更多资源,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力量角度,说明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答案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文明行为习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可以转化为垃圾分类的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在我国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本题,可从文化素养的提高的途径以及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角度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