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03MB ,
资源ID:86557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55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了解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从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角度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原因(1)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重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派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2表现(1)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后,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2)北魏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3)犁和牛耕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得到推广,农业生产逐渐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图解示意孝文帝改革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二、繁盛

2、的洛阳1原因:孝文帝迁都后,耗费大量物资和民力重新修建洛阳城和宫殿,使洛阳再现繁华景象。2表现(1)洛阳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过平城和南朝的建康,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2)洛阳城规模很大,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城东的小市和城西的大市是主要的商业区。政府专设外国人经商的场所四通市。洛阳城南北互市,中外贸易不绝,洛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三、北方民族大融合1融合的表现(1)孝文帝改革以后,原来的民族分布完全被打破,各族间形成了共同的生活区域。(2)汉语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3)北方游牧部落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原文化融

3、合后,成为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影响(1)孝文帝推行的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思考阅读教材P35“学习思考”,思考:请你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提示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进步。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图解示意北魏时期的民族交流与融合1北魏经济复苏与繁荣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代潮流,促进了北魏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北魏洛阳的繁盛,说明

4、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北魏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质是封建化,也是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方面的汉化。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史料一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纪史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左指左传,老指老子。说明鲜卑族已基本接受了汉族服饰和典章制度。(1)从史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2)结合史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

5、识。提示 (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了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例如: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等。(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北魏社会经济的变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2)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史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

6、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史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史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诸夏指中原汉族,夷狄是指少数民族。说明洛阳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和礼制。说明孝文帝改革为

7、隋唐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1)据史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提示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正确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

8、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采用封建社会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作用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加,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

9、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6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主要原因是()A北魏推行均田制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C三长制得以实施D适宜用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将无主的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使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A学

10、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解析:选B。孝文帝改革使内迁民族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加速了北方内迁各民族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这是孝文帝改革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故选B。A、C、D都未从社会演进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是不符合题意的。3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A封建化的过程B农业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D汉化的过程解析:选B。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1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实质是农业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则是封建化的过程。4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解析:选C。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杨衒之为追述故都洛阳昔日繁华辉煌,寄托自己感叹兴亡离落的心情而创作的。材料主要描述了洛阳商业繁荣的景象,故C项正确。5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

12、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解析:选D。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的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分析选项,A、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与史实不符;D项符合题意。所以选D。6迁都洛阳后,一位入仕于孝文帝的42岁鲜卑族贺氏的男子,下列史实可信的是()他上朝时仍使用鲜卑话此人娶了位汉族女子

13、为妻他原来的姓氏是贺赖氏他死后安葬在了平城ABCD解析:选B。变法规定官员死后应葬在洛阳,故不正确。7下图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的现象属于哪一方面的改革结果()A均田制B整顿吏治C社会习俗改革D发展洛阳经济解析:选C。图反映的是服饰改革,属于社会习俗改革。8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出当时()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的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解析:选A。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一方面使鲜卑族学习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汉人在与鲜卑族的接触中也学习到了鲜卑族的某些先进东西,是汉族和鲜

14、卑族等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9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解析:选A。任何一场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潮流,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10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民族融合的潮流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ABCD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南北朝时期,除了北魏孝文帝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和南方的汉族政权大多未进行改革。故不是

15、当时的时代潮流之一。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材料二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的原因。(2)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6、,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解析 (1)由材料一中关键信息“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其原因依所学知识回答。(2)分别从材料二、三中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其影响依所学知识回答。答案 (1)措施:推行均田制。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2)措施: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17、。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材料二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当代学者肖黎魏孝文帝评传(1)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 的改革措施有哪些?(2)两则材料的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影响评价的因素。解析 (1)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主要是指制度、语言、服饰、婚姻等方面采取的汉化政策,依据教材内容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材料一中“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表明作者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加以否定;材料二中作者肯定了改革“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

18、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第二小问,选取的史料及评价者的时代背景等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答案 (1)措施:行汉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2)不同:材料一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因素:评价的角度和立场;历史的时代变迁。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自我测评(教材P36)1.自孝文帝起,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提示 孝文帝的改革核心内容是全方位的汉化。礼乐教化是汉族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并直接表现在政治制度和

19、文化建设上。孝文帝为顺应汉化大潮,必须推行汉族礼乐教化。“孝”是儒家所极力推崇的道德准则。孝文帝制礼,要使其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政策乃至文化习惯等方面的要素都符合儒家的礼教规范,谥号多采用“孝”也就不难理解了。2.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提示 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如饮食、音乐、体育运动等,让大家各抒己见,教师予以总结点评。二、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36)看了材料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联系现实生活,看看身边还有没有这种现象?提示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经过数千年的交流融合,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衣食起居、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汉族文明尽管在历史上的多数时期和多数方面领先于其他民族,但在彼此交往过程中,汉族也向其他民族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东西。华夏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结合实际生活找寻即可。-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