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期末综合质量检测(二)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0菏泽B)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B)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
2、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项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项错误。2(2020聊城)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却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A)A分封制遭到破坏B官僚政治正式确立C井田制开始瓦解D宗法制影响扩大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称为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的国君” 称为“公”或“侯”;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却自称为“王
3、”,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A项正确;官僚政治确立的标志是郡县制,材料没有涉及,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时期,C项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D项与材料无关。3(2020北京房山区)如图所示是中国某朝代中央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该制度创立于 (A)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A项符合题意;汉朝、唐朝和元朝都是在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之后,B、C、D各项排除。4(2020抚顺)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4、(C)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材料中的“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其原因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唐宋时期实行科举制,这种现象得以改变,故答案为C项。秦汉时期尚未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排除A项;魏晋时期出现材料所述现象,但题干所问是这种现象的改变,排除B项;明清时期早已实行科举制,排除D项。5下表为李治安、钱穆两学者对元代行省制的看法。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A)学者观点李治安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钱穆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
5、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对无权,权只在中央A是中央管理地方的有效手段B彻底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首创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模式D提高了地方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李治安、钱穆都强调了元代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由此可知,元代行省是中央管理地方的有效手段,故A项正确;B项错在“彻底解决了”,说法绝对,故错误;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模式的首创,故C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地方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故D项错误。6(2020北京朝阳)18世纪末,铜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一两银子,到了19世纪30年代,就要铜钱一千六七百文才能换到。这一现象表明(C)A清朝对外贸易严
6、重出超B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C鸦片输入危害社会经济D鸦片贸易由非法转向合法解析据材料“18世纪末,铜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一两银子,到了19世纪30年代,就要铜钱一千六七百文才能换到”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负担,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由于鸦片输入导致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入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鸦片贸易由非法转向合法”,B、D两项错误。7(2020聊城)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视之为“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
7、。上述现象说明,清政府当时(A)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能妥善化解华洋间矛盾C谙熟国际法及外交规则D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英国人在中国居住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但上海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 “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反映出清朝官员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A项正确;据材料可以看到,清朝官员的处理方式存在严重的错误,不是妥善处理,B项错误;据材料分析可知,是因为清朝官员对国际知识的无知导致这样的后果,C项说法错误;据材料“上海”一地不能推断出“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D项不是材料主旨。8(2020聊城)光绪庚子年(190
8、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攻陷天津、北京,史称“庚子之变”或“庚子国难”。发生在此前最近一个庚子年的历史事件是(A)A鸦片战争爆发B南京条约签订C洋务运动启动D马关条约签订解析据所学可知,按天干地支纪年,一个庚子年的轮回是60年,据此发生在光绪庚子年(1900年) 此前最近一个庚子年的历史事件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A项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B项不符题意;洋务运动启动于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的创立,C项不符题意;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D项不符题意。9(2020北京西城)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
9、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B)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促进清廷向西方学习、汉族士大夫觉醒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进入政治权力中心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是太平天国运动,B项正确;鸦片战争与汉族官僚地主地位上升等没有关系,A项错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进行的洋务运动是这场革命推动的结果,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时,曾国藩等人推行的洋务运动已经破产,D项错误。10(2020辽宁本溪)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
10、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这一规定(D)A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表明列强侵华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解析由材料“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可知,列强驻兵使北京直接暴露在列强的军事威胁之下,安全没有保障,使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遭到破坏,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而非辛丑条约,故排除A项;“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而不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C项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而非辛丑条约,故排除。11辛亥革命后相
11、继发生了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护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A)A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B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解析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的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说明了近代中国民主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艰难的,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的时代局限性是没有明确的反帝,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恰恰说明民主共和没有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和袁世凯称帝时还未出现军阀割据,故D项错误。12(2020青岛)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正厅有一副
12、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副楹联反映了(D)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C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中国共产党诞生解析中共一大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的。材料中的这副楹联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D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地区,A项错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也是在土地革命时期,B项错误;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是大革命失败后转移到农村,也是井冈山时期,C项错误。13(2020佛山)1924年,黄埔军校的招生报考者一般要经过3次考试,入学后还
13、需再进行一次考核,通过上述4关才能最终获得一期生的资格。这反映了当时(B)A军事教育制度成熟B注重人才的严格选拔C革命军队纪律严明D提高军人的文化素质解析黄埔军校招生要进行多轮次的考核,说明当时注重人才的严格选拔,故选B项;严格选拔人才并不能说明军事教育制度成熟和革命军队纪律严明,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才选拔的严格,与提高军人的文化素质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14(2020天津部分区)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D)年份1875年1905年1919年1931年比重78.1%78.7%65.53%61.6%A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B农村自然
14、经济已经走向了衰亡C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 D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解析从表格数据来看,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仍然在60%以上,说明中国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近代民族工业与列强经济侵略的关系,排除A项;当时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国政府的政策,排除C项。15(2020北京东城)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指出:“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发展日新月异,澳门同胞工作生活越来越好。”澳门回归(A)A表明了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B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C得益于海峡
15、两岸的共同努力和推动D有利于推动香港问题的解决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表明了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故A项正确;澳门回归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无关,故B项错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也无关,故C项错误;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1分,共55分)16(12分)(2020泰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
16、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造就材料二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4分)答案(1)表现: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实行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势力。(8分)(2)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深刻影响后
17、世。(4分)解析(1)表现:据材料“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据材料“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可知,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据材料“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势力。(2)作用: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加强了皇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7(12分)城市是一个众多因素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了城市职能也发
18、生了转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刘文帝时,王玄谟论及彭城形势“南界大淮,左右淮汴,城隍峻整,襟卫周固。自淮以西襄阳以北,经途三千,达于齐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安全,实由此镇”。摘编自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二十九材料二现在我们在城里见到的大街小巷的名称,有些在宋代就有了,都是以不同的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如杭州的西湖与主要市区有一个吴山,吴山境内有几十个庙,叫鲁班庙每个庙的名字都意味着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地区也因此而闻名。摘编自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材料三清末民初的扬州,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批重要的现代脑力劳动者,形成了专门职业阶层,这是扬州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象征,包括教师、律师、医生、编辑、记者、
19、作家等职业人员已有一定数量。当然,黄包车夫、挑水工、轿夫、船夫、女佣等在当时的职业中也占一定比例。摘编自朱煜扬州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城池所起的主要作用。(4分)(2)材料二中“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的大量出现体现了怎样的经济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特征在宋代出现的有利条件。 (4分)(3)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比较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指出扬州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4分)答案(1)作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地方安定;维护封建统治。(4分)(2)特征: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2分)条件
20、:农业的发展;政府的经济政策相对宽松;货币的发展(交子的出现)等。(2分)(3)变化:由侧重政治职能转向经济职能,城市经济功能增强。(2分)趋势: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从城市的作用、城市的变革、城市职能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1)从材料“城隍峻整,襟卫周固”“常得安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保卫安全、维护专制等方面来分析回答。(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这说明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政府的政策、商业环境、农业的发展、纸币的出现等方面来分析其有利条件。(3)根据材料和所
21、学知识,从材料“城隍峻整,襟卫周固”“常得安全”“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教师、律师、医生、编辑、记者、作家等职业人员已有一定数量”中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18(10分)(2020枣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一切爱国的中国人寻求民族的出路。梁启超后来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近代中
22、国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这一论断加以说明。(4分)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共同进行的战争,这在那时是一种普遍的看法,许多报刊书籍大量宣传这种看法,例如当时广泛发行的救亡手册就这样说:“在民族危机高于一切,亡国奴的威胁要降临到每个中国人的头上时,不仅是广大的工农大众,就连资产阶级甚至封建军阀也发生了他们的存亡问题,而逐渐改变他们犹疑畏缩的态度,走到救亡阵线中来。”这个“战争”最大限度地动员了集中了全中国的抗战力量,这个事实是中国胜利、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白寿彝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
23、利的根本原因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6分)答案(1)说明:甲午战争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和政治变革思潮(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4分)(2)根本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觉醒,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4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
24、能力。(1)对“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这一论断的说明,可以联系所学从甲午战败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推动救亡图存运动和政治变革思潮等方面来回答。(2)从“这个战争最大限度地动员了集中了全中国的抗战力量,这个事实是中国胜利、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和民主革命的影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19(10分)(2020北京房山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
25、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图1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出席证图2政协全委会组织的宪法草案座谈会第八组合影图3新疆人民欢庆自治区成立(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3分)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序号史实1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4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5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6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7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8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
26、口额居世界第二位92010年,中国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均位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10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项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项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7分)答案(1)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2)答题示例:所选史实序号:1、3(1分)主题: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1分)补充史实:199
27、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1分)简要阐释: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1988年,中国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4分)解析(1)制度: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是“一届人大会议出席证”可以判断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政协委员会法案起草座谈会第八组合影”可判断出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新疆人民欢庆自治区成立”可以判断出是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
28、映的信息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正式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2)材料二主要体现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另外一个就是对外的开放。如果选择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观点,可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及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如果选择的是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论点,可从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即可。20(11分)(2020北京东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
29、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作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简述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3分)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节选)(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3分)材料三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艰难曲折。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亿万人魂牵梦萦,几代人上下求索,奋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
30、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3)任选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相关史实,概述中共“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5分)答案(1)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主要内容:吸收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3分)(2)成就: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3分)(3)示例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
31、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5分)示例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独立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5分)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得出: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主
32、要内容”,依据材料信息“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吸收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立足点”,由材料信息“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作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得出: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2)“伟大成就”,根据材料二中的杭州峰会、海上阅兵和量子卫星可以概括得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3)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的活动,来概述中共“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如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独立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等。-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