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一中、阳城一中、高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当然,太玄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 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 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卷一孟 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
2、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 大夫于朝。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 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吕氏春秋上述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秦汉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淡化,而“岁旦”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增加新内容。 尤其是从汉代开始,岁旦节庆逐渐体现出道教的文化色彩。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 了正月一日,要有“爆竹”“桃符”“门神”等。其中所谓“爆竹”,首见于神异经,该书旧题东方 朔撰,此人被道教列入仙谱,故其书所言“爆竹”当出自道
3、教。道教的桃符也逐渐演变为书写祝语 的楹联,成为先民们过年时避凶迎祥的象征。在桃符、爆竹流行的过程中,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 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如何看待春节礼俗?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 就会发现:古老的春节礼俗不仅经过了漫长历程,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对 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完善、国家治理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感恩。上古时代,天子为什么要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为天地生养万物,万物就是 衣食父母,人通过汲取万物滋养而生存,这是根本所在。吕氏春秋本生说:“天子之动也,
4、以全天为故者也。”意思是讲,天子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保全天生的各种存在物。从这个角度看, 上古时期的岁旦郊祭,即是天子为天下作出表率,像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样报答天地的恩情, 实际上也是保护生态的一种宣示,更是一种符号象征。祈福。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 且付诸行动。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 行规律,四季变化的节奏,以便有所遵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也是人们对平安健康、幸福生活渴望的继续。反省。古人在祭祀的时候,要检讨以往的行为,若有过失,就得纠正,上自天子,
5、下至百姓, 都是如此。例如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说,司命灶君“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 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意思是说:灶王时刻监察一家命口的善 恶举动,故而祭灶就是要懂得忏悔,明白是非功过,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 鉴和教育意义。(摘编自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由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差注文中的“春节”一词,不是我们今天农历一年开始的正月 初一,而是节气“立春”。B从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的春节礼俗内容来看,上古时代高度重视农耕活动。这与当 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C承袭于远古的“灶神
6、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的“三官信仰”,随着桃符、爆竹 的流行,在民间扎下了根。D天子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其根本原因在于生存需要。因为天地生养万物,而万 物则是人类的衣食父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列举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礼等活动,论证了先秦以前对农耕的重视。B第三段指出“爆竹”一词最初见于神异经,而该书旧题为被道教列入仙谱的东方朔撰, 意在证明从汉代始,岁旦节庆逐渐具有道教色彩。C文章大量引用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如通过对天子“郊祭”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春节礼俗 蕴含着“感恩”的文化精神,具
7、有很强的说服力。D文章重点从“春节礼俗的变迁以及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两个方面对“春节”这一节日进行了阐释,论据充分,脉络分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人之所以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是因为他们认为它是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具 有特殊的现实意义。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自秦汉以来,“岁旦”之日的礼仪内容不断丰富,而古老的“籍 田”仪式则逐渐消亡。C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文化精神不仅在上古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 发挥着相同的作用。D在如何看待春节礼俗这一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 化精神却是客观存在的。(二)
8、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过去 100 年来,中国学者关于中国社会的组织方式与“民情”的探讨,一般都是在中西比较的 语境下进行的,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西方人重公德,中国人重私德;西方奉行普遍主义原则, 中国奉行特殊主义原则,等等。梁漱溟对公德和私德做了如下界定:“对于社会的道德,就是公 德,这人对那人的道德,就是私德。”费孝通也是在中西文化对比的基础上指出,“差序格局”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组织方式,表现出若干相互矛盾的特点:(1)各种社会群体以成员间的情 感、血缘或者地缘等所谓的“情感取向”,而非价值中立取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构筑起
9、来,难以形 成“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2)虽然这些情感、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客观存在使得所有社会群体 具有某种客观实在性,但同时又是高度主观的。他可以主观地为情感、血缘或者地缘设置边界, 不同人在这个群体中的亲疏远近关系端由他来确定。因此,以“自己人”和“他人”的区分为基础, 人对人的依附是这种群体的基本构成逻辑。进入该群体的每一个人都附属于这个群体特别是处于 圈子中心的人,没有作为独立个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性,其人生价值就是为这个群体甚 至群体领袖奉献自己;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的盛行。为自己可以牺牲家, 为家可以牺牲族当他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
10、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这样,费孝通先生就以“差序格局”构建了以个人为中心、 公私不分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组织方式和变动模式。(摘编自肖瑛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以差序格局作为对乡土中国社会格局的描述或概括,很难成立。因为差序化,是每个自然人,无论中外,应对和想象其生活世界的天然且基本的方式。尤其是在传统社会,由于血缘和地缘关 系,人们自然甚至不得不以一种“爱有差等”的方式来理解并组织其主观世界,并据此同他人交往。从生物学上看,一个人无论是富有爱心或是缺乏足够爱心,都天然更疼爱自家的孩子,更多关心自己的亲人。因为所谓爱,这种自然情感的意味
11、,就一定是对人要有所区别。我们也可以将 “一视同仁”定义为一种爱,一种更博大的爱,但那只是文字游戏。因为,老子早就尖锐地指出, 就因为其一视同仁,因此天地对于万物,以及圣人对于百姓,就都是不仁的,就无所谓仁或不仁。 对常人来说,爱如果不是爱一些人胜过爱其他人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除了人们的生物本能外,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爱有差等”也有突出的地缘根据。在中 国,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但在古代社会,任何可能相遇的人都一定是地缘的。由于交往、交流和互患是关键,这也就隐含着,所谓地缘关系并不真的是地缘,其隐含的是 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带来的各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互惠。地缘对这一点曾有决定性影响。但这种
12、影响 如今会有种种改变,突出表现在交通、通讯日益便利的当今,爱有差等的人的天性没变,但当年 的地理空间距离如今变成了心理情感距离了。也从来都有努力克服这种可以波纹作比的个人主观心理上的差序格局。在中国,春秋时期,与认定并坚持“爱有差等”的孔子同时,墨子就倡导“兼爱”“发无差等”,前面也提及老子主张“一视同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即便孔子,固然看到了人性无法改变,却也主张“泛爱众 而亲仁”,以及弟子子夏主张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因此,即便那些“团体格局”的社会或国家,也会甚至必须建立并实践某些必要的差序格局,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团体格局”的社会或国家即便规定对公民同等保护,但在特定条
13、件下,如资 源稀缺之际,只要必要且为当时社会和统治者接受为“合理”,不仅有对老人、妇女、儿童、残疾 者的优待,也会坚持基于国籍、年龄、性别的某些区別对待(歧视)。对外,每个国家也都会,也 有理由甚至必须,基于本国的意识形态或经贸或战略利益,选择同一些国家关系更近甚至结盟, 疏离或敌视另一些国家,这同样是差序的格局。如果理解了差序化的普遍、必要和命中注定,就可以断定,差序一定不是仅出现在乡土中国 人生活中的现象,即便其中某些做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不合理,是压迫性的,应予以且必须废除。 但这仍表明无法以差序来概括中国社会甚或乡土中国,至少不准确。(摘编自朱苏力较真“差序格局”) 材料三: 人与人之间
14、关系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即使在中国传统社会,也并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社会关系”仅仅局限在血缘关系的范围内,尤其是随着人与人之间 利益关系(包括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的丰富和深化,过分强调“差序格局”只会背离现实。然而,许多学者仍然把“差序格局”视为解释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结构的核心观 念,为了证明这一解释的有效性,这些学者除了在经验中寻找证据外,还常常做出一些非常强硬 的却不现实的假定。然而,当这些假设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差序格局”有效性的匮乏以及基 于此而形成的解释失灵。因为“差序格局”对人的预设是“血缘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缩减为血 缘关系,所以
15、该概念还存在很多无法回应和解决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差序格局”想象 的要复杂、丰富得多,人不仅具有血缘关系还有情感、利益关系,同时还有可能置身于各种各样 的共同体中。因此,这种浓描血缘而淡化人之社会性的“差序格局”,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生长、建构和维系理解得不准确,而且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其结构的变迁和发展趋势 缺乏现实感、敏锐性、弹性和适用性。(摘编自樊凡、刘娟“差序格局”抑或“关系情理化”: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反思)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费孝通先生看重情感、血缘或者地缘等所谓的情感价值,但他也认识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构关系是可
16、变的。B差序化的普遍、必要和命中注定,既有源自先天注定的血缘关系,还有因交通不便不得 已而形成的地缘关系。C由于地缘对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带来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互惠一直有决定性的影响,所 以地缘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材料二认为“差序格局”一定不是仅出现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现象,即便那些“团体格局”的社会或国家也会建立和实践。5下列做法或说法中,可以用差序格局来解释的一项是(3 分)( )A美国政府签署限制没有医疗保险的移民入境的法令。 B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C中国在世界上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当今社会商品交易中屡见不鲜的“杀熟”现象。6如何辩证看待现代生
17、活中的差序格局?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 7-9 题。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第二天清早,她(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三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 在平原的城镇、村庄、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 “庆山回来了,现在五龙堂;你 们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 “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
18、子 回来了,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 里,有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 难言的感觉,立时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全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嚎啕大哭一场。 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分红着脸爬上堤坡。 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公公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 高四海摸着一只大公羊的牴角说:“你也还没有吃饭吧?快到屋里和他一块儿做点吃
19、的。” 秋分走进屋里来,好像十年以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限。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然又光亮又暖和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忍不住热泪, 赶快走到锅台那里点火去了。她家烧的是煤,埋在热灰下面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她的手一触风箱 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她把瓦罐里的白面全倒出,用全身的力量揉和了,细心切成面条儿,把所有的油盐酱醋当了佐料。水开 了,她揭开锅盖,滚腾的水纷纷窜了出来,秋分两手捧着又细又长、好像永远扯不断的面条儿, 下到锅里去。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
20、个不到两 生日的孩子睡醒了,抓手揪脚的哭着。“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你 不用多心吧,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 把这孩子收养下来。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 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 一身便衣,赶上一群山羊。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的又这样巧。”高翔看完了信说:“
21、你来的正好。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你 先不用到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 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 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 起,秋分又逗她:“谁叫你来找爹?”小女孩笑着说:“俺娘!” 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的这样高了!” 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 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到外边去玩一会儿。” 高四海、高
22、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 “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 “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 他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她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上出着星星,高翔的小女孩指着: “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 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的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 些沉重。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那些狂热,那些斗争、流血
23、的景象和牺牲 了的伙伴的声音、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老人有 些激动,也感到深深的痛苦。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 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土豪劣绅,这次是 和日本。人家的兵强马壮,占了中国这么大的地面,国家的军队全叫人家赶的飞天落地,就凭老 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 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晏平仲婴者,
24、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 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 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 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 子屈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节选自孙犁风云初记)7 下列对小
25、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翔、高庆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斗争,小说开头写他们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人民对抗日斗争的衷心支持和保家卫国的激昂情绪。B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为主,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面对高翔的拒 绝,秋分以一句“等着你考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C小说并未直接描写激烈、血胜的战争场面,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为了抗击 侵路者而造成的父子分离、夫妻离散、父女不相识。D小说的结尾借高庆山父亲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 的心理,又让读者看到了他不同一般的思想觉悟。8“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
26、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 合作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9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在叙事上的特点。(6 分)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 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 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 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27、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B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C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D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公,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B缧绁,“缧”是捆人的绳子,“绁”是捆着或系着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捆绑人的 绳索。引申为牢狱。C太史,
28、古代把家臣或小官的职位加一个“太”字表示国家的大臣,西汉太史令掌 天文、历法、撰史。D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左丘明撰左传时首创,一般用以记述帝 皇以外的人物事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晏婴 “节俭力行”“危言危行”,在齐国受到尊重,他辅佐齐灵公、庄公、景 公三代,名显于诸侯。B越石父是个贤才,晏子在沼泽中解救出他,然而越石父不但不感谢,反而要求绝 交,晏子感到很惊讶。C文章选取晏子以囚犯为知己和以车夫为贤能两件事,写其知人和谦逊,表现齐国 名相晏婴的风范和品质。D结尾为论赞,作者赞美了晏子成礼而去、犯颜直谏的品行,表达了自己的倾慕之 情,
29、寄寓了无限的感慨。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5分)(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 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
30、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 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 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15.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古诗中,猿猴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博得诗人的青睐,借猿啼写别离和悲苦之情,写猿啼的诗 并不少见。请从高中阶段所学的“诗仙”“诗圣”“诗魔”的诗中任意摘取两句“ _,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 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
31、转入悲凉。(3)归园田居(其一)中“ , _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 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 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三 、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进入新年,一段时长 3 分钟的“乡村版迪迦奥特曼”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 ( )。近年来,此类“土味文化” ,已经成为网络上一股重要的文化风潮。我们知 道,趣味低下、搞怪猎奇、内容浮浅的感官刺激之作必然 。但“乡村版迪迦奥特曼” 的跨国大热,以及去年华农兄弟“竹鼠系列”视频的全民火爆,与过往的“土味文化”有着巨 大区别。这些创作者
32、更加“接地气”,擅长用优质的创作传达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 化”开始走向成熟。我们乐见这种乡村文化的繁盛。文化产品要做到特定时代的“社群生活的表达”。二十 世纪西方出现的众多艺术流派,与曾经的艺术表现形式 。事实上艺术家需要不断 探索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方法。扎根时代、扎根生活,这是文化产品创作的 。而今,全民文化时代正在徐徐 拉开大幕,优秀的“土味文化”无疑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五名“90 后”费时半个月拍摄了这条短视频,网友纷纷转发,以示支持 B.五名“90 后”费时半个月拍摄了这条短视频,获得了网友大量转发支持 C.这
33、条短视频是五名“90 后”费时半个月拍摄出来的,网友纷纷转发支持 D.这条短视频由五名“90 后”费时半个月拍摄,获得了网友大量转发支持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独树一帜 昙花一现 分庭抗礼 终南捷径 B. 独树一帜 稍纵即逝 大相径庭 终南捷径 C. 异军突起 昙花一现 大相径庭 不二法门 D. 异军突起 稍纵即逝 分庭抗礼 不二法门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明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B.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达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C.
34、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现真实的生活,这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D.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揭示真实的生活,这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20下面是光明中学 60 周年校庆公告的初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光明中学 60 周年校庆公告阳春三月,光明将迎来建校 60 周年诞辰。更好地展示学校办学成就,表达广大校友的共同 心愿,学校将以“聚力光明,励志复兴”为主题于 2021 年 3 月 1 日在龙城市复兴区人民路 60 号(本 部校区),隆重举行学校成立 60 周年庆典活动。诚邀社会各界宾朋光临,期待广大校友重返我校! 特此公示,敬祈传达。光明中学2021 年 2
35、月 20 日21请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分别从三个角度概括西方社会和中国乡土社会这两种社会格局的不同之处。(每个角度不超过 50 个字)(6 分)四、写作(60)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个世纪斗转星移,这个百年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 一条称得上是奇迹的“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民族独立之路,人民解放之路,人民富裕之路, 国家富强之路,更是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归集到一起,就是一条信仰之路。靠着这样的信仰,中 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开拓进取,用青春和智慧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伟大诗篇。也许,你的身边就有这样的共产党人,也或许你听过这样的共产党人的故事。作为沐
36、浴在党 的阳光雨露下的新时代青年,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从下列任务中任选其一,书写你心中对党最真 挚的情感。(1)以“信仰”为题,写一首赞歌,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献礼。(2)选取你熟悉的一个共产党员,以他的先进事迹或感人故事为依据,写一篇记叙文,参加“纪 念中国共产党 100 华诞”征文活动。(3)搜集尽量多的关于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事例,写一篇演讲稿,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 纪念活动中发言。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答案1、C 【详解】“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的三官信仰”错,原文“承袭
37、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可见“三官信仰”指对“天地水”的崇拜、信仰,“三官信仰”和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三者并列关系,到了选项中表述成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并列,都包含在“三官信仰”中,偷换概念,组合关系错误。2、A 【详解】“列举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礼等活动”是为了说明春节礼俗有大量记载这一现象。 3、D 【详解】A项,偷换概念。“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是“阳气”,不是“这个节气”。B项,应为“逐渐淡化”。C项,“发挥着相同的作用”错,原文“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曲解文
38、意。4、C 【详解】“一直有决定性的影响”错。原文是“地缘对这一点曾有决定性影响”,是说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地缘是决定性因素,而交通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地缘已不再有决定性影响了。5、A 【详解】A项美国的做法明显是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的体现。它把移民分为三六九等按差序对待处理,这种行为完全符合差序格局的概念要求。其他三项中,B项“距离虽近,情感却远”这与情感和距离的差序分布明显违背。C项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国家不分大小、远近、强弱一律平等的理念,所以不符合差序格局的要求。D项当前社会上屡见不鲜的“杀熟”现象是六亲不认的表现,明显与差序格局背道而驰。故选A。6、答案:(1)在全
39、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差序格局”想象的要复杂、丰富得多。(2)“差序格局”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长、建构和维系理解得不准确,而且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其结构的变迁和发展趋势缺乏现实感、敏锐性、弹性和适用性。(3)差序化的普遍、必要和先天性,注定了这种格局并不会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意思对即可)7.B 【详解】B项,“以心理描写为主”错误;“流露出不满”不准确,“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看不出不满。故选B。8. 运用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一个战士的情怀。(2分) 孩子是祖国的希
40、望,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2分);当他怀着庄重、神圣的心情抱起孩子,心里涌起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2分)9.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以“上帝”俯察的高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小说叙事从“第二天清早”“黄昏的时候”“ 给他们点着灯”“ 天上出着星星”直到“ 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以时间顺序推进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
41、女儿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自信。(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10.C11.D 【详解】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12.B 【详解】“涂”通“途”,不能解释为“沼泽”;“谢”是“告辞”意,省略的主语是“晏子”,应译为“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13.(10分) (1)现在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认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开。(“长”“乃”“意”“以为”“是以”每处1分) (2)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
42、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之”“不齿”“乃”“其”每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做了齐国辛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
43、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己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 晏子做齐国辛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离婚
44、,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现在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太史公说:当初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
45、是我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14 D 【详解】“为自己上寿”理解错误。尾联的意思是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15.通过去岁今年同期所见,暗示了诗人仕途遭遇,含蓄地表达了对冷暖寒暑、苦辣酸辛的感触;叹息人事的变化不定,对时序的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感到欣慰;对新春的到来感到欣喜,企望重新回到君主身边,再次受到信任的思想。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全诗围绕“新岁”的景物来写。首联写诗人去年新年,在荆州看到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今年新年,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去年今岁,处境不同,暗示了诗人一年来的仕途遭遇。颔联,诗人感叹人事无常,变化
46、不定,只有自然的时序,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最后两联,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联想到京城灯火通明的新年景象,希望能回到长安,为皇上敬酒,祝皇上寿比南山。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思想。【词句注释】:1.幽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蓟县(位于北京市西南)。 2.荆南:唐代方镇名,治所在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 3.蓟:即指幽州。 4.边镇:指幽州。戍歌:守卫战士唱的歌。连夜:一作“连日”。 5.京城:即长安。燎火: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彻明:入夜到天明。开:开放。此引申为大放光明。 6.日:喻指皇帝。【诗意】:去年在荆南时,梅花盛开如雪一样;今年到了蓟北,漫天的雪花又如盛开的梅花一般。
47、昨南今北,多令人叹息人事的变化无定;只有时光去了又复来,不失常度,所以使人感到高兴。 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连夜不息,京城的烛火彻夜大放光明。 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七年(719)正月。前一年春由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受命为右羽林将军、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在任数月,“禁暴丰财,安人戢兵”,政绩颇可观。遇此新岁,心情喜悦,这诗是作者迁为幽州都督时因岁序之改有感而作。【赏析】:诗的前二联写作者被迁幽州后而感岁序之变,末二联写作者在幽州而想念京城;全诗隐隐透露出作者时时思欲回到京都,献寿于君侧,希望重新得到君王信任的思想。全诗充满乐观气氛,结句
48、却不免落于俗套。具体说:首联写去年荆州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今年幽州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通过去岁今年同期所见,一是江南春色,一是北国冬景,体现诗人时此时彼的仕途遭遇,其中饱和着对冷暖寒暑,苦辣酸辛的感触。然而,字句却十分秀雅,未露丝毫伤感痕迹,可见诗人运笔手法之高妙。 颔联说,昨南今北,转徙如蓬,叹息人事的变化不定。只有旧岁去了新年来,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才使人感到欢欣。这是紧承上联发的感慨。出句抒发了一种世事茫茫难自料的深沉情感。对句则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骨子里却潜藏着一种时光蹉跎的复杂心理。 后二联诗人满怀深情地说,他身在边镇,心在京城,耳听着戍卒唱出的通宵不绝的歌
49、声,眼却遥望着朝廷燃起的彻夜不息的烛火,殷切期盼尽快回到长安,值此新春之际,举杯献酒,敬祝皇上寿比南山。于此诗人引颈急待,几欲插翅归去的情态,企望重新来到君主身边,再次受到信任的思想,表现得传神尽相、淋漓尽致。 这首诗紧扣题中“新年”发感慨,表心愿,娓娓道来,意脉相联,轻松自如。当然,像尾联这样的文字也多少存在为官君侧心过切而不惜媚上之嫌。16 (1)示例一: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示例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示例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17.D 【详解】根据文段前后内容可以知道,此处以“这条短视频”
50、作为主语,与上下文陈述对象一致,语言更连贯,因此排除AB,与C项相比,D项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衔接更为紧密。C项前后主语中途易辙。18.C 【详解】第一处: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力量突然出现。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这里是指“土味文化”兴起,用“异军突起”比较合适;第二处: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过去了(多指时间、机会)。这里是指那些“趣味低下、搞怪猎奇、内容浮浅的感官刺激之作”会很快消失,用“昙花一现”比较合适;第三处: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
51、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根据语境这里是说二十世纪西方出现的众多艺术流派,与曾经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别大,用“大相径庭”更符合语境;第四处: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终南捷径:比喻求名利最近便的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语段是说文化产品创作的路径,用“不二法门”符合语境。19.C 【详解】在本处语段中“表明、表达、揭示”这三个动词与“真实的生活”都不能搭配,“真实的生活”只能是被表现出来的;而且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现真实的生活”这件事儿,前面分句的主语是“创作者”,前后主语不同,不能省略“这”;20.“诞辰”改为“华诞”;“更好地”前面加“为了”;“我校”改为“母校”;
52、“公示”改为“公告”;“传达”改为“周知”。21答案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依靠“法”维持;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依靠“礼”维持。西方社会的团体成员地位平等(或答“关系相同”),主张个人主义;中国乡土社会的成员是等差次序(或答“关系相对”),以“己”为中心(或答“主张自我主义”)。西方社会的团体,界限分明;中国传统社会的群体,界限具有伸缩性(或答“模糊不清”)。22写作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指向价值观考查,引导考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关注党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认识身边的优秀党员、搜集新时期党员的先进事例,展现党员的精神风貌,激励自己的爱党爱国情怀以及为祖国努力奋斗的决心。切题立意:【
53、任务一】1.胸怀信仰,风华百年。2.百年华诞,中国信仰。【任务二】3.共克时艰钟南山。4.敦煌女儿樊锦诗。5.焊接专家高凤林。6.两弹一星程开甲。【任务三】7.时代楷模,党员风采。8.新长征路上,党员剪影。偏题立意:1.铭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忽略了党的百年华诞,内容偏到中国的屈辱历史方面)2.挑战与机遇并存。(对党的百年华诞这一特定情境蜻蜓点水,偏到当今的时局,即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变化上)信 仰胸怀信仰,风华百年1921年7月,一个烟雨迷蒙的时刻,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传出“共产党万岁!”的誓言,轻微却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们的党就是乘着这一叶小小红船,肩负实现中华民族
54、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携着坚不可摧的信仰奋楫中流,涉险滩,斗恶浪,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历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带领中华民族在绝境中迎来生机。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写在五星红旗上,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写在“中国道路”上。一个世纪斗转星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称得上是奇迹的“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民族独立之路,人民解放之路,人民富裕之路,国家富强之路,更是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归集到一起,就是一条信仰之路。靠着这样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开拓进取,用青春和智慧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伟大诗篇。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心
55、怀信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描绘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东方红一号”卫星、世界级特大砂岩大庆油田如今更有蛟龙入海、悟空上天、嫦娥揽月、北斗导航、天眼远眺、墨子升空、5G商用牌照、“复兴号”领跑世界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全球瞩目!正是中华逐梦谋发展,党民共建国力显。信仰时刻心中在,“两个一百”奔向前。中国共产党心怀信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100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56、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惊天动地,都在证明信仰的伟大力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证明这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更是证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持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小红船”变巨轮,起航新征程。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航下,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复兴”号巨轮,一定能乘风破浪,与世界共克时艰、砥砺向前,共建人类命运共体,共创美好家园,共见信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