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备人 施友中审核人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2 课时课题 五人墓碑记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2)归纳掌握“盛、发、率、徒、私”五个文言词语,并熟悉“况欤”等几种文言句式的译法。(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 重点归纳掌握“盛、发、率、徒、私”五个文言词语,并熟悉“况欤”等几种文言句式的译法。难点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教法及教具讨论法 探究法 朗诵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基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一下:本文是一篇墓
2、碑记,文章通过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并最后献身的经过,赞扬了五人坚持正义,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精神,阐述了“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自主学习】昨天我们说到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并献身的经历主要集中在14段。1、下面我们再听一边课文录音14段,感悟他们的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2、齐读1-4段。3、对照课本教辅自行翻译1-4段。【合作学习】一、先请四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要求能脱离翻译本。第一节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路)居于要地, 比喻执掌政权的人。 2、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 台阶。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清除,去掉。诛乱除害。史记 拜官,任命,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都督诸路军马。指南路后序 整治,治理。 祠:祠堂。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3、以旌其所为:表扬。 4、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盖:发语词 当:在的时候 之,取独 5、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而:连词,表结果 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6、注意的句子: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者,者也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于,被,表示被动7、小结:这段交待为五人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第二节1、去今之墓而葬焉:去,距离。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去:离开。阳虎去齐走赵。韩非子 (引)过去的。去年下扬州。李白江夏行 除掉,去掉。除残去秽。 距,距离。 到,往。休
4、去倚危栏。辛弃疾摸鱼儿 2、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假字,通“又”。3、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原指乡野,此处指民间。4、独五人之曒曒:同“皎皎”,光明貌。5、慷慨 得志 之徒,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徒:这类人 疾病:名作动,生病不足道:不值得称道6、凡富贵之子:一般的,那些。此句中的子与下句中的“徒”均指一类人。像“郯子之徒”。7、独五人之曒曒:副词,只有,唯独。 8、小结:运用对比,赞颂五人的壮举。第三节之:取独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周顺昌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行为士先者:品行是读书人榜样的人 声义:伸张正义,声,名作动,声援,声张赀:通“资”,钱财 而:表修饰 哀:同情,这里引申为哭泣抶:
5、鞭打,笞打 仆:使动,使倒下 抚:动词,作的巡抚使:主使 痛心:痛恨于心 溷藩:厕所按:握着追究 以:来,表目的以的身份地,表修饰以罪名注意语句:谁为哀者:谁为他们哭泣,省略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判断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判断句请于朝:于朝请,向朝廷请示,倒装句小结:这段文字记叙了苏州暴动的起因和经过。第四节注意的词语:当:接受 詈:骂 以:地,表修饰 颜色:脸色(古今意) 少:稍微五十金:五十两银子 函:盒子,这里用作动词,用盒子装 卒:终于,最后全:完完全全小结:这一自然段追叙五人牺牲的壮烈情景,突出他们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气慨。二、这四段文字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过与慷
6、慨就义的情景。再次阅读第1一4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思考:作者在叙述描写时是围绕他们的哪一点来写的?明确:坚持正义。、可以用课文的那句话来归纳?明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文中那些内容来写“激于义”的?明确: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众不能堪,抶而仆之。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思考:苏州暴动形式复杂,声势浩大,为什么作者仅仅抓住“激于义”来写?因为作者接下来要赞扬五人的这种坚持正义的精神,进而阐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看起来文章的选择真是根据中心的表达需要来确定的。作者这样取舍,原来是为下文的议论在作铺垫。【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课外作业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