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0 ,大小:1.05MB ,
资源ID:863531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35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考点一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考点一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 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十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考纲展示命题探究考点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基础点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英、法、美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直接原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南京条约及其附件(1)184

2、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2)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内容及危害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正确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注意: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都不能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或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1)根本原因:扩大在华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2过程(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

3、战争爆发。(2)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1)天津条约(2)北京条约4.危害(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都是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4、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扩大:从战争进程来,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多的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三、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大增,蓄谋侵略中国。(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借机侵朝,蓄意挑起战争。2经过(1)丰岛之战:1894年7月底,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朝运兵船,挑起战端,战争正式爆发。(2)平壤战役:日军占领平壤,战火开始燃烧到中国境内。(3)黄海战役:日本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4)辽东战役:日本制造旅顺

5、大屠杀。(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4.影响(1)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2)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1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1)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2)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2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经济上,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

6、展;学习西方内容上,由器物层面深入到政治制度层面。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1)认识不足: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军事思想落后,不能适应近代作战。(2)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放弃和丧失制海权。(3)政治军事:统治腐朽,政治腐败;防民甚于防寇,脱离群众;军队腐败,纪律松弛,战斗力低下。(4)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列强怂恿和支持日本侵华。(5)根本原因: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

7、,企图瓜分中国。(2)导火线:义和团运动。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结果:遭到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而失败。意义: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特别提醒1正确认识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不是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镇压义和团运动仅仅是一个借口。2正确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灭洋”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是义和团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具有盲目排外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8、扶清”反映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对清政府缺乏正确的认识。2过程(1)发动战争:1900年6月,从天津向北京进犯。(2)遭到阻击: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在廊坊和天津顽强抗击侵略者。(3)攻陷北京: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8月,攻陷北京。3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辛丑条约。4.影响:标着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近代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五、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和标志(1)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即阶级矛盾的激化)。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9、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发展(1)初建政权: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2)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政权。(3)军事全盛: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北伐与西征并举,达到军事上的全盛。3转折天京变乱(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进取心锐减,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2)表现:1856年秋,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后被处死,石达开遭疑忌率军出走。4后期斗争(1)重建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让洪仁玕总理朝政,进行政治改革。(2)稳定局势: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

10、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3)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5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特别提醒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起义原因新:既受本国剥削,又受外国侵略。(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国宗教发动农民起义。(5)治国方案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农民起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作用、局限性及启示(1)作用: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有所区

11、别,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侵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2)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对封建制度。农民起义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最终失败。(3)启示:农民运动只有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用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重难点一、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及战争结果对中日两国的影响1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垄断集团和军阀集团相互勾结起来,极力对外扩张,把侵略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日本制定了以

12、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利用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和英美对日本的扶持,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2影响(1)对日本:日本利用中国的赔款,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扩充海陆军,一跃成为亚洲强国,挤进了列强行列,提高了国际地位。(2)对中国清政府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真正觉醒的开端,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二、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三、要语背诵(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

13、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两次鸦片战争客观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表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洋务运动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3)八国联军侵华是列强瓜分中国的一次集体侵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下的产物。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5)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

14、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1思维辨析(1)南京条约的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的侵略要求。()(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3)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政治上半殖民地性质,经济上半封建性质的社会。()(5)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不相同的。()(6)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条款是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口岸。()(7)义和团运动既反映了反帝爱国性,又反映了对清政府的认识不清和盲目排外性。()(

15、8)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9)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10)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产阶级。()(11)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12)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答案(1)(2)(3)(4)(5)(6)(7)(8)(9)(10)(11)(12)2选择: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目的是()A开放通商口岸B赔款C协定关税 D鸦片贸易合法化答案C3选择:下列不平等条约组合中,搭配有误的是()A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条约B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C

16、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北京条约D允许投资设厂马关条约答案A4选择:“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答案D5选择: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依据应是()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答案C6思考:有人说:“中英战争就像一剂鸦片,榨干中国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回生的希望。”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试答:提示:赞成。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灾难深重;同时,也打开了封闭的国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思想,促使国人觉醒,推动了中国历

17、史的进步。7思考:有的史学家把甲午中日战争看做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对此你如何理解?试答:提示: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使了民族觉醒;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考法综述本考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18401900年列强侵华内容及命题点主要集中在历次战争的原因、不平等条约的影响等方面。其中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有可能和两次工业革命相联系。太平天国运动也是高考命题比较集中的区域,可能会从其爆发的原因和革命纲领这两个角度来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可能出现。命

18、题法1鸦片战争的原因典例1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A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可知,作者没有强调英国的殖民侵略,故A项错误;鸦片

19、战争前夕中国的茶叶大量出口,而且作者提及的也不仅仅是茶叶,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作者强调的是经济原因而非政治原因,C项错误。故选D。答案D【解题法】解决鸦片战争的原因问题的一般思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获取高额利润。直接原因(导火线)是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命题法2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典例2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

20、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2)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得出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据“中国复乖于应付”“中国乃不国矣”得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据“

21、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得出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第(2)问,围绕“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结合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答案(1)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2)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解题法】解决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问题的一般思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政治上,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

22、国的救亡运动和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各阶层奋起抗争。经济上,对中国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命题法3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典例3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辛丑条约的影响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外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可知,这一时期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获得了许多特权,清政府成为

23、列强侵华的工具,这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直接关系。B项属于1858年天津条约的内容;C项出现在1915年后;D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答案A【解题法】解决辛丑条约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建立,也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之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以“驱除鞑虏”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命题法4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典例4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

24、”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题法】解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问题的一般思路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政治上看,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农民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从组织上看,农民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

25、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1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拿破仑三世”“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等。拿破仑三世(18081873年)于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并在1856年与英国一起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26、和北京条约,从中获取了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以及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权益,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中的条约不符合题意。2下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A南京条约签订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辛丑条约签订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的星条旗可知,美国参与了这次侵华战争,由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故选D。A项是鸦片战争的结果,B项是中法战争的结果,C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3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

27、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B解析由清道光帝谕旨中“准其贸易”“赏借”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朝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仍有体现,故B项正确。由谕旨中通商口岸的名称及题干中“道光帝”可知,A项错误;由谕旨内容可知,南京条约尚未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项错误;由“香港仍坚持赏借”可以看出D项错误。4“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举国震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

28、的落后,所以才会出现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的局面。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5如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由中国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被西方殖民者贬低为“野蛮”、而外国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却自诩为“文明”

29、可知,作者意在斥责和抨击西方殖民者的侵略,B项符合题意;由画面中的“杀人”可知,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政治讽刺漫画”的特点,排除。6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A项中的“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与材料无关。C项“居住及租地权”在材料中并无反映。D项有较强的干扰。“门户开放”政策是1899年由美国向列强提出的,这一政策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

30、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能从中“利益均沾”。材料中反映的并不是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史实,而是列强在华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因此D项错误,B项正确。7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段话反映了作者()A讨论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B寻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31、,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判断,作者强调鸦片战争失败后,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革,A项正确;材料中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B项错误;材料指出鸦片战争后,应进行改革,并不涉及战争,C项错误;鸦片战争的地位问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8梁启超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作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中指出:“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下列不符合梁启超意思的是()A李鸿章在与列强交涉

32、的过程中立场软弱,存在卖国行为B与李鸿章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责任主要在于清政府C攻击李鸿章的人,只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激于义愤,“徒快其口舌而已”D在处理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攻击者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时势使然,李鸿章所处地位不得不为之,非其之过,故选A。其他各选项都能从材料中找得到印证。既非李鸿章之过,当然责任在腐败无能导致战争失败的清政府,B项符合梁启超的意思;“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可以印证C项;“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可以印证D项。9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

33、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A没有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趋势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愿意也不屑于看西洋”可知,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反映出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故A项是正确理解。B、C、D三项是对材料观点的错误理解。10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

34、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虎门销烟不是内战,也不在长江沿岸,故A项错误;规定“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的“英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签订的天津条约,“长江沿岸内战”“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都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故B项正确;英国虽镇压义和团,但不在长江沿岸,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中,列强并没有直接镇压革命军,排除D。11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上说:“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

35、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B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C未看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由材料中的“是一场血污的运动”“不是反清的革命”“是血腥的十字军”及“带来的痛苦与破坏”等信息可知,该报刊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文明,阻碍了近代化,不具有革命性,因此A正确。B项不是材料主旨,C项错在主流因素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绝对,均可排除。12“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

36、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其认为正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旧秩序,才使一些开明人士被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故选D项。13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阅读材料,指出作者的核心

37、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答案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解析此问包括三个小问,材料中的观点是通过法律途径废除领事裁判权,这一特权最早是英国在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侵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38、。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材料二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答案(1)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以天朝上国自居。英国进行

39、工业革命,国力强盛。(2)屈辱的服从地位。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由“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可知,清廷官员的“天朝上国”心态;第三小问由“1834年”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国力强盛。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辛丑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西方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角度作答

40、即可。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2010年7月25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并对这一观

41、点进行评价。(2)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答案(1)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评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导致战争爆发的。(2)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表述:不完全正确。理由: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3)原

42、因:历史上,黄海海域发生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败后,被迫割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损失,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信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进行概括;第二小问观点评价,首先表明态度,然后依据所学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论证。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时间限定“19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三次列强侵略战争;第二小问首先根据材料信息“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概括观点,然后表明态度,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第(3)问注意设问角度限制

43、“历史”,然后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分析其原因。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迫于英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淫威,与英军在古静海寺内议定南京条约,后在泊于下关江面的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人从此尝到了“弱国无外交”“落后会挨打”的滋味,并蒙受耻辱长达155年。静海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材料二160年前,在中国东南大地卷起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风暴。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们,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革命纲领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

44、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曾经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革命热情。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展示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规划。材料三2011年,桂平市举行纪念金田起义160周年座谈会。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并前往金田起义遗址进行考察和调研。金田起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金田这场“大起义”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从这个战争“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1)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间有什么关系?(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太平天国两个纲领的主旨

45、各是什么。能否实现?为什么?(3)材料三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哪一角度评价金田起义的?你是如何看待的?答案(1)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和清政府的搜刮,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2)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旨是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的主旨是发展资本主义。不能。因为绝对平均是空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落实;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社会环境决定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3)全球史观的角度(或者亚洲民族民主运动角度)。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也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解析第(1)问,从列强侵华与太平天国爆发的关联入手回答,注意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第(2)问,分别回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相关内容和不能实施的原因。第(3)问,要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