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3湖北八校联考二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分解酒精的酶为蛋白质;纳米级小笼子中装入的是蛋白质成分的酶
2、,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分解酒精的酶进入人体后不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答案:D2下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左下方移动B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D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解析: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升高或降低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因此曲线上每一点都会下移,所以A正确;b点表示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所以B错误;麦芽糖及其产物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所以C错;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酶的数量
3、有限,而不是受酶活性的限制。答案:A解题技巧:“四看”法解答坐标曲线题(1)看两坐标轴的含义,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2)看曲线的变化,掌握变量增减快慢的生物学意义;(3)看“五点”,即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理解特殊点的意义;(4)看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32013长春调研二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C酶量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运用的能力。 图中曲线b为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结果,如果温度、pH发生变化,曲线都将下移,A、B点位置都将改变;酶量增加一倍时反应速率加快,曲线将上移;由图可知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反应物浓度。答案:D4.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B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1个C当温度为某一任何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D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上移解析:c曲线不断上升,所以不能判断c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根据实验目的可
5、判断该实验有温度、酶的种类两个自变量,B正确;酶的用量可影响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酶的活性,当温度过高使酶失活时,酶的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溶液的pH升高,不能确定酶的活性是否升高,故曲线b的顶点不一定上移,D错误。答案:B5. 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B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解析:根据图示装置可推出该实验研究的是酶的高效性、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为无关变量,A正确;增大酶的
6、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气体量取决于过氧化氢的量,与酶的活性和浓度无关,C错误;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答案:C6. 为探究H2O2酶对H2O2分解的影响,某学生的实验设计如下:制备30%新鲜猪肝研磨液;设置实验组如下(图1):横向为梯度pH,纵向为不同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每支试管加入等量且足量H2O2溶液,并设置相同且适宜的反应温度;设计实验记录表如下(图2);以加入猪肝研磨液后同等时间内测得的H2O2减少量为实验结果作记录。下列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A无论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发现酶的最适pHB无论pH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酶量影响反应速率C无论
7、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记录表中作出的曲线图形都近似抛物线D此实验有2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温度、H2O2浓度等是无关变量解析:无论酶量为何值时,酶促反应速率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钟”形曲线,即抛物线。因此可以确定酶的最适pH;该实验中有酶浓度和pH两个自变量,酶促反应速率为因变量,可以用H2O2的浓度表示;当pH过高或过低时,酶因变性而失活,因而不能证明酶量影响反应速率。答案:B7. 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试管编号2 mL 3%淀粉溶液2 mL 3%蔗糖溶液1 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反应温度()4060804060802 mL
8、斐林试剂砖红色深浅注:“”表示有,“”表示无;“”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还原糖C淀粉酶活性在40时比60高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解析:加蔗糖的试管中加淀粉酶后用斐林试剂检测无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不能被水解成还原糖,但也不能说明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40时砖红色浅于60,因此淀粉酶活性在40时比60低;表格中不能看出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答案:B纠错锦囊:个别同学认为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而得出错误答案“D”,实际上表格中不能看出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82013武昌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
9、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B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D人体剧烈运动中,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解析: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及分析能力。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中的能量来源于光能,该过程无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呼吸作用过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一部分能量储存于ATP中,A、B正确;在任何状态下,机体ATP的合成和分解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错误;剧烈运动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有机物分解加快,ATP合成加快,D正确。 答案:C9. 2013北
10、京丰台期末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解析:由题意可知,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慢肌纤维进行有氧呼吸。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时,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要少;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
11、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答案:A102013金版原创卷六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均能催化淀粉的水解,下列与这两种酶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这两种酶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基本相同B二者都能催化淀粉水解,说明淀粉酶不具有专一性特点C与这两种淀粉酶的合成、加工、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相同的D等量的这两种酶在相同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的速率基本相同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这两种酶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存在差异;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即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
12、解,但不会催化其他物质的水解;这两种酶均属于分泌蛋白,与它们合成、加工、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相同的;这两种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不同,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的速率不一定相同。答案:C112013郑州质检二如图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解析:本题考查了酶的作用和酶促反应曲线图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酶催化作用的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由
13、图可知,E2是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A、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E3是非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D曲线是非酶促反应曲线。答案:D1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若细胞内浓度偏高,为维持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BC D解析:本题考查ATP的产生与利用。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此时,肌细胞除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无氧呼吸;而安静状态下,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安
14、静时骨骼肌细胞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相对较多。对正常生活的细胞来说,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着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人在饥饿时,细胞会分解脂肪或蛋白质等有机物释放能量,以维持机体内ATP和ADP的含量达到动态平衡。答案:B13. (1)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相同,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2)乙酶是大麦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在生产啤酒过程中,用_处理大麦种子,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乙酶。(3)为探究NaCl和CuSO4对乙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假设SO对乙酶无影响)。分析
15、回答: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 _。该实验中设置D试管的目的是_ _。(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5)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A试管中的颜色是_;但在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 _。解析:(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甲酶的活性没有改变,说明甲酶的成分不是蛋白质,应该是RNA。(2)利用大麦芽,实质是利用其中的淀粉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这样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该实验中设置D试管(蒸馏水)的目
16、的是进行对照。(4)比较A、B两组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Cu2,A和C组实验说明,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Cl。(5)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由于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的,保温之前加入斐林试剂,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答案:(1)RNA (2)赤霉素 (3)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对照 (4)Cu2 Cl (5)砖红色 斐林试剂中有Cu2,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14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
17、所示。请分析回答:(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_。(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_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_。(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
18、表所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 _。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_。若用混有浓度为2 n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X物质能阻碍消化酶的_,影响消化;妨碍_,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解析:本题考查ATP的结构与功能,同时考查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1)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在动物细胞中ATP生成的主要过程是细胞呼吸。(2)1个ATP分子包含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3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后剩下的部分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3)要确定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就要证明在神经细胞膜上有ATP的相应受体,并且要排除典型神经递质的影响。(4)分析可知,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X物质,因变量为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随着细胞中ATP浓度的下降,细胞的死亡率增加,可能是因为ATP的减少影响了消化酶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以及营养物质吸收中的主动运输过程。答案:(1)细胞呼吸 APPP (2)腺苷 (3)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受体 (4)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 合成和分泌 主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