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标准基础要点探究问题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了解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秦建长城的评价。2.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 新知识预习探索 新知预习一、并吞六国1条件(1)必然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2)可能性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嬴政掌权后锐意进取,善于用人,广招贤良。2过程: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二、
2、“百代犹得秦政法”1皇帝制度:为自己选择了“皇帝”名号,“朕”成为皇帝的专称,玉玺为皇帝专用品,以显皇权的至高无上。2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3经济制度(1)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奖励移民垦荒。(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问题思考 1结合秦始皇关于“皇帝”名号的规定,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答案】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并为皇权披上了君权神授的色彩。三、缔造统一大帝国1军事上(1)命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重设九原郡,修筑长城。(2)平服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2交通上(1)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2
3、)修筑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3)统一车辆形制。(4)拆除原六国所设路障、堡垒,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3文化上:“书同文字”,小篆成为全国通行字体,后出现了隶书,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四、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1勤政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并表现出异于寻常的坚忍和执著。2暴政(1)表现:征调太急,赋敛过重,刑罚严酷,用“焚书坑儒”镇压反对派。(2)影响: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和苦难,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在各路义军的攻击下,秦朝二世而亡。问题思考 2想一想,强大的秦王朝为什么在短短的 15 年内灭亡?【答案】秦王朝的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判断正误1秦王嬴政
4、的亲政,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答案】()提示: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2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形成并初步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局面,也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使诸侯国数量日益减少,形成了区域性的统一。所以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分封制和郡县制都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提示: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较大的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制的突出特点是皇帝直接任免官吏,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5、4秦朝之所以速亡,是因为实行郡县制,导致众叛亲离。()【答案】()提示:秦统一后,实行残暴统治:焚书坑儒、修建长城、大兴土木、刑罚严酷、赋税沉重,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5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秦始皇个性极其暴虐。()【答案】()提示:秦始皇个性极其暴虐是焚书反映的表面现象,实质是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2 新课堂互动探究主题一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材料一 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梁启超材料二 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梁启超材料三(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请分析:1材料
6、一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提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兼并,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2材料二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3材料三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提示】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经济遭受破坏。【提示】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重点聚焦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有利条件1战争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民心所向。2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地区间交流加强,奠定统一的社会基础。3秦国实力强大,商鞅变法使秦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战斗力增强。4秦王嬴政雄
7、才伟略,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方针。主题二全面认识秦始皇材料一 阿房宫地砖“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材料二 秦始皇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朝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请分析:1从材料一中,你能够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提示】秦统一中国,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2你认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中不完全可信的是哪一幅?请说明理由。【提示】阿房宫地砖图反映的信息不完全可信。理由:秦统一之初,经过长期战争后的社会经济凋敝亟待恢复(除关中
8、外),不可能出现“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的现象。3材料二中秦朝人、晋朝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各有什么侧重?4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以怎样的方法评价秦始皇?【提示】秦朝人肯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巩固统一的历史功绩;晋朝人指责秦始皇的暴政。【提示】结合时代背景,坚持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评价。重点聚焦评价秦始皇1积极:杰出的政治家。(1)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2)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巩固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经济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交通上:修驰道,凿灵渠。(5)个人方面:高瞻远瞩、雄才伟略,为缔造和巩固大一统帝国,做出了贡献。2消极: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1)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2)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3)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