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 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 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后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对其态度,根据材料可知导致周天子和各诸侯国不再轻视秦国的原因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选项C正确;材料并未对各国变法进程进行比较,且根据所学秦国并不是最早进行变法
2、的国家,选项A排除。选项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各国对秦国的害怕是建立在秦国实力强大的基础之上,因此选项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下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A. 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 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 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 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答案】D【解析】回答本题要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诸侯争霸频繁,而秦国相对落后,所以秦孝公关心的应该是富国强兵
3、的改革措施,故D正确。商鞅出身法家思想,AB是儒家思想,C是道家思想,排除ABC三项。3.某班同学对商鞅变法的结局进行讨论,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改革总是要触及旧势力的利益,因而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改革者需要勇气,更需要牺牲精神改革都会成功,改革者都要付出代价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但前进的道路上往往充满荆棘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商鞅变法的知识可知,商鞅被车裂,主要是因为旧贵族的反对;而且商鞅改革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新旧势力的尖锐冲突,商鞅坚持变法,这充分说明改革者要有斗争的勇气,要有敢于牺牲的精神;商鞅虽然被车裂,但其变法的措施却保留下来,这反映出历
4、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符合题意。D正确;并非所有的改革都会成功,而且不是所有的改革者都付出代价,题肢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错误。故选D。4.某班同学对商鞅变法的结局进行讨论,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改革总是要触及旧势力的利益,因而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改革者需要勇气,更需要牺牲精神改革都会成功,改革者都要付出代价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但前进的道路上往往充满荆棘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商鞅变法的知识可知,商鞅被车裂,主要是因为旧贵族的反对;而且商鞅改革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新旧势力的尖锐冲突,商鞅坚持变法,这充分说明改革者要有斗争的勇气,要有敢于牺牲的
5、精神;商鞅虽然被车裂,但其变法的措施却保留下来,这反映出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符合题意。D正确;并非所有的改革都会成功,而且不是所有的改革者都付出代价,题肢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错误。故选D。5.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诗中肯定的是A. 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B. 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C. 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D. 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B【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的提取材料信息,“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体现的是商鞅因为取
6、信于民而使改革顺利进行,故答案为B项。ACD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6.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引述一首诗和一首童谣,意在表明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前一首描绘的是平城的自然条件恶劣;后一首童谣反映出人们对迁都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正确;歌谣中没有涉及到保守势力的阻挠,也没有体现出受到外地骚扰,故排除;所以答案选D。7.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
7、,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是 ()A. 整顿吏治B. 推行均田制C. 迁都洛阳D. 提倡与汉族通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城守旧势力大,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中心,迁都洛阳便于深入学习先进的汉文化,进一步推行改革,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整顿吏治有利于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但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迁都洛阳,故A选项错误;孝文帝改革中推行均田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定居农耕,有利于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不是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主要措施,故B选项错误;孝文帝改革中提倡与汉族
8、通婚推动民族融合,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迁都洛阳,故D选项错误。8.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 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 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 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说法正确;B项比较符合孝文帝移风易俗的内容;C项是移风易俗的作用。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9、【名师点睛】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9.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 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 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 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
10、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孝文帝推行均田制,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均田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均田制的实行推动着鲜卑族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故选B选项。A、C选项是从政治文明发展来看;D选项是从文化方面来看。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10.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土”是职,“知开封府”
11、才是实际工作。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A. 提高了行政效率B. 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C. 加重了财政负担D. 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答案】C【解析】【详解】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官职差遣制度,这种官、职、差遣分离制度造成了北宋官僚机构重复设置,造成了北宋“冗官”局面的产生,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重了财政负担,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排除;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选项B;北宋解决藩镇割据是采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等措施解决的,选项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1.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
12、”“何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 免役法、将兵法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 青苗法、募役法D.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保甲法中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而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当地居民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故D项符合题意。A项,免役法指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将兵法(又叫置将法)目的在于改变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青苗法
13、在于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排除。1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A. 鼓励商品进口B. 推广平民教育C. 废除农奴制度D. 建立新式海军【答案】D【解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大力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向西欧学习,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发展学校教育,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还鼓励地主自己开设工场,使用农奴劳动。故符合史实的选项为D。【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彼得一世改革
14、,结合所学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解答。13.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A. 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 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C. 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 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答案】B【解析】【详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中,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缓解了社会矛盾,故B正确。14.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A.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 农民
15、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 农民成为商品【答案】C【解析】【详解】俄国1861年改革,在经济上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是农民获得的份地比原耕土地少、差,且份地的赎金是当时地价的2-3倍,体现了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故C项正确;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体现不出高价对农民的剥削,故A项错误;改革在政治层面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可知B项和D项错误。15.“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 B. C. D
16、.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即意味着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是1861年俄国改革的影响并且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均要选。根据所学知识,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扩大了国内市场,故正确;农民获得了自由,也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故正确;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也就意味着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正确;改革并未结束沙皇君主专制,故错误;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在改革之前既已存在,故错误,据此正确答案选A项。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影响。16.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
17、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 日本武士经济地位下降B. 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C. 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D. 幕府的统治基础坚如磐石【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材料“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反映了当时日本武士经济地位下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士是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的统治基础,其经济地位下降,说明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幕府的统治以武士阶层为主要基础,故武士的贫困导致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幕府的统治基础坚如磐石”不符合材料“武士中
18、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7.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B.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实力和地位有所上升C. 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D. 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诸侯对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B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未体现;
19、C、D项说法不合史实,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并非封建统治基础。故选B。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背景18. 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A. 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B. 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C. 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D. 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答案】C【解析】康、梁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康梁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明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他们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故C正确;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20、,故不可能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不可能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故AB错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顽固势力强烈反对维新变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的结论。19.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 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B.
21、 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 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D. 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戊戌变法急于求成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故B排除;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进步,故C排除;材料重点不是反映变法的主持者,故D排除。20.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
22、的态度是A. 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B. 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C. 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 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擢小臣”可知康有为意识到改革阻力很大,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故D正确;材料体现的主旨是同封建势力妥协,不是在变法中讲究策略,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旧衙门和官员的问题,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仅体现了材料部分内容,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材料“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擢小臣”可知康有为意识到
23、改革阻力很大,保留旧衙门、旧官僚,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21.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 )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而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建立的都是君主立宪制。故正确,选择D项。22.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 商鞅变法B. 汉武帝改革C. 北魏孝文帝
24、改革D. 王安石变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关键信息: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解答本题应从改革的时间与结果来分析。从时间来看,由“倾邻国而雄诸侯”可判定于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而BCD项都是封建社会时期,不符合题意,由此排除BCD项;从结果来看,商鞅变法结果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并最终统一全国;汉武帝改革削藩是成功的,主要是大一统巩固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王安石变法结果是失败的。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23. 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
25、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A. 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B. 增强民族自我意识C.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新政亦不能行”说明康有为主张变革中国后期服饰风俗,其主要意图在于通过服饰变革,改易社会风俗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最终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化进程,故答案选A。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中国近代服饰的变革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与革命是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两种救国力量。以下表述正
26、确的是( )两者都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国家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都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领域的影响民国的建立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维新派主张保留清政府,逐步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故正确;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先后领导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故正确;民国建立后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不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故错误;故B项正确。25.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候为郡县,不世官。”
27、材料中的政治制度的特征不包括A.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D. 形成大一统的格局【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可以看出周代政治制度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故A、B、C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形成大一统的格局是在秦朝时期,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的分析理解。26.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时,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
28、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据此判断,当时该朝代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国并行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嫡长子继承父亲爵位和一半封地,其他兄弟平分另一半。紧扣题干时间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这符合汉武帝推恩令的特点,而推恩令则是为解决郡国并行制的弊端而推行的。故答案为B项;A项违背史实,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违背史实,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排除;D项违背史实,行省制是元代实行的,排除。27.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29、材料反映的制度应为A. 分封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答案】C【解析】从材料“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运作的程序符合三省六部制特点,C正确;分封制属于地方制度,A错误;科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B错误;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点睛: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
30、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28.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 汉刺史制B. 宋参知政事C. 明内阁制D. 清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宋朝时期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故答案为B项。A项,汉刺史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分宰相之权”无关,排除;C项,明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排除;D项,清军机处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
31、已被废除,排除。29.明代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王世贞曾说:“百余年来,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下列关于明代内阁的表述,错误的是A. 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内侍机构B. 阁臣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C. 成为控制六部的最高中央机构D. 权势日重皆因君主集权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内阁不是中央法定的正式机构,不能统领六部百司,故C项表述有错,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内阁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依皇
32、帝旨意而定,其权势日重是君主集权的结果,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30.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A. 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B. 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C. 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D. 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清朝军机处军政事务“有事无不综汇”,指的是军机处负责的范围较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军机处处理事务范围广,并未涉及效率问题;依据教材所学军机处的特点可知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也并非决策机构,因此B、C选项错误。【点睛】本题依据材
33、料“有事无不综汇”结合教材清朝军机处的特点相关内容即可得出答案。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孝文帝(467499)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皇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立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
34、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2)从内容看两次改革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3)两次改革各自的反对势力有哪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反对者”最不满的措施。(4)我们从以上改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都是维护其统治。(2)侧重点:前者是汉化政策;后者是理财策略。成效:孝文帝改革促使了北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3)孝文帝改革:鲜卑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王安石变法:大官僚大地主等势力。措施: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4)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
35、求和产物;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策略得当、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解析】【详解】(1)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和北宋都是中国古代的两个封建政权,故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2)侧重点:结合所学可知两次改革面临的时代背景是不一致的,孝文帝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矛盾激烈,而北宋王朝则面临严峻的边患问题,故两次改革的侧重点不一致,前者由材料“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可知,是侧重于通过汉化政策来化
36、解民族矛盾,而后者想通过富国之法达到强兵的目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改革虽然最终都并未成功,但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可由材料“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可知,其促使了北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的成效从富国、强兵四字入手即可。(3)反对势力:结合所学可知,思考改革触及了哪些人的利益即可,孝文帝触及的是是鲜卑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王安石触及的是大官僚大地主等势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富户为贫者担保,损害地主的利益;方田均税法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然后按照地势、
37、土质等条件分成五等(次年又改成十等)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这防止了豪强地主的漏税现象,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募役法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4)结合所学可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过程、改革的结果三方面入手分析。从改革的目的分析,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同时也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从改革的过程分析,其必然是曲折的;从改革的结果分析,一项改革是否能成功,取决于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策略是否得当、改革者的个人素质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中期),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
38、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俄、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
39、部的双重挑战”。(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的主要表现,并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俄罗斯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答案】(1)俄国: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王朝统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 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 (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 认识:俄、中都保留了封建专制政权,继续维护封建统治。相比俄、中改革,日本虽然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存在不彻底性,但日本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
40、展。【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先解决俄国面临的问题,从题干给出的时间入手分析,当时俄国的内部问题主要是农奴制的问题,外部是克里木战争战败,中国内部当时是封建制度腐朽导致的阶段矛盾不断激化,外部是外患不断,日本面临的内部问题是幕府统治危机,外部也同中国一样出现了民族危机。(2)第二问,有关于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其本质上是要求回答俄中日三国是如何效法西方进行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并走向近代化的。这个需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分别分析回答。有关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
41、划”的认识的问题,需要从三国学习西方的内容、特点及效果上来分析解决。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俄国、中国的改革明治维新的特点与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戊戌变法33.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
42、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3
4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解析】【详解】(1)职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
44、,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太尉主管全国军务,这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力与地位,所以才会出现理应有的职位,但却始终无人担任的局面。(2)特点:由材料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复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相权分散;另一方面三省之间存在相互牵制和监督的关系。作用:由材料可知,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且相互牵制,故其作用是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的权力。(3)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制度上的权力牵制和思想上的限制入手分析。政治上是宰相制度的牵制,思想上的限制主要是儒家思想中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和“伦理道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