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5 ,大小:105.50KB ,
资源ID:862322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232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

1、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政治试卷(选修)(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乔布斯这样说的原因可能是()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B哲学能

2、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C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哲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3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4有人认为,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下列各项与这一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B美是绝对理念的显现C未有此物,先有此理D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55韩国总统朴槿惠酷爱中国哲学,曾在韩国文艺月刊月刊随笔上发表题为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东方哲学文章。哲学如灯塔是指()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

3、学说B哲学是一门科学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学具有实践性6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与休谟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两种观点分别是()A客观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B朴素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7下列选项中,与“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D概念是脱离物质的绝对精神8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阶级性B革命性C

4、实践性D科学性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是()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ABCD10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1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12“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

5、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该观点()A说明意识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表明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D是承认认识对象客观性的唯物主义思想13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14“中国梦、雾霾天、神舟十号、光盘行动”等2013

6、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在客观、真实地记录2013年春夏国内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中国风貌。这表明意识()A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是人脑的机能C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D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15“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16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

7、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7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自觉选择性D社会历史性18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D认

8、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19“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句话()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C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0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B教师讲课C农民种田D“神七问天21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 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

9、动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ABCD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对立。()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232015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央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这表明()主观与客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物质意识两者相互依赖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BCD24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及挪威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获奖。三人的科研成果再次证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10、基础哲学源于社会实践。ABCD25“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围绕着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而形成的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26“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这段话主要是强调()A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B要看到整体的统率和决定地位C要重视局对整体的制约作用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7麦肯锡是美国有名的富翁,他坐飞机只坐头等舱,他解释说:“我在头等舱认识一个客户,就能给我带来一年的收益!”比尔盖茨比麦肯锡更富有,有人在经济舱看到他,就问他为什么不坐头

11、等舱,他说:“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麦肯锡的“机会战略”值得人们学习,比尔盖茨的节俭精神也让人崇敬。这就告诉我们()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任何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些联系带有主观色彩。ABCD28顶层设计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如今,“顶层设计”已成为中国新任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要考虑事物的各要素,明确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要重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

12、虑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的合理方案。ABCD29根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规律 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ABCD30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或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现象()表明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条件创造新的具体的联系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体现了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表明

13、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靠人的思维去把握。ABCD31市场经济应当是信用经济,信用能够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者往往吃亏,失信者常常得利。究其原因,失信成本太低,制度约束力不够。从哲学上看,对上述材料正确的理解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意识的反作用要具体分析市场经济有其客观规律,把握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认识事物要善于把握联系的条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ABCD32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可分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人体的协调和平衡。这一理论()体现了整

14、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表明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发展具有统帅作用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BCD33小杜不慎受凉被冻成了面瘫,眼歪口斜,这已是小杜3年来的第4次。医生表示,这与他长期熬夜导致抵抗力下降有关。这说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C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偶然性D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34(12分)近年来,滥用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在世界各地发生。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恐慌情绪正在全球蔓延,而作为防止食品腐败的必需品防腐剂,更是被摆到了食品安全问

15、题的风口浪尖。为解决防腐剂的毒副作用问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实验室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地从人类内脏中提取出了一种无害菌,制作成了一种新型防腐剂,这种新型防腐剂不仅绿色安全,而且防腐时间可以长达几年。它的问世与应用,意味着“防腐剂有毒”的说法,即将成为一种历史。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35(12分)材料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综合工

16、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综合工程,并且包括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内的全过程。(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道理。 (2)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怎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36(12分)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确立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

17、指导方针。鼓励苏南经济发达市、县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契机,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通过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促进苏中、苏南、苏北的合作发展,从而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结合材料,说明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过程中,江苏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本省经济发展的?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18、37(18分)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试,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

19、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 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1)结合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3)如何确定高考改革方案,引发各方关注。请结合省情,为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确定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其辩证唯物论的依据。要求: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

20、仓中学高二(上)期中政治试卷(选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分析】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解答】A符合题意,材

21、料反映了思想决定行为,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说法错误,哲学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C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故本题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可运用排除法,排除掉与题目不相关和错误的选项,选出正确答案2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乔布斯这样说的原因可能是()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B哲学能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C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哲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考点

22、】哲学与具体学科【分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学科(1)区别:二者研究的对象和回答的问题不同具体科学以某一具体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联系: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解答】A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符合题意,材料中乔布斯之所以说愿意用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这是因为哲学能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C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但不是推

23、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故本题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3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考点】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分析】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

24、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解答】A不合题意,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D符合题意,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体现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故本题选D【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4有人认为,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下列各项与这一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B美是绝对理念的显现C未有此物,先有此理D心者

25、,天地万物之主也5【考点】主观唯心主义【分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客观唯心主义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例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解答】题干中观点认为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即自我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不合题意,选项的意思是,孔子不说话了,惟恐用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不合题意,选项认为绝对理念决定美,绝对理念决定世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合题意,选项认为理决定物,理是世界的

26、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符合题意,选项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在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分析哲学名句,方可准确答题,本题是对哲学基础知识的考查5韩国总统朴槿惠酷爱中国哲学,曾在韩国文艺月刊月刊随笔上发表题为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东方哲学文章。哲学如灯塔是指()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一门科学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学具有实践性【考点】哲学的的功能和任务【分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功能和任务1、真正的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

27、世界【解答】A不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B说法错误,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能说哲学是一门科学;C符合题意,题中“哲学如灯塔”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和任务;D说法错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之一;故本题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能正确的做出本题,本题难度较小6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与休谟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两种观点分别是()A客观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B朴素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考点】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分析】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

28、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解答】孔子“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将天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休谟“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认为人的经验无法认知事物,是一种不可知论,所以正确答案为A;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点评】本题

29、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做这种分析诗句、名言类的题目,要通读材料和题肢,大体上把握住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范围,然后再仔细的品读诗句,领会其中所体现的道理7下列选项中,与“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D概念是脱离物质的绝对精神【考点】唯物主义【分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解答】题中“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是把物化结构,即物质,当成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A不合题意,“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事物

30、的标准,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符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身体存在,灵魂才存在,身体不存在了,灵魂也就不存在了,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C不合题意,“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不合题意,“概念是脱离物质的绝对精神”把绝对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基本派别的区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同时要理解题中观点的含义,做出正确的选择8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31、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

32、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答】B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ACD不合题意,均排除故选:B【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是()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

33、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ABCD【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1)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所以是革命的,

34、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解答】说法错误,旧哲学不一定是唯心论,也有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辩证唯物论;说法错误,旧哲学不一定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唯物辩证法;符合题意,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符合题意,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故选

35、:B【点评】为了正确验证自己所选的选项是否正确:一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二是正选法,直接选择正确选项,二者结合,相互印证以提高正确率10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考点】主观唯心主义【分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例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吾心即宇宙,

36、宇宙即吾心【解答】“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即我的感觉决定苹果的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C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在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方可准确答题,本题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11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考点】唯物主义【分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解答】A不合题意,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符合题意,属于唯物主义;C不合题意,理在气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不合题意,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

37、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题中句子的含义;二是要正确判断出题中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12“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该观点()A说明意识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表明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D是承认认识对象客观性的唯物主义思想【考点】唯物主义【分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解答】A 不符合题意,A是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体现的唯物主义观点不符;B错误,物质是独立存在的;C错误,物质不依赖

38、于意识;D 符合题意,“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这是唯物主义思想故本题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13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

39、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考点】哲学基本问题【分析】【考点定位】哲学的基本问题本题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考点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明确知识要点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次要理解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涉及到思维与存在的先后问题,第二个方面涉及到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人是否能认识世界的问题最后,从材料中寻找出有效信息、关键语句或词语:探索取得进展、发现了、新发现,这些词语都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解答】A项符合题意;B项认为思维

40、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C项表述正确,但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表述错误,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因此,本题答案是A【点评】该考点是高频考点,做好的关键则在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14“中国梦、雾霾天、神舟十号、光盘行动”等2013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在客观、真实地记录2013年春夏国内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中国风貌。这表明意识()A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是人脑的机能C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D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考点】意识的内容和本质【分析】本题考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本质)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

41、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解答】2013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在客观、真实地记录2013年春夏国内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中国风貌,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C符合题意;A、B、D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15“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

42、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考点】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分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解答】A错误,物质决定意识;B正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每个人的心中的阴影的深浅与自身的主观感受有密切关系,是因为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D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强调的是意识具

43、有自觉选择性,而不是主动创造性;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哲学中的哲理对应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分析成语、谚语、古诗词、名人名言等的含义,二先选出最明显的选项,再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或无关的选项16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44、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分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1、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意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

45、差异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由于受立场、需要、角度、方法、知识构成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解答】A表述错误,主观反映客观,因此认为诗人的感受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的说法错误;B表述错误,主观反映客观,人的心理感受就是对客观状况的反映;C符合题意,不同的诗人对秋天往往有不同的认识,说明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D表述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故本题选C【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

46、除错误的选项17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自觉选择性D社会历史性【考点】实践的含义和特征【分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和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三个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

47、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选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解答】A符合题意,“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体现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B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与客观物质性无关;C表述错误,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D不合题意,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

48、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材料没有涉及故本题选A【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18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49、【考点】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分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上升性(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体和客体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

50、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答】A错误,认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形象具体的;B错误,“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错在“回归重复”上,没有把握住认识的无限性与上升性;C错误,在不确定性的,认识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实践决定认识;D符合题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哲学中的哲理对应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分析成语、谚语、名

51、人名言、名句的含义,二先选出最明显的选项,再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或无关的选项19“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句话()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C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考点】真理的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分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的属性:第一,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第二,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第三,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

52、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解答】A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强调的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正确,“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真理是相对的;C错误,事物是可知的;D错误,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20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B教师讲课C农民种田D“神七问天【考点】实践的含义和特征【分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

53、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解答】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属于实践活动的选项A符合题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属于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不是实践活动;B不合题意,教师讲课的主体是人,对象学生及教学采用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因此是实践活动;C不合题意,农民种田的主体是人,对象是田地及种地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因此是实践活动;D不合题意,“神七”问天的发射主体是人,对象是飞船及手段都是客观的,因此是实践活动故本题选A【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

54、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要紧扣实践的含义(主体、对象),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21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 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ABCD【考点】实践的含义和特征;真理的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分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1)客观现实性:首先构成实践的三要素实践的主体、客体、实践的手段都

55、是客观的;其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客观的;再次实践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2)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自觉、积极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表现在实践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个人的实践离不开全社会共同的协作;同时,人的实践还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践主体的能力、实践手段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以及实践活动的范围、规模和方式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实践是不断发展着的、世代延续的历史活动本段材料主要体现: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和自觉能动性【解答】通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为“量子通信被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潘建伟团队一直在努力并取得突破”

56、、“为国庆阅兵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研究这些信息,比对选项,发现只和实践有关,没有体现和真理有关的知识点,故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应运用排异法来解答,即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须予以排除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对立。()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提出了社会存在

57、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解答】ABD不合题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就已存在;C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故选:C【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232015年,随着经

58、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央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这表明()主观与客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物质意识两者相互依赖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BCD【考点】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

59、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解答】符合题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央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表明中央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法错误,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符合题意,“中央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本题选D【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

60、握,本题难度适中24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及挪威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获奖。三人的科研成果再次证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源于社会实践。ABCD【考点】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属于可知论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解答】符合题意,“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说明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

61、,“科研成果”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哲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故本题选A【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25“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围绕着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而形成的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考点】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

62、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本题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解答】B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二者体现了哲学史上两大基本派别的分歧,这一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而形成的;ACD不合题意,均排除故选:B【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26“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

63、定其发展。”这段话主要是强调()A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B要看到整体的统率和决定地位C要重视局对整体的制约作用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考点】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本题考查:部分影响整体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解答】C符合题意,“最脆弱的一环”、“最短的一片”和“素质最差的一面”都是强调部分影响整体,启示我们要重视局对整体的制约作用;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选C【点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

64、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27麦肯锡是美国有名的富翁,他坐飞机只坐头等舱,他解释说:“我在头等舱认识一个客户,就能给我带来一年的收益!”比尔盖茨比麦肯锡更富有,有人在经济舱看到他,就问他为什么不坐头等舱,他说:“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麦肯锡的“机会战略”值得人们学习,比尔盖茨的节俭精神也让人崇敬。这就告诉我们()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任何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些联系带有主观色彩。ABCD【考点】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分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1、联系具有多样性原理: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

65、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联系的条件性原理: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解答】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联系;符合题意,麦肯锡的“机会战略”值得人们学

66、习,比尔盖茨的节俭精神也让人崇敬,说明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带有主观色彩故本题选C【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28顶层设计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如今,“顶层设计”已成为中国新任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要考虑事物的各要素,明确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要重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各个

67、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的合理方案。ABCD【考点】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系统优化方法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2)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

68、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系统优化方法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解答】不合题意,顶层设计强调着眼于整体的重要性,而“要考虑事物的各要素,明确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强调的是重视部分;不合题意,强调了要重视搞好局部;符合题意,顶层设计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在强调着眼于整体的重要性,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的合理方案故本题选D【点评】考查学生

69、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29根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规律 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ABCD【考点】系统优化方法;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分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认识的反复性1、系统优化方法(1)原理内容:系统是

70、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会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于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解答】说法错

71、误,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不可以创造出规律;说法错误,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符合题意,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知,我们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符合题意,疏导交通的策略的出现说明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故本题选D【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30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或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现象()表明人们能够根据客观

72、条件创造新的具体的联系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体现了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表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靠人的思维去把握。ABCD【考点】联系的普遍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分析】本题考查:联系具有普遍性、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1、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方法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解答】不合题意,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或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人们根据客

73、观条件创造新的具体的联系,也不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符合题意,海市蜃楼现象说明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表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靠人的思维去把握故本题选B【点评】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31市场经济应当是信用经济,信用能够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者往往吃亏,失信者常常得利。究其原因,失信成本太低,制度约束力不够。从哲学上看,对上述材料正确的理解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意识的反作用要具体分析市场经济有其客观规律,把握规

74、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认识事物要善于把握联系的条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ABCD【考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不仅能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唯

75、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解答】正确,信用能够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者往往吃亏,失信者常常得利究其原因,失信成本太低,制度约束力不够,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意识的反作用要具体分析;不符合题目要求,与题意主旨不符;正确,在现实生活中,诚信者往往吃亏,失信者常常得利究其原因,失信成本太低,制度约束力不够,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故本题

76、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32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可分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人体的协调和平衡。这一理论()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表明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发展具有统帅作用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BCD【考点】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

77、过程,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解答】符合题意,“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可分为五个系统”,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不合题意,材料不

78、能表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发展具有统帅作用;符合题意,“这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人体的协调和平衡”,说明这一理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故选:C【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注意排除无关选项33小杜不慎受凉被冻成了面瘫,眼歪口斜,这已是小杜3年来的第4次。医生表示,这与他长期熬夜导致抵抗力下降有关。这说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79、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C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偶然性D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考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分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解答】A正确,材料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B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C错误,规律具有偶然性,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涉及认识和利用规律问题;故答案为A【点

80、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知识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还要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34(12分)(2016秋东台市校级期中)近年来,滥用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在世界各地发生。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恐慌情绪正在全球蔓延,而作为防止食品腐败的必需品防腐剂,更是被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风口浪尖。为解决防腐剂的毒副作用问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实验室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地从人类内脏中提取出了一种无害菌,制作成了一种新型防腐剂,这种新型防腐剂不仅绿色安全,而且防腐时间可以长达几

81、年。它的问世与应用,意味着“防腐剂有毒”的说法,即将成为一种历史。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本题题目类型体现类,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从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我国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的描述,以从中找出答题的突破点题中材料“滥用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实验室技术攻关,成功制作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解决防腐剂的毒副作用问题,而研制出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

82、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实验证明新型防腐剂不仅绿色安全,而且防腐时间长”,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解决食品添加剂的毒副作用问题而研制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解答】滥用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实验室技术攻关,成功制作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解决防腐剂的毒副作用问题,而研制出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实验证明新型防腐剂不仅绿色安全,而且防腐时间长,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解决食品添加剂的毒副作用问题而研制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点评】本题属于体现类的题型,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作答,

83、知识限定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关知识在教材中的第二单元第六课,体系是比较明晰和集中的,涉及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及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因此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留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从材料中找答案,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本题中答案呈现时遵循“哲理+材料分析”的原则,并做到分层次书写35(12分)(2016秋东台市校级期中)材料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

84、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综合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综合工程,并且包括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内的全过程。(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道理。 (2)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怎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1)本题要求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

85、道理审设问可知,本题知识限定“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指的是哲学第二单元,包括唯物论和认识论两部分知识题目类型体现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其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 “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本题要求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怎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解读设问可知,本题为哲学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切入口较小,首先,法治中国的建设作为一项综合工程,要立足全局,关注全

86、过程,进行一体建设,实现共同推进;其次,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各环节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推进,即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解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 “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法治中国的建设作为一项综合工程,要立足全局,关注全过程,进行一体建设,实现共同推进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

87、响整体功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各环节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推进【点评】(1)哲学体现类试题要求学生要根据情景材料及设问的具体要求,选用答题时的具体原理及方法论答题策略上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原理,把材料中涉及到的原理点出来注意,先材料后原理所谓演绎,材料体现了什么原理,这时,先点原理,后用材料佐证,即理论联系实际这种题型所考查的原理一般都比较具体,只要方法掌握了,难度就不是很大(2)哲学措施类试题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回答,答题模式为:原理+方法论+具体措施找准题目中解决什么问题的措施针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找解决的方法必须从

88、材料中寻找突破口分析这些措施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并按哲理进行分类解此类问题,不是简单的回答原理与方法论,而重点是在于解决的措施36(12分)(2016秋东台市校级期中)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确立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鼓励苏南经济发达市、县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契机,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提

89、高经济国际化水平;通过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促进苏中、苏南、苏北的合作发展,从而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结合材料,说明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过程中,江苏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本省经济发展的?【考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过程中,江苏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本省经济发展的本题为体现类试题,知识限定为:联系的观点,切入口较小,江苏加强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鼓励苏南与苏北的挂钩合作,促进省际、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举措,体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江苏

90、在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过程中,既注重省内三大区域的优势互补,又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做到了对事物联系的具体分析;江苏着眼于全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确立了省内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指导方针和改革措施,体现立足整体;通过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实现江苏的全面发展,体现统筹兼顾【解答】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江苏加强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鼓励苏南与苏北的挂钩合作,促进省际、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举措联系具有多样性,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

91、、条件为转移江苏在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过程中,既注重省内三大区域的优势互补,又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做到了对事物联系的具体分析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江苏着眼于全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确立了省内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指导方针和改革措施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通过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实现江苏的全面发展【点评】哲学体现类试题要求学生要根据情景材料及设问的具体要求,选用答题时的具体原理及

92、方法论答题策略上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原理,把材料中涉及到的原理点出来注意,先材料后原理所谓演绎,材料体现了什么原理,这时,先点原理,后用材料佐证,即理论联系实际这种题型所考查的原理一般都比较具体,只要方法掌握了,难度就不是很大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18分)(2016秋东台市校级期中)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试,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

93、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 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1)结合我国高考

94、制度的演变,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3)如何确定高考改革方案,引发各方关注。请结合省情,为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确定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其辩证唯物论的依据。要求: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考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分析】(1)本题要求结合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此为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95、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然后结合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进行分析,回答时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2)本题要求说明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此为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材料信息来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人们对高考制度的改革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几易其稿,最终“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

96、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高考制度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实际,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现了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3)本题要求结合省情,为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确定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其辩证唯物论的依据本题属于时事评论题,知识范围明确:唯物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唯物论的内容包括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选取相关理论进行说明即可,难度不大【解答】(1)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随着经济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必须不断调整与完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

97、条件的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考总体上坚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我国高考制度不断调整与完善,坚持稳中求变,说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对高考制度的改革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认识和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几易其稿,最终“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新的高考制度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实际,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示例观点:江苏高考改革,应考虑江苏人口多、教学水平较

98、高的实际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示例观点:江苏高考改革应遵循教育规律,不可盲目冒进依据: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点评】(1)分析说明类哲学主观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2)哲学体现类试题要求学生要根据情景材料及设问的具体要求,选用答题时的具体原理及方法论答题策略上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原理,把材料中涉及到的原理点出来注意,先材料后原理所谓演绎,材料体现了什么原理,这时,先点原理,后用材料佐证,即理论联系实际这种题型所考查的原理一般都比较具体,只要方法掌握了,难度就不是很大(3)高中时事政治评论题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对学科思想方法领悟和掌握程度的考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