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自 主 学 习 学习目标1. 从政权建立、社会矛盾激化、民族融合、统治者等因素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认识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得出“改革势在必行”的结论。2. 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调整生产关系的表现,体会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3. 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通过对史料的解释和描述,运用史论结合和比较的学习方法,从整体上概括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作用,认同先进文化的“征服”力量。4. 从历
2、史发展潮流、改革措施全面性、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信心及民族融合等因素,理解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认识到改革成功与否,与人民支持、统治者改革决心是有关联的。高 效 课 堂 史料研析史料阅读: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行,下孟翻)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
3、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诸宰民之官,各随近给公田有差,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问题设置:(1)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种土地制度?其实质与影响如何?(2)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分析参考:近年来,新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阅读与史料运用的能力,即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处理并运用材料的能力。本段材料选自资治通鉴,考生可以泛读材料,再对照问题进行二次阅读
4、,达到理解文献提供的材料和问题思考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最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第(1)问比较简单,回答土地制度的名称、实质、影响。第(2)问的难度大些,要求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鼓励农耕的措施。答案:(1) 北魏均田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并从事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2) 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
5、的地方。达 标 训 练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资治通鉴材料三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
6、可新。”魏书咸阳王元禧传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的姓氏。这些措施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 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3)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风俗变革重要性的认识。答案:(1) 商鞅变法:顺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潮流,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
7、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解析:本题第(1)问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社会风俗变革入手,考查对社会经济、民族融合和政治统治的影响,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第(2)问“措施”要紧扣材料来回答,注意材料中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和改穿汉服。第(3)问谈谈风俗变革的重要性即可。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
8、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请回答:(1)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2) 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3)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4) 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令的影响。答案:(1) 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
9、,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2) 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3) 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4) 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第(1)(2)问从孝文帝改革是以不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实质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来作答。第(3)问从材料二中概括出三点措施。第(4)问是对均田令
10、的评价,可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归纳。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有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给汉宫服装)。引自魏书高帝纪下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代,郡名,今山西
11、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材料四孝文帝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颍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羽聘骠骑谘议参军颍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中颍阳郑懿女。六个王妃中,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引自新课标教材选修1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 据以上材料,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中体现的共同的文化特征。
12、(2) 分析孝文帝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答案:(1) 措施:迁都洛阳,普遍推行均田制,要求鲜卑人改用汉姓、易汉服、说汉语,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特征:汉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 主观动机:想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客观效果:恢复和发展北方农耕经济,促进北方民族融合。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第(1)问从材料中概括即可;共同的文化特征指这些措施文化取向的共同点,即向汉族学习先进的文化。第(2)问“主观动机”即改革的根本目的,“客观效果”即改革的影响。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牛一头,受田三十亩,
13、限止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诸宰民之官,各随近给公田有差,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资治通鉴材料二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江统徙戎论材料三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
14、,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材料四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施均田令的前提条件?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影响?(2) 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3) 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的认识。答案:(1) 前提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无主荒地。积极影响: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量的土
15、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民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 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3) 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了民族对立,消除了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问的前一小问通过教材知识,政府是将无主荒地和政府所控制土地分给农民使用,并未触及封建土地
16、私有制,所以,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土地。后一小问通过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要注意从国家和农民两个角度思考。第(2)问主张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夷夏观念浓厚,少数民族远离中原等。理由主要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夷夏差别等角度分析。第(3)问进步作用注意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信息:洛阳经济发展、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等。认识主要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5.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
17、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
18、:(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2) 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 据材料三回答,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答案:(1) 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2) 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改革、移风易俗(如禁用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
19、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东方改革非易”“商鞅携带东方新空气”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西方新制度创建最有功”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革易旧俗”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魏风俗至陋”“孝文仰慕中国文化”“改革之心勇”作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面临的最大问题民族关系”作答;第二小问为开放型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自 主 学 习 学习目标1
20、. 分析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的关系,以及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2. 概括和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3. 从“改革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认识和评价王安石变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王安石变法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较大的争议。高 效 课 堂 史料研析史料阅读:初,王安石欲行青苗法,条例司检详文字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非为利。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违限,如此,则州县不胜烦矣。唐刘晏掌国计,未尝有所假贷,有尤之者。晏曰:使民侥幸得钱,非国之福。使州县依法督责,非民之便,吾虽未尝假贷,而四方丰凶贵贱,知之未尝逾时。
21、有贱必籴,有贵必粜。此四方无甚责贼之病,安用贷为!晏所言,则常平法耳。此法见在,而患不修,公诚举而行之,则晏之功可立俟也。”文献通考市籴考问题设置:苏辙反对推行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分析参考:这一则材料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教科书上较多地是从王安石这一变法的主体角度提供材料,而本史料则从苏辙这一变法的反对者的角度提供材料,特别要注意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来解析解读。答案:青苗法放贷过程中,容易产生官吏借机盘剥百姓的现象;钱一旦放贷出去,难以收回;官府追索,增加行政执法困难;用常平法即可解决青苗法所要解决的问题。达 标 训 练1.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举措,然而自古以来,对它的批评声就一直存在。阅
22、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材料二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即“棰”,意: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材料三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由于执
23、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向官府贷款,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交“好处费”。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惆怅请回答:(1) 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2) 据材料二概括回答,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其真实目的是什么?(3) 材料三中作者是怎样看待青苗法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制定改革措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 主观目的: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保障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实际效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 (2) 理由:不易监管,会出现官吏舞弊现象;易导致钱物滥
24、用和本息收取困难,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真实目的:维护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3) 看待:利息高,手续复杂,民众受剥削重。 问题:政策制定要立足实际;要兼顾多方利益,赢得更多人的支持;需有相应监督政策及配套措施;政策制定要循序渐进、灵活简便。(任答两点即可)解析:本题侧重于考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第(1)问前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概括即可,后一小问联系变法中青苗法实施取得的效果加以说明。第(2)问前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概括,后一小问真实目的要从苏辙代表大地主、大官僚的立场来分析。第(3)问可从材料三中“有些地方利息之高”,“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等归纳。2.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25、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请回答:(1) 王安石变法中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农”举两条,其他项各举一条)(2) 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答案: (1) 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2) “
26、非大坏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全面;第(2)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紧扣教科书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答题的关键在于紧扣讲话人的身份,如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并能将材料三的意思理解清楚。3.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
27、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请回答:(1) 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2) 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答案:(1) 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
28、) 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3) 建议: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任答三点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市易”“市易司”说明是实行市易法,材料二中“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说明是均输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府收入和市场垄断视角分析成效。第(2)问第一小问从“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说明是青苗法;第二小问从“吏缘为奸”“州县之事不胜烦”等信息中概括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题型,建议可以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关系角度思考作答。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
29、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一新纪元。当改革伊
30、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梁启超王安石传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2) 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3) 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答案:(1) 背景:财力困穷;风俗衰坏;法度不彰。主张:法先王之政(意),实行变法;讲究治财之道,理财以富国。(2) 评价:在肯定变法的前提下,指出变法存在的缺陷。(3) 因素:改革要把握时机;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改革要循序渐进;要权衡政策的利弊;要处理好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
31、的记忆和归纳理解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分析,第二小问,结合“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二中叙述的用人、时机、指导思想等主要问题方面进行回答。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宋仁宗、神宗年间财政收入来源表项目时间绢帛五谷钱币(京师岁入)宋仁宗时期3 680万贯宋仁宗嘉祐某年276万余匹1 807万余石宋神宗时期6 000万贯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267万余匹1 788万余石注:绢帛、五谷
32、为田税。据胡昭曦熙丰变法经济措施之再评价绘制材料二变法扩大了封建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发达,对民间工商业发展极为不利。“摧抑兼并、均济贫乏”的措施,不仅没能摧抑兼并,而且加重了贫乏的经济负担。变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使很多重要城市商业的正常发展,受到了严重打击李华瑞九百年来王安石变法评议的演变和发展材料三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请回答:(1) 据材料一回答,与前代相比,宋神宗年间财政收入有什么特点?据此,简述王安石变法的意义。(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求得“
33、摧抑兼并、均济贫乏”?材料二对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态度是什么?(3) 据材料三,指出列宁判断历史功绩的原则。材料二是否遵循了这一原则?说明理由。答案:(1) 特点:田税(绢帛和五谷)变化不大;钱币收入大增;财政收入大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局面。(2) 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否定。(3) 是否超越前人。遵循;没能抑制兼并、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第(1)问要对照统计表格,指出宋神宗时期钱币收入的增加,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局面。第(2)问依据“摧抑兼并、均济贫乏”分析对应的措施。第(3)问从材料三看,列宁认为判断历史功绩的根据是提
34、供了新的东西;而材料二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是改革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复习二(三、四单元)单 元 小 结 复习目标1. 从少数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与内容;从社会状况、经济发展、阶级关系、民族矛盾等方面,分析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目的。2. 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孝文帝改革的地位与作用;从“改革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认识和评价王安石变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 通过学习孝文帝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接受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优秀品德;通过学习改革家王安石敢于斗争的“三不足”精神,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4. 分析两次改革对各自社会
35、所产生的影响,比较两次改革后两个社会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从两位改革者相似的结局分析两次改革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从中认识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过程的曲折性。 主题归纳孝文帝改革与王安石变法项目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背景必要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可能性: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孝文帝精通汉族先进文化,改革信念坚定必要性:社会危机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三冗”与“两积”引起社会危机可能性:庆历新政失败提供经验教训;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提供政治保障目的缓和民族与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
36、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内容前期:创立新制:制定官吏俸禄,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后期:实行汉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富国之法(经济):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强兵之法(军事):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取士之法(科举和教育):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结果成效显著,改革成功有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影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进步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局限性: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
37、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性质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革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运动地主阶级对北宋中期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特点改革深入到上层建筑方面,比较全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兼有确立封建制度与民族融合的性质以“富国强兵”为中心内容;是应急措施,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专 题 整 合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异同点?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结果都取得了成功不同点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创新、迁都和移风易俗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
38、得优势地位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王安石材料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威于外而敢娇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材料三北魏武士孝文帝及其侍从请回答:(1) 材料一表明王安石对商鞅变法的什么观点?(2) 材料二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有哪几项?(3) 明显可以看出,材料三中从左图到右图表明社会习俗方面的最大变化是什么?(4) 上述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有的能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型。请依据史实准确概括其主要表现。答案:(
39、1) 实施变法中的取信于民。(2) 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不强,制度混乱。王安石的措施:通过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增加了财政收入,用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加强军队力量,并改进取士之法选拔人才。(3) 鲜卑人改穿汉族服装。(4)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封建化;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北方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能力要求是对材料(包括图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对有效信息的获取。第(1)问主要概括出商鞅变法的取信于民的特点。第(2)问主要概括出财政、军队和制度方面的弊端,并能识记王安石变法中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40、第(3)问概括出鲜卑族在孝文帝改革前后服饰方面的变化。第(4)问从“社会转型”角度认识和概括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有何异同点?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相同点背景为解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目的解决社会危机(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特点在当时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有曲折性、复杂性结果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不同点中心内容整顿吏治富国(理财)改革程度局部改革经济、军事、教育全面改革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影响更大内在联系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
41、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倘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材料二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材料三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宋史请回答:(1) 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
42、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2) 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答案:(1) 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途径:清明吏治;改革取士制度。措施:吏治:改革文官升迁方法;严格“恩荫”制度。(任答一点即可)取士:改革贡举制(改革科举制)。(2) 相同:都主张取士不以诗赋、明经为主(重策论)。看法: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任答两点即可)(3) 因素: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解析
43、:本题考查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第(1)问前一小问源头是指“师道既废”;后一小问要运用课本知识来回答。第(2)问是有关“取士之术”的考查,共同点都“以经义、策论试进士”;其影响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推进改革。第(3)问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王安石变法 “富国、强兵、育才”有哪些主要措施?项目内容作用富国之法均输法要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加收20%的利息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
44、了大量利息募役(免役)法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使原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使各地的农田水利明显发展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划分等级,作为交纳赋税的依据纳税土地增多,政府收入增加强兵之法将兵法精简裁并禁军,选拔将官,加强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甲法农户按保组织,闲时训练,战时作战增强了军事力量,减轻了财政负担保马法废掉牧马监,由民户代养官马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还降低了马匹死亡率军器监在开封设军器监,管理武器的制造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数量增加育才之法科举改革废除原来的明经诸科,改以经义策论取士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改革
45、学校制度整顿太学,撰注诗义书义周礼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例3阅读下列材料:图1图2请回答:(1) 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 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能深得民心,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答案:(1) 图1: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图2: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 重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是忽视了减轻人民负担;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阻力很大;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解析:本题以漫画形式考查王安石变法遭到反对
46、及失败的原因。第(1)问首先要读懂漫画的含义,图1属于在新法执行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旧贵族与部分官吏反对新法;图2老百姓怨声载道,因新法带来家庭的不稳定,所以他们抵制新法。第(2)问要解释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最后新法失败,这里需要结合教材去分析答案。 孝文帝改革成功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因素分别有哪些?(1)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可从改革内容、统治者态度等多方面来分析,原因如下: 改革顺应了北魏统一北方后出现的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推动鲜卑族吸收先进文化,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内容全面,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各
47、个领域,是一次全面性的改革。孝文帝改革深入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使他的改革能配套,比较全面,这是孝文帝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孝文帝向往汉族先进文化,改革信心坚定,政治手段灵活,以身作则等,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风俗习惯逐渐趋同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2)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可从改革阻力、统治者态度、用人不当及组织机构等多方面来分析: 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这是导
48、致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 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特权和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强烈的反对和攻击,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同时王安石变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用人不当,一些投机分子趁机混入,以及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 王安石的个人因素:一是变法措施有的不切实际,有的又操之过急;二是不能说服自己正视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三是个人性格弱点。例4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相似的问题,不同时代的改革措施有很大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
49、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魏书高祖纪材料二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宋会要辑稿食货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2) 材料二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
50、是什么?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 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得不到保障。有效措施: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均田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赋税徭役的来源,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又会重新出现。(2) 特点:青苗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协调矛盾、发展经济。说明了宋朝的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十分发达;王安石具有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是了不起的改革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王安石变法及其特点。第(1)问可依据材料回答改革前的社会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所采取的措施;第(2)问对比两次改革的特点及从这些特点得出的历史认识,可从社会矛盾、经济发展等方面来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