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6KB ,
资源ID:860038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00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动力》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练习:课后限时训练(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动力》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练习:课后限时训练(二).doc

1、课后限时训练(二)(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4厦门质检)“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A“重农抑商”政策B农业生产技术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发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材料没有体现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用犁松土、田地除草、两人或两牛并耕、播种工具等信息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度是指土地归私人占有,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

2、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不是农业管理方式,故D项错误。【答案】B2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出江南农村()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B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家庭手工业收益的信息,故A项错误;“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体现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产品商品化的信息,故C项错误;“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

3、”体现了土地利用率高,但是没有体现兼并严重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3(2014景德镇一模)(清)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从思想文化领域来看,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B宗法、乡土观念的影响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社会地产财富主流意识【解析】社会各阶层“莫不志在良田”的原因,从思想文化领域来看,源于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其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最具价值,符合社会财富观的主流意识,故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强调行业,而非土地,故A项错

4、误;宗法、乡土观念强调血缘、地缘,同土地所有权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农业生产方式与社会重视土地无关,故C项错误。【答案】D4西汉时期103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74郡,以南有29郡;西晋时期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86郡,以南有76郡。与这种变化相关的因素是()A西晋的疆域比西汉疆域大B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C南方的经济地位超过北方D政治中心由北向南转移【解析】西晋时期郡的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疆域的扩大,故A项错误;从西汉到西晋,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带来行政区划的细化,与北方相比郡的数量逐渐接近,故B项正确;整体上看南方郡的数量仍然少于北方,经济重心的

5、南移直到南宋完成,南方的经济地位才超过北方,故C项错误;西晋都城在洛阳,政治中心仍然在北方,故D项错误。【答案】B5(2014徐州三模)盐铁论载: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剧,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B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C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解析】由题干信息“铁器,民之大用也”可以看出,铁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但官营手工业主要铸造“大器”,“民用钝弊”,其生产的农具残破不锋利,产品质量低劣,以致“割草不痛”,连草也割不断,影

6、响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内部管理僵化,产品价格昂贵,原料匮乏等问题,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6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这些现象说明()A当时这些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兴盛、市场也具有了可观的规模B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呈现出明显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手工业城镇C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D商人地位大大提高,“重农抑商”政策破产【解析】由“通过市肆经纪”“妇女去织造”“包售四方”等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该地手工业、商业、市场的发展程度较高,故A项正确;商人发放原料让妇女在家中进行加工

7、,没有加工地点的介绍,难以证明形成专业城镇,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出现包买商侵入生产领域的现象,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一种形式,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商人的地位变化,而且“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A7登州(今蓬莱)“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唐代空前繁荣,呈现出“丝竹笙歌,商贾云集”的景象,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材料反映了登州在唐代成为北方航运中心的原因有()军事重镇经济繁荣政治中心交通便利A BC D【解析】由“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可以看出

8、其军事地位相当重要,故正确;由“丝竹笙歌,商贾云集”,可以看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正确;而政治因素在材料中不明显,而且政治中心一般指首都,故错误;从“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可以看出其交通便利,故正确,选择B项。【答案】B8(2014南通调研)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镇市置“税务”来管理市场。上述变化反映出宋代政府()A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B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摒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D通过征税来直接监管市场【解析】材料中“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镇市置税务来管理市场”的信息说明政府不再直接监管

9、市场,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商业垄断的信息,故B项错误;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崇尚“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征税本身就是间接监管,故D项错误。【答案】A9(2014合肥三模)下表呈现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经济现象。根据傅斯年的观点“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此表可以证明当时江南地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商品经济的发展纺织业

10、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民经济负担沉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C D【解析】材料“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强调了当时江南纺织业显著发展,成为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南浔镇“烟火万家”、 王江泾镇“居者可七千余家”等信息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材料“计日受值”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正确;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农业,纺织业是手工业,故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农民经济负担沉重,故错误,选择B项。【答案】B10(2014深圳调研)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法:“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B纲常礼教的愈

11、趋严苛C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D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解析】雇佣关系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名门望族对工商业的态度表明纲常礼教有所松动,故B项错误;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允许选择工商业来经营家业,商业成为“民家常业”,这表明古代中国传统的轻视商业、贬低商人的观念发生改变,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耕经济的衰退,故D项错误。【答案】C11“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

12、“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在特定条件下是不错的选择,并不代表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符合题干所说的特定条件,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C12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

13、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A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应对“霾灾”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加重C京城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霾灾”发生的几率提高D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解析】从农民“令苗稍疏,预防风霾”、政府“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可以看出清代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应对“霾灾”,故A项正确;清前期中国是农业社会,工业化尚未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代应对“霾灾”的手段,没有涉及北京城市规模问题,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思想在汉代已经流行,“开始受影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A二、

14、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的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周生春、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材料二江南重商思潮带来了士商关系的嬗变,儒而贾,贾而儒,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江南儒商们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但他们不像一般商人那样奋勇趋利,仅以营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常常在经商之余博览群籍,诗文作赋,交往文人雅士;建造园

15、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富而思教,兴办书院,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孙其芬明清时期江南儒商及其诗性文化艺术活动材料三(儒商)招养食客,资助文人,校雠书籍,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群体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儒商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指出梁启超对儒商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商业发展迅速,

16、书籍日益普及”“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作答;第二小问可从活跃市镇经济、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加快长途贩运贸易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士商合流”“不以营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在经商之余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和材料三中的信息“资助文人形成文化氛围”作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形成文化氛围”“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作答;第二小问注意设问的要求“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原因: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表现:活跃了市镇、城市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17、加快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商帮)。(2)特点:士商合流;营利与追求生活品位相结合;注重文化;关注教育。(3)认识: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类似意大利资产阶级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影响: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1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材料二

18、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三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明终于成型”的表现。(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

19、现。(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分别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结合教材中关于宋朝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可以看出指的是商品经济;第二小问结合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如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等作答。第(3)问结合明清时期经济上出现了新的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君主专制加强,对

20、内经济上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然后阐述“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答案】(1)表现: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学、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准。(2)“新型经济”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3)史实: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对内采取“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发展没有突破原有模式陷于停滞状态。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