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72KB ,
资源ID:85847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84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D)A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解析:分析材料原意,秦朝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故答案为D项。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统一,建立了秦朝。这一年是公元前(D)A2世纪前期 B2世纪后期C3世纪前期 D3世纪后期解析:秦王嬴政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统一,建立了秦朝是在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后期,故答案为D项。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

2、世纪,不是公元前2世纪,排除A、B项;公元前221年不是公元前3世纪前期,排除C项。3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A)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解析:根据“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从先秦到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

3、权,不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故排除B、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故选A。4秦朝郡县制的确立被认为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A)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 B皇权的至高无上C郡县长官各司其职 D疆域规模的扩大解析:贵族政治下,贵族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俸禄,官位不能世袭,属于“流官”;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化,故A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郡县长官各司其职、疆域规模的扩大都不是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的主要区别和特点,排

4、除B、C、D。5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B)A官员的选拔以血缘为标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有叛人而无叛吏”是指秦朝,秦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避免了周朝地方割据的局面的重演,但因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有叛国而无叛郡”是指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朝廷;故柳宗元肯定郡县制,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官员的选拔以血缘为标准是世官制,与材料肯定郡县制不符,A项错误。君主专制用王权神授的思

5、想和各种神化崇拜仪典来宣传麻痹人民,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汉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与材料肯定郡县制不符,D项错误。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礼仪政治”到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内涵理解准确的是(B)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享解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信息,失之全面,排除A;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实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政权向各阶层民众开放,体现了“公天下”的“现代化”特征,故选B;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实行的都是“人治”,法律制度

6、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C;西周不是君主专制,秦代也不是君民共享,排除D。7公元前206年,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赵佗曾任秦朝南海郡龙川县县令。关于他任职龙川县县令的说法,正确的是(A)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B其职位可以世袭C其县令职位由南海郡郡守任命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解析:由题干可知,赵佗是秦朝时期的南海郡龙川县县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故选A项。8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B)A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 B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明升暗

7、降丞相的地位 D重用侍从建立“中朝”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防止丞相“不自觉地越位”,即丞相越权,设置了御史大夫来监察百官,故B项正确;汉代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故A项错误;明升暗降丞相地位并不是秦始皇的措施,故C项错误;汉武帝重用侍从建立“中朝”,故D项错误。9杨师群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们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因为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还是最聪明、最伟大的圣主。”根据上述材料不能看出秦始皇(A)A通过立威和表率实现了对民众的绝对控制B承担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C握有

8、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威严D把专制王权的范畴扩展到新的领域解析:由题干中的“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们的行为楷模”可以得出秦始皇通过立威和表率来对民众实施控制,但是题干不能体现出对民众绝对控制,而绝对控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由“天下的道德表率、人们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可知B说法正确,故排除;由“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可知C说法正确,故排除;由“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们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可知,专制王权不仅在政治方面

9、,还扩展到了思想文化的层面,故D说法正确,所以排除。10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讲述了一个故事:“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这件事情从本质上反映了(A)A秦二世时相权较大,威胁皇权B赵高愚弄皇帝C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D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解析:题干大意是:秦朝丞相赵高想要造反,害怕群臣不听从他的命令,打算做个试验检测。赵高进献一头鹿给秦二世,对秦二世说:“这是马。”秦二世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当成马。”问左右的侍臣,侍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来讨好赵高。

10、“指鹿为马”的故事事实上反映了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易发生叛乱。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丞相赵高“指鹿为马”,群臣皆不敢反对,说明丞相位高权重威胁到皇权。故A正确。B、C、D只是材料中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11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首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D)A三公九卿之间相互配合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的特点C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D权力分工仍带有家国一体的特点解析:材料信息,三公九卿“均近于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首吏”说明皇室和政府的界限相当

11、模糊,大臣就等于皇帝的私臣,这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三公九卿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互相牵制,故A、C项错误;材料信息是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不分,故B项错误。12“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D)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B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C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解析:从材料中的“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来看,这

12、段论述意在强调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故答案为D项。材料是探讨君主制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原因,不是探讨其弊端,也不是强调这一制度根深蒂固,排除A、C项;材料已经对原因作出解释,即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排除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材料二:下列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利)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郡县之失

13、,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1)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12分)(2)依据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的集中方向。(4分)(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0分)答案:(1)示例一:秦始皇的辩词:朕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拓了疆域;朕修筑长城,修建驰道;朕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朕开创的“大一统”局面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朕是千古一帝。示例二:秦朝人民的诉状:你修

14、长城,建陵墓,徭役繁重;你刑罚残酷,赋税沉重;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2)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由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3)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的缺陷在于实行君主专制。积极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解析:第(1)问,实际上考查评价秦始皇的能力。众所周知,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所以回答本问应该掌握秦始皇功过的史实。原告的理由应回答秦始皇的残暴统治,被告的理由应回答秦始皇的功绩。第(2)问,注意

15、观察图示箭头的方向,不难得出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再集中到皇帝手中。第(3)问,第一小问只要对材料三进行认真解读,找出两人对郡县制的不同认识,然后总结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郡县制对政治稳定、国家统一以及为历朝所沿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与社会稳定”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6分)答案:示例:论题:制度创新事关社会发展和稳定。阐述: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容易造成割据,不利于社会的稳定;郡县制以俸禄(赋税)作为君臣纽带取代分封制下的血缘关系,郡县制下,郡县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地方失去独立性,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解析:本题材料内容介绍的是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的合理性,从这段材料来看,郡县制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发展,这是就当时的历史环境而言的。材料中让我们论述“制度与社会稳定”的内容,我们可以围绕郡县取代分封的积极性来分析,从所学知识找出相关论据,进行详细的说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