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扫描版)月考答案1.B【A 曲解文意。原文用的“但”表示强调,不是代表“更多”。C 强加因果。苏黄两人 的风格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D 理解不当。唐诗已达中国古典诗歌史的高峰,宋人努 力让宋诗与之比肩。原文的“与”是介词,前后的对象不可调换。】2.D【解析: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为证明宋诗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3.D【解析:原文是“超越了雕润绚烂”。】4.B(“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错,应是反映小朋友们的幼稚无知,也为后面“我”对他们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5.第一次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的自然
2、流露。(1分)第二次是因为被人关怀的感动与知错后的愧疚。(1分)第三次是因为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含。(1分)这样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不断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2分)6.与前面写他们的到来和“我”“输书”的情节相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严谨;表现人物的美德,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们对“我”的期盼,对知识、精神生活的追求,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7BE思路解析:A项,不是那样的时代使李清照“不可能建立为国为民的大功业”,而是在那个社会中,作为一个上层妇女而不能作。C项,表述欠妥。一是三人成就突出,所以后人这样评价,不能说“只有李白和李煜能够达到她的高度”;原文说“仿佛除了”就
3、说明作者对前人的评论并非十分肯定,即使是肯定“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也只能是就某一方面而论。D项,原文是从“清照的词是最能够表现女性的优美的情调”上来赞赏李词,认为其他男性词人不及她,而没有说男性词人“难以表达出离情闺怨”的意思。8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结合文章第二段内容可以看出,文章从三个方面引述别人的评论,谈论李清照在词坛上的贡献和地位。参考答案:她的词形式上具有声律谐协、字句美妙的特点,体现了词的形体美;能够运用娴熟的技巧,不露痕迹,自然地表达意境情感;作为一个女词人,她的词最能代表女性的优美情调,超越了其他男性词人所写的“闺情”代“妇人语”等离情闺怨的作品。9
4、思路解析: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评价李清照诗词的社会价值和地位的,注意文章谈论的层次,选取关键词句概括即可。参考答案:作为女词人,她的杰出成就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妇女的才能不可磨灭的标志;她是不肯服从男性中心道德的叛逆的女性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10.C11.A“皇帝要求他选用北人任庶吉士”错,原文为“命贤尽用北人”,是让李贤选用北人任庶吉士.12.D 13、B14.李贤向来敬重彭时,退朝后一定和他商议.彭时引用义理争辩可行与否,有时甚至变了脸色,(雅,咨,失色,各一分,句意2分.)(2)略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中第一名进士(状元),被授予修撰.第二年, 令(彭时)入阁参预机务.得知继母去
5、世,彭时极力推辞,皇上不允,他这才受命.当 官一年多即参预大政,这还是前所未有.景泰元年,因为战事稍有平息,彭时获准回家 守孝,但他因此也忤逆了皇上。守孝期满后,命他到翰林院供事,不再参与内阁事务。天顺元年,皇上坐在文华殿召见彭时,说:“你不是朕所点的状元吗? ”彭时叩头.第二天皇上仍命他入阁,兼翰林院学士.而皇上正信任李贤,多次单独召见李贤谈话.李贤向来推重彭时,退下后一定向他咨询.彭时常常引据大义,与他争论是否可行,有时甚至变了脸色.李贤刚开始时有点不高兴,时间长了也就服他诚恳正直,说:“彭公,真君子也.”皇上喜欢彭时的风度,选庶吉士时,命令李贤全部任用北方人,南方人一定要像彭时那样,才可
6、任用。李贤对彭时说起这事。不久,宦官牛玉宣读圣旨,彭时对牛玉说:“南方之士处于彭时之上者不少,怎能压制他们?”过后选了十五人,南方人有六人在其中。门达陷害李贤,皇上受到迷惑,说:“罢免李贤,那将专用彭时了. ”有人传出这句话,彭时很吃惊地说:“李公有经世济国之才,怎可罢去?”于是极力为李贤申辩.并说:“如果李贤被罢去,彭时不能独留.”皇上听到这话,对李贤的怒意才消解.过了五年,他患病请假.过了三个月,皇上催他到内阁办事,免予朝参.这年冬天,没有下雪。彭时上疏说:“光禄寺采办,各个城门抽税,都严重搜刮.而献上珍珠宝石的人,又加倍估算它的价值,掠取国库财物.请革除这些弊端,以惠小民.”皇上优诏褒奖
7、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畿辅、山东、河南干旱,京师米贵,请发出仓库储米五十万石来平卖.皇上都听从了.彭时以旧臣受到倚重,遇有事情他都极力争执,毫不回避.而那时候皇上怠于政事,大臣很少得到召见,彭时很担扰.彭时在朝三十年,孜孜奉国,力持正理,保全大体,公事回来后从不对子弟谈论政事.有什么论奏和推荐,都不让当事人知道.平时安居没有懒惰的仪容,服饰车马用具(日常生活)非常俭約,没有声伎歌舞的享受,不合大义的东西不取,有古大臣的风采。15.A B 解释: C、应该是听觉。 D、“语言典雅,情感奔放”错误,应为语言浅白感情质朴;E、“紧扣梦字”错误,从“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一句可以得知,突出
8、“恨”字.16.与君分別之后,再也不知道行踪;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希望入梦,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抒情与写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带凄清之景,表现出特有的深曲婉丽的艺术风格。 发端句
9、“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然而雁绝鱼沉,天崖无处觅寻踪影。“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在她与亲人相阻绝的浩浩水域与茫茫空间,似乎都充塞了触目凄凉的离别苦况。词的笔触既深沉又
10、婉曲。词篇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张先临江仙自古伤心惟远别)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状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连仅有的一点小小希望也成了泡影,不单是“愁极梦难成”(薛昭蕴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最后连
11、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和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具有深沉的艺术感染力。 前于欧阳修的花间派词人,往往喜欢对女性的外在体态服饰进行精心刻画,而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则很少揭示。欧阳修显然比他们进了一大步,在这首词中,他没在使用一个字去描绘思妇的外貌形象,而是着力揭示思妇内心的思想感情,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由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将一层、一层、又一层的愁恨写得越来越深刻、凄绝。刘熙载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此语
12、精辟地指出了欧词婉约深沉的特点。以此词而言,这种风格表现得极为明显。全词写愁恨由远到近,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从幻想回到现实。且抒情写景两得,写景句寓含着婉曲之情,言情句挟带着凄凉之景,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淋漓尽致。 17.(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8.B【解析】力挽狂澜:指把已经倾倒的巨浪拉回来,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正确。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望文生义。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和后面的“突然”语义重复。讳莫如深:紧紧隐瞒。正确。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使用错误。鳞
13、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正确。19D、 解析:A项,“根据显示”句式杂糅;B项,关联词和主语位置不当,“虽然”应在“马云”前面; C语序不当,应为“兴趣、关注和研究”。20D(A“敝帚自珍”不能用来说别人送的礼物;B雅意,敬辞,指对方的心意;C“鼎力”多用于请托或感谢对方的大力支持。)21.另一个是时间 温度还会降至更低 但效果有限18.审题提示:分析这则材料,可用“抓关键句法”抓住“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这个句子去立意。解析立意: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有
14、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遇事要讲策略。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这是从人生的目的角度而写的。无论战胜还是避开,都是一种对策,而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取决于你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就是一个对策与目的之关系问题。年轻人更讲策略。因此可以得出两个立意:“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则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这是从人的精神角度来写的,路人认为年轻人避开恶狗是“怕了”,他认为要遇见恶狗要勇敢去打。年轻人认为
15、自己不是怕,而是不愿意“纠缠”担心不能尽早到达目的地。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是怯懦与勇敢的关系问题。从精神上来讲,人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老百姓有一句话叫“觳觫顶不了死”,也就是说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老是躲着,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遇到障碍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世上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关键你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你今天避开这个障碍,很可能明天会绕开那个障碍,不断地避着绕着,很容易消磨掉战胜障碍的勇气,如果遇到一些绕不开避不掉的障碍,怎么办呢?很可能就过不去而到不了“远方”。要从这个习惯的思维角度写,这篇作文主要是励志性的文章,容易说大话说空话。因此
16、可以得出两个立意:“有勇气的人不做选择题,只做证明题”,或“宁可被打死,不能被吓死”。最后,从行文来看:鼓励学生辩证性地看问题,即既要有直面的勇气,也要有转身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参考立意角度:(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例文: 绕道而行藤蔓面对乱石阻挡,蜿蜒曲折,迎向阳光成就了日后的满目苍翠;小河面对巨石堵塞,灵动一弯,铸就了日后的汹涌澎湃。物如此,人亦然。正如材料中的年轻人,路遇恶狗,选择绕道而行,不失为
17、一种明智的做法。生活中同样如此,面对困难,我们可以抽身而出,绕道而行,换一种方式挑战生活,你会看到更美好的未来。绕道而行,是躲避现实障碍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智慧和豁达。史铁生说:“我的全世界从一间屋子扩展到一个院子,再从一个院子扩展到一条街道,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颗星球,直到一种无从反驳又无比想象的无限。”正值年少意气风发之时,却失去双腿。史铁生曾说自己的偶像是刘易斯,说过自己热爱奔跑。但是,他却知道,虽然不能奔跑,但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理想。正是这一份绕道而行的智慧和豁达,史铁生才能够用他最朴实的笔触带给我们深深的触动和思考。绕道而行,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避开那复杂障碍后能发现更美好的
18、景色。陶渊明仕途坎坷之际,逸然隐居,造就了诗人的神话;勾践选择卧薪尝胆,则是为了日后的重新崛起;刘伟在放弃游泳后选择钢琴,更是成就了一位“钢琴之子”,经商失败,马克吐温毅然选择了文学,才有了日后受人敬仰的大文豪。绕道而行,才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然开朗,才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然而,真正的绕道而行并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而是有选择地避开那些战胜他也了无意义的困难。如果没有承受挫折的勇气和坚持,而是一味地退缩躲避,你会发现自己停在原点,甚至是在慢慢倒退。著名漫画家郑辛遥曾说:“在路走完时,并不意味着到了尽头,而是提醒我们是时候转弯了。”由此可见,学会
19、绕道而行,即是转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如此,还要学会选择转弯的时机。在人生迢迢长途中,平坦处,当有居安思危,勇往直前之心,险峻处,当抱定柳暗花明之念。学会绕道而行,绕的是那种种困难,绕出的,却是一种气度和生活方式,更是绕出困难背后的光明之路。 别绕道而行 年轻人要去远方,遇到恶狗挡道。年轻人选择绕道而行。路人问原因,年轻人说怕纠缠。再问远方途中类似的多重障碍,年轻人说要有选择的避开,那也是一种有效的捷径。 路人笑笑,摇头走了。看到这里,我也笑了。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避开障碍,绕道而行,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我却不同意他的想法。 远方的路途遥远,我们看不到尽头,只能在这条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向前摸索
20、。在这个过程中困难和障碍总是会出现的。而我们要到的地方总是在这些障碍的身后,因此,若要到达远方,必须克服困难和障碍。 汪国真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才应该是成功路上的信条。障碍需要克服,而非避让。马云曾经在推广自己的网站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可他不曾放弃,在遭一次次拒绝后继续以原有的热情和方式努力,终是获得认可,将其推广。倘若他中途放弃,转而去推广别的网站,那么也就不曾有阿里巴巴的辉煌。年轻人总是在选择遇到恶狗时避让,从来不肯坚持走下去,寻找方法来战胜恶狗,让自己走过这段路。他总是一次一次的寻找另一条路,口中说着有效的捷径,自我安慰。他没有想过,也许他选择的那一条路也会有一条恶
21、狗在等待他,他继续寻找新路,可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甚至最后他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另一条路了?那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我想,那时候的行程耽误的,恐怕不是一点点吧。 生活中很多人总以为会有那第二条捷径等着自己。就像那个年轻人一样,遇到困难不寻解法,只求绕道避让来解决。他们不曾想过下一次。于是最终将自己圈在那个圆里出不来。最后无法到达远方。 克服困难是一种前进,绕道而行是一种退缩。远方很远,困难重重。我们在到达远方的路上不断地克服困难,增加的是我们行路的能力和技巧,添补的是我们行路的信心和勇气。沉淀下来,只为厚积薄发。也许吧,绕路的人他也可以到达远方,但是在去远方的路上那种叫做战胜的美好他们永远到达不了。 无论你想怎样到达你的远方,我想说一句,绕路不一定是好方法,脚踏实地地解决掉路上所遇到的困难,那条路才能走得舒畅且快速而平稳。 你想想看,有恶狗的路上摇头而去的路人为什么可以来去自如? 所以啊,别避开困难和障碍,那样这条路才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