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629.50KB ,
资源ID:857997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79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提到:“(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大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的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保留部族色彩“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秦以后的独制是指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得出西周的创制主要指

2、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的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保留部族色彩。再结合所学可知,秦以后的独制是指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B正确;西周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故排除ACD。2.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 汉刺史制B. 宋参知政事C. 明内阁制D. 清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宋朝时期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故答案为B项。A项,汉刺史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分宰相之权”无关,排除;C项,明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体现了

3、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排除;D项,清军机处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排除。3.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 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C.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D. 不断健全民主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三大里程碑,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共同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项正确;古代雅典民主是公民的民主,“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不是三大改革的

4、共同方向,A项错误;作为奴隶制民主,雅典城邦政权并不向公民外的奴隶、外邦人等开放,B项错误;从治“公民”到治“万民”反映的是罗马法的发展方向,C项错误。4. 罗马法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为他人担保,或提出诉讼,或担任律师。”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 罗马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男子是不平等的B. 罗马法律更加维护成年男性公民权利C. 罗马法律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D. 罗马法源于自然和理性,更易体现出其平等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题干材料说的主要是妇女在罗马法体系之下,遭受着与男子不平等的待遇,因此,A、

5、B、C三项说法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不是题干材料所谈的话题,并且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5.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B. 议会至上,依法治国C. 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答案】B【解析】【详解】卢梭认为立法权是心脏,“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可见其强调立法的重要性,而立法由议会掌握,由此可见卢梭强调议会至上,依法

6、治国,选项B正确;选项A是对材料的摘录,未体现出议会的地位,排除;根据“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可以看出卢梭并未强调行政权,选项C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6.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A.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C.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D. 议会掌握国家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代议制即是选举产生的议会作为立法机关掌握国家权力。故选D。A项错误,英国和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B项是说的是美国的政体特点;C项说法正确,但是主要是从政权的性质角度进行分析的,材料主要说的是代议制方面的问题。考点:近代西方政体点评:近代西

7、方政治制度主要是由两大类,一类是共和制,一类是君主立宪制。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主要是德国和英国。不管什么样的近代政体,都是以代议制为核心的,只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相同的政体类型表现形式也不一样。7. 下列各项中,属于图中所示战争影响的是A.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 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C. 列强开始大规模对华输出资本D.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答案】C【解析】【详解】从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朝鲜及中国东北与渤海、黄海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C项是马关条约的影响,符合题意;A项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影响,排除;B项是指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8、签订的影响,排除;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故选C项。8. 读如图,图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 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乡村B.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C. 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 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从图中的“中央瑞金”“井冈山”可以看出其反映的是中共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故C正确;从江西瑞金可以看出,此时至少是在1931年之后,A项是在上井冈山的时候,排除A;B项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B;D是遵义会议,排除D。9. 下图为共产党宣言两个时期的不同版本

9、。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 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B. 对大工业的认识发生变化C. 强调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D. 不断变动,缺乏科学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1872年提出“不能简单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说明1872年的版本体现出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A正确。1848年的版本就体现出对于大工业的认识,B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经济发展的作用,C错误。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科学性,故D项错误。10.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农

10、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俄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意思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故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但是却不适合中国国情,于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个转变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故项正确。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没有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故项错误。辛亥革命不是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故项错误

11、。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11. 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它突出反映了类别政府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人数(人)964853241313442比例(%)5.113.412.294.5530.1113.647.397.392.2723.86A. 第一届人大代表来源高度集中B. 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C. 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D. 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第一届人大代表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物,排除A;农民是我国公民也有选举

12、权和被选举权,也能成为人大代表,排除B;各方面代表中,工人代表所占比例最大,C正确;D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故答案选C。12. 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对台方针经历了从主张武力解放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大变化。以下史实中,最能体现这一转变的是A.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B. 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主张国共第三次合作C.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D.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选项中ABCD四项,均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体现,相比而言,最能体现和平统一的史实,应为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伟大

13、构想,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13.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重新提出“中间地带”理论,认为“帝国主义之间互相争夺殖民地,他们假借跟我们的矛盾来掩盖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调整对外关系的政策。”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当时中国A.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 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主动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策,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在五十年代积极发展与亚非拉之间的关系就是在帝国主义相互争夺殖民地的

14、大背景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涉及“中间地带”,故C项错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14. 在四十一届(1986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利通过。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等,并获得通过。材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A. 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B. 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C. 积极发展与周边

15、国家的关系D. 借助联合国开展多国外交【答案】D【解析】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但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新时期我国外交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两个史实都是关于以联合国为中心而开展的,故D项正确。15.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C. 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后,美

16、苏双方为争夺世界霸权斗争不断,材料信息表明双方在争夺中相互妥协与克制,故C项正确;美苏双方在争夺中均极力维护自身利益,A项错误;美苏双方争夺中出现了全面对抗的“冷战”和局部地区的“热战”,故B项错误;美苏争霸中局部地区“热战”不断,D项错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16. 冷战结束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此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摆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这说明A. 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已经丧失B. 各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激烈C. 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出现平衡D. 新的世界格局有待重新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当

17、今世界格局。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故A项错误;各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激烈与史实不符,故B排除;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并没有出现平衡,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冷战结束后多机化趋势加强,新的世界格局有待重新建立,故D项正确。17. 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的是A. 牛耕技术普及全国B. 男耕女织的生产状态C. 曲辕犁进一步完善D.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说明耕作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D选项符

18、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牛耕技术普及全国,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女织,B选项排除。唐朝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18.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 地方自治的市镇D. 沿街开铺的晓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宋朝以前,城市中设立“市”作为专门的商品交易场所,与居民区相分离,官府设立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因此白居易笔下的“市”是指长安城中严格管制的集

19、中市场,B选项符合题意。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位于城郊和乡下,A选项排除,沿街开铺的街市出现于宋朝以后,地方自治的市镇兴起于明清时期,C选项排除。晓市出现在宋代,D选项排除。19. 宋代城市管理实行厢坊制,即在坊上设用,作为较大行政区划,以加强对坊廓户的控制,这是中国古代对城市管理制度的重要变革。厢坊制出现的背景是A. 中央集权加强B. 经济重心南移C. 城市体制变化D. 市镇经济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随着坊市制的冲破,宋代为加强城市管理而实行了厢坊制,打破了过去城市严格管理的制度,故C项正确。宋代实行厢坊制是为了加强城市管理,而不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没有关系,故A、B两

20、项错误。市政经济兴起于明清时期,故D错误。【点睛】厢坊制,宋代城市的区划制度。唐代的城市制度是坊市制居民区坊与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四周都筑有围墙坊市门按时启闭。20. 两宋时期,中国硕大的沙漏倒转了,给产出稻米的地区带来了长久的好处,而对出产小米和小麦的地区不利。这里的“沙漏倒转”指的是A. 北方长期战乱频发B. 北方环境日益恶化C. 陆上丝绸之路受阻D. 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稻米多产于南方,小米和小麦多产于北方,“沙漏倒转”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确立了南方经济在中国总体经济中的地位,全国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

21、现北方的政治局势对经济格局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北方环境变化无关,排除。C项,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故排除。21. 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明明朝A. 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B. 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C. 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可知随着工具的不断改进,劳动效率增加,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私营和官营手工业规模,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纺织原料多

22、元化,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具的改进,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无关,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进步。材料“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说明工具的改进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注重对材料的理解。22.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清朝乾隆皇帝曾作诗:“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这反映出该瓷器A. 质量精美B. 历史悠久C. 分工细密D. 规模宏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可见瓷器质量精美,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3、。23. 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A. 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B. 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C. 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D. 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反映了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说明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故A正确;材料没有将不同时期晋商的经济地位进行比较,不能说明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故B错误;区域位置并不是商业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C错误;材料没有将长途贩运贸

24、易与其它贸易形式对比,不能说明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4. 历史学家黄仁宇字认为,中国古代的隋唐宋时期“外向”“开放”,带“竞争性”,而明清时期则“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这一变化的出现直接源于A. 自然经济影响B. 政府政策的变化C. 君主专制的加强D. 殖民势力的东来【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唐宋时期,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因而“外向”、“开放”,带“竞争性”。明清时

25、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则“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可见政府政策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这一变化的出现,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不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调整的是君臣关系,不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与自身因素有关,殖民势力东来不是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5.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

26、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 克服商业危机B. 扩大海外市场C. 对外倾销商品D 追逐商业利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未体现商业危机,故A项错误;“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不是扩大海外市场,故B项错误;“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不是对外倾销商品,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以分享这笔厚利”,故D项正确。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的开辟动力【名师点睛】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孤立隔绝的状

27、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意义重大,是考试的重点。本题就是从背景角度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直接原因:土耳其人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根本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欧洲人想去东方实现“黄金梦”。26.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B. 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A

28、【解析】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各地的分工协作,同时西欧是制造业的中心;美洲当时只是提供自然资源。由此可见题目反映的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候的世界概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只有A项符合。27. 1517世纪被称为欧洲“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的内涵主要是( )A. 巩固西欧封建制度的统治B.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C. 西欧大规模对外资本输出D. 促进了西欧各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的认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用全球史观”限定词,避免答非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误,它的视

29、角只局限于西欧,排除;C项的错误与A项相同,视角仅仅局限于西欧,排除;D项提及的是促进西欧国家城市化进程,没有提及其它地区,不符合题干“全球史观”要求,排除;“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符合“全球史观”的内涵及要求,B项正确。故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概况;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史观全球史观28.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 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C. 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D

30、. 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人类进入电力时代。故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可知电力的应用促使了电灯、电话、无线电报等发明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力的使用推动了电气、通讯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故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打破了各地的孤立,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因此,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不是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故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

31、选D。29.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A 企业兼并B. 世界市场的形成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 财富资源的猎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放映了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和财富资源的猎取,但不符合“实质”限定,排除AD;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材料无关,排除B;由材料“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

32、”可知这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根据所学可知,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30. 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史实推论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

33、】【详解】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化,从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度的建立。工厂制度确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当然其中存在剥削严重等现象,但不能笼统地说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第三个推论错误;第一、二、四3个推论正确,故选C,排除ABD。31.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早期的殖民扩张C. 第一次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

34、【详解】根据题干“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产生,对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力控制,以获取最大垄断利润,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新航路开辟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殖民扩张内容,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实行机器大生产,题干未体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相关经济现象,排除。3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该体系建立的根本因素是A.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B.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 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

35、展【答案】A【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这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本质导致的,故A正确;工业革命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本质,故B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表现之一,故C错误;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维基百

36、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和有什么表现?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1924年国民党改组时提出的重要主张。依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

37、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38、出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三大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答案】(1)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度。渐进式创新:实行三省六部制。(2)主张:提出新三民主义。作用: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3)根本任务: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或打倒列强除军阀,本小题最高得)(4)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有关内容

39、解决问题的能力。(1)联系所学可知,“突破性创新”是指创立科举制度,“渐进式创新”是指实行三省六部制。(2)联系所学可知,孙中山在1924年国民党改组时提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是国民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4)联系所学可知,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三大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40、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联系所学可知,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趋势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34.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关扑:赌博游戏四鼓:古代一更一鼓,四鼓是四更后半夜两点左

41、右)(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材料三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明神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市”的发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发展反映了宋代政府对商业的政策有何调整?(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答案】(1)坊市分离;市的交易时间受到限制;国际大都会(或“中外、民族交流频繁”);文化多元。(2)表现

42、: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草市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调整: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有所放松。(3)政策:“海禁”政策。影响:阻碍对外贸易;延缓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沿海居民生活困顿;激化社会矛盾。【解析】(1)材料中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足以证明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之一是指坊市分离。材料中的“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则足以证明很多外国商人在中国经商,唐朝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和商业的繁荣。而“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 则足以证明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的特点还包括商业活动受到限制等等特点。(2

43、)“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可以看出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和草市具备饮食服务系统;由“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可以分析出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第二问政策调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对商业活动限制放松角度回答。(3)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只可能是“海禁”政策,这一问是一个常识性问题的考查,是一个非常容易想到的答案。第二问由“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贸易,资本主义萌芽、居民生活和社会矛盾角度回答。35. 科技的发展助推社会进步,但也引发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0190

44、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英国德国法国美国1850年122.715.219.619.81870年228.776.750.698.71890年353.3208.497.9402.11900年420.1327.0129.4663.3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横跨

45、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19世纪美国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1885年加拿大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1888年欧洲建成加莱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1903年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1910年南美洲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01910年欧美出现筑路高潮的原因。【答案】(1)趋势: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超过英法。说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

46、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殖民扩张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解析】【详解】(1)趋势: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其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英法。说明:根据材料的时候可以看出,此时处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从而可从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角度概括。(2)原因:根据“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可得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根据“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可从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殖民扩张的需要的角度概括;再结合所学可得出社会生活的需求。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