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58.50KB ,
资源ID:8578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7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周周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周周测试题.doc

1、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周周测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

2、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头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

3、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个人对社会公益

4、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

5、,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尽义务。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

6、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

7、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进左谕德,日讲如故。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事府,寻迁礼部尚书。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累章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节选自明史

8、于慎行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冠之”即为他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B“夺情”是中

9、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

10、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情,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对。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职。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9分)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渭水自萦秦寒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11、注圣制:皇帝自己写的诗。蓬莱:唐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阁道:这里指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宸游:皇帝出游。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王维的这首七律,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紧扣“望”字去写,写得集中,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B首联中的渭水、黄山、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意境开阔,历史色彩浓厚,时空感均因之而增强。C皇帝的车驾在空中的阁道上,回看宫苑自是一番景象。“花”和“柳”点出了春天,“花”字也透露了些许惋惜之情。D尾联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是一次有政治意义的活动,并非是为了

12、赏玩景物。9.本诗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颂,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1题。(9分)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11.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

13、么不同?(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_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到拒绝。他没有因此而_,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_、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 ),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他就以长篇小说

14、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_,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蹴而就萎靡不振声情并茂一帆风顺B.一挥而就自甘堕落言行举止如日中天C.一蹴而就自甘堕落声情并茂如日中天D.一挥而就萎靡不振言行举止一帆风顺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C.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

15、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比常人更勤奋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受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长期影响C.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D.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2022届语文高二下学期第四次周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

16、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头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

17、、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

18、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

19、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

20、该互尽义务。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1.【答案】C【解析】A项错在“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上,原文说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因而说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没有根据。B项错在“一直”,原文的“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说明并非“一直”,而是“近代以来”。D项错在“就不会”,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不主张张扬个人权利”,并非不会张扬。2.【答案】

21、B【解析】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分析论证方法。 B项,“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的说法无中生有,论证方法也就不能证明论点。3.【答案】D【解析】D项,错在“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原文说的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

22、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进左谕德,日讲如故。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事府,寻迁礼部尚书。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

23、,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累章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节选自明史于慎行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

24、得之/异数也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之”即为他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

25、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情,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对。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职。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

26、,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4. C【解析】 文言断句首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本段话意思是: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实为少见。同时可以借助句中的一些标志词进行判断,如:“故事”常单独使用,其后要停顿,“者”之后常有停顿。5. D【解析】 中试者称为“举人”。6. C7.(1)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2)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参考译文】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

27、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实为少见。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别人书写好,并详细地从实告诉了皇帝。皇帝很高兴,曾经大书“责难陈善”四个字赏赐给他,这在词林诗界传为盛事。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独于慎行前往探视。等到张居正服丧未满夺情出仕时,他与同官便上奏劝谏。吕调阳从中阻拦,没能

28、递入宫中。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于慎行从容自如地回答:“正是因为您厚爱我的缘故。”张居正很不高兴。于慎行不久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职。晋升左谕德,主持日讲如故。当时张居正已被追究论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于慎行致函给他,称张居正的母亲年老,诸位儿子在覆巢之下,颠沛流离值得同情,应该推及明主覆盖之恩,成全大臣曾经侍候皇上的情谊。话语极为诚恳真挚,当时的舆论也认为他是对的。他由侍讲学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又转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不久,升任礼部尚书。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请求早日建立东宫,让嫡长子出宫接受讲读教育。到

29、了冬季,又上奏请求。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劝谏:“册立的事,由我部负责,我们不提,是罪过。希望皇帝迅速决定大计,将我放归乡里。”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山东的乡试,预先传说负责考试人的名字,事后果然如此。言官便弹劾礼部官员,于是礼部官员都停发俸禄。于慎行称罪请求退休。奏章接连呈上,皇帝终于答应了。在家居住十多年,朝廷内外屡次举荐,均不答复。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定。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9分)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渭水自萦秦寒曲,黄山

30、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注圣制:皇帝自己写的诗。蓬莱:唐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阁道:这里指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宸游:皇帝出游。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王维的这首七律,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紧扣“望”字去写,写得集中,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B首联中的渭水、黄山、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意境开阔,历史色彩浓厚,时空感均因之而增强。C皇帝的车驾在空中的阁道上,回看宫苑自是一番景象。“花”和“柳”点出了春天,“花”字也透

31、露了些许惋惜之情。D尾联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是一次有政治意义的活动,并非是为了赏玩景物。解析:选CC项,“花”字不能体现凄清的气氛,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染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9.本诗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颂,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雨中春树、人家和高大凤阙,烘托渲染了一种祥瑞的气氛,表达了对盛唐的热爱和赞叹之情。衬托。春雨之下的春树、人家和宫阙互相映衬,更显出帝都的阔大、壮观和昌盛。呼应题目“雨中春望”,也透露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做铺垫。对仗工整。“云里帝城”与“雨中春树”相对

32、,点明了春雨天气;“双凤阙”与“万人家”相对,写出了皇城与百姓房屋都处于春雨的润泽中,表现了当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点睛:鉴赏诗歌语言答题步骤如下:先解释该句的含义,理解诗句的表层含义,要找出句中的关键词;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句放入原诗描述的景象或情状中,体会该句的妙处;指出该句运用的表现手法(衬托、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分析该句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或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比如本题中,可以先从修辞来看,这两句使用对偶的修辞,“云里帝城”与“雨里春树”相对,“双凤阙”与“万人家”相对,句式工整,既交代了天气,又写出了当时政事通达,百姓和乐的

33、社会状况。从写景来看,诗人借助春树、人家以及凤阙渲染了祥瑞的气氛;从表现手法来看,“春树”“人家”与皇宫相互衬托,凸显帝都的壮观。译文:弯弯曲曲的渭水萦抱着秦塞,河边的黄山盘绕旧日的汉宫。天子的车驾行走在半空中,远远高出宫门的柳丛。从阁道上回身望去,御苑里繁花姹紫嫣红。云雾弥漫,一切都显得缥缈,独有帝城有一双凤阙高耸突兀。春雨绵绵,树色葱茏,掩映着千家万户。天子出行并不是为了赏玩景物,乘着阳气要把农事的政令传布。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唐玄宗阁道出游的一首应制诗。此诗从“望”字着笔,从广阔的空间展现长安宫阙的形胜之要,再写唐玄宗出游盛况:车驾穿过垂柳夹道

34、的重重宫门,进入专用复道,车中观赏宫苑中的百花,皇城的巍峨壮丽,长安城的绿树浓阴、细细春雨,诗人心中当心怡气爽。全诗寥寥数语,尽显唐朝的盛大气象,笔势雄浑,色彩明丽,结构圆熟,被后人奉为应制诗的楷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1题。(9分)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

35、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11.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36、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解析:2.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

37、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

38、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诗中前六句可以作为一小节来看,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农夫农妇插秧时整个田野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且诗人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以及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的农夫,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传达出一种朴素的人文美,也展示了自然生机的美与明媚春光的和谐统一。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前一节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静态背景的铺叙,而这一节则主要刻画了人物的活动。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虽然诗

39、人远在郡楼之上,又加之农夫农妇们是以地方俚语唱和,必然使诗人无法辨清其词,却亦能欣赏其旋律,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_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到拒绝。他没有因此而_,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

40、人物的_、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 ),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他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_,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蹴而就萎靡不振声情并茂一帆风顺B.一挥而就自甘堕落言行举止如日中天C.一蹴而就自甘堕落声情并茂如日中天D.一挥而就萎靡不振言行举止一帆风顺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C.

41、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比常人更勤奋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受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长期影响C.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D.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解析:12.D,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完成。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根据语境,此处应选“一挥而就”。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本文中讲

42、恋爱失败,不存在“向坏”之意。所以应选“萎靡不振”。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言行举止: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姿态与风度。根据语境,此处应选“言行举止”。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业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由语境可知,应选“一帆风顺”。13.C,A、B两项中“比同龄人”与“无法比拟”重复,“比同龄人有了”语义含混;A、D两项中“深刻而丰富”不合逻辑,应是先“丰富”后“深刻”。14.C,根据语境来看,此处应是强调狄更斯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原因,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由“反而更加奋发向上”“拼命读书”可概括为“勤奋”;“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可概括为“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A项只突出“勤奋”;B项强调社会人物的影响,与原文意思不符;D项,只强调狄更斯个人的天赋。只有C项概括全面。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