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离定律教材分析在前言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也知晓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即基因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过程,生物的遗传遵循一定的规律。本章介绍了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和实质。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一些遗传的基本知识,计算过以对相对性状在遗传中的性状分离比,对分离定律并不陌生,高二数学古典概型的应用中也计算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的性状分离问题,因此,学生分离定律中的F2代的性状分离的理解和相关计算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鉴于上述原因,本节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特别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以及分离定律的实质的理
2、解,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另一个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孟德尔实验体现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性状、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杂交、测交、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学生理解单个的概念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概念图。通过分离定律的在实践中应用的介绍,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更可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为学习自由组合定律奠定基础。一、教学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一
3、般过程,解释与遗传学实验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分离定律的内容、实质和实践意义。会用遗传图解的形式分析遗传过程。通过介绍孟德尔进行的植物遗传实验过程和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努力探索、积极尝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生在理解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离定律的实质。(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与遗传实验有关的概念。2.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定律的实质。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四、课时:2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引言
4、概述必修一的内容,从细胞的生命活动引到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引出必修二的专题遗传和变异。引导同学回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征。通过同学们熟知的生物现象,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 (遗传)“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引出课题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听讲,回忆思考,回答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帮助理解概念孟德尔生平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简介孟德尔生平: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
5、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紫茉莉等植物和家鼠等动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现在的科学界对孟德尔有这样一个新的评价: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科学统计揭示了遗传的规律。带着疑问通过课件和老师讲述,了解孟德尔及其在遗传学上的地位初步
6、了解孟德尔在遗传实验研究中方法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精神。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讲述:结合课件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 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结合上述内容,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带着问题观察图片、思考。复习花的结构,了解豌豆适于做实验
7、材料的原因。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利用课件让学生边思考边讲解。紫花豌豆 白花豌豆(或 ) ( 或 )F1: 紫花豌豆 U(自交)F2: 紫花豌豆 :白花豌豆705 :224 3 :1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讲解:孟德尔8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对相对性状,(课件展示他做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结合图解,分析总结,得出答案。学生看课件,得出结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阐明
8、“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如果你是孟德尔,你将如何解释这样的实验结果呢?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孟德尔的解释:1.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C),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C相对c是显性的,C和c同时存在时,只显现C控制的性状。2.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两个亲本的基因组合类型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称为基因型。
9、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3.在形成配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紫花豌豆的含C,白花豌豆的含c)。受精时,雌雄配子产生的F1中,基因又恢复为一对(Cc),表现为紫花。4.F1的体细胞中的等位基因(Cc),各自独立,互不混杂。5.F1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含C,另一种含c,并且数目相等,比例为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出现3种基因型:CC、Cc、cc,其比例为1:2:1。基因型为CC和cc的个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叫做纯合子。基因型为Cc的个体由两个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
10、合而成,叫做杂合子。因为C对c是显性的,CC、Cc均表现为紫花,cc表现为白花。紫花和白花的数量比为3:1。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表现型。(在解释中要说明实验中豌豆的数量足够多时才会表现出来3:1的性状分离。)边解释边写遗传图解:P: CC紫花) cc(白花)配子: C cF1 Cc(紫花) U Cc CcF1配子 C c C c F2 CC Cc Cc cc基因型比: 1 : 2 : 1性状分离比: 3 (紫花): 1(白花)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根据讨论交流的结果,结合教师的讲述,理解孟德尔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使学
11、生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解释了解孟德尔实验的遗传图解。掌握遗传图解的写法。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本节课中了解了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生平,我们沿着他的足迹,重温了他140多年前运用独特的科学思维,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并进行逐代追踪,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找出遗传的规律性。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科学研究上要有所成就,不仅需要不懈探索与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们还学习了遗传实验中的相关概念,请同学们课后把本节课中涉及的概念组成概念图。在孟德尔的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是他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这是他发现遗传规律的关键。那么,这种解释是否正确,还
12、需要用实验来证明,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实验该如何设计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听讲,回顾本节知识。了解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几点原因。在总结本节要点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总结概括能力。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板书设计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第一节 分离定律孟德尔简介豌豆严格自花、闭花授粉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紫花 白花F1: 紫花 U(自交)F2: 紫花 :白花705 :224 3 :1性状: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显性性状:纯种亲本杂交后代F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纯种亲本杂交后代F1中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性状分离:在杂
13、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显性基因(C),隐性基因(c)。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对c有显性作用。2.基因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称为。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4.等位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5.F1产生两种不同类型、数目相等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纯合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杂合子:两个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P: CC紫花) cc(白花)配子: C cF1
14、Cc(紫花) U Cc CcF1配子 C c C c F2 CC Cc Cc cc基因型比: 1 : 2 : 1性状分离比: 3 (紫花) : 1(白花)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2课时引言写出孟德尔实验的遗传图解,和学生一道回顾孟德尔实验的过程及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重点强调解释中关于基因分离的假设: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上述假设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的结果,但假设是否正确,还要通过实验来检验。检验的关键是什么?如果你是孟德尔,你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15、假设是否正确呢?听讲、回忆思考、讨论温故进入学习情景,讨论实验设计。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根据同学们讨论的结果,确定实验要检验的关键是F1是否产生了分别含有C和c的数量相等的配子。再逐一讨论学生设计的方案,最终确定用隐性个体(白花)与F1进行杂交的实验方案。指出孟德尔设计的就是这样的方案。请同学按照这种方案设想各种可能的结果及说明的问题,并用孟德尔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孟德尔的实验方法能够测定F1的基因性,这种杂交也叫测交。请同学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讲述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通过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
16、纠正。杂交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紫花 白花测交 Cc cc配子 C c c测交后代 Cc cc 紫花 白花 1 : 1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紫花豌豆(Cc)与白花豌豆(cc)测交,在得到的166株后代中,85株开紫花,81株开白花,两者之比接近11的预期比例。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介绍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
17、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绘制遗传图解,进一步掌握绘制遗传图解的方法,理解测交实验的过程,预测实验结果。使学生在习作中巩固绘制遗传图解的基本方法。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了解假说-演绎法。四、分离定律的实质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学生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五、显性的相对性出示金鱼草花色遗传图解,让学生从中找出与豌豆花色遗传的不同,引出显性相对性的专题。介绍显性的几种类型:1.完全显性 具
18、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2不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为双亲中间类型的现象。3.共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同时表现出双亲性状的现象。介绍人类ABO血型及遗传规律。观察思考讨论回答观察、听讲思考了解显性的类型;了解人类ABO血型及遗传规律。六、分离定律的应用1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进行判断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指出白化病患者基因型、其兄弟姐妹可能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概率是多少?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患者表现正常的哥哥与患白化病的妻子所生子女的患病概率是多少?2.农业生产中育种的应用
19、已知小麦的抗秆锈病由显性基因控制,要得到纯种的抗病小麦,必须让抗病的小麦不断自交,经过选择,淘汰由于性状分离产生的非抗病类型,当抗病小麦不再发生性状分离时,就可以确定此类型是纯合的抗病类型,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在上述两项应用中,要分别画出遗传图解,既可以直观地说明问题,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遗传图解的写法。思考、回答思考、回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实践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孟德尔设计了巧妙的测交实验,证明了自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从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豌豆具有7对明显的相
20、对性状,都是完全显性的,这也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完全显性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但也有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的现象,如人类的ABO血型就是共显性的。孟德尔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发现了分离定律,之后,孟德尔又针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他又有哪些发现,又会做出怎样的解释,又如何证明其解释是否正确,是否又会发现新的遗传规律?让我们下节课一一揭晓这些疑问。听讲、回忆理清本节知识脉络。激发学习下节课的兴趣。板书设计三、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杂交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紫花 白花测交 Cc cc配子 C c c测交后代 Cc cc 紫花 白花 1 : 1四、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五、显性的相对性 1. 完全显性 2. 不完全显性 3. 共显性六、分离定律的应用 1. 对遗传病基因型和发病概率的判断 2. 育种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