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姓名:_班级:_正确率:_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12题。1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 D生物圈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C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解析:第1题,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则
2、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第2题,图中显示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D项正确。答案:1A2.D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m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34题。3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
3、改变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4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A雨林生态农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C基塘农业 D河谷农业解析:第3题,由图示内容可知后面的各种现象都是由砍伐自然植被引起的,A、B、D三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第4题,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可以判定这里发展的是立体农业与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光照与地形。答案:3C4.A5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单一性C整体性 D均衡性解析:气候影响植被,反映整体性特征。答案:
4、C6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表现最典型、尺度最大的地区是()A北美大陆低纬地区B亚欧大陆中纬地区C南美大陆中纬地区D非洲大陆低纬地区解析:亚欧大陆中纬地区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最能体现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B7地中海沿岸地区所属的自然带主要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B下图表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1题。8图中依次代表的自然带是()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C高
5、山草原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D高山草原带、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9形成该山地自然带基带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向10引起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水热条件 B土壤类型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11该山地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 B40S附近C40N附近 D极圈附近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知,下面是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所以为高山草原带,为高寒荒漠带,为积雪冰川带。第9题,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山麓自然带与当地的自然带一致。第10题,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热条件。第11题,此山的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所以该山地应该靠近赤道。答
6、案:8A9.B10.A11.A12不同纬度高山雪线的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的高低不同 B土壤的肥力不同C热量的纬度差异 D植被的覆盖差异解析:纬度不同,导致热量差异,从而影响雪线的高度。答案:C13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解析:按地带性分布这里应是沙漠,但高山积雪融水改变了盆地边缘的水分状况。答案:D14导致山地两侧自然带差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和降水 B光照和风速C径流和坡度 D植被和土壤解析:山地两侧由于地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导致降水有差异,由于地处阳坡和阴坡的差异导致热量有差异,因此导致山地两侧自然带差异分布
7、。答案:A15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解析:有植被覆盖的地区,白天温度不会太高,夜晚温度不会太低,昼夜温度小。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使地表径流量减小,季节变化减小。植被能拦蓄洪水,使水流速度减慢,减慢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生物的出现、生长,根部伸入岩石缝隙,使岩石风化、破碎的速度加快。答案:C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1618题。16图中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A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17图
8、示六地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AB CD18图中三地的自然带()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解析:第16题,根据图中序号分布位置判断,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符合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第17题,处为热带雨林带,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是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第18题,三地自然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是因海拔高形成的,是位于山地背风坡,山地阻挡水汽形成的,因此三地自然带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答案:16C17.D18.A读下列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已知甲山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山地均位于我国。据此并
9、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19图中山地所处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20丙山地可能位于()A天山 B南岭C大兴安岭 D秦岭解析:第19题,由山地的基带可以确定其纬度,甲位于热带雨林带,乙位于温带荒漠带,丙位于常绿阔叶林带,故选C。第20题,丙的山地基带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带,应该位于我国秦岭山地。答案:19C20.D二、非选择题21读某地区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本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2)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所导致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解析
10、:第(1)题,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东高西低。铁路主要经过西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形为平原,东部为山地。第(2)题,图中城市主要沿河、沿海、沿铁路线分布。影响原因从地形、交通等角度解释。第(3)题,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相应的改变。如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地区旱涝多发、三角洲增长加速等。答案:(1)自东向西逐渐降低,西部沿海地区以平原为主。(2)沿交通线,沿河流,沿海分布。原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周边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3)河流中下游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动物栖息
11、地遭破坏,物种数量减小;地下水水量减小,水位下降;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22下面两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带和的名称分别是_、_。(2)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3)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其中与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图。(4)图中和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成因有何不同?解析:第(1)题,图中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自然带到为沿南北方向更替,以热量为基础,体现的是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自然带到的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更替,是由于水分差异形成的。第(3)题,自然带所属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甲、乙两种气候类型中,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第(4)题,和都是荒漠带,但是热带荒漠带,受气压带影响;而为温带荒漠带,与距海远近有关。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由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向内陆水分(3)乙(4)是热带荒漠带,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而形成沙漠;为温带荒漠带,是由于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而形成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