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楚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属试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稿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2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其它笔答题均无效。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望春风王韵路边的大树开始褪去了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新叶。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顿时明媚了许多。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攥住把手,如一尾尾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第一批被春天唤醒的,总是乡间的农人。在乡村,春风是人们最
2、好的朋友。它把山坡吹绿,把枝头的新芽催绽,与田野上每一个守护着土地的人不期而遇,带来花的清香与叶的肥嫩。疫情逐渐缓解,卡口渐次开放。农民陆续走入田中,土豆已经种上了。麦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喷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度过了这一个多月焦灼的日子,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野,不错过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郊外田畦都齐齐整整,荠菜花满坡满地,不时能看见三五个人戴着口罩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的荠菜、苦菜子被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中。在挟裹着乡土气息的清风里,他们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家,品尝这大
3、自然恩赐的美味。姜地里,一家家姜农戴着口罩,扛犁带锨,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干活干得起了兴,他们脱掉了羽绒服外套,忙得满头大汗。很快,白花花的塑料膜包上地畦,一大块黄土地就这样落了一层亮亮的白雪。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两人拉扯了一会儿,红衣老太终于离开绿衣老太,走向马路对面,步子缓慢,但是很沉着,稳稳的,没有回头。春天的风依然凛冽,吹着老人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子。绿衣老太一直站在那里,目光始终
4、追随着红衣老太。终于走到了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挥舞着胜利的手势,向对面的老太太大声喊着什么。隔着一条路的距离,只能看到口罩在动。绿衣老太也挥起了手,大声地喊着什么,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然后,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向前方走去。路北侧的绿衣老太突然意识到了寒冷,肩膀缩了起来,搓着两只手,缓缓转身离去。她们应该是一对老友吧。疫情阻隔多日不见,红衣老太一定是惦记着闺蜜,于是穿过村庄路口去看望。离别时,绿衣老太不放心,执意要送老友,红衣老太摆脱了她拉扯的手,安慰说自己能走。老人过马路时故意走得镇静而从容,因为她知道,老友温暖的目光正陪伴着她前
5、行。(节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3月20日第15版)1. 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乡村春景着手,移步换景,远近结合,形象地描绘了疫情缓解后乡村中的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景象。B. 文中用菊花来比喻两位老奶奶的笑容,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了两张因老友重逢而喜悦绽放的被岁月侵蚀而沟壑纵横的脸庞。C. 结尾处,绿衣老太太在老友温暖的目光中走得镇静而从容,体现了老友间浓浓的情谊,展现了疫情逐渐退去,人情不减的浓浓的人情美,深化了文章主旨。D. 文章通过一幅幅朴实自然的劳动、生活画面,塑造了一个个勤劳、淳朴、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农人形象。2. 请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两位
6、老人形象的。3. 请你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试分析本文题目的含义。【答案】1. C 2. 外貌描写。通过服装、相貌细致的刻画了两个乡村老妇的形象。神态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两位老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拉扯”、“站”、“回首”、“挥手”等动作表现了两个老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3. 含义:作者在疫情缓解后外出观看春日景象;人们盼望疫情尽快结束,“春天”尽快到来,对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充满期待。作用:“望”字引领全文,“春风”交代了散文时间背景,塑造了一幅幅春日乡村自然、生活景象;一语双关,写出了疫情缓解,人们渴望疫情尽快结束的美好期盼;题目含蓄蕴藉,使文章富有诗意
7、美。【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鉴赏作品形象、理解主旨内容等方面的能力。此题为综合性选择题,一般给出几个选择,要求从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选项常常考查文章的多个方面内容,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情感主旨、行文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把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生要结合文本细心辨析。C项,“绿衣老太太在老友温暖的目光中走得镇静而从容”错误,结合文章倒数第二段“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向前方走去”的内容,可知走得“镇静而从容”的是红衣老太太。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考查对象;然后结合文
8、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如该题题干中的“如何刻画这两位老人形象的”就是关键词,它指明了答题的方向,要求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考生结合自己平时的有关知识储备即可作答。需要强调的是,答案内容的规范,既要有手法术语名称,又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两段写到这两位老太太,“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这些是对两位老太太的外貌描写;“两人拉扯了一会儿”“绿衣老太一直站在那里”“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挥舞着胜利的手势”等属于动作描写,“拉扯”
9、“一直站”“回首”“挥舞”等动作可以看出两位老人之间情感的深厚;如“仰起菊花般的笑脸”“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等属于神态描写,“菊花般”使用比喻手法,可以看出两位老人内心的喜悦。【3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散文的文本意蕴的能力。常见题型有,探究句子的意蕴、探究标题的意蕴、探究情感的意蕴。探究标题的含义,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理解标题本身的含义,二是把握标题在文本中的语境义,三是分析标题的作用。具体答题分三步:整体阅读文本、分析标题、组织答案。首先分析标题的含义,“望春风”是动宾短语,“望”意思是“看”“盼望”,“春风”是“望”的对象,从下文来看,写作者疫情缓解之后外出看春日的景象,所以这“
10、望春风”,先是指作者看春日景象,“望”还有盼望之意;下文提到疫情,疫情犹如严冬,这里的“春风”应是指疫情消失的正常生活的天到来,所以这一标题还指人们对疫情早日消失的盼望。接着分析标题与文本情节之间的关联,文章主要写作者在疫情缓解之后外出所看的春日景象,“望”是看,也是“盼望”,所以说标题中“望”引领全篇;从标题的艺术效果来看,“望春风”含有双关意思,表现出人们对疫情早日消失的盼望之情,含蓄而有诗意之美。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
11、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4.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12、“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 “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C. 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D. 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使人听此凋朱颜B. 猿猱欲度愁攀援C. 砯崖转石万壑雷D. 舞幽壑之潜蛟6.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不拘于时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 而耻学于师7. 翻译下列句子。(
13、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答案】4. D 5. B 6. C 7. (1)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2)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解析】【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4、D项,“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错。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这是针对词类活用设题。看词语是否活用,首先看它本身的词性;然后看这个词语在句子中做什么句子成分,应当是什么词性,从而判断是否活用,以及是什么类型的活用。A项,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B项,愁,为动用法,为发愁。C项,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15、D项,舞,使动用法,使舞动。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将古汉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词语位置调换;然后分析这个词语在文言句子中做什么句子成分,再看是前置了还是后置了;或者翻译完有没有出现“是”“被”等标志词。考生最好记住常考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选择。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A项,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句;B项,不被世俗局限,“于”表被动,被动句;C项,“也”,判断句;D项,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于”字是状语后置句的标志,状语后置句。故选C。【7题详解
16、】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扪,触摸;参、井,星宿名;历,过;膺,胸;坐,徒。(2)如此,这种地步;嗟,感叹词,唉呀;尔,你;胡为,宾语前置句,为胡,为什么。【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
17、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唉呀呀,多么高峻多么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
18、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劳地长叹。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险要地方?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
19、;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孙居相,字伯辅,沁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恩县知县。征授南京御史。负气敢言。尝疏陈时政,谓:“今内自宰执,外至郡守县令,无一人得尽其职。政事日废,天变人怨,纵珠玉金宝亘地弥天,何救危乱?”帝不省。诚意伯刘世延屡犯重辟,废为庶人,锢原籍。不奉诏,久居南京,益不法。居相疏发其奸,并及南京勋臣子弟暴横状。税使杨荣激变云南,守
20、太和山中官黄勋嗾道士殴辱知府,居相皆极论其罪。时中外多缺官居相兼摄七差事皆办治大学士沈一贯数被人言居相力诋其奸贪植党一贯乃去居相亦夺禄一年连遭内外艰。服阕,起官,出巡漕运,还发汤宾尹、韩敬科场事。廷议当褫官,其党为营护,旨下法司覆勘。居相复发敬通贿状,敬遂不振。居相再疏劾尚书赵焕,焕引退。及郑继之代焕,复以私意出宋梨、潘之祥于外,居相亦据法力争。当是时,朋党势成。言路不肖者率附吏部,以驱除异已,势张甚。居相挺身与抗,气不少沮。至四十五年,以年例出居相江西参政,引疾不就。天启改元,起光禄少卿。改太仆,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四年春,召拜兵部右侍郎。其冬,魏忠贤盗柄,复引疾归。崇祯元年,起户部右侍
21、郎,寻改吏部,进左侍郎,以户部尚书总督仓场。转漕多雇民舟,民惫甚,以居相言获苏。高平知县乔淳贪虐,为给事中杨时化所劾,坐赃二万有奇。淳家京师,乞移法司覆讯。时化方忧居,通书居相,报书有“国事日非,邪氛益恶”语,为侦事者所得,闻于朝。帝大怒,下居相狱,谪戍边。七年,卒于戍所。(节选自明史孙居相传)注释:给事中:官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中外多缺官/居相兼摄七差事/皆办治/大学士沈一贯数被人言居相/力诋其奸贪植党/一贯乃去居相/亦夺禄一年/B. 时中外多缺官/居相兼摄七差/事皆办治/大学士沈一贯数被人言/居相力诋其奸
22、贪植党/一贯乃去/居相亦夺禄一年/C. 时中外多缺官/居相兼摄七/差事皆办治/大学士沈一贯数被人言/居相力诋/其奸贪植党一贯乃去/居相亦夺禄一年/D. 时中外多缺官/居相兼摄/七差事皆办治/大学士沈一贯数被人言/居相力诋其奸贪植党/一贯乃去居相/亦夺禄一年/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居相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他曾经上疏发表对时事的看法,直言当今朝廷无人尽职尽责,可是皇帝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B. 孙居相执政严厉,不留情面。他上疏揭发诚意伯刘世延、税使杨荣、官员黄勋的罪过。他还揭发南京功勋子弟暴虐蛮横的情况。C. 孙居相洁身自爱,不畏权贵。天启四年冬天,魏忠贤
23、夺取权柄后,任命他出京担任江西参政。他声称身体患病,没有就任。D. 孙居相体恤百姓,为民说话。朝廷漕运大多雇佣百姓的船只,百姓深感疲惫。因为孙居相替他们说话,使得百姓的状况得以缓解。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是时,朋党势成,言路不肖者率附吏部,以驱除异己,势张甚。(2)高平知县乔淳贪虐,为给事中杨时化所劾,坐赃二万有奇。 【答案】8. B 9. C 10. (1)当时,朋党势力强大,谏官不正派的大都依附于吏部,来驱除异己力量,势力非常嚣张。(2)高平知县乔淳贪婪暴虐,被给事中杨时化所弹劾,因贪污赃款二万多两而获罪。【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
24、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句子大意是:当时朝廷内外空缺很多官员,孙居相一人身兼七职,事事皆办。大学士沈一贯多次被人议论,孙居相极力揭发他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罪行,沈一贯才离职,孙居相也被夺去了一年的俸禄。其中,“居相兼摄七差”,意思是“孙居相一人身兼七职”,“七差”是“摄”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项
25、;“事”是“皆办治”的主语,不能与上句的“差”连用,排除A项;“居相力诋其奸贪植党”中“居相”是这件事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A项;“其奸贪植党”是“力抵”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居相亦夺禄一年”中“居相”是句子主语,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天启四年冬天
26、,魏忠贤夺取权柄后,任命他出京担任江西参政。他声称身体患病,没有就任”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至四十五年,以年例出居相江西参政,引疾不就”,可见孙居相出京担任江西参政不是在天启四年冬天,而是在万历四十五年。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势成,势力强大;言路不肖者,谏官不正派的;率,大都;附,依附;张甚,非常嚣张。(2)贪虐,贪婪暴虐;为所,表
27、被动;劾,弹劾;坐,因而获罪;奇,零头。【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孙居相,字伯辅,沁水人。万历二十年中进士。授予恩县知县的官职。又被征召授予南京御史。他凭借
28、意气,敢于发表言论。曾经上疏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说:“当今朝廷,在内从宰相开始,外地到郡守县令,没有一个人能尽心职守。政事日渐废弃,天怒人怨,即使送给我堆满天地的金银珠宝,对于拯救国家的危难又有什么用呢?”皇帝不省察。诚意伯刘世延多次犯重罪,贬为庶人,监禁于原籍。他不奉诏,长期待在南京,更加无法无天,不遵守法令。孙居相上疏揭发他的罪行,以及南京功勋子弟们暴虐蛮横的情况。税使杨荣在云南叛乱,守太和山的官员黄勋唆使道士殴打辱骂知府,孙居相都极力揭发他们的罪过。当时朝廷内外空缺很多官员,孙居相一人身兼七职,事事皆办。大学士沈一贯多次被人议论,孙居相极力揭发他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罪行,沈一贯才离职,孙居
29、相也被夺去了一年的俸禄。接连遭受父母亲去世。守丧完毕后,再次被起用,外放担任漕运官,回京后揭发汤宾尹、韩敬在科场考试作弊的事情。朝廷当场判定应当剥夺他们二人的官职,但是他们的同党多方营救,圣旨最后下令交给法律部门重新审讯。孙居相又揭发韩敬收受贿赂的事,韩敬于是不再起用。孙居相两次上疏弹劾尚书赵焕,赵焕引咎退职。等到郑继之代替赵焕担任尚书,他又因为个人心意放宋槃、潘之祥到外地做官,孙居相据法力争。当时,朋党势力强大,谏官不正派的大都依附于吏部,来驱除异己力量,势力非常嚣张。孙居相挺身而出与他们对抗,志气没有一点点沮丧。到了四十五年,按照旧例,孙居相出京担任江西参政,他声称身体患病没有就任。 天启
30、元年,他被起用为光禄少卿。改任太仆,提拔为右佥都御史,任陕西巡抚。四年春,朝廷下诏授予他兵部右侍郎。这年冬,魏忠贤夺取政权,孙居相又称病辞职回到老家。崇祯元年,他被起用为户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升为左侍郎,凭借户部尚书总督仓场。漕运大多雇佣百姓的船只,百姓深感疲惫,因孙居相的建议,百姓的状况得以缓解。高平知县乔淳贪婪暴虐,被给事中杨时化所弹劾,因贪污赃款二万多两而获罪。乔淳家住京师祈求将自己交给法律部门重新审讯。杨时化正居家服丧,通信给孙居相,孙居相的回信中有“国家政治越来越差,邪恶的气氛更加猖狂”的言论,被监察官得知,报告给朝廷。皇帝大怒,将孙居相下到监狱,贬谪他去戍守边防。崇祯七年,他死
31、在了戍守任上。(二)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1.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B. “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
32、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C. 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D. 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心时事,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2.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始“千古江山”四句,借追忆孙权,感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而言外之意是说:当前无人能力挽狂澜、收复中原。B. “斜阳草树”六句,借缅怀刘裕,盛赞其北伐的雄姿和声威,暗示词人杀敌报国的决心。C. 下片开头“元嘉草草”三句,借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故事,从反面透露出词人对出兵北伐的渴望,并坚信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D. “可堪回首”三句,借眼前所见情景,提
33、示了由于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妥协投降而给国家带来的恶果。【答案】11. C 12. C【解析】【1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错。最后一句作者以廉颇自比,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表现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
34、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没有选项所说的意思。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借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故事,从反面透露出词人对出兵北伐的渴望,并坚
35、信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错。“元嘉草草”三句,借刘义隆北伐失败之事,表达了词人虽积极主张抗金,但又强调必须有充分准备,切不可草率出兵的观点。故选C。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3. 对醉花阴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说秋天日长,天空阴沉又有薄雾笼罩,时光难以打发,因而为之生愁。B. “瑞脑销金兽”意思是香料在香炉中焚烧着。C. “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的“东篱”指菊圃。这里化用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D
36、.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设想主人公因思念而更憔悴的形象,属于虚写之笔。14. 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请分析一下这样写的妙处。【答案】13. D 14. 菊花外形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以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也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逸韵。【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7、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属于虚写之笔”错,“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是虚写,应为“实写”。故选D。【14题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具体考查赏析本词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模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本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理解“人比黄花瘦”的意思,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看“人比黄花瘦”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人比黄花”,可得出类比、
38、反衬的修辞手法。看“人比黄花瘦”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结构上,“人比黄花瘦”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的结果;内容上,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赢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情感上,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另外同“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相比,“菊花”意象本身具有清高、淡雅的内涵,更能反衬作者的不同凡俗。【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
39、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三、基础考察15.给加点字填上读音;根据拼音填上合适的字。(1)纶巾( ) (2)酹( ) (3)桀骜( ) (4)振聋发聩( ) (5)一曝十寒( ) (6)殒身不_(x) (7)(cun)_射 (8)平_(z) (9)(cu)_辞 (10)汗_(cn cn)【答案】 (1). gun (2). li (3). ji o (4). ku (5). p (6). 恤 (7). 攒 (8). 仄 (9). 措 (10). 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
40、确辨析字音和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平时以记忆为主,注意训练、记忆相结合。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字音中注意“纶”“桀骜”“曝”的读音,字形题中注意“恤”“攒”“涔”的书写。16.名篇名句默写。(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念奴娇赤壁怀古(2)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_。望海潮(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41、,_。沁园春长沙(5)风萧萧其易水寒,_。荆轲刺秦王(6)送子涉淇,_。诗经氓(7)秋兴八首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_,_。(8)咏怀古迹中写尽昭君远离故国、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9)登高一诗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10)琵琶行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音乐的粗细交织,如珍珠落入玉盘发出浊重或清脆声音的两句是_,_。【答案】 (1). 雄姿英发 (2). 竹杖芒鞋轻胜马 (3). 参差十万人家 (4). 粪土当年万户侯 (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 至于顿丘 (7). 寒衣处处催刀尺 (8). 白帝城高急暮砧 (9). 一去紫台连朔漠 (
42、10). 独留青冢向黄昏 (11). 无边落木萧萧下 (12). 不尽长江滚滚来 (13). 嘈嘈切切错杂弹 (14). 大珠小珠落玉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或者给出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1)注意“雄姿”的书写;(2)注意“芒”的书写;(3) 注意“参差”的书写;(4) 注意“粪”“侯”的书写;(5)注意“兮”的书写;(6)注意“顿丘”的书写;(7)“捣衣发出的声音”是提
43、示,同时注意“催”“暮砧”的书写;(8)“远离故国、一生悲剧”是提示,同时注意“朔漠”“冢”的书写;(9)“落叶和江水”是提示,同时注意“萧萧”的书写;(10)“珍珠落入玉盘”是提示,同时注意“雄姿”的书写;【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四、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对各句
44、中文化常识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总角之宴 总角:指代少年时代。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永和是年号纪年,癸丑是干支纪年,干支仅能用来纪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日,也被称为为“朔望”。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华山之阳指华山南面,山南水北为阳。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江州司马青衫湿 青衫:身居高位却失意的文官所穿衣服。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45、、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总角:指代少年时代。正确。“干支仅能用来纪年”错,年月日均可用干支来表示。“也被称为为朔望”错,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日;朔望:指初一和十五。华山之阳指华山南面,山南水北为阳。正确。正确。“青衫:文官高官但失意者所穿衣服。”高官错,应是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泛指官职卑微。故选C。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46、B. 志愿者送给留守儿童很多礼物,小强领到礼物后非常闻兴,他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就笑纳了。”C. 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李先生,他也都拜读了,并且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和意见。D. 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一点拙见,请各位做个参考,也许会对各位有点帮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题干要求“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
47、(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A项,“真是抛砖引玉”使用不得体,“抛砖引玉”的意思是“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此处用于“王教授”,故使用错误。B项,“礼物我就笑纳了”使用不得体,“笑纳”是用于请人收下礼物,此处是自己收礼物,对象使用错。C项,“他也都拜读了”使用不得体,“拜读”指的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或授某某人指点。敬词,是自己对别人的尊敬。此处李先生读大家的作品,故使用错误。故选D。【点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48、:(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有感染力和说服力。(3)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完整准确、突出要点。(4)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5)注意用词要凝练简洁、精准,彰显词汇量,富有文采。19.请仿照下面这首诗的表达形式,另选一个吟咏对象;写一首小诗,力求也有一些哲理。土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答案】示例:火燃烧在灶膛里,你是温暖。肆虐在森林里,你是灾难。【解析】【详解】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仿写的
49、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名:土,它说明,同一事物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哲理蕴涵。林希不仅注意到了“土”具有“土壤”价值一面,而且还看到了当它“沉浮在空间里”时的轻浮的一面。一旦变成“尘埃”,它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考生要从这个角度仿写,内容要相对,富有哲理。结构上要采用“你是”的格式。20. 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
50、出构图要素,并 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答案】图像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鸽子,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化的题目,类型为分析图标,分析时注意图表中的主题图案,重要的文字,象征意义,好要注意名称,当然图形都较为抽象,此题主要是“橄榄枝”“旗帜”和“鸽子”,然后结合名称“联合我们的里力量”分析“齐心协力”和“和平”的寓意。【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五、写作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
51、据要求作文。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像树一样,只要有树的种子,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就能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这就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思考?请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人要像树一样活着我们时常会觉得生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的生目标。我有时候也会这样想,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以后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虽然时常迷茫,但我觉得生信念应该是最重要的。“人不能像
52、草一样的活着,要像树一样挺拔的活着。”或许我们未来的工作不会有可观的收入,或许我们为社会只能尽微薄之力。但人的信念却要像树一样坚韧、坚定。记得俞敏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俞敏洪将一个小小的培训班作成今天这样大的企业,需要的是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强势的经营理念。他曾经历过苦难。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七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七年。一九九一年,他勇敢地抛弃了工
53、作,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几年后,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俞敏洪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些都源于他的人生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这样的还有什么不值得佩服的呢?!联想我们自己,从小到大,我们的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挫折和困难,也拥有这幸福与快乐。我们曾担心自己被忽视,渴望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一次次的成长中蜕变,最后相信信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天道酬勤”都在我们求学和生活中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力量。小时候,渴望自己长大,要变得更加强壮,尽管有时梦想被嘲笑也依然坚持目标;再大点,我们在学习上止步不前时,不也一样有过怀疑自己的时候吗,可是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
54、我们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的时候,说明我们在不断成长,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不可以做什么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长大,能不能成长,长成什么样,得看你自己。不要因为自己是小草而怨天尤人,因为当你喝咖啡的时候,也许别人在默默奋斗,寻求一丝一毫可以强大的机会,你们拥有同样的机会,只不过是别人长成了树,而你只能是藤,需要依靠攀援别人才得以生存,还老是抱怨是树让你失去了阳光,其实更多时候是你无法做到和他们一样,仅此而已没有什么不公,如果你只是活在别人成功的阴影里,看不见自己世界的阳光,你就会在自己的脚掌上迷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北极星的方向。再次想起俞敏洪的那段话很让我振奋也很让我受感动,
55、人就应该这样去活,为着信念去活,为像树一样成长去活!我们现今的高中生不管今后人生的方向如何,在世岁月的长短,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走下去,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浪,有怎样的惊涛,我们都应为着信念坚持不懈,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像树一样活着的人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审题】这属于单则具有哲理性的材料
56、作文。考生首先要做的是提取材料中阐述的哲理性内涵成长的标准。据材料中的第一个句号内容“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就能自己成长起来。”可知,其哲理性内涵之一是“要学会自力更生,自我成长”,据材料中的第二个句号内容“活着死了都有用”可知,其哲理性内涵之二是“无论生死,都要产生自己的价值和追求的信仰。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信仰,最终还是取决于自我,与一切环境无关。”此作文题的驱动任务很简单,即“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思考?请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也就是说,要求考生不能脱离材料侃侃而谈,还要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上述分析出的两个哲理性内涵,再围绕“做人的标准
57、和成长的标准”进行立论。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参考立意:1、要学会自力更生,自我成长。2、确定方向,扎实成长。3、活出人生的精彩,铸就辉煌的人生,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素材:1岁月的长河滚滚向前,树木的年轮在一年年的扩长,一圈一圈似层层漩涡,旋进了青春旋进了过往,旋进了我们日日的希冀与执著。这世间本就无所谓坦途,但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小
58、小的风浪而放弃了整片海洋,就像汪国真说的:“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做出了选择就该义无反顾,大步流星向前走,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应该看准方向,学着成熟,试着长大,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世界很大很大,我们很小很小,也许就微小的如一粒草芥,一阵狂风也许就可以把我们从海角吹到天涯,可是只要有种子,我们就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2要像树一样活着,从一颗毫不起眼的种子开始,在日升月沉中一点点的积蓄力量,等待在某年某月的某个春天,厚积薄发,喷薄出绚烂的春天。有心就有希望,也许你是几乎不为人知的小小树种,可是只要你埋进泥土,
59、拥有生长的渴望,那么长成参天大树对于你而言只是一个时间与过程。3“病树前头万木春”,希望你会是那万木林中的一员,依靠自己的力量沐浴阳光茁壮成长,无论是在茫茫大漠还是参天古林,处处都可以看见你挺拔的身影。就似沙漠里的胡杨树一样,面对着一川风沙,依旧生机勃勃鲜活如初,将虬劲的枝干努力的伸向四面八方,汲取着日月精华,在大漠中独树一帜,即使无人问津也活出自己的精彩。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这也是一种毅力,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就算倒下了也要有骨气有尊严,我们不怕倒下,怕就怕在哪儿跌倒就而再也爬不起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就一定会失败。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命题。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人要像树一样活着,开头指出中心观点“人的信念要像树一样坚韧、坚定”,然后引用俞敏洪的话和他的个人事例来支持观点,接着通过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明信念的重要性,通过感悟最后呼吁我们“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浪,有怎样的惊涛,我们都应为着信念坚持不懈,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像树一样活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