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647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3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专题技法突破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第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考点突破 栏目导航 限时规范训练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将下列选项回填至正确位置:A水文B纬度地域C整体性D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E洋流F地貌G垂直我的答案 F A C D B G E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命题角度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典例 1(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

2、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1)(3)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 B湿地C草地D寒漠尝试解答 (1)A(2)D(3)C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1)题材料中提到是气候变化导致土地覆被发生变化,并且越年积雪面积减少,很显然首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第(2)题,湿地面积增加是因为

3、补给洼地上湿地的水分增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知是冻土融化导致的。第(3)题,该地区气候变暖,蒸发变强,土壤中的水分也发生变化,原来的耕地退化为草地。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命题角度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典例 2(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

4、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尝试解答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尝试解答(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

5、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可从关联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淡水湖的形成原因。运用水量收支原理,从补给量(冰雪融水)与排泄量(蒸发)角度分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咸水湖的形成原因。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可从气候(蒸发)、地形(封闭程度)和水文(径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海、湖演化的条件。根据材料中里海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即板块运

6、动。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原理应用1整体性的表现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组成整体各要素作为整体的部分在发展,反映整体的特征要素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整体性原理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关系的方法: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变化的方法: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7、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影响的方法: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一 自

8、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联系1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被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与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回答(1)(3)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 月 15 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A林外风速较小B林外降雪较多C林内气温较高 D林内郁闭度大(2)

9、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是()A慢,风速较小 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C快,太阳辐射较强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3)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A春季融雪量增加 B融雪速度降低 C融雪时长缩短 D河流汛期提前答案:(1)D(2)C(3)B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材料“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说明林内与林外空地气温、降水和风速相差不大,故排除 A、B、C。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区森林郁闭度大,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故 D 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落叶松人工林内

10、的融雪速度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快。“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融雪速度快;风速大,融雪速度快,故 C 正确。第(3)题,读图可知,春季云冷杉常绿原始林融雪速度比落叶松人工林融雪速度慢,因此融雪时间长,河流汛期滞后,利于水的下渗,所以生态效益高,故 B 正确,C、D 错误。云冷杉常绿原始林郁闭度高,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春季融雪量减少,故 A 错误。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2018云南高三检测)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

11、半干旱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其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下图为生物土壤结皮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中()A生物多样性没有变化 B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会破坏原生生态环境 D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2)生物土壤结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增加大气降水B增强地面蒸发 C减小昼夜温差D减少风蚀水蚀答案:(1)D(2)D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生物结皮又称生物土壤结皮、土壤微生物结皮等,其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隐花植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

12、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生物结皮也是干旱半干旱沙漠最具有特色的生物景观之一,生物结皮的存在对沙漠的固定、土壤表面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土壤抗风蚀、水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结皮也是沙漠植被演替的先锋种,对促进沙漠植被演化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命题角度一 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典例 1(2016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

13、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尝试解答 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注意文字材料提示,坐北朝南的房子,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理解落叶和常绿的区别,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常绿针叶的松柏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而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会遮挡阳光。新课标高考第二轮

14、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命题角度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典例 2(2017高考江苏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 年是加拿大建国 150 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 50N 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2017 年 3 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脉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2

15、)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尝试解答 (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干湿度(经度,从沿海到内陆)(2)差异: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原因:落基山脉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脉,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脉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气候,这里

16、降水较多的原因有。尝试解答(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4)温带海洋性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1)题,根据图中经度值,可以判断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脉前的莱斯布里奇,是从加拿大东部地区往西到西部内陆落基山脉山地地区,莱斯布里奇位于太平洋的背风坡,降水量少,所以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第(2)题,根据两地气候资料图,与温尼伯相比,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脉东麓地区

17、,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量少。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3)题,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脉,随着海拔升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依次是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带、冰雪带。(4)温哥华位于 50N 大陆西岸、太平洋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风,沿岸受到暖流增湿作用,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所以降水量大。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命题角度三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典例 3(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 2 5003 400 m 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可知,

18、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 28%,下渗占 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尝试解答(1)B(2)B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1)题,根据材料,该地区的水量支出中蒸发占 28%,下渗占 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 70%。地表蒸发只有 28%,A 错误;根据上图可知,该地

19、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故 B 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 2%,C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 5003 400 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 错误。第(2)题,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 B 正确。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北半球气候类型与自然带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下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3)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新课

21、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坡度、坡向等条件。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温度高雪线高,温度低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

22、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一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2019浙江高三 4 月选考)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

23、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2)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B (2)B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而且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在表层,枯枝落叶多,而且该

24、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故答案选 B 项。第(2)题,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多少不同,从而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故答案选 B 项。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2018南通模拟)2017 年 4 月 4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赫尔辛基所处自然带为()A温带草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苔原带(2)该自然带在欧洲所跨经度较其他大

25、洲多,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 D洋流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赫尔辛基位于北纬 60附近,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类型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 B。第(2)题,该自然带在欧洲所跨经度较其他大洲多,东西宽度大,是由于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西风带深入,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范围广,所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范围广,所跨经度较多,故选 C。答案:(1)B(2)C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三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2018吉林辽源高三下联合模拟)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

26、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3)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A700900 米B1 300 米左右C2 000 米D2 200 米(2)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A700900 米B1 0001 300 米C1 8002 200 米D3 5003 700 米答案:(1)B (2)C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太白山 3 5003 700 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A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降水少,光热不足D坡地面积小,热量条件差D 新课标

27、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读图,虚线表示物种丰富度,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对应的是海拔 1 300 米左右,海拔1 300 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 1 300 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故选 B。第(2)题,读图得知,坡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海拔范围为 1 8002 200 米,而其他海拔高度处,相对高差相同的情况下,坡地面积较 1 8002 200米处小,说明海拔 1 8002 200 米处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所以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 1 8002 200 米。故选 C。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3)题,读图得知,太白山 3 5003 700 米海拔段,海拔高,接近山顶,水热条件较差。坡地面积小,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的种类也少,D 正确。秦岭山脉海拔最高处,夏季气温在 0C 以上,该处不会有永久冰川分布,A 错误。海拔 3 5003 700 米处,坡地面积小,说明坡度大,且读不出阴坡面积大小,B错误。海拔 3 5003 700 米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光照条件好,C 错误。故选 D。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专题限时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