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专题技法突破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第4讲 地质作用规律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考点突破 栏目导航 限时规范训练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 E A B C D G F 将下列选项回填至正确位置:A岩浆岩的形成B变质岩的形成C侵蚀地貌的形成D形成谷地或盆地E多见于湿润地区F形成裂谷或断块山G形成沉积物我的答案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命题角度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典例 1(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
2、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有()指化学沉积作用 指搬运作用 指成岩作用 指火山喷发作用A B C D尝试解答 D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典例 2(2019高考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据图可推断()A地地壳厚度最薄B地金属矿产丰富C地地幔深度最浅D地地下水埋藏深尝试解答 B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地
3、下 33 km 处的莫霍界面和 2 900 km 处的古登堡界面为分界,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一般来说,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壳较薄;海拔高处较厚,海拔地处较薄。读图,地壳在地的厚度为 38.539.0 千米,在地的厚度为 37.538.0 千米,比两地的厚度大;两地地壳厚,可能为山地,推测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山谷地区,地壳有抬升,金属矿产丰富;地地壳相对较薄,地势低,附近有河流,地下水埋藏浅。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命题角度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典例 3 下图为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图,其中 L、M、N、O、P、Q 六处为板块交界处。读图,回答(1)(2)
4、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2)下列有关板块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L 附近是大洋中脊,为消亡边界BO、N、L 所在大洋面积都在扩大CO 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D六大板块内部都很稳定尝试解答(1)D(2)C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1)题,根据板块运动的方面,L 是生长边界,M 是消亡边界,N 是生长边界,O 是生长边界,P 是消亡边界,Q 是消亡边界。相邻两个字母之间为一个板块,故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6 个。第(2)题,L 位于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张裂地带,附近不是大洋
5、中脊,属于生长边界,A 错误;O 是红海,N 是大西洋,所在大洋面积都在扩大,L 所在大洋面积在缩小,B 错误;O 处海底是板块的张裂地带,附近岩浆活动频繁,C 正确;六大板块内部相对较稳定,但板块内部有小板块,很稳定的说法不够准确,D 错误。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岩浆:三进一出。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岩浆岩:一进三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
6、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判断箭头含义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板块运动与地貌(1)板块运动分类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张裂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续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
7、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常考的板块边界地震带板块位置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西兰南、北两岛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非洲断裂带非洲板块
8、内部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死海大西洋断裂带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欧亚板块生长边界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1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如图 1),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岩体,大约在 25 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它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状。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图 2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 1 中的波浪岩与图 2 中序号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 BC D(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
9、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1)B(2)B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碎屑物质形成沉积岩,是沉积岩。沉积岩可以演变成岩浆或变质岩,对应,所以是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所以是岩浆,是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对应序号。第(2)题,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岩体被侵蚀形成的。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其次是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和侵蚀。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2下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
10、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A火山岛B冲积岛C板块挤压形成的D内力作用形成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答案:(1)D(2)A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日本群岛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隆起形成,两个群岛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第(2)题,图中给出的板块有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与日本群岛之间为欧亚板块,东非大裂谷和喜马拉雅山
11、脉之间是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安第斯山脉之间是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安第斯山脉之间是南极洲板块,所以图中包括了六大板块;图中的板块交界处,箭头向两侧分开的是生长边界,如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就是生长边界;最深处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马里亚那海沟,是消亡边界,大洋中脊是生长边界;大洋板块和大洋边界不吻合,太平洋东南部属于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南亚次大陆、西亚等陆地部分。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命题角度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典例 1(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 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12、。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A B C D A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A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1)题,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 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
13、第(2)题,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 D 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 D 地层、S2 地层、S1 地层,即泥盆系、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命题角度二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典例 2(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 C3 D4尝试解答(1)B(2)B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第
14、(1)题,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沉积岩甲。第(2)题,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2。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常见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1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仔细观察图例很重要)(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
15、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质过程(1)判断地质构造从岩层形态上看,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水平方向上不同岩层的新老关系变化如果表现出中间老、两侧新,则为背斜构造,反之则为向斜构造。相同岩层的位置出现错动则为断层,或者直接由断层图例判断。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分析地质过程如果上覆岩层遭到了侵蚀,说明地壳运动以上升为主。如果断层部位的岩块下沉,说明地壳运动以下沉为主。如果水平分布的几个岩层中出现侵入型的岩浆岩层,则说明发生了岩浆活动。如果
16、某个岩层在某位置出现缺失现象,一般考虑外力的侵蚀作用或因地壳抬升导致沉积中断。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煤矿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油、气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17、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适宜建隧道避开断层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 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隧道选在背斜 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坍塌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1某地质勘探组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后,得到下表数据。甲、乙、丙三地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 500 m 的三个探测点,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区的海拔(单位:m),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据此
18、回答(1)(2)题。探测点甲乙丙数据500/300300/50500/300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乙地地形可能属于()A向斜谷 B背斜谷C向斜山 D背斜山(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地地形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适合在乙地寻找油气C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隧道最适宜选择在乙地D在甲、丙两地钻井会发现同一煤层答案:(1)B(2)A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从地表的海拔分布分析,该地为谷地;从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分析,该段岩层向上拱起,表明该地质构造为背斜。第(2)题,由上题结论可知,乙地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19、,从而形成谷地,故乙地地形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乙地为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在背斜岩层下修建隧道,岩层稳定,水向两侧流走,所以适宜在乙地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隧道;甲、丙两地位于背斜的东西两翼,两地存在相同的岩层,因此在这两地钻井可能会发现同一煤层。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二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2(2018厦门质检)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断层B断层、向斜、背斜C背斜、向斜、断层D背斜、断层、向斜C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A沿背
20、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B 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的形态判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丙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第(2)题,丁处山岭是向斜构造,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图中向斜槽部无裂隙。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命题角度一 流水作用与地貌典例 1(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回答(1)(
21、3)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C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B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D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
22、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命题角度二 风力作用与地貌典例 2(2017高考海南卷)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下图)面积超过 1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下图):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据此完成(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A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B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C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D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2)
23、小明若在 1 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A暴雪 B强风 C低温 D太阳辐射尝试解答(1)B(2)D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关键是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再结合季节即可得出答案。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命题角度三 外力作用对地理环境影响典例 3(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
24、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回答(1)(3)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有()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C D(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C B B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
25、成岩。其中,以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侵蚀流水侵蚀形成 沟谷、瀑布、峡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红色沙漠”风力侵蚀形成 风蚀沟谷、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西北地区戈壁、裸岩荒漠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沉积流水沉积形成 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处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三角洲:河流入海口风力沉积形成 沙丘、沙垄黄土堆积物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外力作用的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区域特点主导外力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作用湿润、半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大流水作
26、用高山地区气温低、冰川发育冰川作用沿海地区海水运动海浪作用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地区特点典型地貌示意图河流上游地形陡,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风力作用地区特点典型地貌示意图风源地附近风力强,以侵蚀作用为主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离风源较远地区风力弱,以堆积作用为主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在流域
27、中的空间位置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山区河流流出谷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则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海滨地区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4.沉积分异规律及应用流水、风力等作用逐渐减弱,导致比重大、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比重小、颗粒小的物质后沉积的现象叫沉
28、积分异规律。其可以用来判断流水流向和风向,也可推测沉积物沉积时的流水和风力的强弱,进一步推测当时地理环境特征。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5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
29、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一 流水作用与地貌1河流阶地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河流地貌,即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水位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坡地的地形。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
30、况下,阶地越高,其形成的年代越老。读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回答(1)(3)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形成图中河流阶地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A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沉积C地壳下降、流水沉积D地壳抬升、流水侵蚀(2)河流阶地发育过程中,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 BCDB D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考古学家在河流阶地发现了早期人类居住的遗址,其原因可能是()A河网密集,水运便利B地质稳定,居住安全C地势平坦,便于农耕D地势较低,气候适宜C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河流阶地是在外力作用下
31、形成的一种河流地貌,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阶地呈现一层一层的堆积状态,可以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抬升和流水沉积。第(2)题,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其形成的年代越老。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各级阶地的分界线,根据分界线的高低可以得到,河流阶地发育过程中,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第(3)题,早期人类居住的遗址出现在河流阶地,是因为河流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而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利于农耕。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二 风力作用与地貌2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
32、宽谷的爬升沙丘景观。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B C D答案:(1)D(2)C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图中沙丘地势高、坡度大,不属于洪积平原;三角洲一般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第(2)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
33、选 C 项。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题组三 外力作用对地理环境影响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1)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2)下列关于图中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防风沙掩埋 背风坡B防水灾 高地C防水灾 远离河流D防风沙掩埋 迎风坡答案:(1)C(2)B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解析:第(1)题,分析地貌变化需要关注两幅图的差异,从等高线的数值差异可以看出,1311 年该地海拔变高,由此可知,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沉积作用。根据该地处于河汊处可知,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为流水沉积。第(2)题,从等高线闭合区域和弯曲状况看,1234 年甲区域海拔低于 52 米,该时期城市迁至海拔高于54 米的乙区域;而 1311 年乙区域海拔低于 56 米,该时期城市迁至海拔高于 56米的甲区域。从城市搬迁主要追求高地,但始终在河流附近可以看出,城市需要水资源,但又需防水灾。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专题限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