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614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统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封建政治是周代以分封制为代表政治制度,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分散在贵族手中,中贵族政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员的任免由皇帝决定,而不是世袭,因此秦朝推

2、行的是官僚政治,故D项符合题意;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末期逐渐瓦解,并不利于统治,排除B项;郡县制并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C项。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说:“十月革命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这表明十月革命人士认为A. 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 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反封建斗争最终胜利C. 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D. 俄国革命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等信息和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人士认为十月革命具有世界意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C项正确。A项是二月革命的影响,故错误。B项中“最终”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而不是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项错误。3.1973年,欧洲共同体9国,出口贸易额为21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10650亿美元,远远超过苏联,为美国的77.7%。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材料表明欧共体当时A. 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

4、国B. 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C. 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D. 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欧共体成立时仅仅是个经济共同体,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才进一步加强,而且两极格局解体与欧共体发展并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D两项。当时欧共体的经济实力仅有某些指标超过了美国,其中国民生产总值就没有超过美国,故排除A项。4.下图是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一项示意图。这反映了A. 耕作技术成熟促使人地矛盾开始缓解B.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

5、可知,春秋战国铁犁发展到汉代耦犁再到唐朝曲辕犁,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说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故C选项正确;材料图片无法体现人地矛盾开始缓解,故A选项错误;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指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图片也没有反映,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小农经济与其它经济形式作比较,故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时学生容易错选B或D。原因是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图片的信息含义,没有将农业生产技术与经济形态、经营方式等概念区别开来,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应该加强相关概念的讲解与运用。5.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

6、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B.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D.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战国中晚期”、“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等信息可知,这说明战国中晚期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河北兴县”、“河南新郑”两个地区的出土铁农具的情况,无法得知其他地区的使用情况,不能得出战国中晚期铁农

7、具的使用已很普遍;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的使用状况,没有体现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铁农具的制作技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6.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三服官”“三工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A. 私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民间手工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消耗大、生产规模大的特点,所以答案选择B项。中国古代的私营手工业的从业人员没有材料中的那么多,家庭手工业更是如此,ACD都不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7.中唐以后,“总

8、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道,其河东、镇冀、魏博、范阳、淄青等十五道,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人倚办止于江南八道”。这表明A. 北方长期战乱不断B. 北民南迁进程加快C. 南方经济地位提高D. 赋税制度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中唐以后北方“不申户口”,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说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地位提升,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当时北方战乱,排除A;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未反映出赋税制度的变化,而且赋税制度的变化是全国性的,不存在南北之分,排除D。8. 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A. 土地兼并严

9、重B. 小农经济的弱化C. 商品经济发达D. 井田制得以恢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明代土地兼并严重。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及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土地兼并【名师点睛】本是考查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的相关知识。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土地私有制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卑劣手段, 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让拥有土

10、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9.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A. 汉代江南地区B. 唐代关中地区C. 宋代太湖地区D. 明代苏杭地区【答案】D【解析】【详解】由表格中工场工人和商人、工场主的数据可知,此时该地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地是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苏杭地区,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而汉代、唐代以及宋代均没有资本主义萌芽,故ABC错误。10.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商人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

11、建宅院,光显门楣”。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 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B. 儒家财富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C. 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D. 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商人重信义,若背信弃义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说明儒家道德规范影响商业行为,因此选D;题干中没有体现以商养农的方式,选项A排除;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儒家的财富观是商人个人致富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商业发展的动力,商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有资金、劳动力、市场、原材料、政府的政策等因素,选项B排除;商人致富后就去置地购房,并不利于资本的积累以及商业的再生产,选项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能从材料中的关键词“背信弃义”“光显

12、门楣”解读出儒家思想,进而反推出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规范对明清商人商业行为的影响。11.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 朝贡贸易推动地区商业繁荣B.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D. 市镇的政治色彩不断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松江的棉布,景德镇的瓷器业,盛泽镇的丝绸业,可以看出区域专业化程度明显,答案为B;材料没有体现朝贡贸易,A错误;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逐渐被民营工业取代,C错误;从材料看出市镇的商业繁荣,但是没有体现政治色彩

13、,D错误。12.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A. 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B. 商业发展得益于经济政策的变化C. 繁荣的商业市镇开始形成D. 成为晋商徽商的主要活动区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等反映了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为迅速,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

14、代商业发展区域间长途贩运业13.索马里海盗,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国船只的犯罪者,2009年以来亚丁湾一带海盗活动更趋频繁,平均每四天就有一艘船遭劫,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有人研究这一海域早在15世纪末就有一著名国际“海盗”出现过,这一“海盗”最有可能是( )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答案】B【解析】【详解】“索马里”位于非洲东海岸区域,新航路开辟中第一个达到亚洲的航海家是达伽马,B正确;A只到达南非好望角,排除;C是横渡大西洋航行,排除;D是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航行,排除。故选B。14.葡萄牙占据的澳门一度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这里为中心,曾建立起几条重要的国

15、际贸易航线(见以下示意图)。下列对这种贸易的评述,正确的是A. 它兴起于13世纪,以葡萄牙为主导B. 它说明中国已经全面卷入世界市场C. 它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并成为主要货币D. 它刺激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形成【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葡萄牙占据澳门”发生在17世纪,故A错误;中国已经全面卷入世界市场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错误;交子的形成发生在北宋时期,故D错误;葡萄牙占据澳门,对澳门实行殖民统治,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并成为主要货币,故C正确。15.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规范和文

16、化、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A. 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 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为目标C. 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D. 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可知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故答案为C项;欧洲文明曾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但近代欧洲殖民扩张

17、带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影响首先是灾难,然后才是客观进步效果。A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欧洲殖民以扩张和掠夺等为主要目标,B项排除;在16-18世纪,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在当时仍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D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提炼观点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16.据统计,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威尼斯商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大约进口350万英镑价值的香料,但是在15021505年的4年中,这一数据下降到每年100万英镑左右。这一现象反映出A. 欧洲市场香料交易量大幅下降B. 欧洲贸易的中心逐渐发生转移C. 世界市场的雏

18、形由此开始出现D.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中断【答案】B【解析】【详解】亚历山大港位于埃及,属于地中海地区,这是传统东西方商路中心,此时威尼斯商人从此港口进口货物的数量减少,说明了此地贸易中心地位受到冲击,结合所学,这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影响,故选B项。欧洲市场香料交易量大幅下降是材料中的表象,错误。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中断不是题干的现象,错误。17.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A. 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19、B. 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C. 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D.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英国政府明确规定北美殖民地的物产只供应英国,其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本上的船只运输,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旨在打击掌握海上商业霸权的荷兰的利益,故选B;A、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在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形成的,故C项错误。【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651年”,此时正是英国殖民扩张时期,1588年已经打败西班牙,取得海上霸权,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冲击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商业霸权。18.18世纪的英国,只有

20、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设立,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A. 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政策变化B. 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C. 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D. 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这反映了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放弃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经济政策的改变,不是经济职能;

21、C选项错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指的是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与材料信息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民主化进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9.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出版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20家公司控制全国日报发行量的52%,20家公司控制着全国期刊发行量的50%,3家广播电视公司控制了广播电台和电视的80%.不仅如此,报业公司同时还控制了全国27%的电台。上述重大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A. 美国新闻出版水平大大提高B. 垄断资本日益渗透到新闻出版领域C. 美国传媒领域出现了跨界经营D. 美国的新闻出版水平普遍低于欧洲【答案】B【解析】题干说到新闻出版领域的重大变化是少数公司控制着相关领域的足够

22、多的份额,这本身是垄断行为,这些公司也就是垄断公司,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新闻出版的水平和跨界经营问题,故排除AC;由于没有欧洲的数据,所以没法得出D的结论,故排除D。20.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概括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品名1843年1855年茶1300多万斤8400多万斤丝1000多包5600多包A. 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 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D.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答案】C【解析】据材料“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

23、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也日益加深,故C选项正确;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时中国仍然以小农经济占主导,故A选项错误;仅仅以丝、茶出口的数据也不能说明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故B选项错误;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不是已经解体,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数据变化,1843年到1855年,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同时,结合“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的关键信息,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1.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

24、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A.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 引进了一批外商企业C. 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 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答案】A【解析】“旧轨”意指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封建统治,但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却极大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根据题意A项最符合。22.汉冶萍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组成的。可该企业仅民国5至8年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至民国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至民国14年,大冶炼铁厂也停工。结合所学分析判断此企业出现盈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 盈:欧战爆发

25、,钢铁价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自主B. 盈:机器进口,设备新颖;亏:钢铁官营,腐败严重质量低下C. 盈:设实业部,大力补贴;亏:军阀混战,国内钢铁需求下降D. 盈:政府支持,实业救国;亏:列强卷土重来,加紧资本输出【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企业的盈利是在民国五年到民国八年,即在1916-1919,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而其他的时期都是亏损,其原因应该包括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以及在关税上有列强所操控,故A选项正确;盈利和增加新设备没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该企业的盈利并不是由于补贴的结果,也不是政府帮助和支持的结果,故C、D选项错误。23.清末

26、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A. 民族企业需要清政府的大力支特B. 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C. 民族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D. 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竞争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对张謇企业的保护,阻碍其它民族企业的发展,说明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B正确;A说法属于对材料曲解,排除;材料与民族资本家的竞争无关,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24

27、.1876年,发昌机器厂在申报刊登广告,称该厂“专造大小轮船机器,已造起数艘,快马如飞”。1893年该厂生产的“汉阳号”轮船卖给朝鲜商人。这表明近代中国轮船行业A. 已经完全实现了生产的自主化B. 与西方轮船行业展开竞争经营C. 成为近代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D. 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答案】B【解析】依据“申报刊登广告”进行广告宣传,可知B正确;选项A中“完全实现了生产的自主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选项C、D与题意无关,排除。25.1897年上海举办了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某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

28、。”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 政府积极推广西方的生活方式C. 西方舞会与中国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 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的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信息可知当时的中国人逐渐开始摒弃男女有别的守旧观念,受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但只限于一些开明人士,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各家报纸的评论,并不能反映政府的态度。故B项错误;中西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融合,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各家报纸对西方舞会的认同态度,表明一些开明人士已开始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择D。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9、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行政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严格的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明确了监察官的任职期限与升迁。“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历代还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来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小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材料二 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相互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

30、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摘编自(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三 美国的行政监督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分散在各有关部门分别执行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摘编自李玉赋编中国廉政建设研究成果集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监察人员任用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2)根据材料二,从法律的角度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兴盛的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31、。【答案】(1)特点:监察官有明确的任职期限;以法律规定监察官的职责;监察官员的品秩较低评价:对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作用;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并不代表民众履行职责而只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2)原因:法律(罗马法)对权力的制约;监察制度防止权力的滥用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监察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中国古代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根据“明确了监察官的任职期限与升迁”可以得出监察官有明确的任职期限;根据“历代还制定了监

32、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来规定监察官的职责”可以得出以法律规定监察官的职责;根据“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小知县”可以看出监察官员的品秩较低。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并结合所学,从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作用、实际效能有限、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等方面来回答。(2)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兴盛的原因,根据“这些官吏相互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是法律对权力的制约和监察制度防止权力的滥用。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根据“美国的行政监督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

33、督等”,可以分析得出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根据“行政监察的任务分散在各有关部门分别执行”,可以看出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根据“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可以看出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二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董猬救活荒民书材料三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

34、样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商业活动、城市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两个城市有了哪些变化?【答案】(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或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主要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分散性。(2)土地兼并。措施:限田、均田。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3)城市布局:商业活动的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晓市

35、、夜市、街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监控。城市职能:经济职能大大加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材料中的“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应当联系所学,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具有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分散性等方面来回答。(2)从“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可以看出,材料二反映的社会问题是土地兼并。联系所学可知,针对这一问题,统治阶级采取了限田、均田的措施。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这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36、发展的必然结果。(3)根据图示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从城市布局来看,商业活动的时间、空间不受限制;从商业活动来看,不再受政府的监控;从城市功能来看,经济职能大大加强。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

37、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

38、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答案】(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2)原因:白银外流;列强侵华不断加剧。关联度: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信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任意2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从材料“新世界的种植场”“欧洲”“西班牙人”“美洲的特产”等关键信息可知,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究其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由分散逐渐走上一个整体,地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同时伴随着还有进行殖民扩张。(2)从材料时间“845年”可知

39、,这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是由于伴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白银大量外流。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图一讲的是交通工具由帆船到汽车,这说明动力发生了变化,由风力、人力到内燃机的使用,也已经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图二讲的是由从欧洲出发到世界各地。因此可以知道,交通工具的进步,更加有利于远行,也就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从图二也可以知道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影响;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原因和影响;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