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579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下列服装不属于中国传统服装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A项是长袍马褂,B项是满族旗袍,C项是中山装,它们都是中国的传统服饰;D项是西装,属于西方服饰。答案D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社会变革的推动“欧风美雨”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A B C D解析注意关键词:社会原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属于服装自身的原因,不是社会原因,故排除所有带的选项,所以本题选C。答案C3对右图中的住宅认识不正确的是()。

2、A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B是乡村中普通居民的主要住房类型C是城市中普通居民的主要住房类型D中西合璧是其典型特征解析图中所示为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与西方文化无关。答案D4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纱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服饰的变化发式的变化礼仪的变化是否缠足的变化A B C D解析通过对比两幅图片可发现,近代习俗在服饰、发式、礼仪、缠足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答案A5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婚姻法应

3、颁布于 ()。A民国初年 B新中国建立之初C改革开放后 D维新变法时期解析从材料中的反对封建婚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可以判断出该法颁布于新中国初期。答案BB组(能力题)6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广东约3 000名各界群众隆重集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下图中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D出现于19世纪末期解析本题考查再现能力。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中山装,时间应是20世纪初期,故选D项。答案D7“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

4、年贺,两手深深打一躬。”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答案C8“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番菜”“刀叉”“香槟”均与西餐相关,而西餐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由此推断应该是清朝晚期。答案B9右图是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外滩西侧各种欧式风格建筑群。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外滩建筑群形成于近代,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这表明近代上海的突出特点是()。A殖民主义色彩浓厚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C崇尚西

5、方建筑文化 D国际文化交流活跃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外滩建筑群是近代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是上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见证。答案A10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观念 B审美情趣C生活水平 D国际潮流解析从材料图片可以看出,青年人的着装是清一色的军装,再加上时间信息“20世纪60年代”,综合分析是政治观念对青年人的影响所导致的结果。B项审美情趣应是服饰的多样化。C项生活水平从服饰上无法看出。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A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

6、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中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5分)(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3分)答案(1)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2)变化: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3)变化:妇女废止缠足、男性革除结辫陋习(若回答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社会习俗逐步近代化等内容也可)。原因:西方文化的传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