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组成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淋巴组织液2(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内环境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就不会患病B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内环境主要由、组成D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3(2分)(2013桃城区校级二模)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
2、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积累所致B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4(2分)(2014南通学业考试)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呼吸酶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组织液、淋巴多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5(2分)(2007宁夏)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6(2分)(2011北京)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
3、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7(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甲状腺激素在哺乳动物激素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一般不会出现()A有机物分解加强BO2消耗量增加CATP形成增多D体温明显升高8(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体温调节和感觉的中枢分别是()A小脑和大脑皮层B下丘脑和脑干C脑干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9(2分)(2015苏州)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会发生()A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B皮肤汗腺的
4、分泌增强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10(2分)(2014秋临江市校级期中)在切除甲状腺10天后,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A胰岛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11(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都能分解后进人血糖B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糖尿C运动员奔跑时,血糖浓度不会下降,所以没有肝糖原分解D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12(2分)(2013秋姜堰市期中)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的过
5、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可以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都是蛋白质类物质13(2分)(2009闵行区一模)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14(2分)(2011秋本溪县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15(2分)(2008上海)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
6、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BCD16(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后膜释放B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膜电位变化C神经递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17(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发生的前提B刺激处,该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C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D兴奋在反射弧中处是单向传递18(2分)(2014秋响水县校级期中)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7、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语言功能在语言中枢也有细致分工D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节19(2分)(2012秋徐州期末)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20(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记忆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浆细胞)21(2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艾滋病又叫
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其病原体(HIV)有细胞结构B艾滋病毒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结果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丧失C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D患艾滋病的个体各种感染机会增加,最终免疫能力全部丧失22(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D效应T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23(2分)(2013秋姜堰市期中)图乙表示对燕麦胚芽鞘尖端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A、B放在去除
9、尖端的胚芽鞘上(如图甲),该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向左弯曲生长B停止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D直立生长24(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5(2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条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条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26(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
10、用可能相同B保留有芽的插条因芽能产生生长素,扦插时更易成活C生长素直接参与植物细胞的代谢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27(2分)(2014扬州学业考试)如图表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28(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C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最多D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9(2分)(
11、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生长素类似物和动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激素类药物,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而育苗B给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C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促进果实成熟D摘除果树的顶芽后在顶端涂抹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侧芽的发育而多结果30(2分)(2013丰泽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保持稳定D无法确定31(2分)(2014南通学业考试)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
12、征B“单独二胎”政策将影响人口的出生率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左右32(2分)(2013天津学业考试)“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33(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B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D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34(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
13、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下列关于“S”型曲线中K值的说法错误的是()A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B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D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35(2分)(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末)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B样方大小一般是1m2C适于调查动物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为各样方密度平均值二、非选择题:36(7分)(2013广陵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是(2)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
14、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图甲中兴奋在哪两个细胞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结构中的液体为(3)图乙中结构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的效应是(5)图乙中结构的形成与什么细胞器有关?37(6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如图是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E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是指病毒经过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后,特有抗原刺激T细胞,经过过程形成B细胞(2)T细胞成熟于(3)图中细胞A为细胞(4)C与D的结合,依赖于细胞B的作用(5)E的最终消灭依赖于的作用38(6分)(2014广陵区校级模拟)下面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1,其
15、中a、b、c、d、e、f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相应字母):(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其原因是(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下丘脑分泌的e和垂体分泌的f就会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调节(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4)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图2: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目的是;将A瓶分别与其余装置比较,可得出的结论
16、是39(5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此,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1)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2)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月季枝条,均分7组,将其中的6组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3)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其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12345672,4D浓度清水101510131011109107105生根平均值2.03.89.420.39.11.3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3)实验结果与分
17、析:第4组月季插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第七组月季插条没有生根其原因是(4)以下关于此探究实验的结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促进月季枝条扦插生根的2,4D最适浓度在1011mol/l左右B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D2,4D溶液能促进插条开花40(6分)(2014东台市校级学业考试)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2)作出假设:(3)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
18、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模型(5)结果分析: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6)问题探讨: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A吸管
19、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组成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淋巴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淋巴可以通过淋
20、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A正确;B、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B正确;C、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正确;D、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内环境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就不会患病B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内环境主要由、组成D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版权所有分析:据图示
21、可知,为淋巴,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共同构成内环境解答:解:A、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也有可能患病,如遗传病、传染病等,A错误;B、为细胞内液,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正确;C、内环境主要由淋巴、血浆、组织液组成,C正确;D、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和内环境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2分)(2013桃城区校级二模)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积累所致B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22、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考点:脑的高级功能;稳态的生理意义版权所有分析: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解答:解: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乳酸积累所致,A正确;B、猪流感病毒入侵会引起发热、腹泻等内环境紊乱的症状,B正确;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通过体液运输,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中枢兴奋,C正确;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
23、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2分)(2014南通学业考试)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呼吸酶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组织液、淋巴多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版权所有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只存在于细胞
24、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呼吸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B正确;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2分)(2007宁夏)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
25、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在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中,当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而产生渴觉,因此,渴觉产生说明血浆渗透压升高了,在运动中,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除了CO2和乳酸增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量出汗而失水过多解答:解:AB、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和乳酸浓度升高都不会引起口渴的感觉,AB错误;C、人长时间运动会大量排汗,造成体内水分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会产生口渴感
26、觉,C正确;D、长时间运动不会使血糖升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6(2分)(2011北京)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
27、细胞外液液体总量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稳态的生理意义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原理渗透作用是具有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原理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存在着浓度差,水分子就可以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原生质层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溶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人一次性饮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吸水膨胀,要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必须使细胞中的水分渗出又渗透作用原理可知,只有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时,细胞中多余的水分才能渗出,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解答:解:A、静脉滴
28、注高浓度盐水( 1.8% NaCl 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A正确;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C、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不会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C错误;D、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会增加细胞外液液体总量,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的细胞一定是一个活细胞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验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最佳实例是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一次施肥过多引起“烧苗”,是由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突然增高,导致植物的根细胞吸水
29、发生困难或不能吸水所至盐碱地里大多数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之一也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造成的淹制的鱼、肉等不易变质,是由于高浓度的盐溶液使细胞等微生物失水死亡之故7(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甲状腺激素在哺乳动物激素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一般不会出现()A有机物分解加强BO2消耗量增加CATP形成增多D体温明显升高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其生理作用为: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增强,有机物分解增
30、加,A正确;B、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B正确;C、在有机物分解增加的同时,ATP合成增加,C正确;D、正常人的体温相对稳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能够根据生理作用对现象进行判断;明确正常人的体温相对稳定,体温维持稳定的机制就是产热等于散热8(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体温调节和感觉的中枢分别是()A小脑和大脑皮层B下丘脑和脑干C脑干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版权所有分析:下丘脑地位和功能: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
31、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控制人体的中枢神经,属于高级神经中枢,分为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能够思考、学习、记忆解答:解: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中枢和感觉中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9(2分)(2015苏州)当健康
32、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会发生()A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B皮肤汗腺的分泌增强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解答:解:A、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由于缺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A错误;B、皮肤汗腺的分泌减弱,以减少水分的散
33、失,B正确;C、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C错误;D、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0(2分)(2014秋临江市校级期中)在切除甲状腺10天后,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A胰岛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版权所有分析: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比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指的是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
34、的工作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两种方式正反馈调节使得系统偏离平衡,负反馈调节使得系统回归平衡生命系统的调节多数属于负反馈调节可以这么理解:分级调节是具体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而反馈调节则是生命活动调节的普遍方式分级调节属于反馈调节过程中的一部分解答:解: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可通过分级调节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又可以通过反馈调节调节促激素的分泌;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减少,故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激
35、素分泌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11(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都能分解后进人血糖B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糖尿C运动员奔跑时,血糖浓度不会下降,所以没有肝糖原分解D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正常人体的血糖能够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是神经激素调节的结果进食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了血糖的去路,即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速血糖转变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加快血糖转化为脂肪、蛋白质等非糖物质;饥饿时,血糖降低,胰高
36、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了血糖的来路,即加速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加快脂肪、蛋白质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解答:解:A、在肝糖原与肌糖原中,只有肝糖原能分解后进人血糖,A错误;B、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时,体内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能够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不会出现高血糖,也不会出现尿糖,B错误;C、运动员奔跑时,血糖浓度不会明显下降,是通过肝糖原分解进入血液实现的,C错误;D、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意在强化学生对血糖调节的理解与运用12(2分)(2013秋姜堰市期中)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
3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可以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都是蛋白质类物质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但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解答:解:A、分泌腺
38、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A正确;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但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因此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B正确;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进入相应细胞,并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或肌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因此细胞2可以为肝细胞,C正确;D、如果细胞1是性腺细胞,会产生性激素,但性激素是脂质的固醇类物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
39、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3(2分)(2009闵行区一模)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版权所有分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说明它的作用部位在突触间隙解答:解: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是轴突的上的一部分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ABD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
40、在神经递质的传导,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审题的能力,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4(2分)(2011秋本溪县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版权所有分析:据图分析:a、b两个神经元形成一个突触,c、b两个神经元形成一个突触,b、c两个神经元形成一个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
41、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刺激a处,会导致b处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A正确;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处发生电位变化,但能引起c处发生电位变化,B错误;C、刺激c处,b处会发生兴奋,a处不会发生兴奋,C错误;D、刺激a处,b处先兴奋或抑制,c处后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示着重
42、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意在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15(2分)(2008上海)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BC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对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与受刺激时动作电位的考查,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的正电荷增加,膜外的正电荷减少,逐渐变成外负内正解答:解:发现题图可知,表现为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因此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和
43、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6(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后膜释放B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膜电位变化C神经递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版权所有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
44、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据此答题解答:解:A、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A错误;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膜电位变化,B错误;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而突触间隙中是组织液,因此神经递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错误;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反射弧示意
45、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发生的前提B刺激处,该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C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D兴奋在反射弧中处是单向传递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是突触据此答题解答:解:A、
46、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是反射弧,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发生的前提,A正确;B、刺激处,该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C、由于上有神经节,所以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C正确;D、处是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处是单向传递,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和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8(2分)(2014秋响水县校级期中)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
47、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语言功能在语言中枢也有细致分工D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节考点:脑的高级功能版权所有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答:解:A、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B、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说话,B错误;C、语言中枢分为多个功能区,语言功能在语言中枢也有细致分工,C正确;D、大脑皮层有
48、控制机体最高级的中枢,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节,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脑的高级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形成的原因19(2分)(2012秋徐州期末)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通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
49、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解答:解:A、神经调节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速度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A正确;B、体液调节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到内环境,经运输,到器官起作用,故所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作用范围广泛,B正确;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C正确;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D错误故选
50、: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他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有此激素只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作用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激素与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经过细胞内复杂的反应,从而激发出一定的生理效应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等20(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记忆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二
51、次免疫的过程是当同一种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以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效应细胞快速进行免疫应答,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解答:解:A、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A错误;B、记忆细胞的功能是接受抗原刺激后增值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B错误;C、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作用于被病原体侵入的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病原体,C错误;D、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功能的产生抗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对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1(2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
52、的是()A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其病原体(HIV)有细胞结构B艾滋病毒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结果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丧失C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D患艾滋病的个体各种感染机会增加,最终免疫能力全部丧失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版权所有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解答:解:A、艾滋病病原体为HIV
53、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B、艾滋病毒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结果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丧失,B正确;C、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C正确;D、患艾滋病的个体由于免疫力下降,各种感染机会增加,最终免疫能力全部丧失,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艾滋病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22(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D效应T细胞
54、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1、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3、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免疫主要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解答:解:A、某过敏原再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A错误;B、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
55、无力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C、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定抗体,C错误;D、效应T细胞只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再由体液免疫清除相应的抗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两种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理解和运用23(2分)(2013秋姜堰市期中)图乙表示对燕麦胚芽鞘尖端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A、B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如图甲),该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向左弯曲生长B停止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D直立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实验
56、是验证单侧光照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单侧光照会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因此造成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解答:解:由于生长素在单侧光照作用下向背光侧转移,因此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即甲图中琼脂块中的实质浓度AB,因此乙图中去尖端的胚芽鞘左侧生长快,右侧生长慢,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故选:C点评:对于单侧光照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4(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考点:生长素的产生
57、、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版权所有分析:分析实验:实验为一组对照实验,自变量为不同的琼脂块,观察因变量为胚芽鞘是否发生弯曲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进行处理,胚芽鞘会发生弯曲生长解答:解:A、实验中不存在相关实验验证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因此不能得出该结论,A错误;B、分析实验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中是否含生长素,从实验结果看出,不含生长素的对照组不生长,而含生长素的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由此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B正确;C、该实验的胚芽鞘上均不存在尖端,因此不能获得该结论,C错误;D、由于该胚芽鞘不存在尖端,而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因此该实验不能
58、获得该结论,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总结能力,难度不大考考生要注意审清题意,题中要求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分析实验可得结论25(2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条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条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版权所有分析: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和摘心能使侧芽生长素降低,解除顶端优势解答:解:顶端优势的产生是因
59、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因此去掉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的生长素量降低,以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6(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可能相同B保留有芽的插条因芽能产生生长素,扦插时更易成活C生长素直接参与植物细胞的代谢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版权所有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
60、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解答:解:A、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可能存在两种不同浓度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相同,A正确;B、保留有芽的插条因芽能产生生长素,扦插时更易成活,B正确;C、生长素只调节植物的代谢,C错误;D、生长素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因此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27(2分)(2014扬州学业考试)如图表对植物某营养器官
61、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版权所有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B对应的浓度都起促进作用,C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大于C点的浓度则起抑制作用,所以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大于C的浓度和小于C的浓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
62、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8(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C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最多D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解答:解:A、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
63、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A正确;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器官衰老脱落,C正确;D、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9(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生长素类似物和动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激素类药物,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而育苗B给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C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促进
64、果实成熟D摘除果树的顶芽后在顶端涂抹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侧芽的发育而多结果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即低浓度促进开花结果,高浓度可以疏花疏果动物性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动物性器官的成熟和产生生殖细胞顶端优势生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解答:解:A、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激素类药物,可以使雌雄亲鱼的性器官成熟并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而育苗,A正确;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系统消化分解,因此糖尿病人不能口服胰岛素,B错误;C、用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
65、;D、摘除果树的顶芽后,可促进侧芽的发育而多结果,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类似物和动物激素的应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激素的作用的理解和运用30(2分)(2013丰泽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保持稳定D无法确定考点: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年龄组成:(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
66、,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解答:解:据图分析,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年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31(2分)(2014南通学业考试)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单独二胎”政策将影响人口的出生率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左右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1、种群密度是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参数2、计划生育降低出生率,单独二胎提高出生
67、率3、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4、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A、种群密度直接反映种群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B、“单独二胎”政策将提高出生率,B正确;C、岩礁上贝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种群密度应用样方法调查,C错误;D、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 左右种群增长率最高,短时间能恢复到K值,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32(2分)(2
68、013天津学业考试)“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版权所有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解答:解:当食物(养料)充足、没有敌害等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呈现“J”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
69、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容易题33(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B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D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版权所有分析:1、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70、,形成“S”型增长曲线2、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解答:解:A、在05天内,种群数量不断增大,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A正确;B、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K值,B错误;C、该生物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是1600,C错误;D、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S型曲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34(2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下列关于“S”型曲线中K值的说法错误的是()A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
71、的K值可能不同B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D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版权所有分析: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解答:解:A、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A正确;B、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B错误;C、K值与各种生物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关,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C正确;D、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
72、纳量,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K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5(2分)(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末)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B样方大小一般是1m2C适于调查动物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为各样方密度平均值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版权所有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易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解答:解: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
73、响,A正确;B、样方大小一般是1m2,B正确;C、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用标记重捕法,C错误;D、种群密度为各样方密度平均值,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样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调查范围,理解调查注意点,属于中档题二、非选择题:36(7分)(2013广陵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是垂体(2)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图甲中兴奋在哪
74、两个细胞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细胞3和细胞2;图乙中结构中的液体为组织液(3)图乙中结构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的效应是兴奋或抑制(5)图乙中结构的形成与什么细胞器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考点:细胞膜的功能;突触的结构版权所有分析:1、图甲中包含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等几种方式;细胞1分泌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细胞2分泌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但细胞3可以作用于细胞2,体现了神经体液调节;细胞3属于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受体,属于神经调节;细胞4产生的信号分子不需要通过血浆的运输,直接通过组织液作用于靶细胞2、图乙表示的是突触的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
75、、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图中表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a是突触小体解答:解:(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是垂体(2)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细胞3和细胞2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图乙中结构中的液体为组织液(3)图乙中结构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的效应是兴奋或抑制(4)图乙中结构是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答案为:(1)垂体(2)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细胞3和细胞2 组织液(3)兴奋或抑制(4)高尔基体、
76、线粒体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能够识记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根据其功能确定其靶细胞;识记神经纤维发生兴奋时产生的电位变化;识记突触的相关结构并能识别图中数字编号;明确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单向性37(6分)(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如图是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E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是指病毒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后,特有抗原刺激T细胞,经过过程形成B效应T细胞(2)T细胞成熟于胸腺(3)图中细胞A为记忆细胞(4)C与D的结合,依赖于细胞B的识别作用(5)E的最
77、终消灭依赖于吞噬细胞的吞噬的作用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1、据图分析,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效应T细胞,C表示效应T细胞的受体,D表示靶细胞上抗原决定簇,E表示抗原(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1)过程表示病毒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后,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B),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2)T细胞来源于
78、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3)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A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4)靶细胞上抗原决定簇与效应T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依赖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作用(5)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与体液中抗体特异性的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答案为:(1)吞噬 效应T(2)胸腺 (3)记忆(4)识别(5)吞噬细胞的吞噬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8(6分)(2014广陵区校级模拟)下面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1,其中a、b、c、d、e、f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相应字母):(1)当人体受到
79、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其原因是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而不能逆向传递(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下丘脑分泌的e和垂体分泌的f就会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C胰高血糖素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其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4)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图2: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目的是作为对照;将A瓶分别与其余
80、装置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培养基的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下丘脑不能分泌TSH;垂体能够分泌TSH;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下丘脑能够促进垂体分泌TSH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1、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胰岛分泌的激素可参与血糖调节,肾上腺细胞分泌的激素可参与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3、性腺细胞可分泌性激素促进配子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形成解答:解:(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而不
81、能逆向传导(2)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种调节过程为反馈调节(3)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其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4)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A瓶的作用是进行对照由图中实验结果和图形的变化差异可知,培养基的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下丘脑不能分泌TSH;垂体能够分泌TSH;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下丘脑能够促进垂体分泌TSH故答案为:(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而不能逆向传递(2)负反馈(3)C胰高血糖素肝糖原分解和其他
82、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4)作为对照培养基的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下丘脑不能分泌TSH;垂体能够分泌TSH;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下丘脑能够促进垂体分泌TSH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中激素调节过程,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9(5分)(2014秋邗江区校级期中)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此,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1)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2)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月
83、季枝条,均分7组,将其中的6组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3)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其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12345672,4D浓度清水101510131011109107105生根平均值2.03.89.420.39.11.3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3)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组月季插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由于2,4D浓度适宜,促进了月季插条大量生根;第七组月季插条没有生根其原因是由于2,4D浓度过高,抑制了月季插条生根(4)
84、以下关于此探究实验的结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促进月季枝条扦插生根的2,4D最适浓度在1011mol/l左右B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D2,4D溶液能促进插条开花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1、实验课题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来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一D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所以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探究不同浓度的2,4一D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2,4一D浓度的上升,促进生根的效果越来越强,超过一定范围,促进生根的效果越来越弱,甚至是抑制生根解答:解:(
85、1)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对照作用(3)由实验结果分析,第4组月季插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1011mol/l的2,4一D促进生根的效果较强,第七组月季插条没有生根其原因是105mol/l的2,4一D抑制了月季插条生根(4)根据该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有:促进月季枝条扦插生根的2,4一D最适浓度在1011mol/l左右;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但根据该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2,4D溶液能促进插条开花的结论故选:D故答案为:(1)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插条生根的
86、最适浓度(2)起对照作用(3)由于2,4D浓度适宜,促进了月季插条大量生根 由于2,4D浓度过高,抑制了月季插条生根(4)D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图文信息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40(6分)(2014东台市校级学业考试)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2)作出假设:酵母
87、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3)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数学模型(5)结果分析: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1000万个/ml,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增多,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6)问题探讨: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C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
88、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BAC(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版权所有分析:分析图中曲线可知,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可以可以做出相应假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在酵母菌培养的后期,影响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原因有:营养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增多,种群内部竞争加剧等解答:解:(2)由于实验时间为一周,因此可以做出假设:酵母菌生存在资源有限的空间里,其种群数量随
89、时间的增长而增加(4)曲线属于数学模型(5)据图分析,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1000万个/ml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营养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增多,种群内部竞争加剧(6)A、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防止影响酵母菌数量,A正确;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以保证时间间隔相同,B正确;C、培养液应混合均匀后用吸管取样,C错误;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D正确计数时,应该如下操作: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C,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故答案为:(2)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4)数学(5)1000万个/ml 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增多,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6)C BAC点评:本题考查了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修订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如:样品应混合均匀后取样、取样时间间隔相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