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40KB ,
资源ID:855608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560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1、课时分层作业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2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耜耕D.耦犁【解析】选A。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的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故本题选择A。【深化点拨】生产力是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也就成为衡

2、量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2019四川学业考)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开始于()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选B。左图是石制农具,右图是铁制农具。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故选B。3.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解析】选C。根据材料“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曲辕犁,故选C。A是播种工具,排除。B、D是灌溉工具,排除。4.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

3、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白渠【解析】选B。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故答案为B。5.(2018北京学业考)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C.民营手工业艰难经营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可以知道该诗描述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所以A是正确的。6.(2019浙江学业考)唐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

4、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出()A.中国北方常受饥馑的威胁 B.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C.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 D.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解析】选D。由材料中“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等信息,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下,农户贫困的生活状况,故选D。二、非选择题(16分)7.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

5、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小农经济为何具有脆弱性。(6分)【解析】第(1)题,“特点”,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得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第(2)题,

6、“特点”,由材料一信息“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得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是主要的形态,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身需要和交纳赋税。第(3)题,“原因”,由材料二信息“治官府,给徭役。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概括得出: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过于沉重的压迫使小农经济十分脆弱。答案:(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2)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是主要的形态,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身需要和交纳赋税。(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过于沉重的压迫使小农经济十分脆弱。(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

7、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解析】选D。殷墟是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由此判断D正确。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排除A。B说法本身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C理解有误。2.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

8、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选C。3.(2019龙岩高一检测)下表是根据出土的春秋时期齐国农具所作的分类概况。由此可推断齐国()类别掘土农具耕作农具收割农具 名称锸、耒、镢、锹锄、铲、耙镰 A.较早进入农耕时代B.农业生产工具多样C.农耕技术领先他国D.大力提倡发展农业【解析】选B。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就进入农耕时代,故材料中春秋时期的农具不能体现中国较早进入农耕时代,故A错误;从出土的齐国农具,可知分工细致,种类多样,故B正

9、确;材料仅体现了齐国的农具,不能体现出与他国的比较,故C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农具的种类,不能体现出齐国大力提倡发展农业,故D错误。4.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自给自足【解析】选A。中国古代农业拥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目的在于掌握更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A。刀耕火种属于大规模的集体农耕,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古代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都与题意无关,排除B、C、D。【深化点拨】精耕

10、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5.(2019全国卷)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解析】选D。注意题干要求是:战国后期秦国能够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原因。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君权加强,对地方的管控也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奠定基础,故选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A错误;秦国靠近西北,铁器依赖东方各国,B错误;秦国地理

11、上较为偏僻,交通不如东方国家,C错误。6.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民间风俗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人的生活中牛占据重要地位,并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农业社会,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牛在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故D正确。7.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谚()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B.没有科

12、学可信性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D.源于农民的无知【解析】选C。我国古代对农业的总结是经验性总结,非理论性总结,故A错误;古代农谚是农民对农业实践经验总结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大大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故B错误,C正确;农谚是农学家与农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故D错误。8.(2019泰安高一检测)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锨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A.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 B.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D.摒弃了

13、自给自足的特点【解析】选B。材料中男子耕种,女子从事家庭副业,体现出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形式,故B正确;妇女地位在封建社会一直低下,故A错误;材料中属于经济模式,与土地兼并无关,故C错误;材料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模式,故D错误。9.(2019安丘高一检测)下表内容取自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汉景帝(前157前141在位)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康簿(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簿)。据此可知,当时该地()户数口数成丁男女数耕地总数每户最多与最少田亩数25户105口69口617亩54亩、8亩A.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B.地主田庄经济繁荣C.小农经济盛行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解析】选C。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以一家

14、一户为生产单位,每户人家拥有一定的土地,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耕种属于自耕农,这种生产方式属于小农经济,因此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该地小农经济盛行,故答案为C。材料不能反映“精耕细作”,排除A;从每户拥有的土地数量来看,没有形成地主庄园经济,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土地租佃现象,排除D。10.礼记有 “天子亲耕于南郊”的记载,到汉朝以后逐渐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材料主要表明()A.统治者喜欢耕田种地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解析】选D。小农经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11.下图

15、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分封制B.个体农耕C.集体劳作D.自然经济【解析】选C。根据图片材料,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而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因此可推断“早期农业生产”方式为集体劳作。所以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集体劳作。12.(2019全国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解析】选C。材料反映

16、了江南地区租佃经济很普遍,佃农是一种自己没有土地,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小农生产形式,故C正确;土地所有权属于地主,只是使用权归佃户,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利润,故B错误;佃农经济也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一部分,且材料没有说明农产品是否流入市场成为商品,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料记载,隋、唐、五代时期,共发生旱灾170次,水灾163次,虫灾55次,雹灾39次,霜冻18次,风灾31次,疫灾19次,牛疫19次,地震61次材料二朝廷官员喜好谄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

17、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事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材料三关于(中国古代)灾后救济状况,周礼地官大司徒所述最为全面,并首次用“荒政”之名统之,即“(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 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五代时期灾害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乾嘉以来水患日益增加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古代统治者的救灾措施(不得摘抄原文),指出“荒政”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简要说明理由。(12分)【解析】第(1)

18、题从材料一中的数字概括特点。第(2)题从材料二“朝廷官员喜好谄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水利失修,河道梗阻”“承办人偷工减料”等信息归纳原因。第(3)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三内容概述措施;第二、三问从生产力水平低、封建制度的弊端等方面思考。答案:(1)灾害种类多且水旱灾害频发。(2)政治腐败,贪污盛行,水利工程偷工减料;河工废弛,水利失修。(3)措施:给灾民发放救济物资;减免租赋,在荒年减刑、缓刑;减免徭役;开放山泽禁令。不能。若是自然灾害,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难以控制;若是人为灾害,这是封建制度下不可根除的弊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明清时期在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

19、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12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14分)【解析】第(1)题根据汉代“二牛抬杠”(耦犁)到唐代曲辕犁回答农业的发展概况,可以联想到犁耕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第(2)题需要紧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说明耕作变化的表现和原因。要对材料二中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一问需要开拓思路。答案:(1)变化:牛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某些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直接影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