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88.50KB ,
资源ID:85517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51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改革开放的国门始开之时,对习惯于只讲“现实主义”“人民性”,一时彷徨“失语”的国内古典文学界来说,叶嘉莹教授以其论著提供了方法论的榜样,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 而“兴发感动”之说,则又使文学从阶级斗争学说回到了原人意识、人学本位,更给人以“温柔的震撼”。按照叶教授自己的解释,“兴发感动”的动力有二:“得之于自然界景物节气之变化的感发,与得之于人事界悲欢顺逆之遭际的感发两大因素”,而表现的方式、途径有三,即传统作诗的比、兴和赋三种方法

2、。平心而论,这些并非叶教授首创,而是自用。赋、比、兴早已作为诗经的“六义”,而见之于毛诗序。至于两种动力,在陆机、刘勰和钟嵘的所论中, 也有详尽的说法。陆机文赋有“遵四时而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之说。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则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而钟嵘诗品序在承认“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前提下,更进一步指出社会性原因所造成的诗歌的“群”与“怨”:“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叶教授熟读古代典籍,化繁为简,将陆机、刘勰、钟嵘等人所论,用最为简略的语言出之,遂有以上的概括。如果说,叶教授关

3、于“兴发感动”的动力与方法的观点,是概括古人所论,那她的独得之秘在什么地方呢?依我看来,在于“认真”和“诚实”。如短文说静安词一首, 真实说出自己对王国维词“似有较深之偏爱”,“惟觉其深入我心,遣之不去耳。”在分析时,逐句深入,贴近作者内心,以发其寓意,并引用诸多古人作品,与王作详加对照,复又以王氏他处所论相证,遂得出了王氏词具有三个特色的结论:其一,有古诗之风格;其二,含西洋之哲理;其三,能将抽象之哲理予以具体之意象化。在作了令人信服的详尽分析后,最后又进而道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慨:“每读其遗作,未尝不深慨天才之与痛苦相始终。此予撰斯文既竟, 所以不得不为之极悲而深惜者也。”这种难以自主的真情

4、流露,正是“认真地在探求着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而且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在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一文中,叶教授提出了关于欣赏诗歌所应具备的两个条件:其一是要由客观之理性对作品有所了解;其二是要由主观之联想对作品有所感受。她称道王国维“并不将一己之联想指为作者之用心”,认为“这种态度,就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了”,而且“他能以他自己的感受给其他读者一种触发, 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更深广的境界”,这里同样也是对“兴发感动”作用的肯定。 节选自 邓乔彬 叶嘉莹词学研究的“兴发感动”说(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嘉莹提出

5、的“兴发感动”说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古典文学界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B. 叶嘉莹在研究王国维作品时,先逐句分析,再引用古人作品对照,又以王氏别处所论相证,最终总结了王氏词的特色。C. 叶嘉莹对于王国维的诗词较为偏爱,详细分析他的词作,同时对王氏的才情和命运也真情流露,这正体现了她的“认真与诚实”。D. 作者认为王国维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王能用自己的感受将其他读者也带入一个更深广的境界。2. 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介绍了叶嘉莹词学研究中对于古人理论的借鉴之处,接着指出她的独创之处。B. 文章运用引证法,引用了陆机、刘勰、钟嵘三人的观点来佐证叶

6、嘉莹“兴发感动”的动力与方法的观点并非是独创。C. 文章通过举例叶嘉莹研究王国维词的过程,突出了其研究独到之处“认真”和“诚实”。D. 文章认为王国维欣赏诗歌时达到的境界,是对“兴发感动”作用的肯定。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时( )A. 如果不是“兴发感动”学说的提出,国内古典文学界肯定还处于只讲“现实主义”“人民性”,彷徨“失语”的局面之中。B. 自然界“物象”的变化和人事界“事象”的变迁,这两者所引发的感受是“兴发感动”的动力与方法。C. 钟嵘的诗品序中只提出社会性原因会造成诗歌的“群”与“怨,没有提到自然界景物节气之变化的影响。D. 叶嘉莹认为欣赏诗歌既要从客观理性的角度

7、了解作品,也要从主观联想的角度感知作品。【答案】1. D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作者认为王国维比专以寄托说词的清代常州诸老明达得多”错误,根据文本内容,从结尾段来看,选项表达的内容不是作者的观点,应该是叶嘉莹的观点。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

8、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引用了陆机、刘勰、钟嵘三人的观点来佐证叶嘉莹兴发感动的动力与方法的观点并非是独创”错误,文中表述为“叶教授熟读古代典籍,化繁为简,将陆机、刘勰、钟嵘等人所论,用最为简略的语言出之,遂有以上的概括。”“那她的独得之秘在什么地方呢?依我看来,在于认真和诚实”。根据文章内容,陆机、刘勰、钟嵘三人的例子仅能证明“兴发感动”的动力的观点不是独创。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

9、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国内古典文学界肯定还处于只讲现实主义人民性,彷徨失语的局面之中”错误,选项中“肯定”表述过于绝对。B项,“这两者所引发的感受是兴发感动的动力与方法”错误,文中表述为“按照叶教授自己的解释,兴发感动的动力有二:得之于自然界景物节气之变化的感发,与得之于人事界悲欢顺逆之遭际的感发两大因素”,这两者引发

10、的是“兴发感动”的动力。C项,“只提出社会性原因会造成诗歌的群与怨,没有提到自然界景物节气之变化的影响。”错误,根据文章第二段中“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更进一步指出社会性原因所造成的诗歌的群与怨”表明两者都提到了。故选D。【点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前不久,现代汉

11、语词典推出APP版本的消息引发了关注。相比于其他纸质图书,辞书的数字化、网络化显得更为迫切。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的忧虑,而辞书恰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使用的。今天,辞书的修订更新也变得更容易。重要的辞书,从辞海到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是解释古语的,还是收录今词的,大多需要不断修订。对于一部纸质辞书来说,修订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如此漫长的等待,到新版问世时,当初的新知有的已变作旧闻了。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就能实现随时随地更新。拥抱互联网,改变着辞书的传播生态、编纂生态。通过搜索引擎勾连起来的互联网世

12、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一部辞书。虽然丰富无比,但也内容庞杂。即使是查询网络百科,由于“开放编纂”,也会让你遇到真伪莫辨的难题。当你输入一个关键词,得到成千上万个结果,逐一阅读、辨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让你觉得还不如去查检一部权威、精当的纸质辞书。将众多看似“碎片化”的条目集纳到一起,无异于对一个知识体系进行描述。在一个知识领域内,如何提炼、筛选词条,如何编排,如何释义,需要具备这个专业领域的素养,也离不开辞书编纂的学问。汉代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讲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当编者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是“分别部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

13、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摘编自杜羽的激活辞书的“互联网基因”)材料二:数字化工具书虽然容量大,轻便小巧,检索便利,可根据读者需要设置很多人性化的功能,还可利用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却也不是十全十美,所以纸质工具书仍然有电子工具书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电子工具书和纸质工具书谁更有助于读者掌握信息,一直存在争论。这一问题上很多专家学者也做了调查研究。比如就英语工具书而言,邓琳在调查中发现,读者普遍认为纸质工具书能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通常除了和电子词典一样能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词义之外,还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例句、语法知识、用法信息以及背景知识等,以帮助学习者准确使用词语,为今后

14、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面对写作、会话等需要积极产出的言语活动中,纸质工具书的作用更加明显。至于目前学生偏爱电子工具书,并非是因为电子工具书的内容有绝对优势,而是因为电子工具书携带方便。并且陈玉珍在研究中发现,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这也是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其次,电子化阅读具有携带方便、容量较大、可选择范围广等优势,但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阅读,获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读者无需严谨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黎荣华曾就英语电子词典和纸质词典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尽管电子词典能为英语学习者带来便利,节省时间,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普及很多不

15、知道的单词,但正是由于其极其迅捷的特点,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过程,对词义理解和记忆不深,对学生词汇量的扩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效应。”这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老师和家长仍然偏爱纸质工具书的重要原因。另外,目前的电子工具书市场泥沙俱下,很多电子工具书融入了不少商业元素,广告和超链接等附加功能让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这对于读者,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读者来说,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最初想要获取的信息上。同时,电子阅读对于视力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已经有专家表示,长期看电子屏幕对视力的损害非常明显。从健康的角度看,纸质工具书也比较有优势。上述因素决定了纸质工具书在电子阅读时代仍可拥有一席之地。实际上,在电子工

16、具书凸显纸质工具书携带不便、检索繁琐等缺陷的同时,也凸显了其内容丰富、有利于深度阅读的特性。(摘编自陈飘平的纸质工具书为什么不会被电子工具书取代)材料三:如何使用词典,在一些地方中小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给学生带来不少“后患”。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问题,指导学生意识到科学使用包括词典在内的工具书的重要性,正确看待纸质版工具书与数字化工具书之间的关系,即两者互补而不是互斥,应该坚持适用的原则,在不同情况下善于使用不同介质的工具书。在使用数字化工具书时,教师最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查找信息的方法,熟悉一些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信源。相对而言,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或

17、者师生一起合作探究,能更快提升学生活学活用工具书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看似很麻烦,其实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非常有帮助。另外,还需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查词典依然是一种必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当下纷繁芜杂的信息环境中,从小养成勤用、善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练就过硬的语文童子功,逐渐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成为信息时代具有自主意识的合格学习者。(摘编自中国教育报的善用工具书应成学生自觉习惯)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辞书拥抱互联网能实现

18、随时随地更新,所以必须借助互联网来改变辞书的传播和编纂生态。B. 辞书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罗列在一起,不便于查阅,却揭示了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C. 虽然电子工具书和纸质工具书谁更能帮助读者掌握信息,一直没有定论,但在面对写作、会话等需要积极产出的言语活动中,纸质工具书的作用更加明显。D. 中小学对学生使用工具书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是培养学生养成善用工具书的习惯最重要的途径。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互联网上搜索关键词时,因为查询网络百科的“开放编纂”,导致了成千上万个结果,逐一阅读、辨别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

19、B. 电子工具书有很多优势,目前学生也偏爱电子工具书,但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阅读,使得读者无需严谨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C. 材料二介绍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是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读者准确、高效的获取信息。D. 材料三认为虽然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随手查询很麻烦,但是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很有帮助。6. 电子书不会取代纸质书主要有哪几个因素,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述。【答案】4. C 5. D 6. (1)电子工具书在更帮助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方面不如纸质工具书。(2)电子化阅读使读者缺乏思考过程,容易形成思维惰性。(3)很多电子工具书融入了不少商业元素,让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4

20、)从健康的角度看,长期看电子屏幕对视力的损害非常明显。【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A项,“所以必须借助互联网来改变辞书的传播和编纂生态”错,原文“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就能实现随时随地更新。拥抱互联网,改变着辞书的传播生态、编纂生态”,可知选项是强加因果。B项,“不便于查阅”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当编者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是分别部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

21、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可知是“便于查阅”,而不是“不便于查阅”。D项,“最重要的途径”错,原文“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问题,指导学生意识到科学使用包括词典在内的工具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可知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善用工具书的习惯,并无提及是“最重要的途径”,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

22、正误。D项,“材料三认为虽然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随手查询很麻烦”错,原文是说“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看似很麻烦,其实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非常有帮助”,可知是“看似很麻烦”,并不是“认为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随手查询很麻烦”。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

23、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原文“并且陈玉珍在研究中发现,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这也是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可概括出“电子工具书在更帮助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方面不如纸质工具书”;原文“电子化阅读具有携带方便、容量较大、可选择范围广等优势,但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阅读,获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读者无需严谨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可概括出“电子化阅读使读者缺乏思考过程,容易形成思维惰性”;原文“目前的电子工具书市

24、场泥沙俱下,很多电子工具书融入了不少商业元素,广告和超链接等附加功能让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可概括出“很多电子工具书融入了不少商业元素,让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原文“长期看电子屏幕对视力的损害非常明显。从健康的角度看,纸质工具书也比较有优势”,可概括出“从健康的角度看,长期看电子屏幕对视力的损害非常明显”。【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

25、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案头清供张中行名为书生的,室内都要有个书桌,也有人称为书案。都放了什么呢?写小文不同于填登记簿,决定躲开那些估计不能引人入胜的,只说我认为值得说说的一些。名为清供,清的意义是没花钱,供的意义是我很喜欢,甚至想套用乾隆年间陈坤维女士的一句诗,珍重寒斋(原为“闺”)伴我时。清供三件,先说第一件,是个黄色的大老玉米。是去年秋天,老伴接受她的表妹之约,到容城县乡下去住几天。我,依义要陪着前往,依情也愿意前往,于是只是半天就到了鸡犬之声相闻的乡下。坐吃,游观,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

26、只说我最感兴趣的,是年成好,所养驴、鹅、鸭、鸡、鸽等都肥壮,我可以短时期偿与鸟兽同群的夙愿。人,古今一样,虽是逝者如斯夫,却愿意留些驻景。古人办法少,即如李杜,也不过写几首诗。今人同样可以写诗,只是因为不会或愿意更真切,一般是用照相法,个别的用录像法。我用照相法,请驴来,我紧贴在它身旁,照,成功。请鹅来,它摇头扭身,坚决不干,只好说声遗憾,作罢。活物不成,只好降级,院里黄色老玉米堆成小丘,坐在顶上也可以洋洋然,于是照一张,胜利结束。几天很快过去,离开之前,又想到老玉米,于是挑一个大而直且完整的,带回来。这东西在乡下不算什么,进我的斗室就成为稀罕物,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所以它就有权高踞案头。清供

27、的第二件是个鲜红色椭圆而坚硬的瓜,我们家乡名为看瓜,顾名思义,是只供看而不能吃。也要说说来源。是今年中秋,承有车阶级某君的好意,我到已无城的香河县城去过中秋节。吃各种土产,寻开天旧迹,赏月以证“月是故乡明”等等,都是题外话,可不谈。只说这个看瓜,是一位有盛情的杜君请我到他家吃自做的京东肉饼,在他的窗台上看见的。他说是自己院内结的,大大小小十几个,如果喜欢,可以随便拿。窗台上晒着一排六七个,我选了个中等大的,也总可以压满手掌了。返京的车上,还有家乡产的月饼等等,我把这看瓜放在最上位,因为有老玉米的成例,它是清供,下车之后理应高踞案头的。清供的第三件是个葫芦,不是常见的两节、上小下大的,是两节、上

28、下一样粗的,据说这是专为制养蝈蝈的葫芦而种的,比较少见。也由来源说起,这回是由远在异县移到近在眼前。是同一单位的张君在单位院内种的,夏天我看见过,没注意。秋天,霜降以后,一次我从他的门前过,看见北墙高处挂着一排葫芦,也许因为少见,觉得很好看。我也未能免爱就想得到之俗,敲敲门走进屋。他热情招待,指点看他的鸟笼和鸟,已经制好的蝈蝈葫芦。我问他今年结了多少,有不成形的,可否送我一个,摆着。不想他竟这样慷慨,未加思索就说:“摆就得要好的,我给您找一个。”说着就上墙,摘个最大最匀称的给了我。我当仁不让,拿回屋,放在案头,使它与老玉米和看瓜鼎足而三。鼎足而三了,我当然会常看。是不是也常想,或曾想,这有什么

29、意思?如果追得太深,也许竟是没有意思。所以为了不至落得没有意思,最好还是不追得太深。或者哲理与常情分而治之:坐蒲团时思索哲理,起身走出禅堂或讲堂时还是依常情行事。我是常人,因而也就如其他常人一样,有想望,也有寂寞。怎么处理呢?其中一种可行的是如清代词人项莲生所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其实,这意思还可以说得积极一些,即如我这些案头清供,有时面对它,映入目中,我就会想到乡里,想到秋天,而也常常,我的思路和情丝就会忽然一跳,无理由地感到,我们的周围确是不少温暖,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选自负暄三话,有删节)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案头清供

30、指的是没花钱的而让“我”很喜欢的摆在案头的三样东西:大老玉米、看瓜、葫芦。它们既普通又特别,成为作者记忆的纽带。B. 本文第段中引用项莲生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表明清供本是“无益”的,但不仅可以打发时光,还可以从中感受到温暖,是有积极意义的。C. 本文第段中“坐蒲团时”指人生中有时会像和尚参禅一样静心思索哲理;“走出禅堂”指人生更多时候还是如常人一般在世俗中生活。作者让我们不要追,不要想。D.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开头表达了对案头清供的喜爱,中间三段分述三件清供的来源,结尾处则借物抒情。全文叙议结合,意蕴丰富。8.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1、)A. 作者清供的三件东西获得的事由分别是:在乡下居住的留念、朋友的盛情赠予、因自己喜爱而当仁不让索要,其中都蕴含着值得珍重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B. 作者多用短句、文言词语,如“坐吃,游观,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洋洋然”等,语言风格既古朴典雅、含蓄简练又明快风趣,富有情味。C. 第段“我用照相法,请驴来只好说声遗憾,作罢”句,驴、鹅、玉米三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乡野生活的情趣,又生动幽默地表现出作者情绪的变化。D. 作者行文平实自然,先交代写此文章的来龙去脉,然后进入正题,条分缕析,信笔随意,结尾悠然而止。内容初看散漫繁琐,细品实则句句精妙。9. 结合全文,探

32、究“清供”带给作者的人生意味。【答案】7. C 8. C 9. “清供”是清贫书生的慰藉;“清供”本身并无特别的意义,却能够打发人生;使作者想到乡土和自然;使作者意识到周围人情的温暖和人生的珍重。【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文本相关内容的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结合文章的内容、结构、主旨、情感态度,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C项,“作者让我们不要追,不要想”错误,由原文“如果追得太深,也许竟是没有意思。所以为了不至落得没有意思,最好还是不追得太深”可知,因追得太深竟觉得没有意思,所以应为“不要追的太深

33、”而不是“不要追,不要想”。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散文类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情感、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把握,这些方面也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断是否恰当。C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错。由原文第二段“请鹅来,它摇头扭身,坚决不干,只好说声遗憾,作罢”句可知,写鹅“坚决不干”是模拟人的心理活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非排比。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中重要词语的丰富意蕴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全文,探究“清供”带给作者的人

34、生意味。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标题中重要词语的丰富意蕴注意要从文章内容、主旨的角度进行。分析时要结合文意、主旨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本主旨作答。阅读全文,梳理脉络,找到与“清供”有关的语句或段落,精细阅读后概括“清供”带给作者的人生意味。第一节,由“名为书生的,室内都要有个书桌,也有人称为书案。都放了什么呢名为清供,清的意义是没花钱,供的意义是我很喜欢,甚至想套用乾隆年间陈坤维女士的一句诗,珍重寒斋(原为“闺”)伴我时”句可知:“清供”是清贫书生的慰藉。最后一节,由“是不是也常想,或曾想,这有什么意思?如果追得太深,也许竟是没有意思。所以为了

35、不至落得没有意思,最好还是不追得太深”“我是常人,因而也就如其他常人一样,有想望,也有寂寞。怎么处理呢?其中一种可行的是如清代词人项莲生所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句可知:“清供”本身并无特别的意义,但是能够帮助自己打发人生。最后一节,由“我这些案头清供,有时面对它,映入目中,我就会想到乡里,想到秋天,而也常常,我的思路和情丝就会忽然一跳,无理由地感到,我们的周围确是不少温暖,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句可知:“清供”使作者想到乡土和自然,使作者意识到周围人情的温暖和人生的珍重。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点睛】散文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主旨、结构、手法、形象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

36、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错误选项主要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等方面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旦幼沉默,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逾年,以工部

37、侍郎参知政事。契丹犯边,从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三年,拜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宫禁火灾,旦驰入。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己

38、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招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准深憾之。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

39、具道旦所以荐者。准愧叹,以为不可及。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B. 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C. 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D. 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科举考试由工部负责,工部侍郎参与组织。科举考试包括院试、乡试

40、、会试和殿试,通过会试可获进士之名。B. 宋史和新五代史、明史都属于断代史,它们承袭了史记纪传体的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C. 文中的“迁”、“拜”、“除”、“罢”等都与古代官员职务变动有关,其中“迁”可以是被贬,也可以是平调。D. 古人往往有名、字、号,名通常由父母或有名望者所取,而字和号大多是自己根据性情所取。古人自称称名,称别人以字或号,以示尊敬。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旦从小就沉默寡言,深受宋真宗赏识,认为他必将是位能将天下治理太平安定的人才,而从文中所叙述的几件事看,他确实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B. 王旦曾经跟从皇上到澶州,其间皇

41、上不幸突然生了大病,让王旦赶紧回朝,提前做好立皇太子为皇帝的准备,后来皇上安然回来,王旦和他的家人到郊外迎接皇上归来。C. 皇宫曾经失火,把国库的积蓄烧光了,王旦认为是天灾,后来有人说不是天灾,而是荣王宫中的大火蔓延过来的,在王旦的劝谏下,没有再追究其他人的责任。D. 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坏话,而王旦却总是称赞寇准,皇上把这一情况告诉王旦,王旦认为寇准能批评自己,说明他很正直,可见王旦是一位大度的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2)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答案

42、】10. C 11. A 12. B 13. (1)皇上一向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曾经禀奏事情后退朝,(宋真宗)目送他后说:“能为我带来天下太平的,一定是这个人。”(2)(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规定,寇准便让皇上知道这件事,王旦因而受到责问,只是谢罪,他的下属也都被处罚。【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本句话翻译为:陛下富有天下,损失了一些资财,不必过分

43、忧虑;所最应忧虑的是政令或有不明,赏罚或有不当。我凑数当了宰相,天降如此灾殃,我有责任,应当罢免。“陛下富有天下”,“陛下”作主语,“富有”作谓语,“天下”作宾语,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D;从结构上看,“政令赏罚之不当”做了“虑”的宾语,中间不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A项,“古代科举考试由工部负责”错。古代科举考试由礼部负责。故

44、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皇上不幸突然生了大病”错。从原文第二段“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可以看出是雍王生病,而不是皇上生病。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

45、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素:向来;尝:曾经;致:带来;斯人:这个人。(2)格:规定;谢:谢罪;见罚:被处罚。【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参考译文: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地人。王旦幼年时沉稳文静,爱好学问,言语有文采。他的父亲王佑非常器重他,说:“这孩子将来会当卿相。”太

46、平兴国五年,考中进士。担任大理评事、平江县知县。后来晋升殿中丞,任郑州通判。上表请求在全国兴建常平仓,以杜塞兼并的途径。真宗即位,王旦被授予中书舍人的职务。皇帝一向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有一次有事向皇帝上奏,退下来的时候,皇帝目送着他说:“帮助我实现太平的,一定是这个人啊。”过了一年,王旦以工部侍郎的职衔参知政事。契丹入侵,王旦跟随皇帝出征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忽然得了急病。真宗命令王旦急速返回东京,代理留守事务。临行前王旦对皇帝说:“请求您召见寇准,臣有话要说。”寇准到来后,王旦启奏皇帝说:“假如十天之后我还没有接到前线的捷报,应当怎么办?”真宗沉默了很久,说:“那你就立皇太子为帝吧。”王旦返

47、回京师后,直入宫禁,颁布严令,要求任何人不得走漏消息。等到皇帝班师回朝,王旦的子弟、亲属都赶到郊外去迎接王旦,他们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大声赶马,吃惊地回头一看,竟然是王旦。景德三年,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授予同中书门下评章事之职。宫内发生火灾,王旦闻讯后,立即奔赴现场察看。皇帝很伤感地对王旦说:“两朝的积蓄,我从来不敢任意花费,这一回被一场火灾差不多全烧光了,实在太可惜了!”王旦回答说:“陛下富有天下,损失了一些资财,不必过分忧虑;所最应忧虑的,是政令或有不明,赏罚或有不当。我凑数当了宰相,天降如此灾殃,我有责任,应当罢免。”随即上表请求治他的罪。皇帝也表示天降灾殃应由皇帝承担责任,下了罪己诏,并要求

48、朝廷内外臣民多提意见,议论朝政。后来有人说,火灾是由荣王宫失火延烧进来的,并非天灾,请求将有关人员逮捕治罪,应定罪处死的有一百多人。王旦为此独自奏禀皇帝说:“当初火灾发生后,陛下已经下了罪己诏告知天下人,大臣们也都上了奏章承担责任。现在回过头来又把罪过归在别人身上,拿什么来显示信用?况且火灾的缘起虽然有个过程,既然蔓延到宫里来了,怎能说就不是天灾呢?”于是有关人员全都得到赦免。寇准多次反映王旦的短处,王旦却总是称赞寇准。皇帝对王旦说:“你虽然称赞寇准的优点,而他总是反映你的过错。”王旦说:“道理本来就是这样。我在宰相的位置上时间久了,处理政事的过失必然会多。寇准对陛下没有任何隐瞒,更体现了他的

49、忠心与正直,这就是我看重寇准的原因。”皇帝因此更加认为王旦贤能。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中书省的堂吏都被责罚。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

50、拔,哪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描摹了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抒发诗人羁旅思归的心情和仕途不得意的悲慨。B.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C. 颈联以“静”赋菊,

51、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D. 尾联用典抒写胸怀,“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15. 据唐诗记事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诗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简要赏析颔联。【答案】14. A 15. (1)视听结合:“残星几点”是视觉,“长笛一声”是听觉;(2)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人倚楼”是静;(3)寓情于景:“南归之雁”表达思归之情;“残星”表达远离家乡久居长安的孤寂之情;“长笛一声”表达内心的凄清之情。(4)选景典型:寥落的残星,南

52、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更贴近诗人此时的心境;“高楼笛声”悠扬哀婉,打破佛晓的宁静,引发诗人黯然神伤。【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项,“仕途不得意的悲慨”属于无中生有。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所见,写秋风中夜间长安景象,并寄寓着诗人思乡的深远情怀。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秋晓远望之所见与感受。颈联写景,烘

53、托出秋日凄清的气氛。末两句写归思,通过“莼鲈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发自己欲归而不得的苦闷心情。故选A。【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视听结合。“

54、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动静结合。寓情于景。“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抒发远离家乡久居长安的孤寂之情;“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表达思归之情;“长笛”,古管乐器名,表达内心的凄清之情。选景典型。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笛声悠扬、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点绛唇李祁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碧水黄沙,梦到寻梅

55、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A. 这首词通过春风等意象明写春景,实则暗抒离情,情与景有机融合,含蓄蕴藉,有一种素淡、朦胧的美。B. 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事的怀念。以一个“清”字为全词感情上定下了幽清的基调。C. “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中,“树”是“烟树”,“路”是“依约”,营造出迷离惝恍的意境。由“云”而“树”而“路”,由飘忽而实,梦中寻找知音的足迹甚明。D. 下片实写词人踏遍“碧水黄沙”寻访有人终不可得,从而越发突出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与无法知晓友人处境的深深忧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56、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D项,下片“下片实写词人踏遍碧水黄沙寻访有人终不可得”表述错误,并非“实写”,而是写“梦境”。故选D。(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维山居秋暝中最能体现动静结合的两句是:“_,_。”(2)杨炯的从军行中直接抒发自己立志从军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3)张九龄望月怀古中照应题目“望”和“怀”的两句是“_,_。”(4

57、)李璟浣溪沙中写景的两句是“_,_。”(5)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寺院寓居作中,直接抒发宁愿寂寞也不愿同流合污的两句是“_,_。”【答案】 (1). (1)明月松间照, (2). 清泉石上流 (3). (2)宁为百夫长, (4). 胜作一书生 (5). (3)海上生明月, (6). 天涯共此时 (7). (4)菡萏香销翠叶残, (8). 西风愁起绿波间 (9). (5)拣尽寒枝不肯栖, (10). 寂寞沙洲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

58、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1)“体现动静结合”是提示,注意“清”的书写;(2)“直接抒发自己立志从军建功立业”是提示,注意“百”“作”的书写;(3)“照应题目望和怀”是提示,注意“涯”的书写;(4)“写景的两句”是提示,注意“菡萏”“销”的书写;(5)“直接抒发宁愿寂寞也不愿同流合污”是提示,注意“栖”“洲”的书写。【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

59、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三、名著阅读(15分)(一)选择题(9分)18.下列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B. 玛丽娅是整篇小说中宗教性性格最为突出的人物。在她的内心,被强烈的爱包围着,唯有相信上帝的人,心中才能对爱的本质有真切的体会。战乱的年代和社会的不断影响,使得她不断成长为一个革命斗士。C. 库图索夫是一位非常谦逊的平凡人形象,面对法国的入侵,他和自己的人们群众站在

60、同一条战线上,为了自己的祖国英勇奋战。托尔斯泰称赞他为“民族战争的代表”和“真正伟大的人物”。D. 战争与和平故事发生在贵族阶层,在描写战争与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其他的“悲惨”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B项,“战乱的年代和社会的不断影响,使得她不断成长为一个革命斗士”错,战乱的年代和社会的不断影响,不断成长为一个革命斗士的是娜塔莎,娜塔莎的思想和阅历,使得她不断成长

61、为一个革命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她愿意参加战争,献出自己的一切,选项张冠李戴。故选B。【点睛】名著阅读做选择题方法:注意标志性词语,如人物名称是否调换、时间顺序是否颠倒等。高考很多题目的设误就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人物、时间、地点等信息置换,从而达到“迷惑”的目的。仔细琢磨情节内容。题中的表述应与原著一致,任何曲解情节的内容都是错误的,需要仔细看清每个细节。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试题中容易出现与小说人物性格并不相符的表述,似是而非,需要认真思考。19.下列关于女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女神浪漫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诗集中的许多诗具有奇特的想象,与本来形态相距极远或改形变性的极度夸张,对于自

62、我欲求的大胆表现与肯定,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B. 凤凰涅槃中凤凰双双自焚前回旋低昂地起舞,共同歌唱,凤鸟“即即”而鸣,凰鸟“足足”相应。凡鸟的浅薄和猥琐,意在鞭挞现实中的丑恶和庸俗的同时,进一步衬托凤凰自焚的沉痛和壮美。C. 炉中煤用“炉中煤”比喻诗人像熊熊燃烧的炉火一样的爱国赤心,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正是“炉中煤”的喻义所在。D. 和凤凰涅槃一样,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记载而写成的晨安,也以神话题材而突入了“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思想,揭示出反抗、破坏和创造的主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在平时就要对一些经典文学常识知

63、识做好积累,如文学体裁、代表人物、作家作品、情节内容、思想主旨等。只有平时积累得丰富,识记得准确,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准确答题。D项,“和凤凰涅槃一样”错,应是女神之再生的内容。故选D。【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记牢作者名字、书名、年代、国别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物象、名言警句等。20.下列关于茶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四爷是旗人,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还参加义和团。他正直,善良,敢

64、作敢为,富于正义感。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B. 松二爷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C. 刘麻子、唐铁嘴、秦仲义、康顺子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他们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算命骗人、敲诈勒索。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D. 崔久峰是一个旧民主主义者。他从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到“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体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中国难以救治

65、的黑暗事实。【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此类题目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认真听讲,平时听讲要重点记住老师所讲的有关课文段落层次,写作方法、手法,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中心思想等方面的知识。C项,“刘麻子、唐铁嘴、秦仲义、康顺子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错,根据文意,秦仲义、康顺子不是兵痞流氓。秦仲义是一个自高自大的民族资本家,康顺子是一个封建社会制度下受毒害的下层农民。故选C。【点睛】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识记;课后注意对课本重点篇目的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要重点识记课文的结构、内容、手法、主旨等内容:比如开头、结尾、过渡段的作用,文中主要内容的

66、含义、作用,主要人物的典型特征和意义,课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课文的主旨思想等。(二)简答题21.请简要分析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答案】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解析】【详解】本题主要对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考查。要求学生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有一定的阅读量,尤其是与高中课本节选的作品,可精读也可浅读,掌握主要人物的相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本题是分析

67、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蘩漪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她却不是一个有开创性的能力和思想的人,蘩漪的反抗性主要表现在对周朴园的反叛和恨上,这个贯穿在她的许多言行中,而且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激烈,最后终于完全撕碎了周朴园的 “尊严”,彻底破坏力周家的 “秩序”。答题要点围绕以上分析即可。【点

68、睛】阅读文学作品的几点建议:这主要是根据你的年纪,专业和预期目标具体来设定的。如果你想涉猎,丰富自己阅读量,那么不必细看,粗略了解情节人物,甚至可以选择精选本来读。但如果想进一步文本细读的话,就要逐句逐句的读,对作品人物的一个表情一句话,都揣测回味。最好能借助名家的评论导读一起来读,读到优美的句子或哲理的句子,要做好记录。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22.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

69、较清俊。B.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C.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有盈川集传世。D. 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和贾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

70、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C项,“有盈川集传世”错误。盈川集是杨炯的作品。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陈子昂集校注。故选C。23.把下列带序号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说,诗与画的意境可以相通,读诗时仿佛是欣赏一幅画,而观画时又好像是吟诵一首诗。文学与艺术意境是可以相通的。由此意推而广之,我

71、们在读古人诗词时,不但常是如同观画,而且有时仿佛是看电影或聆听乐曲。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为词的上阕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的情况,宛如一幕电影;下阕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利用声韵配合,宛如一首乐曲。晏幾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一词即是如此。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解答语句衔接题,要先将题目所给语段读懂,明白其语境;然后再仔细研究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弄清其先后顺序。先确定中心

72、话题:阐述文学与艺术的相融关系。由此可确定为首句,然后用“诗与画”为例加以说明,进而从另一方面“电影乐曲”加以说明,故顺序为。故选A。【点睛】排序题中的标志性语言有:互相呼应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一特点,将破坏分句问的逻辑联系,并造成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暗示性词语:换句话说、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过去、现、将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所谓、例如能串联文意的指代性词语、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等。24.下列四副对联所吟咏的对象

73、分别是(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潄玉词中文采有后主遗风。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A. 苏轼 李清照 李白 宋玉B. 辛弃疾 李煜 曹操 屈原C. 苏轼 李煜 曹操 宋玉D. 辛弃疾 李清照 李白 屈原【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中,“美芹

74、十论”指辛弃疾的奏疏;中,“漱玉词”为李清照的诗集名。中,“青莲居士”“谪仙人”指李白;中,“招魂”“香草”“九歌”等都是屈原的作品中提到的关键词。分析可知,D项与以上四副对联所咏对象能一一对应。故选D。五、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近日,一名教师在节日期间兼职送外卖的事情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如果天天想着如何增加收入,势必会影响教学。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老师在节假日期间利用休息时间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增加收入,并未对他人和自己的工作造成什么不利影响,所以无可非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答

75、案】例文:教师兼职无可非议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生活节奏的日益增速,生存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成为了大众所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材料中提及的教师“兼职”现象,其实不止是在最近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在此以前,还有教师做“微商”等类似的话题曾多次引发了众多网民的热议。就此次事件的发展来看,仍旧是以教师放弃“兼职”为结果,没有让人意外。长久以来,教师就被树立以一种“为人师表”的固有印象,在很多人看来,教师“兼职”可能会分散精力,影响到本职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对学生的教学;除此以外,教师“兼职”外卖员一旦被人看到,也有可能影响到我们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光辉印象;更有甚者,有人将教师业余时间兼职外

76、卖员视作一种违法违规行为,希望纪委能够给予追查,种种教师“兼职”就是不务正业的声音似乎从来没有消停过。在很多人看来,教师这份职业一定是稳定而又衣食无忧的,但他们未曾想到,老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就算是再优秀的老师也离不开一个家庭“顶梁柱”的角色,在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下,老师也有对更高生活质量追求的权利,也有对于自己业余时间进行安排的权利,只要不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合法权利都是应该受到保障的。更何况,其本人仅仅是希望通过此份“兼职”对日常的生活状态进行调整,从而让自身有一个更为良好的身体状态。如此而已,不应受到这么多的人热议,甚至是“非议”。如何评价其是否为一个好老师,在我看来,不应

77、该看其是否有从事过“兼职”抑或是“兼职”了几份工作,教学质量才是最有导向性的参考依据。面对教师的个人合法选择,整个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与理解,而非站在教师的“固有印象”上对老师求全责备。要想真正让教师这份工作能够更有尊严,不能只是在精神上的尊重,社会地位上的强调。除此以外,也需要物质上的保障。比如,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严格按照教师法提及的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生活的更有保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事件发表看法。首先分析事件:教师为什么要去

78、兼职?能不能去兼职?首先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老师兼职的初衷可能并非缺钱,主要是在闲暇之余增长见识,也增加些收入。只要教师不违反法律,老师有权支配自己的空余时间,正大光明去兼职获得收入。教师也是人,教师的收入也不是很高,教师也要养家糊口,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做自己的事情天经地义。我们说教师兼职一直是社会上最敏感的神经,别的行业工作者可以,而教师兼职则视为违反师德,这对教师而言是非常的不公平的。整个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绑架,也让一些杰出的教师逃离这个行业。为什么有的网友以圣贤标准去要求别人,却以一个平凡人标准来要求自己?综上所述,对于老师的这种做法,我们是无可非议的。所以文章从以上角度立意比较好。

79、当然,正像有的人认为,如果教师天天想着如何增加收入,真的影响到了本职工作,从这个角度合理论证,也算是符合题意的。立意:教师兼职无可非议不要道德绑架教师的行为,教师也是人。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指责评论别人,人人都需要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将心比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教育事业去奋斗。素材:1人要先活好自己,不要用个人的思想去绑架别人的人生,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指责评论别人,因为未曾真正的经历,就无法体会其中的一切。不要随意去揣测别人,因为你认为的,只是你认为的,并不是事实。我想在生活中,如果人人都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将心比心,少一些自私,少一点揣测,那么我们的世界又将是变得怎样美

80、好呢!2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养家糊口,而教师行业带给他们的收入或许不足以让他们做到这些。所以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教师该不该去做兼职,而在于国家应该把教师的行业的待遇问题纳入到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中去,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去奋斗。3换位思考和包容心态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社会需要爱,需要将心比心,拥有博爱胸怀需从自身做起,希望我们在遇到更多类似事情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或者批判别人,而是能够用理解、宽容的眼光去看待,让社会多一些和谐,少一些遗憾,用理性的眼光去传

81、递正能量,让这个社会,我们的国家因这些可爱的人而更美好。结构层次:文章题目“教师兼职无可非议”亮明观点,揭示主题;开篇分析材料引出当今社会对待老师兼职的错误的理解,指出教师“兼职”就是不务正业的声音似乎从来没有消停过。接下来通过理论论据充分说明,不应该看教师是否有从事“兼职”抑或是“兼职”了几份工作,教学质量才是最有导向性的参考依据;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最后呼吁要打破对教师的“固有印象”,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以及一些解决现实老师这一职业待遇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