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438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毎小题2分.共50分)1.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B. 集体统治到个体统治的转变C.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实现D.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王是天下的“共主”,但各个诸侯国有较大的自主权,权力世袭,体现了贵族政治的特征。秦汉

2、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全部由皇帝任免,他们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皇帝成为天下的“独主”,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征,所以这一变化反映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诸侯和天子共治;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治体制的变化而不是从分裂到统一的变化;D选项错误,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仅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对这一变化最准确的描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 “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

3、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以上叙述体现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公民大会由选举产生,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选举产生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民主的原则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信息可知,古代雅典公民大会不是由选举产生,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项正确;依据材料中“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

4、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选举产生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民主的原则,项正确;依据材料中“五百人议事会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信息可知,这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项正确。因此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3.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A.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 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理解的关键是抓住“不彻底和不完善”这一特征表现来推断德意志帝国的政治

5、制度;并由此去认识德意志帝国立法权的问题:宪法赋予议会立法权,但其受皇帝的制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答案选C。ABD三项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干的意思。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名师点睛】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是行政权和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而且行政权制约立法权,任何法案必须经过皇帝批准才能生效。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大,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小,帝国国会对帝国主义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体现了较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4.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谈到:“历史的真实不能完全那些惯用的身陷绝

6、境、弹尽粮绝、敌强我弱、被迫撤离等,颇有开脱战败责任的词汇。清日战争中,清军的处境恰恰与惯用语的状况完全相反清国人只在耻辱的呻吟中怨天怨地,最终未能从自身的弊端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作者的主要观点是A.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敌强我弱B. 人们夸大了战争结局的悲惨C. 中国人并没有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D. 清政府的腐朽导致中日战争失败【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清国人只在耻辱的呻吟中怨天怨地,最终未能从自身的弊端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等信息可知,作者认为,甲午战争战败后,中国人只是在怨天怨地,并没有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清军的处境恰恰与惯用语的状况完全相反

7、”信息可知,甲午战争爆发时清军实力并不弱;B选项错误,材料中作者强调的是中国人不从自身弊端寻找正确答案,并未认为人们夸大了战争结局的悲惨;D选项错误,材料中作者强调的是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并非揭示战争失败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5.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D.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剪断了一些枝叶”的事件是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BD;“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事件是指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排除C;“动摇树墩”的史实是指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学习“民主、科学”思想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清除封建的传统文化,因此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所以A项正确。6.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

9、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 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 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C. 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D. 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从材料“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可以看出茨威格这句话是形容列宁回国领导十月革命,并带来巨大的世界影响,故B项更符合题意。AC项范围仅是局限在俄国国内;D项错误,并不

10、符合史实。7. 2013年3月3日,某村采取不设候选人、本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成功选举产生村委会1名主任、1名副主任。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从材料中的某村、本村、产生村委会等关键字眼来看,很明显这种选举办法就是出现在农村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所以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改革。故D项正确。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

11、与法制的建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8.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C.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D.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内容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它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相关,故选C。A指的是另起炉灶,B与我国外交无关。D属于一边倒的内容。9.1963年1月

12、,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这表明欧洲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联合抵制超级大国控制经济地位的提高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信息可知,法国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抵制美国等超级大国的控制,而这正是建立在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地位提高的基础上,因此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欧洲联合开始于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项错误。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0.明太

13、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A. 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B. 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 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D. 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政策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一措施固化了封建的经济基

14、础,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赋税思想,但没有触及赋税制度本身的发展和稳定;D选项错误,这一措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兴旺。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1.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感到担心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世纪”、“

15、英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该加拿大游客认为英国工业产生的烟雾是舒服的,“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表明她对工业革命的赞赏和肯定,反映了她对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她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担心;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该游客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该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该游客羡慕英国的环境,认为家乡的环境“单调”,并未对本国空气感到自豪。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2. 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 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B. 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

16、C. 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仅是英国,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题干图片反映19世纪中期的英国海外贸易遍及全球,与工业革命的影响相联系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应是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13. “华侨商人陈启沅出生于一个世代以农桑为业的家庭,1854年出国经商,20年中遍历南洋各埠1873年回国后,在南海简村

17、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A. 华侨们都非常热心对祖国的投资B. 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已产生C. 继昌隆是第一家侨资企业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华侨商人在中国创办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已经产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只介绍了陈启沅对祖国的投资,不能代表所有华侨;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继昌隆是第一家侨资企业;D选项错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4.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

18、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B.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C. 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D. 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表现出这一时期中国人创业激情高涨,进取心勃发,主要原因应该是国内创业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政策的宽松,排除D项;A项出现在1992年,B项也是出现1992年,所以排除AB两项。C项既属于内因,也符合史实。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发展表现15

19、.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经过改良的中式服装,出席挪威国王举行的国宴。下列对两人服装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在中山装和旗袍的基础上改进而成B. 整体上体现了中国服装的传统格调C. 上衣口袋巾的设计融入了西式礼服的元素D. 服装穿着直接表达了中国的政治诉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观察图片,结合题干中“经过改良的中式服装”可以看出两人服装在中山装和旗袍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体现了中国服装的传统格调,故AB项排除;两服装是改良后出现的,某些设计融入了西式礼服的元素,故C项排除;服装并未直接表达中国的政治诉求,故D项说法错误,因此答案为D项。考点:中

20、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演变1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 调整农业结构B. 整顿财政金融C. 复兴工业生产D. 实行社会救济【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在财政金融方面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使美国商品获得更大的海外市场,商品出口量增加,国内商品过剩现象得到缓解,对内供求减少,使国内商品价格有一定提高。又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有助于帮助债务人偿还债务,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调整

21、农业结构主要侧重农业方面,其结果也主要在农民农业方面,对进出口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影响较小;C选项错误,复兴工业生产侧重工业方面,其直接结果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对进出口和农民债务的影响较小;D选项错误,实行社会救济侧重社会福利方面,其直接结果是使弱势群体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对进出口、商品价格、农民债务人的影响较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7.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 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

22、化比重B. 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C.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D.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旨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的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面对着经济危机,这些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国有化的比重,也从侧面说明了西方国家面对危机并没有“自然调整”,而是“反应过度”。既然反应过度了,就要减少干预,增大自由经济的比率,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与题干“减少干预”主旨不符,排除;C项“福利国家制度”,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题

23、干信息没有提及产业结构的问题,排除D。故选A。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概况18.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3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7个。虽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几乎美国所有的主要盟友都已经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和韩国。这表明A. 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B.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 一超多强政治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亚投行并不能说明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亚投行的成立无关,故B项错误;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亚投行,说明世界各个国的经济联

24、系越来越紧密,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治格局,故D项错误。19.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用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天理,与下列哪一观点的要义最接近A. 孟子的“人性本善”B.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C.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D. 王守仁的“致良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用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天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内心反省探寻事物本真是宋明心学探求真理的有效途径,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20.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

25、底A. 倡导民主政治B. 对理性的尊崇C. 强调依法治国D. 忽视集体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苏格拉底认为“理智”是至高无上,甚至超过了法律和强权,这表明苏格拉底尊崇理性,因此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不是倡导民主政治,也不是强调依法治国和忽视集体利益,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1. 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场景。根据史实判断道具中搞错的是书案上有毛笔、纸张 一本印制的诗经墙上挂有临摹的女史箴图 书案上还有一本九章算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明确三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纸最早出现于西汉,改进于东汉

26、,可以出现。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到东周中叶许多地方的诗歌作品,但印制的最早应该是唐朝的雕版印刷,故不可以出现。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作品,故也不可以出现。九章算术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故可以出现。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的特点【名师点睛】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选项中各项文化成就的出现时间的准确掌握,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文化成就的记忆能力,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22.

27、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 神创论与进化论B.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C.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 相对论与量子论【答案】B【解析】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些定律只有在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时空绝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是全盘的否定,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B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错误,进化论否定了

28、神创论;C项错误,量子论与经典力学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D项错误,相对论与量子论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名师点睛】首先要抓住关键信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提取新理论和旧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能正确把握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的关系,前者不是否定后者,而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23.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辛亥革命后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保皇派论战、辛亥革

29、命后的新文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因此项符合题意,A选项正确。19世纪中期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4.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A. 民本主义思想B. 民族主义思想C. 民生主义思想D. 民权主义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孙中山先生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先

30、生的民生主义思想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希望使中国发展近代经济,使中国由贫穷走向富强,符合题意,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直接体现的是孙中山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民生主义思想,不是以民为本的民生主义思想;B选项错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即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后来又明确了反帝的主张,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即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5.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下列历史事件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没有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的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

31、行B. 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 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后出现的现象,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后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尖冰,B项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兴起了一系列反传统的文学兴起;C项后促进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发展。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文学19世纪末20世纪出文学发展的原因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35分)26.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32、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最好纪念,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走好新的长征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材料二:“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伍修权材料三: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33、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2)材料二中“铁壁合围”、“舵手一易”分别指什么事件?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结合材料三并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长征精神的内涵。【答案】(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原因: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遵义会议挽救

34、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俱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结合近代中国社

35、会政治、经济情况相关所学从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敌我力量分布特征、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等方面说明走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2)结合所学可知,“铁壁合围”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舵手一易”指的是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依据材料二中“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从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说明自己的理解。27.习近平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改革开放都堪

36、称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一场深刻革命,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列宁全集材料二:1858年有人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材料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已经从计

37、划经济过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改姓”。(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实施的?之前实行的又是什么政策?(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是指什么?概括它出现的原因并分析产生的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农村怎样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4)针对材料四某些人的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而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人民公社。“左”倾错误(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8、。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4)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市场经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1921年底”、“列宁”、“粮食税”等信息可知,这指的是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可从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深化、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治的目的等方面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结合所学可知,在此之前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依据材料中“1958年”、“吃喝穿用不要钱”

39、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乐园”指的是人民公社。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发展。这一现象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3)依据材料三中“大包干”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经济体制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4)依据材料四中信息结合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相关所学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和计划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方面论述观点。28.2016年,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和巨大成就,鼓舞人心,增强综合

40、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讯材料二: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

41、4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我国“神舟1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材料三: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年)(1)据材料一指出,上述新华社电讯报道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2)材料二的两段材料各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认为

42、中国“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它与材料二表格的信息相矛盾吗?请予以说明。【答案】(1)事件: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意义:打破了美苏等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不矛盾。由于西方国家的敌视、封锁,以及“左”倾错误和“文革”动乱等,我国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艰苦卓越的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

43、了一些科技成就。【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一个良好开端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依据材料一中“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事件打破了美苏等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依据材料二中“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

44、学研究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信息可知,这说明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依据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及其作用和意义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结合所学可知,由于西方国家的敌视、封锁,以及“左”倾错误和“文革”动乱等,我国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艰苦卓越的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所以与材料

45、二中的信息不矛盾。三、综合探究题(共15分)2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材料一: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与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和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化情况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时

46、间18421894年1895191119121919人数10万60万200万材料二: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呜溅,究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其实一般的社会思想大半都是如此。瞿秋白饿乡纪程材料三: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

47、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1)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一饼状图和表格的信息,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民族工业发展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中,瞿秋白所讲的“隔着纱窗看晓雾”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和爱国知识分子的什么状况?“久壅的水闸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又是什么含义?(3)判断材料三两段材料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通过的决议

48、,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答案】(1)特点: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影响:政治上,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2)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流派众多,知识分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感觉迷茫。思想解放但是方向不明。(3)中共“一大”和中共“三大”转变: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党内合作。【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18581911年间1万元以

49、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发展速度快、行业分布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力量弱小和具有依赖性等方面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化情况”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政治方面促进无产阶级的壮大、思想方面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方面分析民族工业发展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旁流杂出,虽是喷沫呜溅,究不曾是自定出流

50、的方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流派众多,知识分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感觉迷茫。思想解放但是方向不明。(3)依据材料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依据材料三中“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1923年6月)”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共三大通过的决议。依据材料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党内合作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