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处于正统地位的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很大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异质”指的是黄宗羲等人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这一思想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与发展的结果,故A项正确。答案:A2黄宗羲指出,“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
2、穷经”,“兼令读史”。这表明黄宗羲主张()A经世致用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古今贯通解析:根据材料“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得出黄宗羲主张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观点,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朱熹的观点,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古今贯通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答案:A3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掀起了中国思想界的活跃局面。其中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著名思想家是()A王阳明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吸收更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的“众治”,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3、”(清儒学案亭林学案),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答案:C4唐甄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贼乎?”可见,唐甄()A提倡君臣共治天下B反对传统君臣之道C否定君主专制统治D肯定社会平等观念解析:据材料“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贼乎”可知,唐甄认为“帝王皆贼”,没有提到君臣关系,故A、B两项错误;否定君主专制统治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只说明唐甄否定君主专制统治,未体现肯定社会平等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C5黄宗羲的思想虽然成为近代康有为等反专制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武器,但两者大有不同。与康有为比较,下列对黄
4、宗羲思想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依托儒家思想宣传自己主张 B以人民主权来否定帝权C批判专制但未否定传统体制D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解析:康有为依托儒家思想宣传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故A项错误;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但这并不等同于人民主权,两者有本质区别,故B项错误;黄宗羲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但他并没有提出推翻君主专制,而是通过加强法制和舆论监督来限制君权,是对传统专制体制的修补,故C项正确;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D项错误。答案:C6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
5、,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A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C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解析:“顾炎武批判王阳明”但没有完全批判儒学,故A项错误;“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可见其更注重学问与现实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重点在阐述学问的最终目的,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明清学术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既有经世致用的作用,也有理学的成就,不能完全归功于经世致用,故D项错误。答案:B7下列明清时期思想家言论的共同之处是()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黄宗羲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王
6、夫之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A.抨击程朱理学B反对君主专制C继承儒家思想D倡导经世致用解析:结合所学,明清之际李贽猛烈抨击程朱理学,故A项错误;由材料“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可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反对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反对君主专制而非经世致用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8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由此可见,李贽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这在当时()A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B背离了儒家的思想C开
7、启了经世致用之风D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解析:材料表明了李贽反对孔孟权威的一面,故A项错误;“背离了儒家”与材料“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反对孔孟的绝对权威,有利于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禁锢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故D项正确。答案:D9颜元(16351704年)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视孔门“六艺”之学的思想。据此可知,他()A反对佛学思想B主张复古先秦儒学C提倡经世致用D具有离经叛道性格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宋明理学而非佛学,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重
8、视六艺,即古代的六种基本技能而非复古先秦儒学,故B项错误;由材料“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视六艺”可知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世致用的思想而非反对封建统治经典和教条的离经叛道,故D项错误。答案:C10有学者在评论古代某一时期思想状况时发生感慨:“这一阶段思想的特殊风貌及其大趋向和心性之学垄断的时代比起来,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最难得的是,他们的言语之间往往充盈着人道的热情,形成一股感人的张力。”这一时期是()A春秋战国B秦汉之际C明末清初D清末民初解析:宋明为“心性之学垄断的时代”,依据题意可知,材料中思想发生的时期应在宋明之后,故A、B两项错
9、误;明末清初时期出现儒学思想的活跃,对传统理学进行批判,肯定人的欲望,具有早期思想启蒙作用,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清末民初时期西学东渐,出现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与材料中“人道的热情”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1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应以“各得其私,各得其利”的原则制定“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这一主张体现了()A“儒法并用”的治国主张B废除君主制度的民主思想C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解析:题干材料“各得其私,各得其利”等,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个性解放,故选D项;“儒法并用”的治国主张汉武帝时期已提出,
10、A项错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但不主张废除君主制度,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1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解析:据题干“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可知其意思是先让百姓富足,然后推行教化,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培养人才,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弘扬道德,规范言行,B项错误;教化民众,静心明志是在“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的基础上的,
11、没有突出作者意图,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陈翠芳中国儒学总论材料二借书籍的编纂,剪除各种异端。直到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初的古今图书集成,也还尚能容纳各书,“直取原文,未尝擅改片语”。然而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就大不一样了,乾隆进行了直接干预讽刺派代表作儒林外史不得收入。与此同时对非儒
12、学正统的爱情作品,清统治者一律斥为“淫”,禁止刊行,如红楼梦就被严行禁止。故“四库全书书不全也”!林岷中国文化史概述(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进步思想的经济因素?(2)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分析未能开拓新路的原因。答案:(1)内容: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注重实学,讲究经世致用。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壮大。(2)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封建
13、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专制加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在人心,无问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天无可分,地无可割。王者虽为天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贪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士乎?王夫之读通鉴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由于历史的局限,王阳明心学毕竟无法承担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但是,在明中叶至明清之际巨大的
14、历史变动和思想嬗递过程中,王阳明心学毕竟高扬了唯心主义式的主体意识,毕竟也曾“震霆启寐,烈耀破迷”,激发过人们“性灵”的火花,吸引过人们“解缆放船,纵横由我”,唤醒了人们去“破块启蒙”。刘辉平王阳明心学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1)据材料一,归纳王阳明的主要观点。(2)材料二中,王夫之在抨击当时政治制度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对策?(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论述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对明中期后儒家思想的新发展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观点:要加强道德修养;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致良知。(2)现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家天下。对策:分散天子的权力。(3)联系:心学促进思想解放,挑战传统儒学,明清之际在政治上表现为批判封建专制。评价:一方面,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另一方面,无法承担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