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川二中 2020-2021 学年高三统练二生物试卷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或贴好条形码。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B. 真核生物都是异养型的,原核生物都是自养型的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D. 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B【解析】【分
2、析】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含有氧呼吸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A正确;B. 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大部分藻类等,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硝化细菌,有些是异养型如大部分细菌,B错误;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 真核生物细胞有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构成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2. 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
3、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C. 病毒体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 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答案】B【解析】【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肯定为DNA,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核糖体,C错误;D、病毒没有独立生存和繁殖的能力,不能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D错误。故选B。3. 细胞学说揭示了A. 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C. 生物体的多样性D.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答案】A【解析】【详解】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
4、构的统一性,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所以A项正确;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生物体的多样性,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均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所以B、C、D项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 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B. 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C. 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 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答案】D【解析】【详解】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A正确;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5、B正确;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C正确;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D错误。5. 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B.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进行能量转换C.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膜都能以一定的方式增大膜面积D.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基质的化学成分不同,功能也不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详解】A、叶绿体
6、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A正确;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进行能量转换,前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后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增大膜面积,而叶绿体通过类囊体薄膜堆叠增大膜面积,C错误;D、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的化学成分不同,功能也不相同,D正确。故选C。6. 一些食物储存的原理与细胞呼吸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酸奶出现涨袋现象是乳酸菌进行发酵产生气体所致B. 晒干后的种子在贮存时不进行细胞呼吸C. 可以采用低氧、零下低温和干燥的方法来保存水果和蔬菜D. 真空包装熟牛肉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分析】食物储存一般要抑制微
7、生物和活细胞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详解】A、乳酸菌发酵不会产生气体,酸奶涨袋说明有其他杂菌的呼吸,A错误;B、晒干的种子呼吸速率降低,但不是无呼吸,B错误;C、可采用低氧、零上低温、干燥的方法保存水果和蔬菜,C错误;D、真空包装不含有氧气,因此抑制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D正确。故选D。7. 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 硝酸钾溶液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现质壁分离,说明是死细胞B. 健那绿处理人体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C. 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光线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D.
8、 适宜光照等条件下,装有某植物的透明密闭小室内气压没有变化,说明植物已经死亡【答案】C【解析】【分析】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活细胞的叶绿体会运动。【详解】用硝酸钾溶液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现质壁分离,可能是硝酸钾溶液的浓度过高,杀死了植物细胞,A错误;蛔虫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无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B错误;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
9、细胞质中运动,即胞质环流,并随着光线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C正确;适宜光照等条件下,装有某植物的透明密闭小室内气压没有变化,可能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D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蛔虫生活在人体的肠道中,长期处于无氧的环境,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8. 将某动物的消化腺细胞内容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蛋白质(%)脂质(%)核酸(%)细胞器X6720微量细胞器Y59400细胞器Z61039A. 细胞器X是线粒体,能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B. 细胞器Y肯定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
10、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核苷酸D. 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在线粒体内还含有少量的DNA、RNA。2.内质网是由膜构成的复杂结构,广泛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还附着了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内质网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
11、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3.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详解】A、图中的细胞器取自动物细胞,故细胞器X只能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在线粒体中不反应,A错误;B、细胞器Y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有可能是内质网,与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有关,但也可能第是别的具膜细胞器,B错误;C、细胞器Z中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由于核糖体是由r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所以细胞器Z是核糖体,其进行的生理过
12、程为翻译,所需的原料是游离的20种氨基酸,C错误;D、消化腺细胞是真核细胞,蓝藻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核糖体,D正确。故选D。9.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淀粉酶较过氧化氢酶更适于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注入新鲜猪肝研磨液D. 在测定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2提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
13、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A、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因此不适合用淀粉酶来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淀粉是否被分解可用碘液来检测,但蔗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都不能和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不能用蔗糖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错误;C、新鲜猪肝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强,能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O2,C正确;D、pH为2时,唾液淀粉酶已经失活,且不可恢复,因此将溶液pH由2上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变,D错误。故选C。
14、10. 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 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防止两边色素扩散过快C. 画一次滤液细线后就可以将滤纸条放入层析液中进行色素的分离了D. 若叶片剪碎不够充分,则无法提取出 4 种光合作用色素【答案】B【解析】【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3、滤纸条从上
15、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碳酸钙应该在研磨之前加入,A错误;B、为了防止滤纸条两边色素扩散过快,应该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B正确;C、在滤纸条上画色素滤液细线时,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要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23次,C错误;D、即使叶片剪碎不够充分,也能够提取出 4 种光合作用色素,D错误。故选B。11. 下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 图中、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C. 代表的结构是线粒体D. 图中表示的过程
16、在原核细胞中也能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氨基酸先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然后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高尔基体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详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是首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A正确;B、分析题图及分泌蛋白的形成可知:是内质网,是高尔基体,是来自高尔基体和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B正确;C、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提供能量的结构是线粒体,C正确;D、原核细胞无内质网、高尔基体、
17、线粒体等具膜细胞器,因此原核细胞中不能发生该过程,D错误。故选D。【点睛】对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 新冠肺炎防控得力,西藏旅游业逐渐复苏。下列有关去西藏旅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与乘飞机去西藏相比,坐火车去西藏可能更有利于适应高原氧气稀薄的环境B. 从平原进入高原,人的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C. 在西藏攀登山峰时,人感觉乏力头晕,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所致D. 长时间生活在西藏,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数量会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西藏属于高海拔氧气浓度低,人体为适应这样的环境需要
18、进行一系列调整。【详解】A、坐火车去西藏需要更长的时间,从平原慢慢进入高原有个适应过程,A正确;B、从平原进入高原,由于高原缺氧,人的部分细胞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C、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C错误;D、高原空气稀薄,长时间生活在西藏,人形成了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数量会增加,D正确。故选C。13. 下列各项中,短时间内会显著降低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能力的是( )A. 细胞内能量不足B. 细胞外药物影响膜蛋白结构C.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上升D. 细胞内O2浓度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运输速率与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差有关。【详解
19、】A、细胞内能量不足,不会影响协助扩散,A错误;B、细胞外药物影响膜蛋白结构,会改变膜上的载体结构,影响其运输葡萄糖的速率,B正确;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上升,会使葡萄糖的运输速率增大,C错误;D、细胞内O2浓度下降,不会影响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B。14. 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菠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 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 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 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
20、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解】A、蔬菜中的草酸和钙形成草酸钙沉淀,不利于钙的吸收,A正确;B、血红蛋白的作用是参与氧气的运输,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C、KH2PO4 无机盐不能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C错误;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盐,D正确。故选C。15. 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
21、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 适当增加光强度,a点将左移C. 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等D. 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自变量是不同植物和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详解】甲植物在a点时,净光合速率=0,故a之前已经开始,A错误;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增大,呼吸速率不变,故a点左移,B正确;二氧化碳浓度为b时,甲、乙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二者的呼吸速率不同,总光合强度不相同,C错误;在二氧化碳饱和点之前,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大
22、,光合速率加快,超过二氧化碳的饱和点之后,光合速率不变,D错误。故选B。【点睛】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b点时,二者净光合速率相同,若呼吸速率不相同,总光合速率不同。16. 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并消化病菌。与此生理过程有关的是( )中心体溶酶体线粒体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
23、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详解】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白细胞吞噬病菌不涉及细胞增殖,错误;白细胞对细菌的消化需要溶酶体中消化酶的作用,正确;白细胞吞噬消化病菌需要线粒体为之提供能量,正确;白细胞吞噬病菌的完成存在细胞膜的变化,类似于胞吞,都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正确,错误。故选D。17.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酶的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B. 酶适合在低温、低pH条件下保存C. 酶的合成需要ATP参与D. 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
24、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详解】A、酶的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A正确;B、酶适合在低温和合适的pH(不是低pH)条件下保存,因为酶在过酸条件下会发生变性,B错误;C、酶是大分子物质,由小分子合成,合成过程中贮存能量,能量来自于ATP,C正确;D、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正确。故选B。18.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
25、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C【解析】【详解】A、转录的结果获得RNA,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A正确;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DNA,均可发生DNA的复制,B正确;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错误;D、甲基绿使DNA显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核
26、酸的转录、复制和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9.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只有在光下才可以更新空气B. 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材料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 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通过曝光和遮光形成对照D. 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在研究中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答案】A【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需要利用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相关实验内容做出判断。【详解】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没有证实光的作用,A错误;B、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材料证明叶
27、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C、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通过曝光和遮光形成对照,C正确;D、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在研究中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故选A。20.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B. 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尾基部,有利于运动C. 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呼吸酶附着面积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核,为能携带O2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这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
28、。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详解】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功率就越低,因此,卵细胞体积大,不利于进行物质交换,是为了储存更多的营养物质,A错误;线粒体聚集在精子的尾基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B正确;线粒体有两层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可以增大呼吸酶附着面积,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目的是为能携带O2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学里面的一个基本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再根据题意作答。21. 为探究某绿色植物能否移植到A地生长
29、,通过实验测定了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该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则A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浓度(mol/L)0202503035质壁分离状态不分离刚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A. 02 mol/LB. =025 mol/LC. 03 mol/LD. 035 mol/L【答案】A【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植物A细胞液介于没有质壁分离和刚分离之间的浓度,为0.2-0.25mol/L,故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则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0.20 mol/L,植物才能正常吸水。【详解】根据表格分析,植物A在浓度为0.20mol/L的溶液浓度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25mol/L的溶液中
30、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植物A的细胞液浓度为0.200.25mol/L,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不能正常生存。因此,为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0.20mol/L。即A正确。故选A。点睛】22.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 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 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
31、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答案】D【解析】【详解】A.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A项错误;B.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摩尔葡萄糖,则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6摩尔的CO2,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6摩尔的O2,人体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既无CO2的产生,也无O2的消耗,B项错误;C.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项错误;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CO2的固定,即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
32、3,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3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项正确。故选D。【定位】细胞内水与代谢、细胞呼吸、神经调节中电位的产生和光合作用23. 以下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 子物质,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不正确的是( ) A. 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B. 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C. e 和c的区别只有五碳糖不同D. 在人体细胞中物质e共有4种【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且是大分子,A为淀粉
33、;a是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B的组成元素是C、H、O、N,C、E的组成元素是C、H、O、N、P,B、C组成核糖体,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C是RNA,c是核糖核苷酸;E是DNA,e是脱氧核苷酸;d具有促进性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雌性动物的第二性征的功能,d是性激素。【详解】A、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A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它们的作用相近,A正确;B、性激素能够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d是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B正确;C、根据中心法则可以判断,E是DNA,C是mRNA,因此c表示核糖核苷酸,e表示脱氧核苷酸,它们两者之间主要是五碳糖和含氮碱基有所不同,C错误;D
34、、e表示脱氧核苷酸,在人体细胞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C。24. 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叶绿素的提取需要加入层析液作为提取液B. 过滤时应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后应用棉塞塞住试管口C. 分离色素时应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D. 选材不同,四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
35、离色素。3、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提取叶绿素应该使用无水乙醇或丙酮,而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A错误;B、过滤时应该使用单层尼龙布,且过滤后应用棉塞塞住试管口,以防止无水乙醇或丙酮挥发,B正确;C、分离色素时不能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否则色素会溶入层析液中,C错误;D、不同材料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是相同的,但是来自不同材料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含量可能不同,因此经过纸层析后,在四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是相同的,而色素带粗细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B。25. 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
36、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B. 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是(甲+乙)(丙+丁)C.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答案】A【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结果:滤纸
37、条从上到下依次是:丁胡萝卜素(最窄)、丙叶黄素、乙叶绿素a(最宽)、甲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A正确;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呈黄色,叶绿素含量降低,呈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所以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B错误;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原因是它在滤纸上扩散的最快,C错误;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是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甲和乙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错误。故选A。26. 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器都能产生水B. 细胞器
38、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C. 植物细胞都含有D. 都是单层膜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细胞器的形态,可判断:是高尔基体、是中心体、是线粒体、是内质网、是叶绿体、是核糖体。【详解】A、细胞器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都能产生水,A正确;B、中心体和核糖体都是无膜的细胞器,中心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都不含磷脂,B正确;C、线粒体、核糖体是植物细胞都含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C错误;D、高尔基体、内质网都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D正确。故选C。27.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
39、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B. 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C. 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D. 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答案】B【解析】由题目给的信息“在光下给甲组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说明根对a离子的吸收为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需要载体与能量,B错误,C正确;给营养液通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根细胞获得氧气,有氧呼吸能正常进行,有利于根对a的吸收,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A
40、、D正确。28.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高等植物细胞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答案】D【解析】【分析】胞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的连线,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多糖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的识别有关,细胞膜表面有的糖类还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糖原为动物多糖,乳糖为动物二糖,都可在动物细胞中合成,而蔗糖、淀粉、纤维素属于植物体特有的糖。【详解】A、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
41、和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膜上的糖蛋白有关,如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B正确;C、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正确;D、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动物细胞不能合成蔗糖,但能合成乳糖,D错误。故选D。29.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分子组成叙述错误的是A. 水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 酵母菌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tRNA和蛋白质C. 蓝藻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D. 果蝇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水稻是高等植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
42、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正确;B、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B错误;C、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与真核生物相似,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C正确;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D正确。故选B【点睛】30. 下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B. 过程产生NADH,过程消耗NADPHC. 若叶肉细胞中过程速率大于过程,则植物干重不一定增加D. 过程中ATP 的合成与吸能反应相联系,过程与放能反应相联系【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过程
43、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表示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表示ATP的水解,为各项生命活动供能。【详解】A、过程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过程,其中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B、过程产生的是NADPH,而过程产生和消耗的是NADH,B错误;C、若叶肉细胞中过程速率大于过程,则植物干重不一定增加,因为还有其他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还要通过呼吸消耗有机物,C正确;D、过程中ATP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往往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是ATP的水解,释放能量,往往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44、D错误。故选C。3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 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答案】A【解析】【详解】A、tRNA结构是三叶草结构,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A正确;B、每个ADP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C、肽键是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连接两个肽链的键有二硫键等,C错误;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通过氢键相连,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45、的能力。32.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承担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等功能B. 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细胞生命活动有关C.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 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难度一般。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一般。解答关键是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关系。【详解】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承担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等功能,A正确;B、细胞骨架(细胞中微管、微丝等结构,由蛋白质组成)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细胞生命活动有
46、关,B正确;C、细胞核中储存遗传物质,所以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不一定位于细胞的正中央,C错误;D、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各种细胞器),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故选C。33. 用3H标记的H2O追踪光合作用中H的转移,最可能的途径是( )A. H2OHC3(CH2O)B. H2OHC5(CH2O)C. H2OH(CH2O)D. H2OHC5C3(CH2O)【答案】C【解析】【详解】光合作用中,水参与光反应生成H和氧气,H继续参与暗反应,还原C3生成(CH2O),所以H的转移途径是H2OH(CH2O),C正确。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同位素标记的相关知识,
47、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4.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条件X 为有氧,条件Y 为无氧B. 条件X 下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C. 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现象Z 为橙色灰绿D. 两种条件下,物质a 产生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基质【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生成2分子的丙酮酸和少量H;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H和CO2;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与O2 结合生成H2O。无氧呼吸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
48、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与H 反应生成C2H5OH(酒精)和CO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X为无氧条件,Y为有氧条件;物质a为二氧化碳,b为水;试剂甲为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为橙色变为灰绿色。【详解】A、由分析可知,条件X为无氧,条件Y为有氧,A错误;B、条件X下葡萄糖分解释放出少量能量,释放出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中,B错误;C、试剂甲能检测酒精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颜色由橙色灰绿色,C正确;D、物质a为CO2,有氧条件下,CO2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无氧条件下,CO2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
49、错误。故选C。【点睛】35.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 pH=c时,e点为0C. 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D. 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答案】C【解析】【分析】H2O2在常温下分解非常缓慢,在生物体内H2O2酶能将其快速分解。分析曲线图: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pH=b时,该酶的活性最强;pH=c时,H2O2酶变性失活。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
50、变化。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点表示到达平衡点所需的时间,能代表化学反应的速率。【详解】A、乙图表示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p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A错误; B、p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B错误; C、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 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C正确; D、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
51、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故选C。36.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能量来源不同B. 硝化细菌是异养需氧型生物,能将NH3氧化成HNO3C. 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D. 化能合成作用可以利用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代谢类型从同化作用上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自养型是指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把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绿色植物利用的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则是利用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异养型生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它能使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并利用物质氧化时释
52、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供自己利用。【详解】A、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无机物氧化释放化学能,因此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能量来源不同,A正确;B、硝化细菌是自养需氧型生物,B错误;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可产生H,暗反应过程中有H的消耗,C正确;D、由分析可知,化能合成作用可以利用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D正确。故选B。37.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中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B. 植物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C.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产生H2O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D.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既生成H2O又消
53、耗的H2O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氧气,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暗反应阶段消耗二氧化碳。【详解】植物细胞中氧气的利用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正确;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B正确;动物细胞中核糖体可以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产生水,但核糖体无膜结构,C错误;动物细胞中线粒体中既可以消耗水,又可以生成水,为双层膜,D正确。故选C。38. 下图是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不考虑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54、A. 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 能进行无氧呼吸B. 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装置乙中液滴不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 如果装置甲中液滴不移,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D. 实验中,装置甲中的液滴移动的量可以代表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装置甲中,烧杯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若液滴移动,则酵母菌肯定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乙中,用水代替NaOH溶液,由于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消
55、耗氧气量的差值,若液滴移动说明酵母菌肯定进行了无氧呼吸。【详解】A、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消耗氧气量,即其同时也进行了无氧呼吸,A正确;B、装置甲中的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乙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不进行无氧呼吸,即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C、如果装置甲中液滴不移,没有氧气的消耗,说明酵母菌不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C正确;D、实验中,装置甲中的液滴移动的量可以代表酵母菌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的量,D错误。故选D。39.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
56、胞分别放置在 A、B 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 若B 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 点左移C. 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 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D. 4 min 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含有细胞液;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大,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分析图中可知,A溶液中细胞一直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溶液中细胞先失水后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详解】A、成熟叶肉细胞有大液泡,
57、同时有颜色,方便观察,可以用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A正确;B、若B溶液浓度稍减小,其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减小,则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时间缩短,因此b点将左移,B正确;C、细胞在A溶液中只发生质壁分离,在B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这与两种溶液的溶质有关系,B溶液中溶质可以进入细胞,而A溶液中的溶质不能进入细胞,C错误;D、据图可知,4min时,两个细胞均有失水,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故选C。40. 光合作用通过密切关联的两大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实现。对于改变反应条件而引起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比值增加B.
58、 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5/C3比值减小C. 突然将红光改变为绿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3/C5比值减小D. 突然将绿光改变为红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比值减小【答案】A【解析】A、突然中断CO2供应使C3减少,因此三碳化合物还原利用的ATP减少,导致ATP积累增多,而ADP含量减少,因此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比值增加,A正确;B、突然中断CO2供应,使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少,而三碳化合物还原仍在进行,因此导致C3减少,C5增多,因此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比值增加,B错误;C、由于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突然将红光改变为绿光,会导致光反应
59、产生的ATP和H减少,这将抑制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导致C5减少,C3增多,因此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比值增加,C错误;D、突然将绿光改变为红光会导致光反应吸收的光能增加,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加,而ADP相对含量减少,因此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比值增加,D错误。故选A第II 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共 50 分。第 41-44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35 分)41. 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
60、问题:(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和_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答案】 (1). 原生质层 (2). 2 (3).
61、 4 (4).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5).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 细胞液的浓度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7). 高 (8). 降低【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1)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植物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在观察植物细胞
6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当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质壁分离完成,细胞原生质层大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因此,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细胞液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4)由图中两种红心萝卜的质量变化结果可知,甲戊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为丙戊甲丁乙,甲为红心萝卜A的等渗溶液,戊为红心萝卜B的等渗溶液,因此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高。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液浓度降低,红心萝卜A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降低。【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
63、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失水,导致液泡的浓度升高。42.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pH 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一、取 3 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C,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二、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底物溶液; 三、在A、B、C 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缓冲液,使 pH 分别稳定在 5.0、7.0、9.0; 四、将 3 支试管置于不同的温度下,定时检测产物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更正。 _(2)该实验是否可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_(“是”或“否”),原因是_。 (
64、3)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如图。 该实验中酶促反应速率用 _表示。实验开始 1 min 后 A 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_。 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_,酶的特性是 _(写出两点即可)。【答案】 (1). 应将步骤二、三调换 ;步骤四中的温度应该相同且适宜 (2). 否 (3). 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 单位时间内的产物浓度 (5). 底物浓度有限 (6).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7). 高效性;专一性【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 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因变量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量(产物浓度)表示;在实验过程
65、中,要注意控制好自变量与无关变量,其中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详解】(1)在底物与酶接触以前应该先控制好各组的pH,因此实验的步骤二、三应该调换 一下;由于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则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步骤四应该将 3 支试管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定时检测产物浓度。(2)由于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因此该实验不可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3)据图可以看出,实验中酶促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浓度)表示;实验开始1分钟后,A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原因是底物浓度是一定的。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等。
66、【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根据实验目的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无关变量并不是不起作用的变量,并能够根据实验的基本原则找出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43. 图 1 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 2 表示该植物在 25、不同光照强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 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之差。请据图回答: (1)图 1 中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的 _阶段;有氧呼吸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为 _(填序号)。 (2)图 2 中B 点处该植物总光合作用速率 _(填“”“”或“”)呼吸作用速率,此时所对应的光
67、照强度称为_ ,叶肉细胞中的总光合作用速率 _(填“”“”或“”) 呼吸作用速率。 (3)在图 2 中A 点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完成图 1 中的生理过程有 _(填序号)。 (4)图二中的C 点处,光照强度_(“是”或“不是”)影响C 点的因素,此时,影响 C 点的环境因素主 要 有_,_。【答案】 (1). 光反应 (2). (3). (4). 光补偿点 (5). (6). (7). 不是 (8). CO2浓度 (9). 温度【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和光反应,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图2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体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其中A点由于没
68、有光照,所以只进行细胞呼吸;B点为光的补偿点,此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此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的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的B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此时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由于只有叶肉细胞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中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 呼吸作用速率。(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A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可以进行的图1
69、中的过程为。(4)图二中的C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而不是光照强度。【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图1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并能够根据图2曲线的走势等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44. 下图表示在某动物体内,3H 标记的亮氨酸参与合成3H-X 的过程,a、b、c、d 表示不同细胞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_(填图中字母),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差异最大的细胞器是 _(填图中字母)。3H-X 可代表的物质是 _。 A. 消化酶 、 性激素 B. 胰岛素 、 抗体 C.呼吸酶、血浆蛋白 D
70、.生长激素、血红蛋白 (2)能通过囊泡联系的是 _(填图中字母)和细胞膜,囊泡上 _(填“有”或“无”)参与精确定位的信号分子。细胞膜分泌3H-X 的方式是 _,此方式 _(填“有”或“无”)载体蛋白的参与。 (3)c 中能增大膜面积并为酶的附着提供位点的结构主要是 _。 (4)在高等植物体内,参与能量转换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包括 _。【答案】 (1). ac (2). d (3). B (4). bd (5). 有 (6). 胞吐 (7). 无 (8). 线粒体内膜(嵴) (9). 叶绿体【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
71、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据图分析,图中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线粒体,d为高尔基体,3H-X 表示分泌蛋白。【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为核糖体,c为线粒体,都是含有核酸的细胞器;d为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差异最大;3H-X 表示分泌蛋白,可能为消化酶、胰岛素、抗体、生长激素、血浆蛋白,而性激素、呼吸酶、血红蛋白都不是分泌蛋白,故选B。(2)b内质网、d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之间可以通过囊泡相联系,囊泡上有参与精确定位的信号分子;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3H-X ,利用的是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c
72、为线粒体,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了嵴,能增大膜面积并为酶的附着提供位点。(4)在高等植物体内,参与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识记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细胞器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二) 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 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是生物中重要的实验技术。根据有关的微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3)为达到筛选
73、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选择尿素作为_;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_以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分别取0.1mL涂布在平板上,结果发现,稀释倍数为104的5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9、147、150、153和360,则每升土壤样液中的细菌数为_1010个。(4)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所用培养基中的染料是_,该染料能与纤维素形成_复合物,最后挑选菌落的标准是_。【答案】 (1).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 ,高温蒸汽灭菌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3). 唯一氮源 (4). 酚红 (5). 1.5 (6). 刚果红染液 (7). 红色 (8). 产生透明圈【解析】
74、【分析】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供自身利用,氨能使培养基pH升高,导致酚红指示剂变红。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供自身利用,刚果红能与纤维素这类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温蒸汽灭菌。(2)纯化菌种时为了
75、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选择尿素作为唯一氮源,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存活,其他微生物不能利用尿素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酚红,若指示剂变红,可鉴定其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取0.1mL培养液涂布,且稀释倍数为104的5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9、147、150、153和360,其中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算,则细菌的浓度为(147+150+153)31040.1103=1.51010个。(4)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所用培养基中的染料是刚果红染液,该染料能与纤
76、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最后挑选菌落的标准是产生透明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与计数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无菌技术、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和鉴定方法,能根据要求准确解答并进行相关计算。46. (一)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 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
77、 (2)若番茄细胞内含m 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中含 n 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植物。 (二)为研制抗病毒A 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 A,该处理的目的是 _。 (4)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 A 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 1 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_,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_。图中筛选 2 含多次筛选, 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5)单克隆抗体的优点为_
78、。【答案】 (1).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3). 2(m+n) (4). 单倍体 (5). 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 (6). 选择性培养基 (7). 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存 (8). 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 (9).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题(一)图示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其中表示去壁过程,常用酶解法;表示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的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题(二)图示为抗病毒A 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其中筛选1是为了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筛选2是为了筛选出能够产
79、生特定抗体(抗病毒A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详解】(一)(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利用的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该过程中,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形成。(2)根据题意分析,杂种细胞的染色体数为融合前两种细胞染色体数之和,即为m+n,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得杂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为2(m+n);经过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不论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均属于单倍体。(二)(3)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实验前需要对小鼠甲注射病毒A,以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4)图中筛选1用的是选择培养基,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即该培养基上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存;筛选2是为了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依据的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5)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化学性质单一,并可大量制备等优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知识点,准确判断途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弄清楚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中两次筛选的目的,进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