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0南阳高一检测)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1日皇宫收到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 660件。“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解析】选C。1384年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根据史料中政务繁多的情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故选C。【补偿训练】明太祖
2、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随后皇帝的政务负担加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明代皇帝()A.设南书房参与决策 B.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C.任用宦官参与朝政D.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解析】选B。丞相制度废除之后,皇帝政务缠身,负担过重,为此,设立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事,故B正确。2.某学者说,中国古代某朝代某机构的官员,上面要受皇帝的气,中间要受司礼监的气,下面要受六部的气。这个机构是()A.汉代的中朝B.唐代的三省C.明代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解析】选C。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皇帝设司礼监牵制内阁权力,内阁为非正式行政机构,六部掌实权,故C正确。【补偿训练】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
3、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这说明明代内阁()A.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B.阁臣权力有限C.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D.深受皇权控制【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翰林院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材料“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表明内阁只是侍从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故A正确。【深化点拨】明朝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1)明太祖洪武时设置殿阁大学士。(2)明成祖永乐年间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3)明宣宗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它是阁臣根据皇帝所示旨意草拟敕旨,或对各部门各地方所上奏章提出批答意见,供皇帝裁决参考。这表明阁臣有了参与决策权。(4)到明英宗时,票拟成为阁臣的专职。(5)嘉靖帝后,朝位班次,阁臣
4、已列六部尚书之上。内阁首辅更是权势显赫。3.(2020荆州高一检测)(明)景泰二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该史实说明()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B.明代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解析】选D。皇帝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是由于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皇帝的意见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故选D。材料不能反映朝廷议决效率的提高,排除A;明朝君主专制是在不断强化,但材料不是反映这一主题,排除B;从最终结果来看,廷议制度未能确保公正法治,排除C。4.某史书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5、。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A.中书省B.中书门下C.内阁D.军机处【解析】选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递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因此,军机处成为隐形的政府,故选D。【补偿训练】据清养吉斋丛录载: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办理,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这是说军机处()A.效率高B.机构干练C.保密性强D.决策权有限【解析】选C。材料中“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办理,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体现了其保密性强的特点,故选C。5.(2020永州高一检测)清朝政治制度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所示机构产生的影响
6、是 ()A.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C.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D.国事均由军机处决策【解析】选B。图中体现了清朝的军机处,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只能传达皇帝命令,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B符合题意。6.孟德斯鸠说:“中国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确立三省六部制B.明朝废除宰相制C.清朝延续明朝内阁制D.清朝设置军机处【解析】选D。材料中孟德斯鸠的主要意思是今天中国政府的专制精神很强大。根据选项和史实,清朝雍正年间创设的军机处,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7、,最能反映引文,故D正确。7.(2020汕头高一检测)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民政根据新疆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在西藏,清朝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理僧俗高级官员任免这体现了()A.宗法制度的变异 B.中央集权的加强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解析】选B。新疆军、民分治,而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拥有广泛权力,两者殊途同归,都加强了中央集权。A、C不符合史实,D材料没有体现。【补偿训练】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托忒文、帕尔西文、藏文等诸多民族文字。此举旨在()A.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B.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C.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D.顺
8、应民族融合的潮流【解析】选A。根据材料表述可知,清政府的行政文书包括多种文字,这就是在利用政治大一统维持国家的统一,故A正确。二、选择题(22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
9、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10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6分)【解析】本题通过三则材料考查丞相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及特征,学生阅读材料后将丞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废除的过程的相关知识再现出来,解答便不难。答案:(1)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2)主要特征: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互相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3)趋势:皇帝专制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