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第一学年高一年级期中地理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会使我们生出无限的遐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A. 恒星、行星、卫星B. 星云、恒星、行星C. 恒星、小行星、流星体D. 恒星、行星、小行星2. 儿歌中出现的天体,属于(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A. B. C. D. 【答案】1. A 2. A【解析】【分析】考查天体系统。【1题详解】据材料
2、可知,童谣中依次出现的天体为太阳、地球、月球。其中太阳为恒星、地球为行星、月球为卫星,A正确。故选A。【2题详解】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故童谣中出现的天体属于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正确,不属于河外星系。故选A。【点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天体系统包括A. 1级B. 2级C. 3级D. 4级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A. 充足的水分B.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C. 适宜的太阳
3、光照和温度范围D.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答案】3. B 4. 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天体系统以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3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B正确。【4题详解】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都是地球具有生命的必要条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和地球具有生命没有必然的联系,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地球具有生命条件。自身条件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大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三方面进行分析。外部条件
4、从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等方面分析。5.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重力势能B. 生物能C. 太阳辐射能D. 风能【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太阳能通过源源不断的为地球提供热量,从而为地球上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活动等提供了动力,C正确。重力能、风能、生物能不是主要动力,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的影响。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A. 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热B. 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5、C. 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D. 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辐射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和热,通过热量的传递,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的太阳能如煤炭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ABC正确。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能量由地球内部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D错误。故选D。7. 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A. 世界最大的陨石B.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C. 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D. 天空中飘动的云【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天体的概念。【详解】陨石、待发射的人造卫星、云都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内,都不属于天体,A、C、D错误;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是位于地球大气
6、层之外的物质,属于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故属于天体,B正确。故选B。【点睛】“三看”法判断天体(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8. 太阳活动剧烈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B. 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C. 全球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增多D. 干扰磁场,引发“磁暴”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7、,是地球公转运动导致,与太阳活动无关,排除A;太阳活动剧烈时,有可能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从而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不是长波通信,排除B;太阳活动剧烈时,有可能影响地球上的气候,但不可能使全球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增多,排除C;太阳活动剧烈时,太阳发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磁场,引发“磁暴”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9. 读下图,下列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 A=CBDB. A=DBBCD. A=CBD【答案】D【解析】【详解】一般而言,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A、C均位于赤道上,B点位于北回归线上,D点位于北极圈上,因此四地线速度的大
8、小规律为ACBD,故选D。【点睛】地球上线速度分布规律: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60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线速度的一半。两极点线速度为0。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10. 下列日期中,伊宁市白昼最长的是( )A. 6月1日B. 12月22日C. 8月1日D. 7月1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伊宁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北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因此在选项中距夏至日最近的日期,伊宁市白昼最长。6月1日、12月22日、8月1日、7月1分别距离夏至日约21天、半年、40天、9天,7月
9、1日离夏至日最近,D符合题意,排队A、B、C。故选D。【点睛】我国古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 记载中所写的黑气指( )A. 耀斑B. x射线C. 紫外线D. 黑子12.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内部【答案】11. D 12. 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以记忆为主.【11题详解】资料中记载的“黑气”是太阳黑子,它比太阳表面温度低,在太阳表面形成暗斑,看起来象是太阳变黑了一块。选D正确。故选D。【12题详解】根据文中描述,可判断为黑子现象,该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故选A。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
10、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 B. C. D. 14. 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A. 2334B. 2326C. 6626D. 6634【答案】13. A 14. B【解析】【分析】【13题详解】黄赤交角是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公转轨道面就是黄道面,读图可知,为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即为黄赤交角,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约为2326,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黄赤交角,考查知识的记忆,据图判断即可。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北半球将迎来的节气是(
11、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16. 2020年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A. AB之间B. BC之间C. CD之间D. DA之间【答案】15. D 16. C【解析】【分析】【15题详解】当太阳直射到D位置是,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节气,D正确,A是春分,B是夏至,C是秋分,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C是秋分(9月23日),D是冬至(12月22日),2020年10月1日位于C和D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根据移动的基本规律判断即可。17. 地球自转产生了( )A. 昼和夜B. 昼夜长短变化C. 昼夜交替D
12、. 极昼和极夜【答案】C【解析】【详解】昼和夜之分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昼夜交替时地球自转的结果;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产生的根源是黄赤交角的存在。C正确。【点睛】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是不同的。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这使得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夜之分现象;随着地球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出现交替,称为昼夜交替现象。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第下面小题。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地球运行至A点时,北半球白昼最短B. 当地球运行至B点时,合肥和上海昼夜都是12小时C. 当地球运行至C点时,
13、北极圈及其以内全部为极昼D. 当地球运行至D点时,南半球白昼最长19.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 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 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 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答案】18. B 19. B【解析】【18题详解】夏至日地轴的北端指向太阳,可判断出图中A为夏至,B为秋分,C为冬至,D为春分。当地球运行至A点时,为北半球夏至,白昼最长,A错误。当地球运行至B点时,为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武汉和上海昼夜都是12小时,B正确。当地球运行至C点时,为北半球冬至,北极圈及其以内全部为极夜,C错误。当地球运行至D点时,为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14、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在地球公转由B到C的运动过程中,是从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北半球白昼变短,并短于夜。南半球的白昼变长,并长于夜,B正确。故选B。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一天来到美丽的庐山,它突发奇想,从庐山“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如果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21.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 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 通
15、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D. 通过地球卫星获得的信息22.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答案】20. D 21. C 22. C【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在喜洋洋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了:地壳一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由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而形成不连续的界面进行划分,具体为:横波纵波在
16、遇到莫霍界面时,传播速度突然增加;而横波和纵波遇到古登堡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故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分界面,地球内部圈层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岩石圈。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软流层。从地表到软流层之间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顶部。故A、B、D错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C正确。故选C。【点睛】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A. 为大气
17、圈B. 为岩石圈C. 为软流层D. 为下地幔24.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圈层的分布是均匀的B. 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C. 圈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答案】23. C 24. C【解析】【分析】【23题详解】根据图示的分布位置判断图中海水(属于水圈) ;为地壳;为软流层,为外核。C 正确,故选C。【24题详解】水圈(层)是个连续而不均匀的圈层,A错误;地壳的厚度分布不均,大陆地壳有双层较厚,海洋地壳只有单层,较薄,B错误;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是软流层,C正确;外核(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
18、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读图分析能力,考查知识的识记和应用,结合图的信息分析即可。25. 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远日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每年的1月初B. 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 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年7月初,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远日点,A错误;地球运行至远日点时,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B正确、D错误;地球运行至远日点为7月初,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错误。故选B。【点睛】26. 地震发生时,正在海里划船的人们,这时会感觉到( )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B.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
19、簸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和液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地震后,横波不能在海水中传播,正在海里划船的人们不能受到横波影响,只受到纵波影响,因此只有感到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27. 12月22日,下列城市夜最长的是( )A. 漠河B. 北京C. 上海D. 广州【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
20、回归线附近,全球大致由南向北白昼时间缩短,黑夜时间增长。在选项中的四个城市中,由南向北排列顺序是广州、上海、北京、漠河等,因此12月22日漠河的夜最长,A符合题意,排队B、C、D。故选A。【点睛】28.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C. 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D. 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自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先从赤道向北到北回归线然后南移到赤道,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A错误;因北京位于直射点以北,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则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
21、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B错误;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北半球夜长先由长变短,后由短变长,C错误;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自3月21日至9月23日,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变慢,后由慢变快,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9.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30. B圈层一个()A. 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B. 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 连续、有规则
22、的圈层D. 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答案】29. D 30. 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29题详解】此题关键掌握各圈层的特点,尤其是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故A为生物圈;C为岩石圈,岩石圈在四大圈层的最底部,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部分;B为水圈。所以选D。【30题详解】上题判断B为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所以选B。二、综合题(共4小题,40分)31.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性、_性、_性。(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行星。(4)图
23、中虚线是_运行轨道,运行周期_年。【答案】 (1). 小行星带 (2). 天王星 (3). 同向 (4). 共面 (5). 近圆 (6). 火星 (7). 类地行星 (8). 彗星 (9). 76年【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以及其运动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详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C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为小行星带,D为天王星。(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都为自西向东,公转轨道在一个平面上,近似圆形。(3)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
24、到远依次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以判断E为火星,火星属于类地行星。(4)图中虚线轨道扁长,且B有明显的彗尾,所以图中虚线是彗星的运行轨道。根据轨道该彗星应为哈雷彗星,其周期为76年。【点睛】32. 如图中的图甲为某日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图乙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以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AD线表示晨昏线中的_线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四点角速度比较为_(2)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_点该日A地的昼长为_小时ABCD四点中_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3)图甲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_。(4)图甲所示日期地球处在图
25、乙所示的中的_位置上该日地球公转速度在一年中相对较_,图乙中四个位置中表示春分的是_。【答案】 (1). 北 (2). 昏线 (3). ACBD (4). ABCD (5). 18 (6). 12 (7). D (8).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9). 3 (10). 快 (11). 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考查内容广泛,以识记和应用为主。难度一般。【详解】(1)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AD线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CBD,角速度都相同(A=B=C=D)。(2
26、)A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A位于赤道,昼夜平分,即昼长为12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ABCD四点中D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小。(3)由上题可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4)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为春分日,为秋分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对应的是位置;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该日地球公转速度在一年中相对较快;图乙中四个位置中表示春分的是。【点睛】33
27、.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判断E是_波,F是_波;A是_面,B是_面。(2)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圈层,A界面以上圈层是_;圈层C是_;圈层D是_;圈层H是_。【答案】 (1). 横 (2). 纵 (3). 莫霍界面 (4). 古登堡界面 (5). 地壳 (6). 地幔 (7). 外核 (8). 内核【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及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图中E波传播速度
28、慢,由此可以判断E是横波,图中F波传播速度快,因此F是纵波;A界面处地震横波和纵波均有明显增速,且离地表较近,应是莫霍面,B界面处地震波横波消失、纵波大幅降速,且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应是古登堡面。(2)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圈层A界面(莫霍面)以上圈层是地壳;圈层C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应是地幔;圈层DH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是地核。图中显示,地震波进入圈层D后,横波消失,纵波大幅降速,而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不能在液态物质中传播,由此判断,圈层D是液态,属于地核的外核部分;圈层H属于地核的内核部分,推测为固态。【点睛】34. 根据所给两幅
29、图回答下列各题。(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和,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 。(2)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B;C。(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和 ,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4)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B加拿大、挪威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答案】(1)氢氦核聚变反应 (2)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耀斑 黑子11年(4)B【解析】【分析】考查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特点,难度低。【详解】(1)太阳的组成成分中,71%为氢,29%为氦。太阳发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2)图示太阳大气层由里往外ABC,分别对应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耀斑,分别在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和色球层,对地球影响很大。根据图2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图,选取两个最低黑子相对数出现时间,统计发现相邻低值跨度为11年,即黑子周期为11年。(4)极光是太阳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与高纬地区稀薄大气碰撞摩擦形成的,在高纬度区极夜时易观赏到。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大部分国土在低纬地区,最难观测到极光,排除AD。意大利和西班牙在中纬度地区,也不太可能欣赏到极光,C错。加拿大和挪威大部分位于高纬地区,最可能看到极光,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