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8.28KB ,
资源ID:85327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32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兰州2022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兰州2022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1、甘肃省兰州2022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语 文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材料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

2、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

3、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

4、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材料二: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

5、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

6、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

7、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以民族形式存在,决定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不存在一般的人类文化。B.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的形成,还阻碍了文化之间的同化、融合;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C.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反过来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D.文化相

8、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必要性与普遍性。B.如果在自由创造上不同,即使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要素相同,发展出来的文化也仍然有可能不一样。C.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保持其生命力,而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D.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客,利用客体文化来反观自我、发展自我。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9、)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B.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夏侯玄传)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4.对“世界文化一体化”论调的批驳,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5.下列文字提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辞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差异?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木兰替父从军、最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价值观。美国动画版花木兰则对木兰辞进行重新诠释,木兰为了证明男女平等、实现自身价值而主动从军,体现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花木兰

10、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不错的票房。不少观众表示故事有新意,能带来启发。(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吴 市 冯至子胥忽然听到一片喧哗,看见在不远的地方聚集着一堆人。这些人围拢在一家门前,门前站立着一个高大的男子,那男子满脸怒容,发出粗暴的声音说:“我住在这里,本来是清清静静的,不想沾惹你们,天天早晨打开门,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但是几年来,城里不知为什么容不下你们了,在我的四围左盖起一所房子,右盖起一所房子,把我这茅屋围得四围不透气。我住的本来是郊,不知怎么就变成了郭了。我当然无权干涉你们,但是你们真会搅扰我。一清早就有女人们唱着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外国歌,那样不自

11、然,像是鹦鹉学人说话一般;晚上又是男人们呼卢喝雉的声音。弄得我早晨不能安心研究我的剑术,晚上不能睡眠。你们这些人”“你们这群败类,”他的愤恨促使他说出更粗野的话,“你们就和这些腐烂的鱼鳞虾皮一样地腥臭。”这句话激怒了群众。这人看着这群人的激动,便挽起袖子,他的两只胳膊上露出来两条文饰的毒龙。当他拔起他腰间的匕首时,四围又是一片暂时的平静,平静中含着一些悚惧。正在这瞬间,门内走出一个老太婆“专诸,进来吧!你又在闯什么祸?”那人听见母亲在门内呼唤他,他的愤怒立即化为平静,把匕首插入鞘中,向人群投了一个轻蔑的眼光,走进去了。子胥在一旁看着这幕剧,心里有些惊奇。他从那老太婆的口中知道,这个“人的憎恨者

12、”叫作专诸。他想,那些人从早到晚在搅扰他,使他不能清静地生活,如今他不能不愤怒了,这愤怒,谁能平息呢?只有那四围是和平围绕着的老母,因为他多少年平静的生活都是和他的母亲一同度过的,所以平静也永久凝集在他母亲的身上。有人在拍子胥的肩,使子胥吓了一跳。他端详一些时,才认识出是少年时太学里的一个同学。那人望着子胥,半惊半喜地说:“我看你有些面熟,我不敢认,你莫非是精于射术的子胥吗?你怎样也会到这里来呢?”子胥还没有回答,那人接着说:“我在这里已经很久了,这里的同乡并不少。我在这里教音乐,你知道,一个新兴的国家是怎样向往礼乐”子胥不愿意遇见熟人,他听了这话,面前好像又看见有一片污泥,同时他想起方才专诸

13、所骂的外国歌,必定是这类人给传来的。那人不管子胥在想什么,却兴高采烈地说下去:“你来了真好,这里也有同乡会,自从申公丞臣以来,我们楚人在这里都很被人欢迎。你知道吗,一个新兴的国家是多么向往礼乐!我除却教授音乐,还常常作几章诗刻在竹板上,卖给当地的富商们,他们很愿意出重价呢“前些天还来了一位同乡,据说他研究过许多年的祷杌,他在这里一座广场上讲齐桓、晋文、秦穆、楚庄称霸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招来了许多听众。每个听者都要缴纳一个贝壳,坐在前排的一个大贝壳,坐在后排的一个小贝壳,讲了几天,他背走了好几口袋贵重的贝壳“谁说时代乱不容易找金银呢?金银到处都是。”子胥听着这些话,真是闻所未闻,好像另外一个世

14、界里的事,他无法回答。子胥心中感到无限的苍凉。在林泽,在田野,复仇的事无从开始;一到人间,就又难免遇到些拖泥带水的事,听到许多离奇古怪的话。他一路的遭逢,有的很美,有的很丑,但他真正的目的,还在一切事物的后面隐藏着。他意想不到,这里也有这样多的楚人,他为了避免无谓的纠纷,他不得不隐蔽他的面目;但他为了早一日达到目的,又急切地需要表露他的面目。在这又要隐蔽、又要表露的心情里他一步步地进入吴市。不久,吴市里便出现了一个畸人:披着头发,面貌黧黑,赤裸着脚,高高的身体立在来来往往的人们中间。他双手捧着一个十六管编成的排箫,吹一段,止住了,止住一些时,又重新吹起:这样从早晨吹到中午,从中午又吹到傍晚。这

15、吹箫人好像在尽最大的努力要从这十六支长长短短的竹管里吹出悲壮的感人的声音。这声音在听者的耳中时而呈现出一条日夜不息的江水,多少只战船在江中逆流而上,在这艰难的航行里要显出无数人的撑持;时而在一望无边的原野,有万马奔驰,中间掺杂着轧轧的车声,有人在弯着弓,有人在勒着马,在最紧张的时刻,忽然万箭齐发,向远远的天空射去。水上也好,陆地也好,使听者都引领西望,望着西方的丰富的楚国再吹下去,吹出一片周围八九百里的湖泽,这比吴市之南的广大的震泽要神秘得多,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产;再吹下去,是些奇兀的山峰,在山的深处有钢脉,有铁脉,都血脉似的在里面分布,还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宝石。在里面隐埋吴人

16、听到这里,耳朵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听下去,好像登山一样艰难。但是谁也含不下这雄壮的箫声了,日当中天,箫声也达最高峰,人人仰望着这座高峰,像是中了魔一般,脚再也离不开他们踩着的地面。这事传入司市的耳中,司市想,有人在这里吹箫,听说他既不要贝,也不要金银,可是为什么呢?他必定是另有作用,要在这里蛊惑人民,做什么不法的事。但当他也混在听众中,一段一段地听下去时,他也不能摆脱箫声的魔力了,一直听到傍晚。他本来计划着要把这吹箫人执入圜土里定罪,但他被箫声感化了,他不能这样做。他没有别的方法,只有把这事禀告给吴王。(有删改)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

17、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吴市为第九节,写伍子胥到达吴市,在了解了吴市的一些情况后,采用了独特的方式向吴王自我引荐。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被打扰了居住的清静,专诸忍无可忍,愤怒地斥责那些人像腐烂的鱼鳞虾皮般腥臭,这使得他和群众的矛盾激化。B.仅仅是母亲一句简单的呼唤就将专诸要喷发的情绪收住,小说这样写的目的在于突出专诸对母亲的孝顺,丰富了人物形象。C.经过逃亡路上的思想转变,伍子胥由满腔仇恨的复仇者变成了智者。他化身畸人,用排箫将自己一路上的经历都化为了音乐。D.作者融汇了多种形象、色彩、声音与情调,详写伍子胥在吴市吹排箫的场景,就像一部交

18、响乐,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7.关于文中伍子胥邂逅太学里的同学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听到少年时的同学的话,过度的兴奋使伍子胥陷入了沉默,因为这和他想象中的吴国迥然不同。B.伍子胥的同学在吴国遇到伍子胥后,一直介绍来吴后的经历见闻,伍子胥丝毫插不上话。C.“那人”两次提到新兴的吴国非常向往礼乐,为下文伍子胥化身畸人在吴市吹排箫做了铺垫。D.“那人”实际上是试图发国难财的读书人,作者采用漫画式的写法,对他的行为予以讽刺。8.小说中说“在这又要隐蔽、又要表露的心情里他一步步地进入吴市”。“隐蔽”和“表露”在本文中分别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9.史书中伍子胥到吴之后借助吴

19、王的力量终于复仇,而本文则以司市打算将伍子胥的事告诉吴王终结,并且作者也说自己不打算写“吴市以后的伍子胥”。这样终结全文有着怎样的文学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忓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

20、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

21、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嗣也。”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节选自国语鲁语下)注 公父文伯:姓公父,名歜,鲁国大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B.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C.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D.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

22、三公九卿祖识地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的“事”指侍奉,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的“事”含义相同。B.“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的“朝”指在早晨,与苏武传中“人生如朝露”的“朝”含义相同。C.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后来也泛指黑夜。文中“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D.“胡不自安”的“安”指安逸,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安”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官居高位的公父文伯退朝之后就去拜见母亲,以示敬奉,说明他是一位崇尚礼数、深明

23、孝道的贤人。B.公父文伯之母驳斥儿子的说法,不留情面,语锋尖锐,表现出公父文伯之母这位贵族妇女对治国安邦之道的见解和忧国忧民的胸襟。C.公父文伯之母认为土地的肥沃或贫瘠,会决定百姓的品德,只强调了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失偏颇。D.这篇文章揭示的道理,跟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欧阳修的“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颇为相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2)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嗣也。14.作为鲁国大夫之母,公父文伯之母坚持亲手织绩,她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4、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节选) 苏轼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叩门。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注此诗为苏轼于1094年(绍圣元年)六十岁时在惠州贬所写。暾(tn):初升的太阳。砌:台阶。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写梅花开放在荆棘丛中,朝阳映射明洁如玉,饱含作者的欣喜之情。B.诗人在歌咏梅花时,着力于正面描写和具体刻画,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个性。C.第五、六句写诗人酒醒绕树,对花妙意存心,却终而无言,表达深沉的思绪。D.第七、八句写诗人强

25、作排遣口吻,独把清樽,对此名花,领取这短暂的欢愉。16.清朝评论家汪师韩称:“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叩门”两句非常“传神”。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暗含了人们常常会忘却历史之意。(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 , ”两句来描写山中秋冬之景。(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26、文化信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 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因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当代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一项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蕴藏着文明的密码,肩上都扛着让非遗代代相传的沉甸甸的责任。毋庸置疑,尽管在非遗项目传承与弘扬上,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项目 ,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期待

27、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做出更多的努力。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当下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2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今年夏天,和气温一样火热的,还有各地开展的“夜经济”。夜幕降临,要感受传统与潮流碰撞就到隆福寺宝藏市场打卡;逛吃潮

28、玩美食可以夜探江湖簋街,那里永不打烊;夜游蓝色港湾及亮马河风情水岸,感受沉浸式光影体验天暗下来,灯亮起来,北京夜经济活跃起来了。这些经济活动不仅给商家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还让人们的夜生活更加精彩。一般来讲,“夜经济”发生在晚上七点之后到次日六点之前,这一经济活动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我国一些沿海城市初现雏形。近几年来,随着消费模式的发展和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夜经济”发展至今,不仅规模在持续扩大,形式也在不断更新。以往我们总认为“夜经济”主要就是围绕夜市、商圈等消费场景,而实际上,“夜经济”集合了休闲、旅游、文化、餐饮、购物等多种消费,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

29、心。”目前,我国夜间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顺应当下的变化趋势,社会还要满足更多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21.下列对文中“夜经济”定义的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夜经济是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沿海城市出现,之后在全国各地展开的夜市、商圈等消费活动。B.夜经济是发生在晚上七点之后到次日六点之前的休闲、旅游、文化、餐饮、购物等多种消费活动。C.夜经济是一种旨在丰富消费者夜间生活并为商家带来一定经济收益的夜间经济活动。D.夜经济是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的城市消费的“新蓝海”。2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整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并简析改

30、后的表达效果。(6分)四、写作(共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第十届海外高层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深圳一个名叫袁姗的7岁小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急时刻,她处乱不惊,果断打开浴室门,借助衣架撬开高高的窗子,迅速关上煤气,跑到客厅拨打了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地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

31、场,从而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姗也因此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对“中国骄傲”,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 C 【解析】A项“决定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不存在一般的人类文化”错误,材料一说“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可见有一般的人类文化。B项“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错误,表述绝对,材料一是“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

32、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不能推断出“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D项“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错误,材料二表述是“因而应受到尊重”。2.C 【解析】“而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二是“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原文强调的是“只是”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的做法是错误,没有说就不能把它“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3.B 【解析】材料一第一段观点是: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

33、殊而存在的辩证法。A项强调借鉴,C项强调团结,D项强调包容,B项“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指羹汤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把各种不同的调料合到了一起。表现了文化的差异性。符合第一段观点。4.材料一,重点批驳这种错误的本质(根源),指出其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或:指出其既离开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又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材料二,重点分析这种思想的危害,指出其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每点2分)5.这种差异体现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即中国的忠孝观念与美国的个人主义的不同。这种差异是文化误读的产物。美国人照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来解读木兰辞。对这种差异应当宽容。花木兰

34、可提供“他者”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或:中美文化进行互动、交流,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满分)6. B 【解析】“目的在于突出专诸对母亲的孝顺”表述不正确。从下文看,小说这样写,实际上是要突出专诸母亲的质朴、宁静和无限隐忍,以及表现专诸母亲的这种隐忍对伍子胥的影响,这既抚慰了伍子胥流亡过程中焦躁的心,也为下文伍子胥选择“隐藏”埋下伏笔。 7.A 【解析】“过度的兴奋使伍子胥陷入了沉默”不正确,根据文中“子胥听着这些话,真是闻所未闻”“子胥心中感到无限的苍凉”等,可知此时伍子胥内心应是沉重的,他没有想到吴国也有那么多的楚人,会有那么多躲不开的纠纷。8. “隐蔽”

35、是指伍子胥到达吴市后通过所见所闻,决定对自己“复仇”目的的隐藏。“表露”是指吴国人喜爱时髦音乐,伍子胥就通过吹箫投其所好,把攻打楚国的美好前景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以赢得吴王信任。 (每点3分) 9. 设置悬念,吴王究竟对伍子胥是否接受,伍子胥是否复仇,激发读者的想象,余味无穷。这样更突出了伍子胥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他学会“坚持”和“克服”,逐渐成长以至成熟的经过。作者不打算写“吴市以后的伍子胥”,不注重“复仇”,而是注重“成长”,旨在表现人必须在不断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才能成长。(每点2分)10. A 11. C 【解析】A项“事”,两句均为“侍奉”。B项“朝”,两句均为“早晨”。C项根据原文,“

36、晦”与“明”相对,意为天黑。D项前一个,安逸。后一个,安稳、安全。12. C 【解析】C项“只强调了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失偏颇”理解错误。原文相关语句为“夫民劳则思,劳也”,可知,作者想要表述的是客观世界的限制性会激发人们突破现实、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忽视主观能动性。 13.(1)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君主)就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解析】“处”,定居;“劳”,使劳作;“王”,称王。(每处1分,句意1分)(2)以你这样的态度承担君王的官职,我恐怕你父亲穆伯要绝后了啊。【解析】“是”,这,指代公父文伯松懈的态度;“承”,承担;“

37、绝嗣”,绝后。(每处1分,句意1分) 14.文伯之母如此做法,是希望自己做高官的儿子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1分)一定要谨记勤俭节约,不要贪图安逸。(1分)文伯之母以自己的行为警戒儿子:贪图安逸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贪欲最终会葬送前程乃至生命。(1分)15.B 【解析】B项,不是着力于正面描写,而是着力于侧面烘托;也不是具体刻画,而是采取遗貌取神、虚处着笔的手法,故选 B。16.盛开的梅花仿佛是婀娜的海南仙子,驾着仙云,穿着白衣,于深夜降临在寂静的阶前,在月下轻叩着诗人的门扉。(2分)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1分)把盛开的梅花比作素衣仙子(1分),赋予梅花无限情韵,渲染了梅花的独

38、特风姿,(1分)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全诗翻译:在这松风亭下,在荒杂的荆棘丛里,两株寒梅悄然开放,花蕊洁白如玉似冰。朝辉映耀它的艳容,显得分外明丽晶莹。莫不是海南娇娜神女驾着仙云,深夜降临在寂静阶庭?听,正是这位白衣仙子,正在月下轻轻敲门。我酣梦已觉酒也醒,起身徘徊梅树边;花姿在目,妙意存心,然而唯有长叹,终无一言。花儿说,先生还自饮美酒,不要再为我连连叹息;幸好在你清清的酒杯里还有探看你的天边落月。17.(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8.弥足珍贵 大有裨益 数不胜数/不可胜数/不计其

39、数 19.示例一: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以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示例二: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的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解析】“本着为目的”句式杂糅,改为“以为目的”或“本着的目的”;“在做出更多的努力”成分残缺,介宾短语不完整,改为“在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20. “走出来”使用比拟的手法,赋予非遗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被挖掘出来的愿望。把非遗比喻为“活化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非遗文化内涵厚重悠久,具有极

40、高的研究价值,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解析】“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说非遗“走出来”是比拟手法,把“非遗”人格化,使非遗从田野巷陌被挖掘出来的现象更形象生动;“文明活化石”运用比喻修辞,“活化石”本指某些在地质年代中曾繁盛一时,广泛分布,而现在只限于局部地区,数量有限,有可能灭绝的生物。此处把非遗比喻为“活化石”,突出其化内涵厚重悠久,研究价值高。比喻的表达效果主要是使形象更鲜明,能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1B【解析】四个选项都是文段关于“夜经济”的表述,但题干要求的是“夜经济”的定义,因此,应抓住“夜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即“夜经济”区别于一般经济活动的特

41、征,故选B。22打卡隆福寺宝藏市场,感受传统与潮流碰撞;夜探永不打烊的江湖簋街,逛吃潮玩美食;夜游蓝色港湾及亮马河风情水岸,感受沉浸式光影体验。(3分,合理即可给分)表达效果:句式整齐,突出了夜市的多姿多彩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的感受,音节和谐,气势增强。(3分,合理即可给分)23. 【解题】这个作文题目属于时事性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两则材料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同一个主题,即什么是“中国骄傲”。从材料来看,在当今社会中,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只要有所作为,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事,对社会有责任,洋溢着民族自信、爱国情怀的人都可称为中国骄傲,这是从立德树人层面对考生进行的考查。当然,题目的任务指令不仅限于认

42、识和评价,还要有感悟和思考、实践和体验,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中国骄傲”。考生可以依据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依据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表现一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参考立意】1.让历史铭记“中国骄傲”。2.平凡,也是“中国骄傲”。3.星空中闪耀着“中国骄傲”。4.我也想成为 “中国骄傲”。5.中国,我为你骄傲。附:【参考译文】公父文伯退朝之后,去看望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放线,文伯说:“象我公父歜这样的人家还要主母亲自放线,这恐怕会让季孙恼怒。他会觉得我公父歜不愿意孝敬母亲吧?”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鲁国要灭亡了吧?让你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

43、把做官之道讲给你听?坐下来,我讲给你听。过去圣贤的国王为老百姓安置居所,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君主)就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姓劳动水平不高,是因为过度享乐啊。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讲道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啊。因此天子穿着五彩花纹的衣服隆重地祭祀太阳,让叁公九卿,熟习知悉农业生产,中午考察政务,交代百官要做的事务。京都县邑各级官员在牧、相的领导下,安排事务使百姓得到治理。天子穿着三采花

44、纹的衣服祭祀月亮,和太史、司载详细记录天象;日落便督促嫔妃们,让她们清洁并准备好禘祭、郊祭的各种谷物及器皿,然后才休息。诸侯们清早听取天子布置事务和训导,白天完成他们所负责的日常政务,傍晚反复检查有关典章和法规,夜晚警告众官,告诫他们不要过度享乐,然后才休息。卿大夫清早统筹安排政务,白天与属僚商量处理政务,傍晚梳理一遍当天的事务,夜晚处理他的家事,然后才休息。贵族青年清早接受早课,白天讲习所学知识,傍晚复习,夜晚反省自己有无过错直到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然后才休息。从平民以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天懈怠的。“王后亲自编织冠冕上用来系瑱的黑色丝带,公侯的夫人还要编织系于颌下的帽带以及覆盖帽

45、子的装饰品。卿的妻子做腰带,所有贵妇人都要亲自做祭祀服装。各种士人的妻子,还要做朝服。普通百姓,都要给丈夫做衣服穿。春分之后祭祀土地接着开始耕种,冬季祭祀时献上谷物和牲畜,男女(都在冬祭上)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事功),有过失就要避开不能参加祭祀。这是上古传下来的制度!君王操心,小人出力,这是先王的遗训啊。自上而下,谁敢挖空心思偷懒呢?如今我守了寡,你又做官,早晚做事,尚且担心丢弃了祖宗的基业。倘若懈怠懒惰,那怎么躲避得了罪责呢!我希望你早晚提醒我说:一定不要废弃先人的传统。你今天却说:为什么不自己图安逸啊?以你这样的态度承担君王的官职,我恐怕你父亲穆伯要绝后了啊。”仲尼听说这件事后说:“弟子们记住,季家的老夫人不图安逸!”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