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81KB ,
资源ID:85280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280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1.与墨子提出的“兼爱、事鬼、非乐、非命、节葬”等主张最有可能形成互相诘难、批驳局面的思想学派是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阴阳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强调的是由近及远的爱,也就是有差别的爱)、敬鬼神而远之等主张,与墨子强调兼爱(无差别的爱)和事鬼等主张相冲突,B选项符合题意。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法家强调的是政治的变革和法治,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阴阳家的核心是“阴阳五行”,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点睛】儒家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东亚地区国家

2、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2.汉高祖在翦除异姓诸侯王后,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并且宣布:“非刘氏而立,天下共击之”。他又规定王国的相、太傅、内史等官吏必须由皇帝委派。其主要目的是A. 分封同姓王以构筑皇权屏障B. 委派官吏以限制诸侯王的权力C.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 消除异姓诸候王对中央的威胁【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刘邦大封同姓王和王国官

3、吏由皇帝委派,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就是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选项符合题意。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与加强皇权无关,A选项排除。对诸侯国委派官吏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诸侯国威胁中央政权,B选项排除。消除异姓诸候王对中央的威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3.宋代“不抑兼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这种局面客观上A. 减少了土地垦荒面积B. 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C. 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不抑兼并”的

4、土地政策,适应了当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与减少土地垦荒面积无关,A选项排除。在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宋代租佃经济高度发展,农民可以维持生计,不一定抑制生产积极性,C选项排除。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加剧了土地的集中程度,D选项排除。【点睛】宋朝采取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宋朝的土地制度实际上是对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肯定和保护,促进了租佃制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效率。另一方面,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与前代相比,加速了封建社会对于土地所有权竞争与垄断机制的运行速度。4.元朝建

5、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议立三省、定内外官”,后决定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与唐宋相比,元代中书省的设立A. 标志着集权政治的日趋强化B. 反映出明君贤相的理想愿景C. 表达了精简机构的政治诉求D. 有利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的中央行政体制由三省制变为一省制,权力制约机构被破坏,体现的是集权政治的日趋强化,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相权,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明君贤相无关,B选项排除。元朝实行一省制是为了加强集权统治,与精简机构无关,C选项排除。元朝后期政局混乱和实行一省制导致丞相

6、权力过大有很大关系,可见元朝的中央机构并非很完善,D选项排除。5.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方,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这种情况表明A. 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B. 三民主义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C. 同盟会尚不能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D. 列强支持地方军阀形成割据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可知,同盟会不能对革命起到领导核心作用,导致地方各自为政,C选项符合题意。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

7、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中央政府无法形成对地方的有力领导,A选项排除。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材料与三民主义无关,B选项排除。立宪派、旧官僚和地方革命派不属于军阀,D选项排除。6.武汉失守后,国民政府声明:“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要“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民政府A. 不以城池的得失作为胜负依据B. 坚持持久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C. 准备收复失地并发起战略反攻D. 保持乐观心态并坚信速胜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

8、”可知体现的是国民政府持久抗战的决心,B选项符合题意。不以城池的得失作为胜负依据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持久作战进而战胜日军,A选项排除。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选项排除。速胜论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持久抗战,D选项排除。7.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立即展开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用食品运动,中央根据科学院建议,推荐了若干种代用食品,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叶蛋白等:这反映了当时A. 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B.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国民生活C. 大跃进运动遇到了严重挫折D.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规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

9、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政策性失误导致我国出现19591962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中央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及时的调整。根据材料“1960年11月推荐了若干种代用食品,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叶蛋白等”可知当时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A选项符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国民生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大跃进运动的核心是大炼钢铁,材料未体现大跃进运动遭到挫折,C选项排除。人民公社会的特征是生产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材料体现的是当时的经济困难,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关,D选项排除。【点睛】在1958年搞大跃进运动后,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在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许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错误,其中的

10、一些错误造成了1959年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减少和农村存粮的严重短缺,与1959年开始的延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叠加作用,造成了延续三年的全国性的饥饿现象,在局部地区更是发生了饿死人的灾难,史称“三年困难时期”。8.下图所示为19782007年间我国城乡收入比的变化(注:在城乡收入比中,农村居民收入=1)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数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A. 19781984年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B. 19851994年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收入比不断扩大C. 19951997年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收入比在下降D. 19982007年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答

11、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19851994年我国城乡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选项符合题意。19781984我国城乡收入比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A选项排除。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选项排除。19982007年我国城乡收入比呈现扩大的趋势,D选项排除。【点睛】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点:(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2)所有制: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3)分配制度: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4)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9.著名学者威尔,杜

12、兰特说:“对于雅典人来说,公民不仅是选民,而且可以轮流以抽签或背诵诗文的方式充当地方首长或法官。他必须保持自由之身,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势。任何受命于他人或须以劳力为生的人,都不可能有此闲暇或能力从事这类工作。因此,就绝大多数雅典人看来,劳动者似乎不适宜充任公民。”这体现了雅典A. 公民权利范围的局限性B. 民主自由的局限性C. 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D. 审判制度的局限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威尔杜兰特强调的是雅典公民必须保持自由之身和有闲暇的精力及经济基础,体现的是雅典公民权力实现的局限性,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雅典公民的权利范围,A选项排除。民主自由的局限性与材料无关,材

13、料强调的是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B选项排除。材料与审判制度无关,D选项排除。10.有启蒙思想家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个人为公民权的自由而放弃个人的自由;公民权的自由为公共意志或人民的道德意志所制约,自由就是服从自己规定的法律;主权归于人民,公共意志是最高的法律;政府执行人民的命令,人民能够限制或撤销他们授予政府的权力。其主旨是A. 自然的社会是建立在契约上的B. 每个享有公民权的人都受法律保护C. 人们签订契约让渡自己的权利D. 人民有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的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民权的自由为公共意志或人民的道德意志所制约,自由就是服从自己规定的法律”可知强调的是公民的自由必须

14、在法律的许可之下,个人必须遵守大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材料“政府执行人民的命令,人民能够限制或撤销他们授予政府的权力”体现的是社会契约,因此可知自然的社会是建立在契约上的,A选项符合题意。每个享有公民权的人都受法律保护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契约之间的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个人应该遵守订立的社会契约,不能为所欲为,C选项排除。人民有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的权力的说法过于片面,D选项排除。11.19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I852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1884年格林威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这说明A

15、. 英国在确定国际标准时间上占主导地位B.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地理学的发展C. 交通工具的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 时间的标准化是工业化造成的趋同效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人们时间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如工厂的作息、铁路运输等都需要严格的时间规定,材料中的时间标准化是工业革命造成的结果,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标准时间发展为国际时间,并未体现英国在确定国际标准时间上占主导地位,A选项排除。材料与世界地理学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C选项排除。12.有学者认为:无论在风格和内容上,一些写作都十分专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从而失去了思想与事

16、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说他们从未打算过尝试交流:这种“自我迷恋”是以牺牲读者为代价的。材料反映的文学流派是A. 新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创新,表现出随意性、不确定的特征,在写作手法上表现出无选择性、无中心意义、无完整性,甚至是“精神分裂式”的表述特征。根据材料“一些写作都十分专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从而失去了思想与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说他们从未打算过尝试交流”可知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D选项符合题意。新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

17、和标准。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A选项排除。浪漫主义文学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B选项排除。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C选项排除。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引起了商业革命,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对亚洲航线的寻找,把他们带到了西半球和辽阔的太平洋,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区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

18、连接起来。粮食作物、牲商品种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影响着全世界。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态,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加速了世界人民的交融。商业革命又是国家间政治权力的转移。随着财富的转移,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早期欧洲最强大的“民族国家”,之后尼德兰取代西葡两国成为海上“马车夫”,英国成为商业革命的最终获利者,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使得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材料二 16-18世纪,地理大发现掀起西欧商业革命的热潮。其时中国对外贸易的拓展,表明中国也参入了这一场商

19、业革命之中,而且被西方称为“遥远的国度工厂”。从隆庆元年(1567年)至明末,明朝部分开放海禁,海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取消海禁,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吸引着各国商船赴华贸易。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商品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137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生丝、丝织品出口最多,其次是瓷器和茶叶等。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但这场商业革命在中国并未完成,只不过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摘编自唐文基中国商业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商业

20、革命的表现及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被西方称为“遥远的国度工厂”的原因,并指出商业革命在西欧和中国导致的不同结局。【答案】(1)表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资源,改善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迁移,使世界人口布局更趋合理;促进了各地文明的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有利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原因:中国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商品市场繁荣;政府政策的支持。西欧对中国商品的渴求;新航路的开辟。结局:西

21、欧: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没有促成社会的转型。【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引起了商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革命的表现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根据材料“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体现的是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根据材料“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态”可知体现的是改善了人类的饮食结构;根据材料“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可知促进了人口迁移;根据材料“大量移民

22、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加速了世界人民的交融”可知体现的是文明的交融;根据材料“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早期欧洲最强大的“民族国家”可知体现的是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使得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可知促进了全球一体化。(2)根据材料“明朝部分开放海禁,海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可知体现的是政府的支持;根据材料“丝、丝织品出口最多,其次是瓷器和茶叶等”可知体现的是农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根据材料“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吸引着各国商船赴华贸易”可知体现的是西欧对中国商品的渴求。根据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

23、直接贸易关系”可知体现的是商品经济发达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局: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对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及社会转型的角度概括其不同结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始筹办于1878年,但由于内部分歧,筹建工作陷于停顿。1880年,李鸿章派龚寿图专办“官务”,郑观应专管“商务”并总办局务。郑观应很强调企业的商办性质,在新订章程中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章程公布后,招股工作进行顺利,很快招集到50万两。但龚寿图等人不愿商股太多,以免影响他们的地位。1883年,郑观应私挪局款的真相暴露,遂离开上海,织布局由龚寿图主持。1890年,织布局正式

24、投产。但不到一年发生亏空,最后由淮系官员杨宗濂承办。到1893年,织布局有织机500台,工人4000人,所产布匹还远销福州、重庆等地。由于纺纱荻利优厚;李鸿章决定扩充规模。但不久,织布局被烧毁。李鸿章随即派天津海关道盛宣怀等人负责恢复,这就是后来的华盛纺织总厂。1901年后,盛宣怀通过出售、转租等方式,将纺织厂据为已有。1931年该厂被卖给英国银行,后几经转手,地基归美商公司,机器则卖给审新纺织公司。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台,言之成理。)【答案】

25、示例一:民族独立是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证。说明: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代化步伐大大加快。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示例二:官商和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说明: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没能摆脱官府控制,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导致企业破产。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垄断经济命脉,形成官僚资本,阻碍现代化进程。1984年以来,国家全面开展城

26、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提高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83年,郑观应私挪局款的真相暴露,遂离开上海,织布局由龚寿图主持。1890年,织布局正式投产。但不到一年发生亏空,最后由淮系官员杨宗濂承办。”可得出官办和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阻碍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的论点。需要结合洋务运动的官办企业的弊端、近代官僚资本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论证政企不分体制的弊端。根据材料“1931年该厂被卖给英国银行,后几经转手,地基归美商公司,机器则卖给审新纺织公司。”可得出民族独立是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证的论点。需要

27、结合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和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论证民族独立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唐宪宗即位后,由于两税法取得明显成效,中央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从而使扩大和强化中央禁军成为可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宪宗决心“以法度制裁藩镇”。作为唐朝后期饭有作为的皇帝,宪宗选拔的宰相如武元衡、李吉甫、李绛、裴度等人都有所建树。鉴于德宗四面出击方针的失败,宪宗改变削藩策略,先弱后强,各个击破,孤立元凶。同时,选择易于攻取、基础薄弱的西川、浙西节度使开刀,然后使“五十年不沾皇化”的魏博镇表示归顺朝廷,接着,集中全力对付强大的淮西节度使。由于裴度和名将李愬的运筹

28、帷幄,使中央与淮西节度使的大决战取得最后胜利。平定淮西,引起强烈震动,诸镇纷纷献地献质表示归顺,一时朝廷鼎盛,形成了“元和中兴”(806820年)的局面。资治通鉴称:“自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无怪乎后人要称颂宪宗“自古中兴之主无人及之”了。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时“元和中兴”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宪宗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的做法加以简要评析。【答案】(1)原因:唐宪宗吸取前代教训,制订有效策略;选拔和重用人才;中央财政好转;中央军力逐渐强大;暂时解除了藩镇的威胁。(2)评析:在一定程度上

29、遏制了藩镇膨胀;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藩镇割据问题未能彻底解决,藩镇受制于中央政府局面难以持久。【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由于两税法取得明显成效,中央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从而使扩大和强化中央禁军成为可能”可知中央财政好转和中央军力强大。根据材料“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宪宗决心“以法度制裁藩镇”可知唐宪宗吸取前代教训,制订有效策略;根据材料“宪宗选拔的宰相如武元衡、李吉甫、李绛、裴度等人都有所建树”可知注重人才的选拔;根据材料“平定淮西,引起强烈震动,诸镇纷纷献地献质表示归顺,一时朝廷鼎盛”可知暂时解除了藩镇的威胁。(2)关于唐宪宗改革的评价需要从其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也就是体现在遏

30、制了藩镇膨胀、增加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藩镇割据问题未能彻底解决等方面。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一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在华均势被打破,中国的命运被控制在日本手里。一些先进中国人决心利用一战,奋力一搏,北洋政府高官梁士诒就在1915年提出了“以工代兵”的外交策略。而此时,西方列强已为战争付出沉重代价,法国和英国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整体战,战争结局将取决于经济、军事实力和人力资源,而中国正是可以为两国提供人力资源的国度。从1916年开始,中国为英法提供了14万精壮华工,从事军工生产、物资运输、修筑战壕等工作。1917年8月,中国历经三年努力,正式向德奥宣战。之后,中国不

31、仅宣布废除与德奥签订的条约、收复其在华租界、终止支付庚子赔款,而且取消了德奥的治外法权。因为华工的到来,英法在大战危机关头免去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因为华工的存在,中国外交官才能够在巴黎和会上义正词严地要求国际社会还中国以公道,并最终帮助中国政府以平等的身份走向世界。摘编自徐国琦“危”“机”与“苦”“力”:一战华工的故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参加一战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参加一战作用。【答案】(1)背景:日本独占中国局面的形成;“以工代兵”策略的提出;英法等国人力资源的不足;有识之士的努力。(2)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法人力不足的问题;为协约国的胜

32、利做出了贡献;助力国家收回主权;有利于中国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在华均势被打破,中国的命运被控制在日本手里”可知体现的背景是日本独占中国局面的形成;根据材料“北洋政府高官梁士诒就在1915年提出了“以工代兵”的外交策略”可知体现的背景是“以工代兵”策略的提出;根据材料“法国和英国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整体战,战争结局将取决于经济、军事实力和人力资源”可知体现的背景是英法等国人力资源的不足;根据材料“中国外交官才能够在巴黎和会上义正词严地要求国际社会还中国以公道”体现的背景是有识之士的努力。(2)华工参加一战的作用需要从解决英法人力资源、推动一

33、战胜利、收回国家主权和提高国际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早在1873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就吁请国人注意森林资源的耗竭问题,但直到1891年,国会才授权总统拨出森林保留地。然而收效不大,砍伐的速度比植树的速度更快。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上台时,仍面临严重的森林保护问题。他本人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对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颇有认识,所以决心利用自己的职权为保护森林而奋斗。西奥多罗斯福从国有森林中拔出1.5亿英亩未出卖的森林,作为森林保留地,并把国家森林移交给农业部,下设森林局,按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主持召开政界、学界知名人士会议,讨论资源保护

34、问题。会议发表宣言,宣称“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具有特殊重要性的问题”,还建议对土地、森林、河流、矿藏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保护。会后成立了全国保护自然资源委员会。1902年,国会通过“新地开垦法案”,规定从出卖国有土地的收入中拿出部分钱兴办灌溉工程,并为此成立开垦局。罗斯福还采取措施制止私人购买水资源地,并创设5个国家公园,4个野生动物保留地,50个以上的野鸟保护地。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吏(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奥多罗斯福重视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奥多罗斯福为保护自然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及作用。【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既

35、往治理措施执行不力;社会团体的推动;罗斯福本人的科学素养。(2)措施:增加森林保留地的面积;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科学管理;注重立法、依法治理;创设专门动植物保护地作用:恢复了被破坏的生态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国民的环保意识;为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就吁请国人注意森林资源的耗竭问题,1891 年,国会才授权总统拨出森林保留地。”,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社会团体的推动;由材料“然而收效不大”,可知既往治理措施执行不力;由材料“西奥多罗斯福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对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颇有认识,所以决心利用自己的职权为保护森林而奋斗。”,可知和罗斯福本人的科学素养有关。(2)根据材料“将国有森林中拨出1.5亿英亩未出卖的森林,作为森林保留地”,可见增加森林保留地的面积;由材料“并把国家森林移交给农业部,下设森林局,按科学方法进行管理。”,可见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科学管理;由材料“国会通过新地开垦法案”,可见注重立法、依法治理;由材料“规定从出卖国有土地的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兴办灌溉工程,并为此成立开垦局并创设5个国家公园,4个野生动物保留地,50个以上的野鸟保护地。”,可见创设专门动植物保护地作用,恢复了被破坏的生态资源;除此之外,可以从提高环保意识和为他国环保提供借鉴等方面作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