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一、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美苏关系曾一度进入缓和的高潮期,这说明()美国拥有战略优势美国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苏联战略的调整美国放弃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20世纪70年代美苏核战略武器已大致平衡,错误;20世纪70年代,勃列日涅夫采取进攻战略,力争军事优势和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正确;美国“尼克松主义”下的“缓和”战略只是改变了争夺霸权的手段,并未放弃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正确,错误。答案:D2尼克松对苏联采取“缓和”政策的表现是()A1972年尼克松出访苏联B提出一套“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C提出与苏联平起平坐的要求D与苏联
2、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的是里根,B项错误;与苏联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的是里根,D项错误;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是苏联的赫鲁晓夫,C项错误;A项正确。答案:A3“任何外部势力想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利坚合众国切身利益的侵犯。”这是对美国哪一外交方针的解释()A杜鲁门主义 B尼克松主义C卡特主义 D里根新遏制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卡特主义”的理解。“卡特主义”是美国为防止苏联进一步控制波斯湾地区及其石油资源,而提出的用武力遏制苏联南下的政策。答案:C4里根当选为总统后,于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所
3、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联的战略上看,实施“星球大战”最主要的目的是()A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B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C在经济上拖垮苏联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美苏争霸到了80年代,美国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在核威慑和核军备战略方面,打算通过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从对苏联的战略上看”可排除B项;A、D两项仅是直接目的。答案:C5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解析: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东欧各国共产党
4、或工人党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政治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反对派通过大选取得了政权,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东欧剧变是指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变化。答案:A6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推行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B美苏中导条约的签订C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D美苏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把握能力。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分析时往往要从自身去找。答案:A7中新网2009年6月1日电 来自北约及其伙伴国家的士兵5月31日结束了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郊外一处军事基地的演习训练。由于地点是在10个月前和俄国发生武装
5、冲突的格鲁吉亚,因此令俄大为不满。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A美俄争霸的表现之一B美俄之间的军备竞赛C体现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冷战虽已结束,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本题用一则新材料切入,考查美俄之间的关系。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美俄关系已经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有了质的区别,二者也不是进行军备竞赛。二者的关系也体现不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材料说明的问题是,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冷战思维的一种表现,存在战争的潜在威胁。答案:D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尼克松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战线,以有限的力量去维护美国的主要利益达到目的
6、的手段,一是调整“伙伴关系”,让其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担,缓解美国的困境;二是增强“实力”,即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与苏联抗衡的基础;三是通过“谈判”签约来限制苏联实力的发展,缓和国际局势。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1)上述材料反映了美苏关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7、?(2)结合材料一指出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政策。(3)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缓和战略”的主要目的及其直接背景。(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主张“缓和”的国际因素。解析:第(1)问根据对两则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美苏关系表现为缓和。材料一反映了“尼克松主义”,美国收缩在海外的力量,对苏联推行“缓和”政策,美苏关系出现缓和新局面。材料二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收缩力量,寻求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面缓和,美苏关系进入第二次缓和。第(2)问依据材料一中“收缩美国的海外战线”等信息归纳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政策。第(3)问结合材料二中“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等信息概括苏联的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直接
8、背景。第(4)问注意“国际因素”的限制条件,进而从国际格局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答案:(1)美苏关系表现为缓和。(2)政策:实行“尼克松主义”,对苏联推行“缓和”政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3)主要目的:麻痹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军事和经济实力,加紧争夺世界霸权。直接背景:苏联在军备竞赛中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4)国际因素: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依靠两大阵营对抗已不可能。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宣布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美国的
9、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世界当代史材料二:1981年,里根声称,对苏联施加经济压力以使苏联领导人削减军费,并逐渐缓和他们在世界上的行为,尤其是在阿富汗问题上。冷战时期美苏贸易材料三: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西方应当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会不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世界历史杂志(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2)材料三中布什所说“苏
10、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的本意是什么,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查不同时期的美国对苏政策。第(1)问结合时间和苏美力量的对比理解材料;第(2)问从“1989年”这一时间出发,理解西方和平演变对苏联的影响。答案:(1)变化:以经济等非政治手段向苏联施加压力。原因: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实力增强,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2)本意: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以经济援助为诱饵,对苏联的和平演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
11、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l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材料二:“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验证明,“星球大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
12、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4)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有何启示?解析:“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里根政府在美苏争霸中对苏“强硬”政策的体现,无论从原因、目的、结果来看,都是美国取得了胜利。解题时主要迁移教材所学知识。答案:(1)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2)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3)影响: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4)启示: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努力发展高科技;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