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4节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单元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宁德模拟)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解析:材料中阿登纳表露出与法国改善关系的愿望,结合时间提示是“1951年”,可知答案为A。答案:A2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
2、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A英国:他们企图吞并英国的煤钢工业B美国:这是对美国的公开挑战C德国:将促使欧洲大陆两大宿敌的和解D苏联:这将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解析:实行煤钢的联营,可以避免矛盾的发生,也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是应该肯定的,故答案为C。答案:C3(2012厦门模拟)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解析:题干信息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A项错误;相互合作是
3、欧共体成员达成的共识,但是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有一定的差异,C、D两项错误。答案:B4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解析:注意时间是1961年,地点是南斯拉夫,与“结盟”不同的“艰苦的道路”应是不结盟运动,故答案为D。答案:D5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
4、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不包括()A欧洲共同体形成B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C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解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并未确立,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D不正确。答案:D6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B日本与西欧联合起来
5、反对美国称霸C欧盟的成立导致了美国的衰落D西欧、日本在经济上发展迅速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欧洲和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答案:D7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旅行者最可能来自()A东德 B古巴C朝鲜 D越南解析:材料反映出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联系选项中的四个国家,应指东德,即民主德国。德国重新统一,其他几国仍是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8
6、.右图是2009年11月9日,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德国人民推倒了竖立在柏林墙遗址处由一面面巨型多米诺骨牌仿制的“柏林墙”的情景。从德国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庆祝的原因是()A促进了东西徳交流,有利亲人团聚B结束美苏军事占领,收复被占领土C结束了国家分裂,实现了民族统一D终结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分析,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着两德开始走向统一,答案为C。答案:C9(2012福建模拟)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的“遗憾”主要指()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 B高度集中体
7、制被打破C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D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解析:普京是资产阶级代表,不可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而“遗憾”。因此这里的“遗憾”是指苏联作为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答案:D10.(2012潍坊模拟)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认为其研究主题是()A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B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C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解析:从图片内容伊拉克和联合国都在大炮武力的重压之下可以看出,在当今世界个别国家奉行强权政治,扩展自己的势力。因此正确的答案是C 。A、B、D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答案:C11(2012聊城模拟)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
8、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解析:克劳斯施瓦布认为发展中国家、东方国家政治经济上实力增强,实际上指出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本题选B项。答案:B12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
9、,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的霸主地位的严峻挑战B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C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D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格局的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格局的变化决定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多元化促使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
10、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全球通史“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大国崛起材料2: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大国崛起请回答:(1)材料1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8分)(2)材料2中“相逢一笑泯
11、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6分)(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解析:第(1)问联系美苏冷战的内容加以列举;第(2)问结合西欧走向联合的过程进行回答;第(3)问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理解大国关系变化的原因,并从对美国霸权和两极格局等方面归纳出影响。答案:(1)苏联和美国。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冷战,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2)法、德。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12、罗马条约签订),欧共体形成。(3)国家利益。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2: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
13、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材料4: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
14、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材料5: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请回答:(1)据材料1,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2分)(2)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6分)(3)据材料3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4分)(4)据材料4,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
15、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4分)(5)据材料5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美苏仍然处于冷战时期;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美国地位下降的因素;第(3)问考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关系的变化,其背景是欧共体成立和美国的衰弱;第(4)问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日本谋求其相应的政治地位;第(5)问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角度回答。答案:(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越南战争的影响;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5)新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