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饮马长城窟行课时第 1 课时,共 1 课时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1. 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及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2. 体味诗歌复杂的情感变化。3. 把握诗中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4. 领会诗歌“言简意丰”、“一文十情”的特点。教学重点1.把握诗中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2.领会诗歌“言简意丰”、“一文十情”的特点。教学难点 体味诗歌复杂的情感变化。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教学过程【A】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呈示内容【B】学生活动【C】备注(活动目的或其他)(一) 导入播放歌曲青青河边草“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烧不尽,风雨吹不倒。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海角路不尽,相思情未了。无论春夏与秋
2、冬,一样青翠一样好。无论南北与西东,但愿相随到终老。” 为什么播放这首歌曲?与今天所学习的诗歌有什么联系? 表达的主题情感是一致的。真挚痛苦的思念之情(二) 题解 题目所表述的与本诗内容有关联么?一 字面饮:给牲畜喝水 饮马长城窟:让马在长城下的泉窟喝水 行:乐府诗体之一二 内涵文选五臣注记载:“ 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 远离家乡在外行役的人,生活艰苦,于长城下寻找泉窟,让马饮水休息,而使饮马长城窟行逐渐成为行役艰苦的生活写照,也因 行役者是闺中妇人思念的对象,故又成为妇女思念良人的题材,或是借妇女的思念抒
3、发征人内心对家人思念。(三) 基础常识齐读,正音 一作者:这首的作者有异议。 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二出处:乐府诗集三概念区分:“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 本首诗属于哪个类别?乐府民歌(四) 文本分析一 学生改写 1.乐府民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简洁质朴、通俗易懂 所以给同学们留了讲这首诗改写成现代散文的作业。 2.赏析、点评下优秀改写(学生点评)二 艺术价值 齐读 原文对比哪个更有艺术价值? 这首诗有哪些艺术价值?小组讨论 1.手法多样:1)比兴:“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2)双关:“绵绵” 3)对比:“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2.音韵和谐:1
4、) 叠词:“青青,绵绵”2) 顶真:“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 定义、作用、例:木兰辞齐读感受音韵美 3.语言质朴:清新、简洁、质朴, 4情感多变:语言是简洁质朴的,那情感也是简单明了的么?有学者评价本诗“情真词切,千回百转”,1)“全诗有多少出转折变化?2)结合文本分析,情感如何转折变化的?3)用数轴画出本首诗的情感变化轨迹。(小组讨论,学生主讲,老师做补充。) 给出第一次转折示范l 结合文本: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由草色的绵绵想起河堤上那条通向天涯的道路想起那 个踏着这道路远去的心上人。(照一般的写法,该说“我”思些什么了?可是笔锋一转)
5、“远道不可思”理性又告诉她,不要去思念,无尽的思念无济于事,只会加深痛苦。l 情感变化:思念理性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思念)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由草色的绵绵想起河堤上那条通向天涯的道路想起那 个踏着这道路远去的心上人。(照一般的写法,该说“我”思些什么了?可是笔锋一转) “远道不可思,”(理性) 理性又告诉她不要去思念,无尽的思念只会加深她的痛苦。 “宿昔梦见之。”(欣喜) 可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能想象到到在梦中见到丈夫的欣喜,照理该说“我”的梦境了,梦了什么?“梦见在身旁,” “忽觉在他乡。”(悲伤)“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才梦见他在身旁,梦才说开头,又来了个转折。又忽然
6、醒来,他仍是远在他乡。迷离恍惚,虚实结合,由喜转悲。梦思渐趋清醒,严酷的现实,彼此身居异地,丈夫行迹无定,难以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更加痛苦) “我”的悲伤的情感要是继续直接写下去,自然有好多话要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又截然斩断这条思路,抓来如同天外飞来的两个情节邻家有人归来,以比兴开头,出奇制胜,对比的手法表现思妇的无法言喻悲伤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欣喜) 还处在没有丈夫讯息的悲伤中,却突然又收到丈夫的来信,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可以感受到,她的欣喜若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无限悲
7、痛) 得到丈夫的来信,应该一件喜事,但书信的内容却带来更大的悲痛。不言归期,明明暗示着归家无期。而是写信人不忍说,看信人也不敢想的。 结尾的效果: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义丰”。总结:我们现在来根据刚才讨论的情感变化,画个情感数轴(思念)(理性)(欣喜)(悲伤)(更加痛苦)(欣喜)(无限悲痛)(五) 结尾 随着思妇的思绪变化,自由发展,笔法委曲多致,诗情千回百转,似断似续。把思妇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深沉哀婉。不用典故,不假雕琢,语言清新活泼,运用了多种手法,好像才摘下来的熟透了的鲜桃,一口下去满口香甜。这些,充分显示了民歌的特点,一个文,一个情,情以驭文,
8、文以表情。以一分文表达十分情,好比一个小杯子盛满了酒,满得都要溢出来,必是好诗。正是我们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当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吾手写吾口”不仅要有感而发,还要有真情实意,把握 好文与情的关系。(一) 导入思考回答:为什么播放这首歌曲?与今天所学习的诗歌有什么联系?(二) 题解思考回答:这首诗是写思念的之情的,题目所表述的与本诗内容有关联么?(三) 基础常识齐读概念区分: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四) 文本分析一 学生改写1. 乐府民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2. 学生朗诵优秀改写比点评赏析。二 艺术价值齐读,同学写的很有文采,与原文对比哪个更有艺术价值?这首诗有哪些艺术价值?小
9、组讨论1手法多样2音韵和谐(齐读感受音韵美)3语言质朴4情感多变1).“全诗有多少出转折变化?2).结合文本分析,情感如何转折变化的?3).用数轴画出本首诗的情感变化轨迹。(小组讨论,学生主讲,老师做补充。)情感变化:(思念)(理性)(欣喜)(悲伤)(更加痛苦)(欣喜)(无限悲痛)(五) 结尾(一) 导入1由歌曲导入来“激趣”2通过比较联系导入文本。(二) 解题通过题目表面似乎没有与文本内容联系,来“激疑”引起思考,完成解题。(三) 基础常识通过区分概念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汉乐府诗歌概念的理解(四) 文本分析一学生改写1.由于本首诗语言简单易懂,通过改写现代散文的课后作业来完成对本首的预习及诗歌
10、内容的初步感知,同时锻炼学生写作能力2.通过同学的赏析点评,再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同时培养学生欣赏分析的能力。二艺术价值 由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根据之前第四单元诗歌的学习来分析探究本诗的艺术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是对之前学习的诗歌知识的迁移运用。1手法多样2音韵和谐3语言质朴4情感多变通过对情感变化的具体分析来把握复杂的情感,并通过情感数轴的方式将情感变化形象化,加深理解。(五) 结尾总结板书,概括出本首诗的艺术特点,并与学生写作实践相联系,回归到学生自身。(六) 作业通过同题材诗歌的比较,进行知识迁移,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深化,实践,加深知识的理解,吸收。板书设计饮马长城窟行 1手法多样:比兴、双关、对比 2音韵和谐:叠词、顶真一文十情 3语言质朴:清新、简洁、质朴 4情感多变:千回百转 (情感变化数轴) ( 思念)(理性)(欣喜)(悲伤)(更加痛苦)(欣喜)(无限悲痛) 作业布置 将本诗与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比较异同, 从这节课分析讨论的这几个角度:手法、音韵、语言、情感入手, 也可以补充其他角度来进行比较分析。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