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207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滚动综合测评(三)(第一五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A兵部隶属门下省B君权受相权制约C唐太宗大权旁落D门下省独掌大权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兵部属于六部之一,六部是设在尚书省之下的,故A项错误;唐太宗的敕令被魏征拒绝,这说明了门下省驳回了皇帝的敕令,门下省代表相权,因此君权受到相权的制约表述恰当,故B项正确;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皇帝一人独揽大权,故C项错误;在唐代,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此处的独掌大权是错误的表述,故D项错误。2据美

2、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A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B对法官拥有灵活的任免权C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D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故A项正确。3“1953年,三大改造运动全面开始,中国在经济层面上跳步进入社会主义。相应地,在政治法律层面上,中国共产党则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人治历史画上了句号。”下列历史活动起到材料中“画上了句号”作用的是()A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C国民党的统治被推翻

3、D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B材料中“政治法律”“人治历史画上了句号”等信息表明新中国法律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果,即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故选B项。4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其实这种类似于“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差距拉大,导致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行“南北卷”,即南北分开录取。实行“南北卷”的做法()A体现了科举制的客观公正性B典型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C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D其合理性在于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D“分地而取”的办法有助于不同地区的考生,在科举考试中

4、取得的结果能达到南北平衡的状态,从而维护南北政治的平衡与全国的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也能够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故D项正确;材料的做法与公平公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南北卷”的做法无法体现专制性,B项错误;士族门阀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唐代之后士族门阀制度逐渐消亡,因此该做法并不是为了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排除C项。5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A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B直接导致地方割据C保证了地方吏治廉洁D有利于加强监察权D材料未涉及内阁,故A项错误;明朝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割据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不符,故B

5、项错误;虽然“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但不一定能保证了地方吏治廉洁,故C项错误;明代中央政府设有监察机关,巡按御史奉命巡察地方,在维护中央集权、监察整饬吏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相符,故D项正确。6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十人为进士;复于百数十人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由此可知科举制()A能够选拔优秀人才B逐级考试逐层选才C选才任用比例很高D官员选任公平公正B根据材料“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

6、而拔百数十人为进士;复于百数十人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可知,科举制具有层层遴选人才的特点,故选B项;科举制有较为严密的选拔流程尽管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但并不能确保优秀人才的选拔,故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具体人事安排,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科举制人才选拔的公平性,故排除D项。7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于()A国民政府公布第一部考试法之年B蒋介石对红军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之年C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年D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之年BA、B、C、D四个选项对应的时间分别是1929年、1933年、1931年、1929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

7、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最终建立,故选B项。8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这反映出荀子主张()A“以德服人”B主张“性恶论”C“施仁政于民”D主张“性善论”A根据题干材料“以德兼人者王”可知,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B项属于其人论思想,C、D两项均是孟子的主张,皆不符合题意。9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做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代,法家主张法治,加强

8、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故C项正确;儒家主张“仁”和“仁政”,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故排除A、B、D三项。10古罗马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原则是()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C“保护弱者、人人平等、公正合理、注重证据”均是罗马法的主要原则,但是本题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一人犯法一人担当,即法律的公正合理的原则,故选C项。11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

9、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A因行称义B神权高于教权C人权至上D信仰得救D由题干中马丁路德的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信徒可以不经过教皇直接与上帝对话,只要有信仰,人人都可以得救,这就是他的“因信称义,信仰得救”思想,故选D项;因行称义是当时教皇宣扬的思想,是马丁路德要批判的,排除A项;马丁路德宣传的是国家权力高于教权思想,排除B项;人权至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C项。12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是在()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D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

10、面立法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故选D项。13“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下列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藏族在唐时称吐蕃唐蕃和亲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ABCDA从“世界文化遗产”“吐蕃”“文成公主”“佛教圣地”等字眼可得出均正确。14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或物产不包括()A佛教B丝绸C瓷器D茶A佛教是外来文化,其他属于中国的物产。151945年6月,50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

11、式成立,作为联合国的会员国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各国主权平等各国都可在安理会上行使否决权各国均应履行宪章义务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以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ABCDC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即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即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明显错误。16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双方关系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美国霸权地位彻底衰落C中美两国都面临着新的战略抉择 D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C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双方的共同愿望,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两国都面临着新的战略抉择。17“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给各方带来的是满满

12、的发展机遇。这说明“一带一路”()A首创了新型的国家关系B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C致力于打造新区域集团D提倡“合作共赢”精神D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国家关系的代表,故排除A项;大国地位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和全球经济方面,材料未体现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故排除B项;材料说明“一带一路”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不能体现致力于打造新区域集团,故排除C项;材料中“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体现了“合作共赢”精神,故D项正确。18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新时期,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外交活动是()A中美建交B中日建交C参加

13、亚信峰会D参加日内瓦会议C亚信峰会是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首脑级会议,其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与材料“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相符,故选C项;中美建交是1979年,与材料新时期外交活动不符,排除A项;1972年中日建交,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是建国初期外交成就,排除D项。19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A货币统一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C实现了中

14、国货币的现代化D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A国民政府发行统一货币,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统一,便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的思考角度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项说法过于夸张;D项不属于对民族企业的影响,排除。201948年8月国民党通过货币改革方案,决定中央银行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的金圆券。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6月更增至130万亿。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但仍不足以应付物价飞涨之需。由此可以看出()A民族资产阶级加紧对国民财富的搜刮B美国对华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市场繁荣C货币大量增发最终导致金融混乱,市场崩溃D这种货币导致当时中国经济出现“过热”迹象C

15、由材料知,金圆券在不到一年内发行量剧增,钞票面额不断升高,但仍不足以应付物价飞涨之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8月政府发行了金圆券以取代法币,但由于金圆券的滥发,物价上涨更加猛烈,经济秩序混乱不堪,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完全破产。21美国学者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所致。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A中国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其取代C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D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A材料体现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受到冲击,中国要求在世界经

16、济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形成真正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新秩序,故A项正确。22二战后旨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B关贸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故选C项。23作为新的赋役制度,“摊丁入亩”带来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影响是()A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C提高了土地利用率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B“摊丁入亩”的确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这并不属于“社会影响”,A项错误;自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至“摊丁入亩”的实施,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所以导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这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影响,

17、B项正确;C项不属于社会影响,排除;“摊丁入亩”不能遏制土地兼并,D项错误。24下列对古代赋税制度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头税越来越少,直至最终取消B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化C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不断松弛D国家对农民的剥削日益减轻D自汉唐起中国赋税征收的主要标准是人丁,到两税法转以资产为主,明朝“一条鞭法”采取人口和土地的两元制赋税制,清朝实行地丁银,则基本废除了人头税。赋税的形式上最初主要是实物地租,后来劳役地租逐渐增加,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货币地租逐渐成为主要的赋税形式。当征税标准主要是人丁时,封建国家往往严格对农民的户籍、人身控制和管理,而当

18、以土地或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时,封建国家则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所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符合题意。2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说明中国逐步丧失了()A最惠国待遇B领事裁判权C领土控制权D关税自主权D依据材料“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可知,这体现了进出口关税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条款使中国逐步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近代中国从未取得最惠国待遇;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指的是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与材料不符;C项错

19、误,材料体现的是关税问题,不是领土问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

20、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材料二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

21、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8分)答案(1)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立法推进;逐步建立;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2)

22、英国: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较高;工业化的推进;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较强;国内政局长期稳定。中国: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国民政府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或长期受到内外战争的干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世纪的欧洲上空,弥漫着战争乌云。海上有三次英荷战争,陆上有旷日持久并席卷欧洲各国的“三十年战争”。各交战国在战争中不仅采用欺诈、偷袭等卑劣手法随意发动战争,而且疯狂屠杀平民,抢掠财产,欧洲大地处处是尸骨遍野,断壁残垣

23、。出于对上述状况的忧虑,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格劳秀斯指出: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如:参加战争应以正当理由宣战;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等。格劳秀斯被西方

24、各国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国际法主张逐渐为欧美各国认可,并成为18世纪以后确立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法体系的基础。摘引自国际法的渊源材料二近代中国学者郑观应认为:近代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法体系对中国的尊严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为维护中国尊严,回应上述挑战,中国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为此他著文写道:“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慨曰夷狄,向来划疆自守,不事远图。通商以来,各国恃其富强,声势相联,外托修和,内存觊觎,故未列中国于公法(即国际法),以示外之意,(这句话的含义是把中国排斥于国际法之外,与中国打交道无需按国际法办事)。而中国不屑为万国之一而列入公法,以示定于一尊,正所谓孤立无援,独受其害,不

25、一可不幡然变计者也。”“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分夷夏?如中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公法。所谓彼教之来,即我教之往,风气一开,沛然莫御。”摘引自郑观应论公法(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6分)(2)指出格劳秀斯提出上述先进价值观念的历史条件。(6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郑观应为回应西方主导国际法体系挑战提出的对策。(6分)答案(1)观念:反对掠夺战争,拥护和平;国际法高于国内法(国际法权威不可侵犯);各国主权平等(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保护人的生存权;保护私有财产。(2)历史条件

2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扩大,西方国家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的矛盾激化;欧洲各国间的战争带来严重危害;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主权意识的日益增强;欧洲民主启蒙运动兴起。(3)对策:抛弃“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变法图强;主动融入近代国际法体系;提高中国在国际法体系中的发言权,将中国法律列入国际法之中。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中的比重(%)国家时间美国英、法德、意、日1937年41.418.516.81948年56.415.87.9美国的外汇黄金储备在1937年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总储备的46.4%,到1948年占74.6%。王斯德等世界当代

27、史材料二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新编国际经济学(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谋取国际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8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6分)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工业生产、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都占绝对优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美国的极大冲击。 (2)重大举措:倡议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主要目的: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权,争当世界金融霸主。结果:基本实现其目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