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7KB ,
资源ID:85182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18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年全国“两会”速评之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年全国“两会”速评之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doc

1、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011年全国两会述评之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011年的全国两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会内会外最响亮的声音、最重大的主题。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中国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2011,当我们对下一个五年规划布局时,“民生”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处处体现着对民生的高度重视。走进“十二五”,一幅更加美好的民生图景在人们眼前展

2、现。改善民生成共识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代表委员们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共识格外清醒而坚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经济,为了什么?人们在思考,也更加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如果只有GDP的快速增长,而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不快、幸福感得不到提高,享受不到发展的成果,那么我们推动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提出,民生是第一目标,抓住了“民生”,我们前进的方向就不会出现偏差。“先有百姓幸福感,才有政府满意度!”全国人大代表、西宁市市长毛小兵说,相比种种经济增长指标,老百姓更看重出

3、门、看病、买菜是不是方便,看重饮食用药是不是安全,冬天有没有暖气。群众利益无小事。“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真正让改善民生成为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不能等、不能慢。走过“十一五”,中国综合国力空前跃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明显增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坦陈,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等,基本上集中在民生领域。可以说,中国所处的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正视问题方能找到应对之策。不少代表委员表示,构建和谐社会

4、、实现全面小康,中国必须直面矛盾和问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下大力气弥补民生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其意义绝不仅仅限于人民生计本身,同样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当前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重庆市有这样一笔“促就业”账:通过政策扶持,创办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新增约30万个就业岗位,为地方创造6亿元税收惠民生和促发展,完全可以实现“共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谈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促使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转为内需拉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

5、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存在不少有利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积累了雄厚的财力,这为“十二五”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社保、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的扎实推进,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创造了有利的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把民生追求更加深刻地融入发展进程,一个个民生“路线图”、“时间表”昭示人们,改善民生成为更加自觉主动的国家行为。这让代表委员们感到鼓舞,也给亿万百姓带来希望。真抓实干惠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怎么干?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要让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

6、有尊严,首先要促民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要超过7%,迈出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历史性一步,并强调“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这符合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乃众望所归。”他表示,实现“民富”的目标,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切好“蛋糕”。一方面,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提高居民收入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规范分配秩序,健全收入分配体系,实现共同富裕。就在两会召开之际,部分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国务院原则通过个

7、税改革方案,这些有助于“民富”的政策措施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充分肯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需要这样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要为百姓创造更多“饭碗”。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确定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给人们在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吃了一颗“定心丸”。“促就业,渠道还要更多些。”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认为,帮扶大学生就业,应多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到中西部地区去。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教授蔡建国认为,“小企业、大就业”,从扩大就业

8、的角度看,今后应多扶持中小企业,让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要编织一张更加坚实细密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未来几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面临城镇化加速、老龄化加剧等冲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成为十二五时期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他说,经过“十一五”的探索实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今后还要继续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待遇水平,“只有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让百姓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要为更多人圆“安居梦”。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稳定

9、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后“5年将总共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评价说,“两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房价问题没有回避,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抓住了当前住房问题的核心,体现了政府把调控进行到底的决心,也赢得了民心。”据了解,此次两会,政协收到的4772件提案中,涉及医疗、教育、住房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提案超过了2000件,人大收到的462件议案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立法议案,同样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的殷切期盼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保障和改善

10、民生的重中之重。时刻以民生为重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这美好的目标凝聚着百姓的期望,也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不少代表委员谈到,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斩关夺隘,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如果干部考核评价“唯GDP论英雄”,表面上把民生捧得很高,实际上仍可能导致一些地方紧盯速度,只顾铺摊子,“好”让位于“快”,“民生”让位于“增长”。“十二五”规划草案,围绕民生领域提出的多项约束性指标,成为草案的一大亮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年均增长3.3%,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7%以约束性指标的形式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戴上了“紧箍咒

11、”,赢得人们一致叫好。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说,让这些民生指标具有约束性,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的最好形式,对于政府是一种鞭策,对于民众则传递出信心。在肯定约束性指标的同时,更多的代表委员提出,民生涉及的领域极广,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今后更应该推广采取综合的考核指标,让考核机制真正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指挥棒作用。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舍得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年年增长: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突破1万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民生和灾后重建投入11万亿元以上;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和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超过16万亿元。改善民生需要真情实意,更需要真

12、金白银。许多代表委员提出,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有条件在民生方面投入更多的财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认为:“财政资金向民生项目倾斜,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了多少投入,还表明党和政府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变化:越来越注意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尽最大力量让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要在民生指标和经济发展的其他指标发生矛盾时,坚持“民生优先”“民生”成为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温暖。但与此同时,在百姓看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桩桩件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热闹,更不是列概念、喊口号就能实现。特别是当一些具体的民生实践与经济发展的其他目标发生冲突时,就更加考验执政者的诚意和智慧。比如一些地方搞城市建设片面地“贪大求洋”,结果是马路宽了、交通堵了;高楼建起来了,没地方买菜了。坚持民生为重,就是要在上任何项目、做任何决策前,首先想想,是否把百姓的利益放在了前头,是否把人民的幸福和尊严放在前头。“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段阐述声声响亮、字字千钧。走过5年,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切实改善,体味到党和政府对群众利益的深情牵挂。下一个5年,一段新的征程已经起步,更光辉灿烂的前景正在向我们招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