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学情预测】“气压带和风带”这节内容在“地球上的大气”这章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内容的延伸和运用,也是探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前备知识有: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高空和近地面风的画法和风向描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另外,学生需建立赤道、两极地区的近地面和高空的空间感,区别上、下和南、北的方位的不同。【教学目标】1、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2、能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掌握其分布规律;3、会描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教学重点】气压带和
2、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课堂互动】(导入)展示:全球卫星动态云图。师:同学们,这是我国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连续14天内拍摄的卫星云图。在气象观测中,卫星云图上云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运动的状态。我们已经知道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请把书本打开到第33页,了解下大气环流的相关内容。(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建立生活与自然地理原理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做铺垫。)【知识铺垫】大气环流的概念、成因及意义。师: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生: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师:在一定条件下
3、,地表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如果我们仅考虑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那么赤道与极地之间是不是也会形成热力环流?(设计意图: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只考虑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假设条件开始并没有全部给学生,避免对学生思维产生限制。)【问题探究1】单圈环流的形成【小组合作】1.在下图中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和极地近地面、高空气压的高低。教师在黑板上板画,使学生明确赤道、两极地区的近地面和高空,建立上、下和南、北的方位感。学生上黑板板画、说明,其他学生评价。结论:如果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仅考虑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单圈环流
4、。从而,在近地面形成了赤道 气压带、极地 气压带。(过渡)师:赤道与极地之间单圈环流的存在是有前提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仅考虑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并没有考虑地球在运动。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砖偏向力,会使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影响赤道与极地之间近地面和高空的风。那么,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还能维持吗?【问题探究2】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考虑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砖偏向力。【小组合作】2、以北半球为例,利用立体空间模型探究低纬大气环流圈的形成:难点分解:赤道上空的风为什么不能一直流向北极上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如何形成的?低纬度近地面的风是如何形成的?什么风向
5、?学生代表上前给全体学生讲解、展示结果。同时,教师采用PPT动画配合学生的讲解,提出疑问。(设计意图:课前教师利用地球仪和硬纸条制作三圈环流的立体空间模型,方便学生探究的同时用马克笔在立体空间模型上画出大气运动的方向,使探究的过程更为直观、形象,使探究的结果更方便展示。)3、用箭头标出北半球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圈的大气运动方向。学生代表上黑板板画,教师根据学生板画对中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讲解。【小试身手】1、请在图中画出北半球各个风带的风向。2、请在图中画(粘贴)出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教师课前准备了七条纸带表示气压带,用两种颜色分别表示高低气压带,用磁贴贴在黑板上个气压带的相应位
6、置上。(设计意图:用不同颜色的纸带贴出气压带,节省了课堂上大量板书耗用的时间,也使气压带更直观,对比更鲜明。)【小组合作】4、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提示:(例如从数量、分布位置、盛行风的风向等方面)学生分组汇报(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观察现象、发散思维,通过小组内交流各自发现,最后各小组汇报成果,相互补充、评价。)结论:如果考虑地转偏向力,仍然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和 ,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三圈环流。 从而,在近地面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 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 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 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
7、球低纬的 带、南北半球中纬的 带,南北半球的 带。这样,全球共形成 个气压带和 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南北对称、相间分布。(过渡)师:事实上,地球运动既有自转,也有公转。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产生什么影响呢?【问题探究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小组合作】3、根据二分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判断二至日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并且观察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比较二至日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与二分日比较有何差异。【小试身手】3、(1)图A是北半球 节气,判断的理由是 。该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与春分日、秋分日比较有何差异: 。(2)图C是
8、北半球 节气,判断的理由是 。该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与春分日、秋分日比较有何差异: 。动画演示: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运动周期内,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设计意图:先从静态的四个特殊节气当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对比,到动态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让学生更容易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更直观地感知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结论:由于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 ,冬季 。【能力提高】针对课标设计6小题,巩固本节课学生小组探究的成果。【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假设地球表面是
9、均匀的情况下,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仅考虑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那么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热力环流,即单圈环流。在此基础上,如果考虑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那么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三圈环流,近地面产生了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如果还考虑到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会产生季节性的移动。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均匀,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影响,大气环流的状况要复杂得多。一些气压带和风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被高低气压中心切割成块状。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地表不均匀情况下的大气环流。【本节亮点】1、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做“加法”:对于引起大气运动的前提,伴随学生探究活动的推进,采用了条件叠加的形式(
10、如下图)。没有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假设若干条件的情况下,大气如何运动,避免对学生思维产生限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地面冷热不均移动地球自转三圈环流地球公转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热力环流单圈环流2、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做“减法”:形成学生预习问题探究师生共议学生反思的生态课堂的模式。课前教室制作教学模具,布置学生回顾已学内容和预习新课内容。课堂上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尽量授权于学生。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困难的知识点,以精准的问题设计为载体进行分解。(1)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课前:首先,由学生自荐或他人推荐6位小组长,负责课堂上组织本小组成员讨论,并兼任记录员和发言人;其次,各小组组长负责招聘各自小组的组员
11、,男女搭配、活泼与沉稳搭配,尽量使每位组员乐于参与并且有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发言人走上讲台,在全体学生前面讲解、演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教师询问其他学生有没有疑问或者补充。如果有疑问,由发言人释疑;发言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解决或教师帮助解决。最后,教师做适当的点评。(2)制作教具帮助学习。课前,教师利用地球仪和硬纸条制作三圈环流的立体空间模型,方便学生探究的同时用马克笔,在立体空间模型上画出大气运动的方向,使探究的过程更为直观、形象,使探究的结果更方便展示。教师也准备了七条纸带表示气压带,用两种颜色分别表示高低气压带,用磁贴贴在黑板上个气压带的相应位置上。用不同颜色的纸带贴出气压
12、带,节省了课堂上大量板书耗用的时间,也使气压带更直观,对比更鲜明。(3)设计问题促进学习。以精准的问题设计为载体,分解学生探究的难点。例如:三圈环流的形成中,“副热带高低压带”的形成是一个难点,通过三个小问题的设计,降低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难度。另外,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透过现象去探寻规律,而不是对规律进行死记硬背,展现了思维的力量。【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的地方】1、教学在于多“喻”。课堂上多用比喻、视频,建立生活与原理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本节课导入所用视频“全球卫星动态云图”展示的时间略短。建议充分利用材料,让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大气的运动,学生有可能对中纬度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规律有所发现。2、善于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由于日常大班教学,教师习惯于讲,学生习惯于听。课堂上生生评价较少,学生缺乏敢于质疑同学、老师的勇气。教师在语言、形态、动作等方面要更有激情。以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真正体现“生态课堂”。3、进一步落实课标。教学要时刻紧密结合课标要求。本节课课标中,要求学生能“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学生会绘图也要会制图。课堂上要弱化“三圈环流的形成”,重点放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上。江苏省溧阳中学 周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