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默写1.竹里馆中描写寂静无人,明月相伴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23456782.“思乡”历来是文人骚客们创作诗歌作品的主题之一。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听闻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他无尽乡思的诗句是:,;逢入京使中,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望向故乡,一时思念之情萦怀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123456783.晚春中的“,”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草木珍惜晚春的美好时光,吐艳争芳,形成了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12345678二、诗歌鉴赏(一)阅读竹里馆,回答问题。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
2、“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最后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答案:四下寂静无人,皎洁的月光透过茂密幽深的竹林照射下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12345678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以动衬静,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请再写出两句运用以动衬静手法的诗句。答案:示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2345678(二)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回答问题。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字或“满”字的表达效果。答案:示例一:“暗”有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更见乡情之缥缈、思乡之怅然。“暗”字又与“谁家”照应,写出笛声的隐隐约约,烘托出夜的幽静,“暗”合后面的思乡。(意思对
3、即可)示例二:“满”字以艺术的夸张,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身在异乡的诗人闻笛后内心的离情别绪。(意思对即可)123456784.“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的“何人”是什么人?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何人”既是说别人,更是说自己。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12345678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句好在哪里?答案: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别出心裁,体现了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替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12345678(四)阅读晚春,回答问题。7.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
4、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象的。答案: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草木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一二句写花草树木像探得春将归去的信息,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三四句写连那“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如雪花随风飞舞。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123456788.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简要说明理由。答案:示例:我认为是褒扬。杨花榆荚虽然不像百花那样鲜艳美丽,但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它们也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为留住春色不惜牺牲自身,像雪花那样漫天飞舞,为增添春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