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选B。西汉初期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A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文书之力也”不符;由材料可知,萧何收拾秦的文书,不能由此得出汉初官员都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的结论,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
2、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选D。3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选A。“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选A。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并不全都真实可信,全部真实可信太过于
3、绝对化,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的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D项错误。4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选B。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
4、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削弱,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D项错误。1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解析:选B。“周制微弱”的表现即是西周后期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频发,这一现象在体制上的原因即是分封制的衰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也是秦统一六国的契机,故选B项。皇帝制的建立是秦统一后的措施,A项错误;郡县制的推行是秦统一后的措施,C项错误;秦统一后宗法制
5、并未瓦解,D项错误。2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指出: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或曰应关白(关白:禀告)丞相。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已完全失去了皇帝的信任C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 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监督解析:选C。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组成“内朝”,“内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事先做出决策;丞相、御史大夫等构成“外朝”,成为执行机构。这样,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选C项。3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
6、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解析:选D。根据材料“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说明中书省希望各行省不要大小事务都禀报中书省,要求地方各行省要自主处理某些事情,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根据“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可知中央对于某些重大事务仍然要求地方进行禀报,由此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4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B专制皇权的强化C血缘政治的衰落D科举制度的成熟解析:选B。驸马选取注重门第出身,有可能威胁皇权,明代驸马多出自寒门,不容易形成势力,专制皇权得到加强,故选B项。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而材料反映的是皇室问题,A项错误;血缘政治衰落是在西周时期,C项错误;驸马多出自寒门不一定是通过科举考试,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