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08KB ,
资源ID:85093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09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2015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2015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2015湖北孝感一模22)22下表引自吴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改造问题一书,该表能够说明当时()项目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425765539297108801340113358指数100154218255315314私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435759286801784872226878指数100136156180166158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经济恢复C和平过渡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原则 D生产关系的变

2、革适合中国国情【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解析】从表格中私营工业的存在,表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还没有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无法推测出经济恢复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出三大改造的方式,故C项错误;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远远超过私营工业,表明三大改造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存力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湖北荆州一模19)19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说:“资本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是有进步性的。”“中国工人阶级还要忍受一个时期的剥削痛苦。”刘少奇此语的出发点是()A发展资本主义以促进工业化

3、 B利用私人资本以克服财政困难C有序推进改造以缓和社会矛盾 D发展多种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解析】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允许发展资本主义,有利于促进经济恢复和工业化,故A项正确;克服财政困难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开始,故C项错误;发展公有制经济才能巩固人民政权,故D项错误。【答案】A3(2015湖北武昌高三1月调研29)29“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

4、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同纲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建国初期经济调整【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其中规定对私有制经济采取发展的政策,可见该历史文献为1949年至1953年三大改造之前。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故A项错误;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故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C项错误;中国人民

5、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规定了建国后过渡时期的一些政策方针,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31)31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调整方针【解析】材料是压缩城市人口,与城

6、镇化战略矛盾,故A项错误;1960年“八字方针”出台,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故B项正确;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不是以促进农业发展为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B5(2015湖北天门高三4月调研30)302014年1月,浙江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民光影城被省商务厅授予“浙江老字号”铜牌。1931年宁波商人李济民投建该影城,上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虽因各种原因多次更名,但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沧桑,它已成为宁波的文化坐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座影城()A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影票价一度持续暴涨B在大跃进时期因日均放映数量过低而被收归国有C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播放

7、“革命样板戏”为主D在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统区,政局腐败不堪,经济全面崩溃,物价飞涨,故A项正确;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影城收归国有,而不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故B项错误;“革命样板戏”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而不是20世纪50年代末,故C项错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发展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

8、】A6(2015湖北宜昌三模30)30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性调整,依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故A项错误;1978年中国的经济并未从文革中恢复发展,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

9、953年的改造集中了农民的力量,都满足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故C项正确;1953的改造与当时的国际经济发展潮流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7(2015湖北孝感一模25)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 浙江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代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指标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率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率社会消费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率1956295245%053248%185103%19797781412%135666%630425%1993445387%1868544%9251363%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1994年12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

10、的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6分)并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考点】(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时间,回答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小问从生存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两个方面分析。【答案】(3)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

11、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进人了一个新阶段。(2分)因素:改进劳动工具以发展生产力,合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1(2015武汉4月模拟40)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斯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识到,同样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依赖的理性的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推动了社会利益的实现。这样,在市场机制作用之下,一个自主的社会得以和谐的运转。在这样一个通过市场而得以组织和协调的社会里,个人不再是孤立的原子式的存在,分工和交易将分散的个体结

12、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抛开专制主义的规划,自主的社会也能建立其和谐的秩序。斯密的市场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换场所,也不仅仅是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模式,而是一种社会组织和经济协调机制。甚至,市场成了某种“隐蔽的上帝”。 (美国)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 材料二 六十年来(注:从1917年算起)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所谓市场调节,就是按价值规律调节,也就是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可以用“无政府”“盲目”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现在的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出现缺少市场自动调节的部分。计划又时常脱节,计

13、划机构忙于日常调度。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 陈云计划与市场问题(1979年3月8日)(1)材料一中斯密与材料二中陈云关于市场问题的主张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提出的时代背景。(15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对英国、中国产生的影响。(10分)【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解析】(1)第一小问异同,相同: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二者的相同点是都认为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不同:从材料一“抛开专制主义的规划,自主的社会也能建立

14、其和谐的秩序”,可知斯密主张抛开政府的干预,通过市场中的自主分工和交易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从材料二“所谓市场调节也就是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可以用“无政府”“盲目”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可知陈云主张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作用;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斯密所处时代和陈云著作的时间,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即可。(2)对英国的影响:即是斯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影响,故结合史实说明即可。【答案】(1)相同:都认为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分)不同:斯密:抛开政府的干预,通过市场中的自主分工和交易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2分)陈云:在政

15、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作用。(2分)背景:斯密:工业革命的展开;经济实力增长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英国处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优势地位。(4分,任意两点即可)陈云:国际环境改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文革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5分,任意两点4分、三点5分)(2)英国:推动自由放任政策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对外扩张;推动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5分,任意两点4分、三点5分。如果学生答出“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等合理答案同等得分)中国:推动思想进一步解放;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16、形成。(5分,任意两点4分,三点5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2015湖北武昌高三5月调研40)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二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障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背景概括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9分)

17、【考点】(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2)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内政看,有利于深化中国的对外开放;外交上,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从国际经济格局看,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2)意义: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3分)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本地区和

18、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3分)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加强本地区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3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2015湖北荆州一模20)201992年我国放开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年放开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年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这些措施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建立生产资料价格市场体制 B经济发展改善市场供求关系C改变物资价格“双轨”现象 D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化【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94年之前生产资料价格市场体制还未建立,故

19、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日益丰富,供应有保障,市场也因此可以放开,故B项正确;1994年之前物资价格“双轨”现象仍然存在,故C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仍然进行中,还未实现经营机制转化,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湖北襄阳高三1月调研33)33如何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度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和邓小平共同探讨的问题。他俩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市场两个字上。下列关于两者对“市场”看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列宁认为商品、货币、市场等是资本主义因素 B邓小平认为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与社会制度无关 C列宁认为经济计划处于中心地位,市场只是辅助手段、处于从

20、属地位 D邓小平始终肯定经济运行中市场经济的优先地位【考点】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列宁是苏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其思想认为商品、货币、市场是私有制的产物属于资本主义因素,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将市场看作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列宁所提倡的新经济政策中,是将市场作为一种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存在很大的缺陷,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纠正,不能始终处于优先地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3(2015湖北武汉5月模拟30)30右图是1985年拍摄于云南的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对这张照片合理的解读是()

21、A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人力缝纫机成为家庭最重要财产 C服装等生活必需品实行配额供应D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兴起【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并没有提到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不能说明缝纫机成为家庭的重要财产,故B项错误;1985年中国已经开始市场经济的改革,不再实行配额供给制,故C项错误;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体现出人们可以在集市上销售自己生产的服装产品,说明了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兴起,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湖北黄冈一模31)31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是中国20世纪末叶发表的、走向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

22、。其主要依据是中共十四大() A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坚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中共十三大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共产党宣言即是强调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经济方面共产党宣言主张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故B项正确;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材料“走向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中共十五大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答案】B5(2

23、015湖北孝感一模25)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 浙江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代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指标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率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率社会消费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率1956295245%053248%185103%19797781412%135666%630425%1993445387%1868544%9251363%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1994年12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的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6分)并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考点】(3)20世纪50年代至70

24、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时间,回答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小问从生存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两个方面分析。【答案】(3)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进人了一个新阶段。(2分)因素:改进劳动工具以发展生产力,

25、合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2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5湖北孝感一模23)23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这反映出()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 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 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不缠足 【解析】缠足不是满族习俗,与清政府强制推行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传教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推动社会习俗变革,不是文化侵略,故B项错误;虽然清政府下令禁止,外国教会极力宣讲缠足的

26、弊端,缠足仍然屡禁不止,移风易俗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东西方文明的对比,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湖北荆州一模17)17民国初年出现了戒除鸦、雀、鸨“三鸟”的进德会,提倡“当然进德”、“自然进德”。进德会创办的主要目的是()A宣传男女平等思想 B抵制尊孔复古逆流C注重国计民生改善 D扭转社会不良风气【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戒除鸦、雀、鸨等社会陋习,与宣传男女平等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也与抵制尊孔复古逆流无关,故B项错误;戒除这些社会陋习有助于促进个人身心健康,故C项正确;戒除鸦、雀、鸨等社会陋习,扭转了社会不良风气,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C3(

27、2015湖北宜昌高三一调27)27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A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B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基本被清除C部分清廷官员逐步认同近代观念 D晚清时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鸦片战争后传统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变迁而非1906年,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仅为部分陋习、部分省份,不能说明此时陋习基本被清除,故B项错误;从材料“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能说明部分官员已经接受一些近代习俗

28、,故C项正确;一些省份仅革新陋习,不足以说明地方摆脱中央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C4(2015湖北武汉5月模拟28)28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西方化 【解析】根据题干中“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的信息可知服饰西化损害了国内传统纺织企业的利益,故A

29、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也并未提及宪政改革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5(2015湖北武昌高三5月调研28)28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A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B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D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消费观念变革 【解析】材料强调改变传

30、统崇尚节俭的观念,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生产,达到“裕国足民”。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属于外因,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与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扩大国内市场,要求民众改变消费观念,是其根源,故C项正确;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只是表面现象,根源在于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对于扩大国货市场的需要,故D项错误。【答案】C6(2015湖北黄冈一模30)30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

31、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这反映了() A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B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D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从材料“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信息可知,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故A项正确;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西方文化对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强调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A7

32、(2015湖北黄冈二模34)341966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66年为583元,1976年为575元,有小幅下降。全国职工工资总额1966年为296亿元,1976年为489亿元,增长65%。这说明()A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B人口的急剧增长抵消了发展成就C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D政府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充分就业【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 【解析】文革期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有小幅下降,说明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发展成就的抵消,故B项错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有小幅下降,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没有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充分就业的信

33、息,故D项错误。【答案】A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1(2015湖北天门高三4月调研30)302014年1月,浙江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民光影城被省商务厅授予“浙江老字号”铜牌。1931年宁波商人李济民投建该影城,上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虽因各种原因多次更名,但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沧桑,它已成为宁波的文化坐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座影城()A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影票价一度持续暴涨B在大跃进时期因日均放映数量过低而被收归国有C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播放“革命样板戏”为主D在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统区,政局腐败不堪,经济全面崩溃,物价飞涨,故A项正确;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影城收归国有,而不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故B项错误;“革命样板戏”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而不是20世纪50年代末,故C项错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发展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A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