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61KB ,
资源ID:85089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08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名师面对面》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 第2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名师面对面》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 第2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

1、必修3第二单元第1讲一、选择题1(改编)下表是某同学对某云杉林种群每一等级对应高度及植株数量的调查结果表,则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等级高度(cm)数量(株)a级h10120b级10h3062c级30h10032d级1003006(注意: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 D随机分布型【答案】B【解析】从题干提供的表格信息: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较少,可以确定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种群数量将会增加。2(2015年河南豫南九校联考)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

2、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答案】B【解析】样方法应做到随机取样,常采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对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采用样方法,对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则采用标志重捕法,故对蛇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一种对种群密度的估算,与现实有一定的偏差;根据两次捕获鹿群中标记个体所占总数的比例相等可得该鹿群的总数为:(Mn)m只。3(2015年河南郑州模拟)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波动与一种病毒

3、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曲线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乙曲线表示病毒感染率B甲曲线bc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松线小卷蛾种群的数量波动受病毒等因素的调节D在家禽养殖中,应适当减小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甲曲线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乙曲线表示病毒感染率;甲曲线bc段,该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而种群密度逐渐增大,所以它们之间呈负相关;题图显示松线小卷蛾种群的数量波动受病毒因素的调节;在家禽养殖中,可适当减小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4(2015年河南开封模拟)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

4、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项目捕获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标记数/只初捕50282250重捕50321810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B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C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D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雌性雄性)约为32【答案】D【解析】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505010250只,但总面积为2 hm2,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2125只/hm2,A错

5、误;由于土壤动物活动能力弱、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错误;由种群密度NMnm可知由于被捕捉一次之后,若田鼠更难捕捉,则m减少(因为不容易被捕),因此N增大,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C错误;在两次捕获中,雌性个体数量是(2832)60,雄性个体数量是(2218)40,即雌性雄性的比例为32,D正确。5(2015年安徽蚌埠二模)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能适应咸、淡水环境。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d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

6、见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注:K0是罗非鱼种群在自然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A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c点时罗非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大型肉食性鱼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D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1【答案】C【解析】外界咸水的浓度高于罗非鱼体液的浓度,造成失水,随着体液中水分的流失,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错误;c点时罗非鱼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B错误;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在开始近似于“J”增长,从b点后开始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b点放入大型肉食性鱼,C正确;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在K2附近波动,所以其环境容纳量接近

7、K2,D错误。6(2015年浙江重点高中联考)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原因,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答案】B【解析】图示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变化,为“S”型增长,A错误;在第5年时增长速率最大,即K/2时,所以K值为400,B正确;在第5年到第9年,种群增

8、长速率大于零,种群数量增加,C错误;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不适合防治鼠患,D错误。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答案】B【解析】当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时,若环境适宜生存,由于起初种群数量不多,环境条件(食物、空间)优越,天敌少,环境阻力小,

9、种群表现出种群增长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增多,环境阻力使种群增长速率减缓,种群表现为“S”型增长,在K/2时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与环境阻力的大小呈负相关,因此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并积累有毒物质,导致种群数量最先开始下降,所以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用的时间。8(2015年宁夏银川模拟)科研工作者对某草原上一种黄鼠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与该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如图1,并依此画出了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死亡率增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导致的

10、B图1中的B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图2中b点C图1中D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0,但此时种群数量达到图2中的K值D图2中b点到c点时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答案】D【解析】种群死亡率增加是由食物、空间、自身疾病、天敌等因素导致的;图1中的B时刻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而“S”型曲线中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图1中的B时刻相当于图2中b点;图1中D时刻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年龄组成是稳定型,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最大容纳量,相当于图2中的K值,因此A、B、C三项是正确的,而D项是错误的。二、非选择题9(2015年江西上饶高三月

11、考)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点后进行,原因是_。(3)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答案】(1)55亿(2)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3)增加老鼠的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解析】(1)由于地

12、球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型增长,如图中曲线所示。种群数量在K/2时,资源和空间比较充足,K/2是种群发展的最适数量,所以全世界人口的最适数量为1101/255(亿)。(2)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行。(3)有效控制有害动物数量的关键措施是增加其生存环境阻力,从而降低其环境容纳量,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10(2015年广东华附、省实、深中、广雅联考)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

13、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为: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离约30 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繁殖初期高原鼠兔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_,从其颈部取血4 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表不同密度种群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g/mL)繁殖时期种群种群种群繁殖初期0.090.110.09繁殖盛期0.100.080.09繁殖中期0.060.060.06繁殖末期0.070.080.08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_。(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 (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3)为实验

14、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 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4)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_作用。但研究发现需急性刺激高原鼠兔3分钟后,其皮质酮水平才显著上升,则在研究中,高原鼠兔从被抓获到取血整个过程需_,以免影响实验结果。(5)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答案】(1)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2)不是 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3)22只/hm2b增加密度梯度(4)促进在3

15、分钟内完成(5)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解析】(1)进行实验时应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再取样测定。(2)样地1和样地2之间存在地理隔离,故两样地鼠兔不属于一个种群。(3)样地3中种群密度为17262可知10 hm2的样地共有221只高原鼠兔,其种群密度为2211022只/ hm2,对应于图中的b曲线。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4)根据题意,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促进作用;为避免3分钟后血液中皮质酮水平显著上升,在研究

16、中,高原鼠兔从被抓获到取血整个过程需在3分钟内完成,以免影响实验结果。(5)根据上述研究可得出的结论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升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 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 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11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做了如下实验:实验器材与试剂:菌种、现制的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实验步骤: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10 mL肉汤培养液(或马铃薯培养液),分别标记1、2、3等。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10 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菌个数(N0),做

17、好记录。将各试管放入冰箱中培养7天。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实验记录及计算结果如下表:(单位:个)天数1234567观察值M6计算值N6(1)实验步骤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_;_。(2)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后的操作是_。(3)观察值是血球计数板上若干方格内的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对于压在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_。如果计数时,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第6天吸取的培养液稀释10倍后,进行计数时观察值为M6,请推导出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N6约为_个。(4)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 _,

18、理由是_。【答案】(1)缺少灭菌环节,在接种前应将肉汤培养液(或马铃薯培养液)经高压蒸汽灭菌并冷却后备用不能在冰箱中培养,应置于适宜温度下(比如28 )培养(2)先将盖玻片放到计数室上,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3)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2.5M6105(4)不需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只需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解析】(1)培养酵母菌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培养液,应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酵母菌应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2)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酵母菌的数量时,与制作普通临时装片的方法不同,培养液应加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并非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3)血球计数板统计每格内的酵母菌数与样方法的统计方法相同,压在边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 第6天由于酵母菌种群密度较大,不能直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应先稀释,所以计算结果应等于55104M62.5M6105。 (4)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只需分组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