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052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承德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古代以1 000文铜钱为一贯的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2016年3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这一发现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 000余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表明()兼收并蓄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史料文献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出土文物承载着我国历史文化

2、的丰富内涵A. B. C. D. 【答案】D【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出土文物承载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适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定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 下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所书的环读四言诗句,从任何一字起,或左行,或右行,皆成二句四言诗,妙趣横生。这幅作品()以优美的书法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新颖的结构表现了诗词的鲜明独特魅力以隽永的文字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美好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心中的爱国情感

3、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中“从任何一字起,或左行,或右行,皆成二句四言诗,妙趣横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隽永的文字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了诗词的鲜明独特魅力,选C;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材料强调了博大精深,不选;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材料主旨无关。【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征【考情分析】中华文化的特征(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选择题中,主要是考查中华文化两个基本特征的区分与判断;在主观题中,主要是分析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中华文化的特征还包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2)考查中

4、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如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第三课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3. 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 B. C. D. 【答案】D【解析】题肢说法错误,因为文字是人民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故排除;题肢说法正确,但不是拯救汉字

5、、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的原因,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汉字的作用【名师点睛】汉字的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这里要注意的是,有时,选项说“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这种说法夸大了汉字的作用。要引起考生注意。4. 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这种“本土化”现

6、象()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的体现 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A. B. C. D. 【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西部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形成自己的特色,故符合题意;文化渗透是文化霸权的表现,故说法有误;我们应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故说法有不妥之处。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5.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

7、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市场更加色彩斑斓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说明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故符合题意,当入选;“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故符合题意,当入选;说法不科学,文化产业的发展既又可圈可点的一面

8、,也不好的一面,不能说使文化市场更加色彩斑斓,排除;夸大了大众传媒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6.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下列措施符合政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增强服务意识,将文化发展放在首位在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发展文化事业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A. B. C. D. 【答案】C【解析】解答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政府”。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政府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还可以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

9、的创新,正确;政府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放在首位,错误;政府不能直接管理企业,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名师点睛】7. 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人生价值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坚持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强调的是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10、,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故题肢正确,题肢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8.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这启示我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弘扬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方法和手段,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外来文化坚持正确的导向,面向人民、服务人民A. B. C. D. 【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11、等体现出弘扬主旋律、践行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导向的要求,团结人民、成风化人等体现出面向人民、服务人民的要求,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不是指导思想多元化,指导思想要一元化,排除;选项说法错误,外来文化也有优秀的成分,不能一味地抵制,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关键是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应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9. 文化的养成蕴藏在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的历史积淀中,它必须经过千般交流、万

12、般淘洗,才能成为一个民族乃至人类基本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立足社会实践,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拥有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发展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凝聚社会共识A. B. C. D. 【答案】D【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立足社会实践,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拥有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发展,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培育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10

13、. 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央视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让观众心灵震撼的多位人物的事迹,传递着巨大的道德正能量。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传递正能量,保证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A. B. C. D. 【答案】C【解析】举办感动中国旨在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选项说法错误,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考生对文化传播需要注意走出两点误区:(1)大众传媒

14、是今天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旧的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亡。(2)文化传播的途径与科技的关系:任何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都有借助一定的 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的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并且文化传播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11. “红段子”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电脑、手机等媒介上传播的一种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短信。其主要形式包括励志短句、哲理箴言、管理格言、警句良言、真情祝福、幽默小品等。“红段子”的出现丰富了先进文化传播的内容和途径 激发了人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动表现 是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的途径A. B. C. D. 【

15、答案】B【解析】“红段子”以在传媒上传播正能量的内容为主,它的出现丰富了先进文化传播的内容和途径,故选项符合题意;“红段子”的出现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动表现,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红段子”的出现主要是激励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不是为了激发人民参与文化生活,排除;选项说法错误,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的途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1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70个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 奏

16、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 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A. B. C. D. 【答案】C【解析】通过广播电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符合题意;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对奏响主旋律没有直接作用,也没有体现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比较,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中华文化13.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和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而惊异、迷惑产生于人们的

17、实践活动。这说明()A. 哲学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B. 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惊讶和迷惑C. 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D. 哲学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答案】D【解析】“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故D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C说法错误,人们创造哲学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14. 哲学从来都不是哲学家的专利,人类的许多活动(如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等)常常是在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哲学理念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A. 生活就是哲学

18、B. 只有哲学才能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C. 生活实践需要智慧,需要哲学D. 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答案】C【解析】材料中人们利用哲学智慧指导各种活动,这说明生活实践需要智慧,需要哲学,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哲学源于生活,但哲学与生活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说法错误,哲学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15. 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这说明哲学是()A. 智慧之学B. 科学的世界观C. 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D. 指导人们生

19、活得更好的艺术【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哲学智慧对生活的指导作用,故D选项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排除;B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排除;C属于不可知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及区别:(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一方面,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是以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们揭示的规律不同。哲学研究并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并揭示的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存在的特殊规律。(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总

20、结,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6. 不知从何时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已不知不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句问语,人们在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A. 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B. 思维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决定作用C. 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D. 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

21、法错误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是否尊重客观规律以及尊重客观规律的程度,而不是主观认识,排除;B说法错误,意识不具有决定作用,排除;D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17. 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产生的知识。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和实

22、践,故选项C正确。选项AB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答案选C。【点睛】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18. 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

23、、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 法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B. C. D. 【答案】B 19.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 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慢旅游” 、“慢运动” 等行列。这反映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产生、哲

24、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人们在“慢生活”的理念的指导下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看法指引人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行动,A符合题意;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错误;D与题意无关。故选A。【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共性与个性、指导和基础的关系。哲学是关于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5、不是科学的科学,而是科学的哲学,它能够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又不断地以新经验 、新材料、新成果丰富和发展哲学。20.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 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答案】C【解析】题目中,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26、,他将存在与人的意识之外的“理”看成是世界的本源,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故他将主观意识当做是世界的本源,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点睛: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关系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含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

27、和表现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上帝创造世界联系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

28、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1. 王阳明在传习录(下)中云:“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从哲学派别看,下列观点与此最一致的是()A.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B. “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在作于太始,莫之与先”C. “世上有鬼,此乃人精神为之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 “夫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哲学的基本派别的知识。题中王阳明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A符合题意;B、C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答案选A。22. 中国传统

29、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万物皆是一理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气之所以能动能静,理为之宰也。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意思是说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样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使然,即万物有灵有性,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气”,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正确且符合题意;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23.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

30、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这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A. 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B. 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C.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 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实际生活中,计划和实际的关系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材料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该观点,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24.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对哲学含义的不

31、同回答 B. 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C. 对物质能否被认识的不同回答 D.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答案】D【解析】略25. 下列观点中,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一组是()A. “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天象星座”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D. “我思故我在”与“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答案】B【解析】A不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均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排除;B符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

32、主义观点,“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天象星座”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符合题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体现的是辩证法,排除;D不符合题意,“我思故我在”与“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用比较法区别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1)含义不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到底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划分标准不同。划分唯物主

33、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是涉及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这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如果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3)外延不同:哲学基本问题的外延大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26. 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34、:题中新发现证明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没有涉及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D是哲学的产生,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27.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答案】C【解析】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

3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按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演进顺序,应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28. 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 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B.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C. 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D. 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36、的统一。其实践性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29.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之间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C.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D.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

37、论的统一观点正确,A项不选;世界观人人都有,不一定要学习哲学才有,B项错误,应选;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正确,C项不选;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D项正确,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世界观是阐释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即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样的,重点谈对世界的认识。方法论是阐释人们对待事物的方法和态度、即怎么看,怎么做,重点谈方法。30. 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察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说明()A.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 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C. 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D. 哲学从一般

38、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答案】B【解析】“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舆,抚四海于一瞬”强调的是哲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世界,研究的任务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故B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排除;C中的“综合性科学”说法错误,排除;D说法错误,哲学从各种特殊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一般规律,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31.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来作出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39、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 预言最终都能实现【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这种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符合题意,B是错误的;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考点定位】世界观与方法论【名师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2. 几年

40、前,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感知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中对于现实与扭曲的理解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入选;

41、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故入选;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而不是是否换位思考,排除;说法错误,人的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排除。故本题选A。33.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道出了哲学家的使命,体现了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材料表明()A. 真正的哲学可以成为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B.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 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 哲学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真正哲学的意义和作用

42、,真正的哲学正确的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本题选A。B和C表述正确但是不合题意;D错误, 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考点定位】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高考警示】判断真正的哲学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否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是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只要一种哲学代表了它自己所属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我们就要承认它是真正的哲学。34.

43、 朱熹说:“理生万物”,“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朱孟二人的观点()都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都否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体现着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朱孟二人的观点进行分析,朱熹的观点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理念产生的,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而孟子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即认为人的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由此可以推断出符合题意,应选;选项不符合

44、题意,排除;答案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唯心主义观点。35.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 “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 “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原文的批注是: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这一故事表明的是一种“够用就好”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这则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真正的哲学()A. 能够提供正确的思维方法B. 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

45、体利益的关系C. 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进与退的关系D. 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答案】C【解析】 “够用就好”是一种生活态度,不必贪求是一个重要修炼。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真正的哲学就是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进与退的关系,A、B、D项都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36.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

46、发来指导实践A. B. C. D. 【答案】B37.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其产生具有必然性,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细胞学说等三大发现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从哲学上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全盘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A. B. C. D. 【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1)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无

47、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3)理论KS5U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由此可见,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吸收,而不是全盘吸收,排除;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38. 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

48、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 【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由此可见,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是

49、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3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A. 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 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它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它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故C选项符合题意;A、B属于结果,而不是原因;D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人

50、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40.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C. 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答案】A【解析】“摸着石头过河”强调遵循事

51、物发展的规律,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A正确且符合题意;BC与题意不符,应排除;应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1.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作为自

52、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正确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无产阶级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能避免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犯错误A. B. C. D. 【答案】B【解析】题意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作用,选项符合题意;项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马哲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线。42. 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科学发展

53、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哲学发展的巅峰A. B. C. D. 【答案】D【解析】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43.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能为我们解

54、决问题提供具体方案是对以往哲学的总结和升华能为我们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能提供具体方案,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为我们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说法正确。该题选B。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4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远洞识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55、理论的新境界,必将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彰显时代精神的哲学决定时代的走向哲学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哲学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会、也可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排除;选项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真正科学的哲学才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45. 材料一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越做越火,丰富了荧屏,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欢乐。但与

56、此同时,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不少娱乐节目走向庸俗、低俗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令电视从业者进一步盲目追求收视率,令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还让老百姓思想懒惰,沉没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材料二中国媒体的基本职责应该是传承文明、进行人文教化。许多专家建议主管部门应尽早在我国开展媒体教育,指导观众增进对媒体的认识。用批判的态度去接触、分析媒体信息。这不但涉及青少年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还涉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果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就能够自觉地抵制低俗化的东西。(1)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结合材料二,

57、谈谈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这一问题。【答案】(1)国家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作为媒体,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其传承文化的义务。作为个人,要提高辨别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解析】本题以娱乐节目、媒体教育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

58、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欢乐,这是“喜”的一面;但庸俗、低俗的倾向十分明显,这是“忧”的一面。因此,材料一反映的是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这一问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从国家、媒体、个人三个角度分别去说明。从国家角度,考生可从国家要加强管理,弘扬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去说明;从媒体角度,考生可从媒体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的角度去说明;从个人

59、角度,考生可从个人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46. 暑假期间,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先观看了八达岭长城纪录片,后准备开展“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老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班会做准备工作。第一小组在图书室查阅到如下信息:在联合国大厦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他们了解到之所以将巨幅长城挂毯送给联合国,是因为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长城坚固雄伟、蜿蜒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奋斗、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第二小组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中国长城是

60、世界著名建筑,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周围的景观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影响了长城建筑的完整和完美。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认为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案】(1) 三精一魂(2)集中体现了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是.精神火炬分。(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为.强基固本。 (4) 必要性 :综合素质,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以长城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关于为什么

61、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材已有明确表述,即:(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2)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6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点睛: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 “主心骨”的作用;(2)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47. 材料一雷电崇拜,起自上古。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

63、故称“公”。雷公电母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材料二数百年来,球状闪电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最近,澳大利亚的一个科研组已经揭开球状闪电的形成原因。科学家约翰洛克指出:“闪电击中地面,照亮天空后,会留下一条由带电粒子或离子形成的长长的尾巴。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带正电或者带负电的离子会在瞬间结合在一起,但剩余离子会迅速移向地面,这种离子越积越多,就会产生足以让玻璃窗内的空气分子失去一些电子,并释放出光子,产生发光的球状结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6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2)古代中国,民众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从哲学上看,这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从根本上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自古以来,人们无论认为雷电是神的化身,还是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共同本质是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其观点都属于可知论。【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本题题型属于典型的“认识类”主观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答题指向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次要审读材料,找准切入点,作答时首先阐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其次,从哲学的两方面的内容,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